湖南知名品牌被轉授權賣水,3.3元/桶16元賣,結果攤上事

2020-12-20 湘財Plus

撰稿|湘財Plus·產經線&財經圈

上市公司本應更愛惜自己的羽毛,不過攤子大了,難免會被某個完全想不到的地方所拖累。湖南掛麵大王克明面業最近就攤上這事,公司將將「陳克明」品牌授權飲品公司,飲品公司又授權給礦泉水公司,用於生產和銷售桶、瓶裝純淨水,不料這水被抽檢出兩大問題。

儘管克明面業在報導後就緊急發布聲明,澄清與礦泉水生產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但在食品行業,把堪稱身家性命、打造了30多年的品牌授權給不知名的小廠,不得不說,掛麵大王的心可真大。

▲克明面業公司。

3.3元進價16元賣出 檢出問題

7月24日,長沙市場監管部門披露了風險控制和核查處置不合格陳克明天然礦泉水的過程。今年3月19日,雨花區光育桶裝水經營部購進30桶陳克明天然礦泉水,規格為15L/桶,生產批次為3月15日,進貨價3.3元/桶,進貨金額為100元,由湖南親誠配送服務有限公司配送。

10天後,市場監管部門從光育桶裝水經營部購了7桶礦泉水用於抽樣檢測,經湖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該品牌桶裝水偏矽酸、銅綠假單細胞項目不合格。

▲陳克明天然礦泉水。

4月27日,雨花區市場監管部門向光育桶裝水經營部送達檢驗報告,並進行現場檢查,在其經營場所內發現兩桶不合格批次產品,當場予以扣押。從進貨到現場檢查當天,包括抽樣檢測所購買的7桶水在內,光育桶裝水經營部共銷售28桶,售價為16元/桶,銷售金額為448元。

雨花區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光育桶裝水經營部經營不合格陳克明天然礦泉水的行為,違反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屬於銷售致病性微生物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和經營與標籤,且說明書內容不符的食品的行為。

鑑於其能充分證明不知道所銷售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且能確切說明不合格食品來源,該局決定沒收此前扣押的兩桶陳克明天然礦泉水,並於7月24日對其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

水源遭汙染或衛生控制不當

根據管轄權限,該處罰只罰到了桶裝水經營部,作為桶裝水的實際生產者益陽日之泉桃花液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及品牌授權方益陽克明飲品有限公司和克明面業暫未看到追責的消息。

克明飲品官網資料顯示,公司2017年成立,於2019年授權日之泉公司生產陳克明一次性桶裝中高端水。公司宣稱陳克明礦泉水的水是未受汙染的地下天然礦泉水,含偏矽酸高達90mg/L,超出醫用標準的150%。

▲陳克明天然礦泉水的生產車間。

不過這次抽檢被打臉了。陳克明桶裝水中檢出的銅綠假單胞菌容易引起急性腸道炎、腦膜炎、敗血症和皮膚炎症等疾病,其出現的原因包括水源受到汙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及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飲用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包裝材料未徹底清洗消毒。

此外,該桶裝水的界限指標-偏矽酸檢出值僅為5.8mg/L,遠達不到≥25.0mg/L標準值,也達不到其標籤標示25-90mg/L的要求,與其宣稱的90mg/L更是相距甚遠。據介紹,界限指標是區別飲用天然礦泉水與其他飲用水的主要品質指標。

湖南省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處理不當導致界限指標不達標,也可能是水源界限指標含量不達標。

產水廠家來自廣東 曾是知名企業

陳克明桶裝水的廠家是益陽日之泉桃花液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其控制人是來自廣東的知名民營企業家林志偉的兒子林勤。公開報導稱,林志偉60歲教師退休後創業,從水泥廠到日之泉純淨水再到日之泉集團,還創立了日之泉足球隊,有人稱其創業精神不亞於褚時健。

▲日之泉桶裝水。

日之泉集團曾在東莞建成國內蒸餾水最大的生產基地,其純淨水成為港澳和泛珠三角地區的暢銷品牌,還遠銷東南亞和歐美。不過,日之泉集團2015年起就陷入危機,曝出工廠停工、家族矛盾等問題,旗下公司頻頻被列入老賴名單。

工商資料顯示,日之泉集團在2006年就進入益陽,並且在益陽擁有礦泉水生產基地,2012年時還在當地成立了日之泉食品有限公司,益陽日之泉桃花液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持股50%。

