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達蒙兔,點上面的「關注」,每天向家長傳遞科學優質的少兒教育方式,同孩子分享有價值的學習經驗。私信我回復「01」免費獲得學習資源禮包和免費在線課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人的性格都是由後天成長過程中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而養成的。不言而喻,拖延症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
舉手即可完成的事情,卻總是拖著不辦;明明一個小時可以寫完的作業,總要拖到兩個小時以上……不少家長發現,生活和學習的節奏越來越快,但孩子的拖延症卻越來越嚴重。
現實往往比理想更要骨感。很多時候你費盡千辛萬苦、苦口婆心的一番教育,最終能給起到作用的的卻沒有幾個,你心裡一團怒火噴了出來,結果就變得更糟,感覺自己的人生好像很不容易,開始被「中年危機」侵襲。
我們遇到太多太多太多的家長,在面對拒不完成作業的孩子時無可奈何,面對與自己針鋒相對的孩子只能默默流淚。可是,您有仔細想過嗎?孩子的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在您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養成的。其實我們都明白,所謂教育的過程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家長才是我們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起著主導作用,學校的老師只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一種輔導作用。
所以,要想治癒孩子的「拖延症」,家長首先要了解拖延症,知道孩子的哪些表現是在拖延,然後對症下藥,有效的去改變自家孩子的拖延毛病,提高孩子的執行力與學習效率。各位家長,你們有細心觀察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並及時糾正錯誤麼?
那麼,我們就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孩子的拖延症。許多時候,孩子總是在應該學習的時候依舊賴在電視機前;在老師講課時,孩子卻偷偷趴著補作業;明明是數學課,孩子卻開始焦急的背古詩詞,怕下節課被老師抽查到......此類事情太多太多了。
孩子的拖延症主要就表現在學習和寫作業方面。當孩子應該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還仍然忙著做其他,而等到不需要他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卻偏偏要去做這件事情,不明白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情,常常拒絕聽從父母的指令,想盡辦法拖延去做他不喜歡的事情。其實,拖延症在孩子身上的表現非常普遍,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思索,就能發現孩子身上的拖延萌芽太多了。家長們,你們說是不是啊?
所以,這些孩子的拖延習慣是怎樣養成的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什麼意思呢?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人的性格都是由後天成長過程中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影響而養成的。不言而喻,拖延症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
法國著名的哲學家——盧梭說過:「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不會說話和聽別人說話以前,他就已經受到教育了。」所以,孩子幼年的時候會在朦朦朧朧的潛意識裡去觀察模仿周圍人的言談舉止,逐漸讓拖延習慣慢慢滋生。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兩歲的時候很聽話,可到了三歲之後就開始拒絕執行家長的指令——這時候的他已經悄悄地學會了拖延。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考慮如何以身作則,給孩子提供健康成長的人文環境,你們認可。
嚴格地講,拖延症屬於一種情緒反應。所以,即使現在已經有一部分孩子具備了「拖延症」的症狀,並且程度很深,也請各位家長不要太過擔心。只要我們採取合理恰當的方法,就能讓孩子的拖延習慣在良好的教育調理下治癒,恢復勤奮、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所以,如何才能有效的改變孩子的拖延毛病呢?
首先就是要給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明白,孩子只在心中記住「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之類的名言是遠遠不夠的。在孩子的心目中,時間觀念是很微弱的,所以家長必須要讓孩子在生活學習中實踐珍惜時間的行為,必須要讓孩子身體力行樹立時間觀念。那麼,您的孩子是什麼時候了解時間觀念的呢?
