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為在隔離的外國人送20次快遞,這樣的暖心服務該有嗎

2020-12-23 奇酷快訊

此前,女留學生在隔離點,請求喝礦泉水事件,引起了大眾的爭議,人們紛紛痛罵她,認為她給防疫工作添了很大的麻煩。

可是,近日一篇名為"為了684名老外的安康」的文章,傳遍了整個網絡,文章中,生動形象的描述了,當地對這些外國人的服務,究竟有多麼的貼心。

其中,有一位外國人因為喜歡吃新鮮的麵包片,工作人員就每天送上門,還有的,要求喝純淨水,工作人員就一下子買了四大桶給送了過去。這樣無微不至的服務,實在讓人分不清這是在隔離?還是在度假?也不知道,那位因為想喝礦泉水卻被罵了的女留學生,看了之後會有什麼感想。

同樣是在隔離,差別為何如此之大?哪怕沒有國人優先,但總應該一視同仁吧,如果是在區別對待,好事也會變成壞事。這次的事件,本來是被當作一個正能量來宣傳的。

恐怕,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會引起大眾的憤怒,當然了,這樣的貼心服務依然沒有停止,據報導,工作人員接到的下一個任務,就是幫助這些外國人採購防疫物資,郵到他們的國家。

相關焦點

  • 送水、買麵包、拿快遞……外籍人士隔離享受「超國民」服務?當地回應
    3月27日,南京一家媒體報導《我市最大外籍居民聚集地仙林街道提供暖心服務 為了684個「老外」的安康》,文中提到:「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麵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老外』要喝桶裝純淨水,一次性購買了4大桶,我們就幫他一桶一桶從小區門口扛到樓上。」
  • 南京一街道暖心服務居家隔離外國人報導遭嘲諷,胡錫進發聲
    南京棲霞區一街道暖心服務居家隔離的外國人,被專門報導出來後,遭到網友們的大量批評、嘲諷。老胡仔細看了報導,我認為,那個街道本身沒有做錯。處在居家隔離中的人都是很困難、不適的時候,他們需要更多的關心。如果一個街道有餘力把這種關心做得更加到位些,這是基層治理的正面表現。
  • 面對外國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但是因此他們就該享有超國民待遇嗎?再看下面這個,南京某街道工作人員對為老外暖心服務:「為狗找旅館」 、「一天送20次快遞」、 「一次送4大桶純淨水」 「每天上門去送新鮮麵包」……因為這樣顯示我們的熱情友好,顯示我們是禮儀之邦?那麼,國人隔離時有這樣的待遇嗎?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談得最多的一是「看客」,二是「奴性」。他後來寫的很多小說和雜文,都談及了中國人面子觀念、看客心態,以及麻木、卑怯、自私、狹隘、保守的劣根性等等……魯迅先生的眼光是銳利的,時至今日,上述很多東西其實並沒有從國人心中根除。
  • 一對一為外國人服務!外國人隔離享受特別優待,好了傷疤忘了疼
    就在昨天,我們還在為山東發生的三名外國人叫囂強行插隊事件憤憤不平。今日,山東又爆出「特別優待」外籍隔離人員,一對一為外國人服務的消息。同一地點,再次爆出這樣的新聞,真的讓人很難理,實在是打臉。網友們也是徹底憤怒了,這到底是一個什麼事。
  • 深圳坂田一小區建「送菜群」,物管每天為隔離住戶送菜送快遞上門
    他們是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疫情之下,他們成了小區隔離住戶的「生活管家」,每天為有需要的隔離住戶送菜上門,讓居民感受到了「隔離病毒,但不隔離人心」的溫暖。 每天收集買菜需求報送給商家,到店取菜為隔離業主配送 據悉,為保證隔離住戶的基本生活需要,1月26日開始,
  • "英國大學送一份天價隔離餐花7天",在英隔離的學生有多慘?
