嫋嫋炊煙,隨夢而去

2020-12-17 騰訊網

十五年前的金秋時節,我與朋友探訪了從小就心嚮往之的微山湖。坐船,上島,進村,先去瞻仰了一棵枝幹粗壯的老槐樹,電影《鐵道遊擊隊》裡由秦怡飾演的芳林嫂,就被小鬼子綁在這棵樹下殘暴拷打。再往上行進數百米,就到了鐵道遊擊隊紀念館。

秋色蒼茫的湖面上,一群白鷺貼著水面掠過,留下一圈圈漣漪,廣場上有一座涼亭,一個上了年紀的村民頭戴老洪的鴨舌帽,撥弄自製的土琵琶,「唱著那動人的歌謠」。

不過在村裡我又看到了一種難以接受的現實:河道汙染嚴重,村道坑坑窪窪,家家戶戶門口垃圾成堆,雞飛狗跳的喧鬧以及村民臉上的無可奈何,讓時光仿佛停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

去年秋天我應朋友邀請重訪微山湖,眼前的一切讓人感慨無限,河道清亮了,村路四通八達,平坦而整潔,村裡的農舍十有八九是新蓋的,垃圾管理也頗見成效,那棵大槐樹已是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當地村民通過鄉村旅遊、圍湖養殖、大棚瓜蔬致富,已不算新聞。

後來我又在浙江、江蘇幾個鄉村踏訪,對「美麗鄉村」「美麗庭園」建設有所感受。今日江南農村在環境整治方面發生的變化,為中國數千年農耕文明書寫了美麗的篇章。住了祖孫三代四代的老屋,在風雨飄搖之後被推倒重建,鎮政府提供幾種樣式讓村民選擇,保留了部分江南民居的元素,也便於現代生活方式的介入。有些老屋保存狀況不錯,大屋頂梁架結構,觀音兜和屋脊裝飾頗見匠心,村委會就出錢進行修繕,成為鄉村旅遊的資源。白牆上的壁畫大紅大綠,豔而不俗,講述著風土與時尚。

土地流轉了,青壯去城裡打工,老人在家照看孩子,這種格局本不出意料。不過我也明顯感到村民對有些措施的牴觸,比如規定農民不能在自家庭園種蔬菜瓜果,要按照統一規劃分別種上景觀植物,比如月季、薔薇、桃花、梨花,還有馬鞭草或適應性更差的燻衣草。

也有些地方稍有寬容,允許村民在自家庭園種蔬果,但規定瓜棚豆架的高度不得超過40釐米。於是我看到絲瓜拖在地上,番茄還沒由青轉紅就爛在地裡,四季豆像豆芽一般羸弱。

有些村裡還嚴格規定不準養豬養羊、不準養雞養鴨,你在村裡轉個遍也別想買到「走地雞」或「老公鴨」。以前有陌生人進村,最起勁的就是當道狗,大聲狂吠,圍追堵截,算是警告也算是報信。現在狗已不見蹤影,貓也難得一見。大石橋下釣魚摸蝦曾是詩意的一景,現在村裡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有這等好事。刺目的陽光直射在村路,寂靜得讓人發怔,時有起伏的蟬鳴顯得特別無聊。不過牛糞豬糞的味道消失了,蒼蠅蚊子明顯減少,這大約是功勞。

以前的村幹部是本村或鄰村的,現在的「村官」都是「外來者」,他們每天開著私家車來上班。「村官」中也有不少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朝氣蓬勃,思想活躍,幹勁十足,不免欽佩。在一個村子裡,他們取締了馬路集市,又申請到五百萬建造一個頗有現代感的開放式市集。老百姓問:這筆投資要到啥辰光收回?