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的時間意識呢?幼兒時期孩子除了吃飯就是玩兒,他們和成年人接受新鮮事物一樣,需要循序漸進的滲透和接受。家長要引導孩子認識時間,了解時間,精心設計一些玩遊戲的時間表和語言,讓孩子從遊戲中一步一步領會到時間的意義。比如,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給他規定時間,如果孩子遵守時間就給與他獎勵,如果他拖延,就想辦法讓他理解體驗帶來的代價。
舉個例子,孩子在玩橡皮泥時拖延,那麼在他下一次玩遊戲時就要把這次拖延的時間扣掉。比如去公園玩或者看動畫片的時間要減少,必要時可以扣除給他買他喜歡吃的零食。可能剛開始孩子會很不適應,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事先和孩子說好,如果遵守約定,就會得到獎勵,孩子在獎勵刺激下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的。
人的性格脾氣千差萬別,孩子也是如此。可能有些孩子比較溫順,有些孩子就會比較有個性,比較倔強。面對這一類孩子,父母應避免使用權威的語氣或方式來教訓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的脾氣更強烈。
其實,大部分孩子鬧脾氣是帶有試探性質的,父母表現的越在乎,孩子就會越過分、越吵鬧。所以,當孩子出現倔強、反抗的行為時,父母要懂得慢一拍,讓孩子哭個夠,等他發洩完安靜下來後,再去處理,要讓孩子明白,「哭」是要挾不了父母的,自己想什麼時間就做什麼的日子要改一改了。雖然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但孩子都有一個共性,都要家長來「哄」。作為家長,要讓自己的孩子從小遠離拖延症,在孩子的心靈中滲透時間觀念,就要花心思設計場景和話語,大家能做到麼?
改變孩子拖延毛病,還需要培養孩子高效率的好習慣。要想孩子做事情高效率,最重的一點就是能夠讓孩子感興趣,主動去做,而不是被動的、在家長或者老師的逼迫下去做的。例如學習、寫作業方面,家長總是希望自家孩子成績好,總會期望孩子不停的學習學習再學習,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外,還要給孩子報很多輔導班,買很多課外學習資料讓孩子做,希望這樣可以快速的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然而,在這種重壓之下,孩子們往往會越來越習慣去拖延,喪失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厭倦學習,討厭學習。所以,要想讓孩子覺得學習好玩,對學習感興趣,就要避免給孩子增加這些無形的壓力。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呢?作為父母,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學習的機器,要為孩子用心打造一種輕鬆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有學習和娛樂的自主權,同時也要為孩子適當的出謀劃策。平日裡,家長要引導孩子如何學會安排學習和玩耍時間,逐步調整孩子的學習主動性,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休息時間,學會主動學習。
如果孩子是在心情舒暢的情況下去學習的,那學習的效率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孩子喜歡唱歌、跳舞、玩遊戲,你可以適當的提醒他時間,但不要強加阻攔。如果孩子會勞逸結合,在規定時間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沒有影響學習,那作為家長就應該給予支持;如果孩子沉迷於娛樂,再想辦法去和孩子溝通,讓他知道其中的利與弊。這個過程,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切不可操之過急哦!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能從小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那絕對可以和拖延症說再見。這個習慣不僅能夠合理安排一天的時間,而且還能將學習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但習慣的養成沒有那麼容易,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還要付出必要的代價。
先不說小孩子,即便是我們成年人,也不能每天都做到今日事今日畢,總會因為某些突發情況,某些原因推遲原本的計劃。所以,對於思想跳躍的孩子來說,受固定計劃約束的能力就更差了,在開始接受按照已經做好的安排和規劃執行時,肯定會經受一番波折。但由於孩子的生活中出現的突發客觀原因不多,只要家長專心培養,絕對可以做到。相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呢?
孩子在幼兒時期不會理解今日事今日畢的概念,但等孩子有了做事情的想法之後,孩子就會按照自己的意念去做事情,此時我們家長就要開始進行誘導。比如孩子今天準備用橡皮泥捏一個小狗,可是捏了一下午都沒有成功,到晚飯時間了孩子還在堅持捏,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鼓勵孩子說:「寶寶,晚飯時間到了哦,應該吃晚飯了,橡皮泥可以吃完飯之後再捏啊!」可能吃完飯之後孩子就忘記了還要捏小狗或者是不想要玩橡皮泥了,這時家長應當鼓勵孩子繼續做,告訴孩子:「寶寶,你的小狗狗還沒有完成啊。你難道不想要小狗狗了麼?如果這樣的話,小狗就會認為你說話不算話了,會傷心的啊。」而且這時候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完成,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大家認為是不是這樣的呢?