    ,為學生提供暖心的服務。據《愛丁堡晚報》報導,該學校宿舍內的學生還表示,他們的隔離膳食一直很不規律和一致,經常缺少晚餐和早餐。通常一天要等到下午三點才會有食物送達。而對於沒有認識附近朋友的學生,可選擇訂購校內或校外商店的外送服務。
  • 洗衣曬被寄快遞!高校宿管阿姨為大學生「隔空」提供暖心服務
    「阿姨,我們班團購的書到了,你能幫忙拿一下快遞嗎?」  近日,淮陰工學院宿管部門推出了暖心服務,宿管阿姨可以幫助學生洗衣服、曬被子、給綠植澆水、郵寄書、拿快遞等。據悉,宿管阿姨在做完相應工作後,還會拍照片和視頻發給同學們。這一「隔空」暖心服務獲得了學生們的點讚。
  • 外國人又傷人又插隊:是國人犯賤、骨頭軟?
    這幾天看新聞,入眼頻次多的除疫情之外,似乎還有這幾件事:留學生許可馨的不當言論,1.5萬在英小留學生,再是廣州外國人傷我護士,青島外國人插隊還喝令國人「中國人滾出去!」。這幾件事串聯在一起看,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都與外國有粘連。再進一步想一下,我們國人的潛意識裡還真的把「外國人」看高一籌了。
  • 暖心快遞不間斷,讓北科宿舍與家相連
    同學們反響熱烈疫情突然來襲,打破了我們原有的生活與學習,本該相聚校園的我們,依然居家隔離。學校響應疫情防控要求:「全體學生除特殊情況,一律不得返京返校」。很多同學反映所需學習相關物品留在宿舍,疫情隔離期間不能返校自取。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保障同學們的學習需求,學校面向全體學生推出「學習物資 暖心快遞」活動。20多名留校生志願者自告奮勇把大家留在學校宿舍的學習物資愛心快遞到家。
  • 進博會外國人不用隔離14天?快遞小哥罷工?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0月...
    傳言稱,該臺籍員工曾於國慶期間前往青島旅遊,10月11日從江蘇返回臺灣後確診。但臺灣方面所謂的「確診」實則是個「烏龍」。據新華社10月14日報導,經聯繫溝通,臺灣疾控部門14日下午向大陸疾控中心發來郵件確認,這名臺灣居民12日核酸檢測報告結果為陰性。【詳細】
  • 如何看待青島外國人插隊事件
    視頻顯示,當大家都在青島嶗山區社區服務中心排隊在做核算檢測時,三名外籍人員突然插隊跑到最前面。後面的人出來勸阻,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現場工作人員勇敢站出來表示,給個面子,外國人可以不排隊。外國人則是直接扔掉了中國人的檢測單,並高喊,「Chinese,get out!」
  • 買家細數快遞派送「四宗罪」,快遞員逐條反駁!該不該送貨上門?
    記得網購剛興起時,快遞送貨上門,不管是收件人還是快遞員,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自從有了快遞櫃和菜鳥驛站這類代收服務,快遞送貨上門已經很少遇到了,能送的也就是順豐、蘇寧、京東這類了。但是這種代收服務的初衷,是為那些不方便及時收件的客戶提供代收,現在卻發展成為所有包裹快遞都送去代收,那些能夠及時收貨,希望快遞送貨上門的顧客自然就不滿意了。關於快遞到底該不該送貨上門,各方觀點不一,所以就出現了下面這段,一個買家和快遞員的「辯論」。買家細數快遞派送「四宗罪」,快遞員逐條反駁,看上去很有邏輯。
  • ...疫情 周到服務可暖心——來自入境人員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報導
    ,長期在隔離點駐守,工作人員為其準備了些小禮物,希望送上一份驚喜。但沒想到,真正的驚喜,卻源自隔離點內的隔離人員。「有蛋糕,有寫滿祝福的愛心卡片,有巧克力,大家聽說了耿大夫過生日,都主動送來了自己的祝福。」隔離點醫療隊隊長王彤告訴記者。這樣的愛心互動,發自每個人的內心,和諧關係的背後,是南開區不斷完善隔離點管理服務的縮影。
