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會為買一輛車而發愁,因為車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刨除很多的因素,大家都選擇日系車,因為小日本的車皮實省油。
但是卻有很多的觀點,不支持大家買日系車,因為日系車,連最基本的防撞梁都減配了,有很多車型,裡面都是泡沫,還有的就算是有鋼的防撞梁,也是薄薄的一層,真的是非常讓人苦惱。
來看看我們的國產車,防撞梁,用料真的十分的厚道。不比就不會害怕,強大的國產防撞梁的確要比其他的車厚重很多,如果單看這一項數據的話,幾乎是沒有對手。
經常有人拿著這項數據大做文章,就是想讓大家多買一些,其實要我來說,一個車是否安全好壞,和防撞梁是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汽車發展到今天,是由成百上千個零件構成的,和它的結構組成關係更大。一個汽車的防撞梁,不但要看它的薄厚程度,也要看它的材料,同樣是鋼,加入了不同合金,也是不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想要獲得非常高的硬度,就沒有韌度,這兩樣東西,幾乎不能兼得。一些做得比較薄的防撞梁,韌性反倒十分的好,而一些厚重的防撞梁,在遇到創業的時候,反而更容易斷裂。
到底是薄還是厚,對於車身重量的影響,都是車企長期探討的一個問題。不光是車企,我們的消費者也跟著爭論不休。
一些日本車講究吸能,他們強調在碰撞的時候,吸能原理能更好的保護駕駛者和被撞的人,這項技術已經在很多車型上都應驗了,而且也是很成功。
但是我們的國產車,就講究最實惠的防撞梁,在發生碰撞的時候,自己顯得很「硬氣 」。所以我們經常看見這樣的圖片,當國產車和日系車撞車的時候,前者幾乎毫髮無傷,但是可憐的日系,卻是癟了一大塊。
但只要進駕駛室,我們發現駕駛員,都沒有受傷。其實有一項研究,就是當車輛行駛速度超過120KM時,發生碰撞的人幾乎存活的機率非常小,不管你是什麼車還是什麼樣的配置,都沒有用了。
所以說,主動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一個車既然能夠出廠,都是經過最嚴格的碰撞測試的,所以消費者們大可放心,喜歡什麼車都可以安心去買。如果你經常超速行駛,就算給你一臺坦克,也會玩完的。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吧,不用再去糾結什麼用料了,廠家早已經都安排的妥妥噹噹,任何的材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你能做的就是好好的開車,穩當的行駛不出事故,這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買車的時候,一定要多去4s店試駕,買的車一定要和你最相配,這才是最棒的體驗。千萬不要相信廠家,那種車門上能站多少人多少人的噱頭,那真的是在作秀,任何一輛車,你都能做到那樣。買車的時候一定要追隨自己的內心,別到時候買回家又感覺不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