上周我去川沙給一個以村幹部為對象的徵文活動做點評,有一位作者在文章中有一段詩意的描寫:「日落時分,西邊天空大片的雲朵壓得很低,我看到故鄉的炊煙嫋嫋上升,為那朵最低的紅雲渲染一筆墨暈。」我連問她三遍:「你真的看到了炊煙?」

她不敢回答。事實是,現在的農村都用上了液化氣,你家即使留有一隻畫了灶壁畫的柴灶,也不能讓煙囪冒煙了。

相關焦點

  • 【扶貧筆記】嫋嫋炊煙的價值
    【扶貧筆記】嫋嫋炊煙的價值 2020-09-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輕雲淡、嫋嫋炊煙
    我該怎樣去記憶一場春秋,流年似錦花不似。我該怎樣去回首一場往事,如花美眷似流年。我是怎樣去擺弄風花雪月,年年花似此不同。我是又該如何垂弄那感情,因緣生死一場滅。過不去的精彩,繁花似錦,似水流年走不出的經曾,迷迷失失,望斷天涯路我撞響的暮鍾,只為早點結束這一天疲倦心煩可以早點進入短暫的失眠我所想戀的歡聚一堂,滿心喜所謂的風輕雲淡,嫋嫋炊煙
  •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詩詞裡的炊煙,升起嫋嫋的鄉愁
    長大後,遠行的路上最愛看車窗外的風景,遠處的山戀,近處的田野,如果是天色近晚,還會有小村莊上空飄起的嫋嫋炊煙。此刻,鄧麗君的《又見炊煙》一定就會在耳邊迴響:「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裡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 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 黃平花院:藍藍的湖水,嫋嫋的炊煙
    藍藍的湖水 嫋嫋的炊煙仙翁·居士那藍藍的花院湖湖水,那悠悠的鳳凰灣炊煙,不但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圖,而且是一縷縷醉人的鄉愁:「湖畔炊煙別樣美,點點鄉愁在心頭」。花院湖湖水的靜美,鳳凰灣炊煙的動美,成為了「江南鄉村美如畫」的縮影!
  • 荒廢的農村老屋,消失的嫋嫋炊煙
    在中國大地上多少座村莊正在悄悄的消失,那一間間承載著滿滿人間煙火味的老屋,也像屋頂之上飄蕩的炊煙消逝在歲月的時空中……每當炊煙飄蕩在村莊的上空,老屋的灶堂裡總有一個忙碌的身影,她們是母親,外婆,奶奶……斑駁著煙漬的那口老灶大鍋之下,燃燒著鄉村土地上的枯木,騰騰的火焰裡散發的依然是鄉村的味道。老屋也已經老了。
  • 小時候最溫暖的回憶,農村老家廚房上嫋嫋升起的炊煙,滿是鄉愁
    記憶中的農村老家恬靜而且美麗,不知道是農村老家那時本來就很美好還是因為我不斷地去回憶而美化了它,反正就是很美,那種純粹的美沒有一絲雜質,但現在回到農村老家總感覺少些什麼,或許是房子久不住人的煙火氣吧!但大多數時候媽媽是抓不住我讓我燒火的,因為在開始做飯前我已經去找村裡小夥伴們玩了,玩的時候還不忘密切注視著炊煙,如果炊煙升起來了就會和小夥伴們轉移到離家遠一點的地方以免被捉去燒火;如果玩著玩著餓了也會看著炊煙,當炊煙不再升起的時候就往家趕,到家正好能趕上飯點;如果不餓也要看著炊煙,當炊煙不再升起時要趕緊轉移,以免被媽媽捉去吃飯,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實在是太貪玩,但媽媽都不會責備,嘮叨幾句就讓洗手吃飯