  • 一對一為外國人提供暖心服務,志願者忙得吃不上飯
    此前,青島外國人插隊事件已經告一段落,本以為當地會進行改進,不再進行區別對待,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才幾天的時間,一段青島志願者一對一服務外國人的視頻,引起了大眾的關注。青島嶗山區一街道,為隔離中的老外提供熱情服務,在網上被當作正能量,大肆宣傳,視頻中,根據志願者的介紹,她所服務的是一對外國夫婦,要想為他們服務,必須做好以下幾點,必須一對一二十四小時全天服務,質量必須要好。每天要給他們買所有的生活用品,寵物也必須給準備好食材。為了身體的健康,必須每天去買新鮮的食品,不能囤積。
  • 境外歸國人員寫下感謝信,京溪街集中隔離點有「四個暖心」日常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暖心小事,讓隔離充滿了關愛與溫情,也讓該街隔離工作開展至今未出現一例私自出入的案例。是什麼樣的貼心隔離服務收穫了隔離人員的點讚與表白?小e採訪了京溪街相關負責人。據介紹,自3月22日集中隔離點啟用以來,京溪街黨工委、辦事處充分發揮「紅暖京溪」黨建品牌作用,以黨建為引領,緊扣「暖心」主題,從人員、物資、服務等方面落實做到「四個一」,做好集中隔離點的服務保障,讓集中隔離人員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
  • 為愛升溫 郵政EMS雙十一為快遞員送溫暖
    據國家郵政局預估,11月11日至16日期間,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超過18.7億件,高峰期最高日處理量達日常處理量的3倍以上,超負荷的工作讓許多快遞員壓力倍增。  「這幾天我發現幾乎所有郵政EMS營業網點都掛上了『為愛升溫』的海報,為各家快遞員提供一個溫暖的休息場所,這讓我們在辛苦工作之餘有一個地方歇歇腳,解決了我們特別大的困難。」李師傅說到。
  • 榮盛旗下酒店迎抗疫英雄隔離休養 推暖心舉措和多種福利
    據悉,榮盛康旅旗下多家酒店承接了抗疫英雄們歸來後的14天隔離休養服務任務。該公司表示,將以過硬的保障和服務,確保這些「為武漢拼過命」的人,在回家的「最後一站」安心休養。注重暖心細節,保障醫護人員安心休養3月18日,20名自湖北返回的醫護人員抵達榮盛康旅健康谷榮逸酒店門前,迎接他們的是一條暖心的橫幅——「歡迎白衣天使回家,致敬戰『疫』凱旋勇士」。
  • 疫情期間的特殊「快遞員」
    一天2趟、一次一個半小時,跨越6棟樓16個單元門,一戶一戶敲響居家隔離人員的屋門,這是魏磊每天都要進行的規定動作。正是這些看得見的付出,解決了小區159戶共計315名居家隔離人員快遞包裹的「最後一公裡」,成為隔離期間最暖心的存在。
  • 驛站細緻服務暖人心 這位隔離人員再次寫下感謝信
    在姜女士的信件中,多次提及工作人員對隔離人員的飲食起居悉心照顧。記者留意到,在姜女士的餐盒上寫著「529房少肉多菜」,原來,驛站餐飲組對每個客房的特殊需求均有詳細的記錄。在驛站訂餐群,餐飲組將每日的就餐安排發到群裡給各隔離人員知悉,詳細備註「532客人不吃牛肉、629客人不喝稀粥」等信息。
  • 建「送菜群」、圍合城中村、設快遞外賣集中點……龍崗基層戰疫有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2月7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李云云)建「送菜群」,送菜人每天為醫學觀察住戶送菜上門;緊急圍合所有開放式城中村,阻斷疫情傳播渠道;「隔離病毒不隔人情」,健康驛站裡系列暖心舉措讓留觀群眾安心;在社區布下「天羅地網」;打好立體防控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暴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