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會受益終生,讓孩子勤奮,催人上進,而拖延習慣只會讓孩子性格懶惰,最終一事無成,後悔一生。當然,好習慣的養成是困難的,需要家長們細心地調教孩子,在適當的時間監督和提醒孩子。一旦這種習慣養成,家長就省了。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樣,只要孩子學會之後,漫長的人生路就靠他自己一個人勇往直前了。
可能大部分的孩子無法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但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向這個方向努力。無論孩子將來做大事還是小事,在這種狀態下肯定會事半功倍的。在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上投資比在生意上投資更有意義,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比教孩子文化知識更重要,你們說對不對啊?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一下拖延症孩子的心理。因為不想做某件事,但在老師或者家長已經下了指令,拖著不去做感覺又行不通的情況下,孩子們本身又不願意去做,他們就會產生敷衍了事的心理。就像有的孩子,作業是已經按時做完了,開始書寫潦草,答題準確率也非常低,這就表明孩子在敷衍老師。還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手拿著筆寫字,眼睛卻飄在別處,這樣的書寫肯定是敷衍的,儘管完成了書寫任務,也是在馬馬虎虎的應付老師,這也是拖延症的表現。這樣的孩子如果家長不去糾正,同樣會影響到學習成績和健康成長。在這樣的孩子心中,沒有認真去做好一件事的決心和習慣,如果長期以往,每件事都做不好,長大以後還怎麼去成就事業呢?
各位家長,你們認同我的觀點嗎?記得給我留言哦!
因此,父母應該培養孩子一次做好一件事的好習慣,讓孩子明白,既然我們要去做一件事,就要全身心投入,努力把它做好。同時,在要求孩子一次做好一件事的時候,要對孩子做的事情提出一個要求或標杆,培養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
比如,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規定一個固定的時間段,讓孩子獨立完成某項作業,避免拖拖拉拉、丟三落四,要求高質量完成。例如,最簡單的事情——吃飯。同樣是吃飯,有的孩子吃飯拖延的時間很長,跑來跑去,嘴巴裡嚼著食物,眼睛卻專注在電視機裡的動畫片上,並且米飯弄得到處都是,很有可能吃著吃著就不想吃了。而有的孩子卻乾淨利落專心致志的很快就吃完了飯,有時候還主動去廚房送碗筷,幫助媽媽做家務。您希望您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呢?
相信我們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我所講的後一種情況,對麼?學習和生活一樣,只有保證專心做一件事情,才能在專注中保證學習質量。在學習中,每道題,每學科,都能夠力求學好做好;生活中,每一天,每件事,都能夠專注用心去做。那麼,這樣的人生要想不成功都難,大家說對不對啊?
當然,在教育孩子一次做好一件事時,不一定在做之前一定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但是在此之前作為家長,一定要對自己嚴格要求。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家長必須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才會向您學習。故,培養孩子一次做好一件事情同樣是讓孩子遠離拖延症的一劑良方。
也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孩子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教育的真理就是要因材施教,面對孩子的各種拖延症狀,我們作家長的究竟該如何因材施教進行教育呢?接下來我們就針對幾個普遍情況來針對性探討解決方法。
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都是在爺爺奶奶的庇佑下成長,孩子們往往也會在潛意識裡把爺爺奶奶當做自己的保護神。那麼,如果孩子為了拖延,去找保護神庇護時,家長們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一方面要尊重老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遠離拖延症,矛盾就會被激發出來。首先,家長必須先和老人講道理,讓老人明白這其中的利弊關係。當然,如果老人還是依舊繼續為孫子辯護,此時家長就要尋找合理的原因支開老人,或者帶孩子離開。
講了這麼多,相信各位家長也發現了,孩子的拖延症普遍出現在學習和寫作業方面。其實,從拖延寫作業這方面就可以判斷出孩子拖延症的嚴重程度。如果孩子為了拖延寫作業而向您討價還價,說明孩子的拖延症已經處於萌發狀態了。
此刻的家長一定要想辦法加強教育管理,孩子很容易就遠離拖延了。想要達到拖延寫作業的目的,孩子就會想辦法,試圖通過讓父母心慈面軟而允許自己拖延寫作業。作為父母,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的想法,決不能被孩子「煙霧彈」所迷惑,必須堅持原則,和孩子溝通,講道理,不能容許孩子找理由或者藉口來拖延時間。在拖延症的前期就要抓緊時間對孩子進行管理了,你Get到了麼?