  • 陸錦洲|故鄉崇明的炊煙
    陸安心2020.05.29身在異鄉,每當看到遠方阡陌間升起嫋嫋炊煙的時候,我總會禁不住想起了故鄉,想起了故鄉蟠龍河畔那個叫做大同的鄉村。在我的心裡,故鄉的炊煙是一道永遠抹不去的美好記憶。它陪我度過了整個童年和少年。
  • 遠去的炊煙——散文
    讓我想起了,多年以前在農村老家時,清晨,或者是傍晚從小村中升起的嫋嫋炊煙。我記得,炊煙最好看的時光,是初夏的清晨。我們地區有諺語說:"立夏鵝毛住。"過了立夏,風逐漸的就小了。拂曉,小村的炊煙是整齊壯觀的。黃昏時,由於各家晚飯的時間不一樣,村子裡升起的炊煙也就不集中了。清晨,小村隨著第一聲雞鳴。
  • 【中肥通訊社】18萬噸硫酸鉀開標:嫋嫋炊煙還是滾滾狼煙?
    嫋嫋炊煙利好徐來:雲煙有助於硫酸鉀價格的築底  從唱標情況來看四個標段最低投標價幾乎都來自水鹽體系硫酸鉀,青海50%粉到站2700-2730元(噸價,下同),新疆52%粉到站2828滾滾狼煙利空示警:雲煙加重了硫酸鉀降價的擔憂  不過上述的利好主要是針對水鹽體系硫酸鉀,對於曼海姆廠家來說,唯一的利好可能只是低價的水鹽體系硫酸鉀有了去處,暫時不至於再去降價和他們搶市場了。從唱標情況來看,預計最終中標價的範圍會在2700-2828元,這樣的價格是大幅低於硫酸鉀市場的正常銷售價格的。
  • 草原上那嫋嫋炊煙
    作者:張雪晴這是內蒙古呼倫貝爾扎蘭屯市窪堤鄉長青村早晨7點鐘的模樣,一年365天當中最為尋常的一個清晨,清甜的空氣中伴著幾聲鳥鳴,村落的上空飄起了嫋嫋炊煙。
  • 家鄉的炊煙裡,儘是媽媽的味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城裡人喜歡上了鄉村遊、農家樂,去農村吃農家菜,吃柴火飯。更有甚者願意放棄都市的繁華和便捷,選擇到農村去長期生活,美其名曰『隱居』,或『逃離都市』。深處異鄉的阿娘,也總是會在五一、國慶、春節回到農村,探探親人,聊聊家常,去自家菜園摘時令蔬菜,去村裡拍幾張照片,喜歡上了這種回歸自然的農村慢生活。五柳先生陶淵明筆下的『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大概就是如此吧。
  • 母親的炊煙
    無數次品讀,童年的炊煙的容顏,早已讀懂:炊煙是母親的炊煙,是我的母親用粗糙的手把那些土地的雜草、樹葉無數次點燃,讓那些炊煙載著淡淡草木灰的香氣和濃濃的母愛飄向雲端。微風佛過,炊煙魔術般的成了絲絲縷縷,擁入白雲的懷抱,進入一個個甜美的夢幻。全家就有了融進母親的許多辛勞的「美餐」!懵懂的童年記憶裡,炊煙與香噴噴的玉米粥,烤紅薯,野菜玉米面糰子….緊密相連。
  • 炊煙裡鎖著的鄉愁
    春去春又來,那些曾經的人,那些過去的事,像四季的風一樣,時東時西,時大忽時小,時遠時近,時而清晰,時而模糊,而最讓我魂牽夢繞的則是從故鄉吹來的淡淡炊煙,炊煙裡鎖著我無盡的鄉愁。童年,每個黎明到來之前,屋頂上的炊煙便悄然升起,它生怕驚醒了熟睡中的夢中人,只是小心翼翼地吹散了慵懶的星星,吹醒了沉睡的太陽,吹響了古寺的晨鐘。
  • 小橋流水,嫋嫋炊煙,霞浦這個地方藏著你童年的一個願望