目前食品公司是存續狀態,意味著公司雖然存在,但已經沒有營業,其50%股權處於凍結狀態,時間直至2022年。而生產陳克明桶裝水的益陽日之泉桃花液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也處於註銷狀態。

品牌授權之舉令人費解

陳克明不合格水事件發生後,克明面業曾於6月15日發布公開說明,稱與益陽日之泉桃花液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不存在任何關係,公司將「陳克明」品牌授權克明飲品用於桶、瓶裝純淨水的產銷,並約定克明飲品必須保證生產、銷售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陳克明」品牌純淨水。公司已向克明飲品提出終止品牌授權,要求停止使用「陳克明」品牌,並辦理其公司名稱工商變更登記。

▲陳克明礦泉水。

儘管克明飲品的工商資料顯示其與克明面業並無關係,克明面業也想一紙說明撇清與不合格水的關係,但直至今天,克明飲品官網仍全是陳克明的品牌元素,包括陳克明公司的圖片、文字介紹等,並且其工商資料也未有任何的變更記錄。

克明面業創始人陳克明從1984年就從事掛麵的生產研究,花了30多年將公司打造成為中國掛麵大王,一句「一面之交、終生難忘」的廣告詞,以及陳佩斯的代言,讓陳克明麵條火遍大江南北。

▲陳克明品牌廣告。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陳克明麵條品需求旺盛,儘管促銷力度減小也擋不住消費者的熱情,克明面業預計淨利潤翻倍,最高達到2.3億元。

作為掛麵界的霸主,克明面業這麼輕易就將耗費心血的「陳克明」品牌授權出去,於理如說產業跨界,在巨頭林立的飲用水市場根本難以撕開口子,於利如說獲得品牌授權費,這點錢連公司業績的零頭都算不上。不得不說,著實令人費解。