有些孩子沒有那麼多心思和鬼點子,或者孩子的性格就是不多說話,此類孩子想要拖延就會採取沉默的辦法。其實,沉默往往要比辯論更加難對付。因為孩子不說話,父母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更無法交心的溝通。
比如孩子想要看電視,他就坐在沙發上盯著電視,不去寫作業,面對父母的催促,他依然不動彈,也不說話。那麼,我們家長是不是要強行關掉電視呢?如果關掉電視後,孩子依舊坐著一動不動呢?我們總不能強拉硬拽吧?所以,這時候的父母必須要坐下來,耐心的和孩子談心,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內心情況,及時的想出應對辦法,解開孩子心裡的疙瘩,讓孩子快樂的去學習。千萬不能傷及孩子的心靈,避免將事情擴大化。這樣講,大家清楚了嗎?
可能許多老人會堅持己見,庇護孫子,這時我們就只能採取「第三條線路」了。父母做出一點退讓,既尊重了老人,又能同時達到讓孩子執行任務的目的。比如,孩子要看電視,拖延不去寫作業,老人也堅持讓孩子繼續看,父母可以這樣說:「要不這樣吧,再讓孩子看十分鐘。十分鐘之後,孩子就必須關掉電視寫作業了,不然他今天就要熬夜補作業了,明天還要早起上學呢。好不好?」但各位家長注意了,即使這次的情況這樣處理了,事後也要找合適的時間和老人談一談管理孩子的問題,要徹底「斷掉」孩子拖延的後路。增強他的執行力。
有的家長會問,如果孩子為了拖延寫作業而威脅家長,怎麼辦?這樣的問題可能聽起來似乎有點嚇人,雖然這樣的事例不多,但的確是存在的。有的孩子為了達到不寫作業的目的而不擇手段,逼迫著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根本不把學習放在心裡,更不懂得尊重父母。這樣的表現,就表明孩子的拖延症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時期了。
首先,這就是做父母的失職,要從家長的自身開始找問題,是不是平時工作太忙,忽視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是孩子的拖延症狀早已經很明顯了,自己卻沒有得到重視還任其發展呢?這時候身為父母的你們就要開始做自我檢討了,先改掉自身的問題,再來教育孩子。
作為父母,既然已經意識到孩子的拖延症比較嚴重了,此時此刻首先要冷靜。分清孰輕孰重。要做到今後即便工作再忙,也應該放一放,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教育孩子上來。經濟上瘦點損失不要緊,如果因為工作而忽視了孩子的成長和學業,那損失就大了,這可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這損失的將是孩子的未來。面對孩子的威脅,家長們切記不可強硬著逼迫孩子。
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往往比較激動,所以父母首先要答應孩子,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再坐到孩子身邊詳細地詢問其中的真實原因,再正對這些原因協助孩子及時解決,幫助他完成作業。
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無論面對怎樣的情況,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慢慢了解孩子的內心,努力疏導和開解孩子。
看了文章,還是無法和孩子以前打敗拖延症,你可以給我留言,我會和各位家長一起幫助孩子和拖延症Say goodbye!
我是達蒙兔,專注少兒教育乾貨和優秀教師推薦,關注我每天向家長傳遞科學優質的少兒教育方式,同孩子分享有價值的學習經驗。私信我回復「01」免費獲得學習資源禮包和免費在線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