    從小,我就有個願望那就是在大山深處尋一戶人家小橋、流水、夢周郎站在雲梯之巔忘記一切浮光掠影,世俗繁雜與天地對話,吸宇宙精華感受院邊古落,嫋嫋炊煙不錯,在江西電視臺製作的節目中就以「明教張無忌原型竟藏在霞浦這個小山村」為題吸引了眾多粉絲,奔赴上萬去一探究竟……推薦景點1龍首寺(樂山堂)和姑婆宮的遺址2三佛塔殘座生態之旅
  • 專項監督丨嫋嫋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區政協2020年度專項...
    嫋嫋炊煙調研不僅是案頭學習,更要走出去、走下去,多看、多聽、多議,唯有「腳踏實地」才能「口建真言」。開展監督調研,我們是實實在在的!於是村裡開始做起了農家生態旅遊的「水文章」,喜靜的安坐搖櫓船,好動的自劃皮筏艇,岸上探迷宮、搞團建,到了飯點就在農家土灶上自己動手感受煙火氣,「又見炊煙」成了許多城市人休息日體驗鄉村農家樂的好去處。
  • 老屋,炊煙,舊時光!
    好像是進門親戚家的,家裡的老人患病不能生活自理被接去了兒女家。農家人都淳樸,那時候住別人家房子不需要給租金,不像現代人一樣把錢放在第一位,想來也是當時的經濟狀況使然,家家都窮的揭不開鍋。  都說女孩子記事早,好像真是這樣子。想想自己那時不過五六歲吧,卻對於那處老屋的印象極深。兩扇青灰的木門,半敞半閉著,一把門插的鎖頭早已失去了該有的功能。
  • 「今日作家」李進章 ‖ 故鄉的炊煙(散文)
    故鄉的炊煙文/李進章炊煙是鄉村固有的一個特殊的符號,有炊煙就有村莊,有村莊就有人家,就存在著溫馨與安寧。在遼遠的土地上星羅棋布地生長著村莊,大片大片的炊煙籠罩著村莊的身軀,浸透著人們的心脾。炊煙是畫家筆下濃墨重彩的油畫,從早到晚不停地變換著色彩。年少時,我們早上起床之後,第一件事不是讀書,而是背著荊條筐到田野裡去揪菜、砍草或者拾柴。此時,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遠遠望去,村子裡一縷一縷炊煙升起,報導著鄉村的黎明。那炊煙沿著屋簷,隨著清風,纏著樹梢,嫋嫋上升,婀娜多姿。
  • 守住人家嫋嫋炊煙,讓油煙不再惹人厭
    「柳影人家起炊煙,仿佛似、江南岸。」 暖暖遠人村, 依依墟裡煙。幾句詩詞便將恬淡而寧靜的田園生活描繪的那麼清雋秀麗。回想一下,我們年少時放學的場景,嬉鬧在小巷胡同,突然間聞見樓房間飄來的飯香。此時,不需要媽媽的催喚,也告訴我們「吃飯的時間到了!」。「炊煙」這種代表家的溫馨的印象,一直印刻在我們民族的文化記憶之中。
  • 「今日作家」朱玉華 ‖ 炊煙是鄉愁的符號(散文)
    ,村村斜日起炊煙。玩累了,就不時望望家的方向,看是否飄起了炊煙。一見到有炊煙緩緩升起就趕緊往家跑,那是媽媽正在忙碌晚餐的標記,也是要我們回家吃飯的呼喚!家家戶戶嫋嫋上升的縷縷炊煙,隨風飄蕩,慢慢消失在太空之中,簡直就是一幅幅雲煙縹緲的水墨畫。那種靈動,那種氣韻,那種舒展,至今回想起來,仍然那麼溫馨,那麼親切!
  • 蘇北鄉村裡,那炊煙纏繞的童年和鄉愁
    人影在炊煙裡晃動出風景,童音在炊煙裡清脆傳遠,鳥語在炊煙裡婉轉,歌聲在炊煙裡嫋嫋飄散,有煙火氣的早晨,有煙火氣的鄉村,就是這樣的神秘,這樣的溫馨,這樣的美如仙境,讓我們的童年有了幾分痴狂也多了對人間煙火的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