相關焦點

  • 記者跟訪販菜:一箱豆角8斤"皮" 進價8元賣16元
    箱裡8瓶水 厚厚浸溼紙 「過度包裝」最終都由消費者埋單  一箱35斤重的茼蒿,稱出10.4斤水和包裝紙。  21日,記者走訪哈達蔬菜市場和哈市市區菜市場得來兩組數據,8元和16元,2.1元和4元,第一組是每斤豆角的批發價和零售價,第二組是黃瓜的批發價和零售價。批發價和零售價何以差這麼多?
  • 16元的藥換家藥店只賣3元 業內稱進貨渠道發價不同
    「這藥品價格市場也太混亂了吧,是16塊買得冤,還是3塊買的是假藥?」華商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疑惑  同樣的藥在不同店價格相差4倍多  因兒子生病了,6月3日,崔先生在西工大路路西的「保健醫藥店」,買了一盒6支裝的「齊天德」牌「健兒清解液」,花了16元。
  • 老爺爺擺攤就賣一種早餐,3元1碗,每天賣2桶,晚了就買不到
    老爺爺擺攤就賣一種早餐,3元1碗,每天賣2桶,晚了就買不到。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日三餐中早餐也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以起床晚為理由不吃早餐,這樣是不對的。吃早餐一定要吃最有營養的,有對老夫妻街頭擺攤賣早餐,很多年了,每天都有人排隊買,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是什麼,那就是豆腐腦了,豆腐的營養價值很高,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尤其是在天冷的時候吃,可以很好的增強免疫力,下面小編教給大家的是豆腐腦的家常做法,一起來看看小編怎麼做的吧!
  • 廣東桶裝水造假大揭秘:假水賣進政府部門(圖)
    造假黑幕一:真水混「假水」賣進政府部門  7月初,幾個知名水企業的投訴引起了廣東省質監局的高度注意。根據企業反映,他們發現有個別水店從用戶手中回收品牌空桶後,沒有將桶交回企業,而是關起門來自己灌裝生產:有點「良心」的是用低價雜牌的桶裝水過罐到知名品牌的空桶中,而沒「良心」的就直接將自來水灌裝進品牌空桶售賣。
  • 同一種丸碧產品,有人賣80元,有人賣711元,為啥?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6日電 (林琬斯)演員黃聖依代言,今年夏天又登上鄭爽參加綜藝《閨蜜好美》的丸碧,如今成了代理商的「煩心事」。綜藝節目《閨蜜好美》截圖 來源:丸碧官網中新經緯記者調查發現,丸碧主要以微信平臺為銷售渠道,並發展代理。
  • 同賣爽膚水 百元國貨為何賣不過435元一瓶的蘭蔻大粉水
    百元的國產爽膚水為何賣不過435元一瓶的蘭蔻大粉水?蘭蔻大粉水領跑根據網絡零售市場研究機構維恩諮詢數據,去年11月至今年10月,爽膚水網絡零售總銷售額約為91.4億元,成交均價為每瓶131.1元。截至目前,薇諾娜線上旗艦店中,單價為188元/瓶的爽膚水月銷量僅超過2000瓶;另一國產品牌自然堂線上旗艦店內,價格為125元/瓶的爽膚水月銷量僅超過1000瓶。而蘭蔻旗下爽膚水的單價為435元/瓶,線上旗艦店的月銷量達到1.8萬瓶,「雙12」的預售量也已經超過1萬瓶。國產爽膚水「留不住」消費者嗎?
  • 西安藥價市場調查 同一種藥一家賣16元一家賣3元
    兩盒藥一模一樣 一家賣16元另一家賣3元  提起藥價,很多市民不由得搖頭,不是覺得藥價太貴,就是感覺藥價亂得沒譜。  最讓人不明白的是,明明距離只有幾十米甚至門對門,兩家藥店同一藥品的藥價就能差很多。  高陵的張先生最近就因為藥價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 5升花生油只賣9.8元,男子搶購100桶,超市傻眼了
    5升花生油只賣9.8元,男子搶購100桶,超市傻眼了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網購憑藉方便、快捷和便宜的優點成功成為當下最熱的新一代購物模式,而且網購還成功帶起相關行業的發展,比如網絡直播賣貨和薅羊毛。5月11日凌晨,市民吳先生像往常一樣在這個點打開了某購物APP,在漫無目的地逛著的時候,他發現在一家超市的商品頁面上,一桶5升的花生油竟然只賣9.8元,而且還是一個大品牌的,他當時立馬清醒,在確認價格是真的以後,他就開始了一頓買買買,最終他花了980元在APP上訂購了100桶花生油。
  • 廣州一奶嘴奶瓶造假窩點被端,假冒知名品牌,成本幾十元賣幾百元
    最近在廣州,警方就破獲了一起製造假冒品牌奶瓶和奶嘴的案子,這個造假的點被警方端掉了,這是一個幾個人的團夥,平時是以維修模具的店作為掩飾,來假冒一些知名品牌製造奶嘴和奶瓶,而且成本翻了十幾倍來賣,成本幾塊錢的賣幾十塊錢,成本幾十塊錢的賣幾百塊錢,數十倍的暴利讓人瞠目結舌。
  • 顧客買235元海鮮54元是水 不用黑袋子商家就不賣
    買蝦後未拆包裝直接過秤的結果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對青石橋海鮮市場進行了暗訪,結果發現這種黑袋子裡的貓膩還真不少。  三刀宰你  千萬小心  第一刀  「黑袋裝水」  「裡面有很多水,一上秤,剛好0.23公斤,近半斤水。」
  •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
    曾是全國知名品牌,卻靠賣吊牌一年淨賺13億,很多消費者中招!品牌對一個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創立一個品牌容易,但塑造一個品牌價值很難。有價值的品牌會讓消費者主動選擇,能提高售價,還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盈利空間。
  • 筆記本1.9元,3包螺螄粉11.9元,長虹足浴桶28元,16隻大閘蟹59元
    (11.9元)【李佳琦推薦】瑞百年柳州正宗螺螄粉3包瑞百年各大網紅明星都在力推柳州正宗螺螄粉,擁有柳州螺絲粉地理標誌專用標識!權威檢測報告,保障您的健康!來自廣西柳州正宗地道的螺絲粉,七大配料齊齊一碗看得見!
  • 冰露:只賣1元的瓶裝水,為何能年售幾十億瓶?
    經過10餘年的發展,冰露早已成為我國排名前六的瓶裝水品牌,年銷量達到幾十億瓶。為什麼在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百歲山的夾擊下,冰露仍舊能佔據一畝三分地,每年都賣得這麼好呢?分析其中原因,不難發現主要在於兩個方面,一是低價策略,二是背靠巨頭可口可樂。
  • 泉州賣玩具地攤 玩具論斤賣一斤12元
    您見過玩具論斤賣嗎?昨日,市民劉先生撥打本社反映,這兩天到東街菜市場買菜,發現菜市場大門左側擺起了一個賣玩具的攤子,攤上的玩具不是論個賣,而是論斤賣,一斤12元。  昨日下午三點,記者來到東街菜市場,在大門左側看到,一個用紅藍白三色彩條布搭起的大棚內,凌亂地放著十幾個紙箱,箱內放置著許多類型的玩具,有芭比娃娃、噴水槍、小汽車、過山車……這些論斤賣的玩具以塑膠玩具居多,大多數做工較粗糙,包裝較為殘舊。
  • 桶裝水賣不出去,老闆一招「買水送汽車」,賺得盆滿缽滿,可複製
    平常生活中,辦公室基本上都是飲水機喝桶裝水,還有餐館,很多餐館已經沒有茶水了。還有的,也是飲水機喝桶裝水。現在,很多人對用水衛生也比較關注,家庭裡面,自來水沒法直接飲用,燒開的話,費電費時,所以很多家庭要麼買淨水器,要麼也買飲水機,訂購桶裝水喝。我們大約算一個帳,一個家庭四口人,一桶水基本上夠喝3天,一年就是120桶。
  • 冰淇淋都只賣3元,甜啦啦比蜜雪冰城差在哪?
    冰淇淋都只賣3元,甜啦啦比蜜雪冰城差在哪?1品牌簡介1、蜜雪冰城蜜雪冰城:成立於1997年,是鄭州兩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以冰淇淋&茶飲為主的全國連鎖品牌。蜜雪冰城堅持高性價比,深耕三四線下沉市場,通過定價3元左右的冰淇淋引流。
  • 面試官:8元買鴨賣9元,10元再買,又賣11元,賺了還是賠了?
    面試官:8元買鴨賣9元,10元再買,又賣11元,賺了還是賠了?現在大學生紛紛走出校園,帶動了職場場面試的高峰期。初入社會的學生,看著形形色色的公司,對比排除想要找到自己最心儀的一家。這是3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同時競聘一家公司,一個銷售專員崗位的面試場面。面試官看完三個人的簡歷後,讓他們簡單的做了一下成長經歷介紹。之後面試官為了從他們當中挑選出最適合的一位,問出了一個限定20秒內回答出來的問題:8元買鴨賣9元,10元再買又賣11元,賺了還是賠了?
  • 鑫源等溼巾被爆劣質消毒水浸泡 成本兩毛賣四元
    4月12日記者獲悉,一個非法生產毒溼巾的黑作坊被警方查獲,該廠用劣質消毒水兌水日產10萬片溼巾,全部流向瀋陽的小超市和集貿市場。     味嗆:果味溼巾超刺鼻     3月,皇姑區陵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發現一個可疑的加工廠,每天大門緊閉,不知道裡面生產什麼,地點就在陵東街東窯村北地附近。
  • 賣一張銀行卡賺600元?南召民警提醒:貪小便宜,當心攤上大事
    賣一張銀行卡賺600元?南召民警提醒:貪小便宜,當心攤上大事用身份證辦張銀行卡出售給他人,就能輕鬆賺到600元。遇到這種「好事」你可千萬別心動,因為這可能會引來「牢獄之災」。「斷卡」行動抓獲9名嫌犯10月28日,南召縣公安局崔莊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報警稱,自己在聊天時,通過他人提供的二維碼,進入一個聊天軟體,然後在客服的指導下參與買大小點遊戲,損失3萬餘元。接到報警後,崔莊派出所對案情進行了分析研判,發現該案是一起新型網絡犯罪案件。警方展開偵查,最終鎖定福建籍涉案犯罪嫌疑人周某,並立即開展抓捕。
  • 家樂福杭椒賣14元早市賣4元 差近3倍
    「記得前段時間農貿市場芸豆賣八九元時,早市才賣五六元,一斤菜便宜兩三元,讓你特有成就感」。  在早市賣蔬菜的李文麗說:「我們一般三點多就要到盛發市場上貨,時間早,可以買到第一茬新鮮菜,拉到早市每斤菜加價5角錢左右,把車費和人工費走出來就可賣,菜因為新鮮基本沒有多少損耗,而攤位費低也是我們可以低價賣菜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