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流量存量時代,商家要靠什麼賺錢?

2021-01-21 36氪

2016年,蘑菇街與淘寶相繼上線直播購物功能,正式拉開國內直播電商發展序幕。

在五年的高速發展中,如今,直播電商已經慢慢在告別「粗獷式增長」,正在經歷大浪淘沙的過程。

洗牌的過程中,粉絲價值的重要性顯現了出來。

在原先大多數商家的眼裡,粉絲多的名人,就意味著能夠帶貨,但是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粉絲多並不意味著轉化率高。

近期明星楊坤帶貨,被商家質疑刷單,最終轉化率明顯低於預期;「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事件中,商家曝出汪涵直播坑位費達10萬,但ROI(投資回報率)僅為0.3;再早之前,知名作家吳曉波帶貨「翻車」,收60萬坑位費只賣出15罐奶粉。

毋庸置疑,他們都是名人,粉絲也不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是願意為直播電商付費的粉絲。

「質」比「量」更重要,已經漸漸成為行業共識。

有價值的粉絲,已經成為了帶貨主播的立身之本。

在淘寶直播中,主播「烈兒寶貝」粉絲不到400萬時,商業轉化指數就曾高過粉絲超1000萬的初代網紅張大奕。

同樣在蘑菇街,2020年雙11期間,主播「小甜心_呢」以200萬粉絲創造了單場2.73億成交額。在其粉絲數量與頭部主播存在差距時,最終成交量卻趕上了後者。

目前,直播電商的流量紅利在逐漸消失,未來行業競爭,將從流量增量轉移到流量存量的爭奪。

而主播粉絲價值的提升將是破局的關鍵。粉絲價值越高,意味著粘性、復購、轉化數據更高。相比流量,這也許是更直觀、更理性的評判標準。

對品牌、商家來說,選擇粉絲價值較高的平臺和主播,也是避免踩坑、提升效益的有效方法。

近日,36氪研究院依據紅人點集數據,在淘寶、抖音、蘑菇街三類平臺中測算,發現淘寶GMV最高,粉絲價值偏高;而一個有趣的現象,蘑菇街這樣的GMV偏低的平臺,粉絲價值卻也很高,甚至是全網領先。

這些數據背後,隱藏著直播電商下半場的核心玩法。那麼,粉絲價值到底和什麼有關?為什麼看似規模不大的蘑菇街創造了比淘抖快頭部主播還高的粉絲價值?產業鏈中的品牌、商家又應該如何抓住「粉絲價值」紅利?

粉絲價值為什麼重要?

粉絲價值的重要性,已經日益凸顯。

粉絲價值可以分解為幾個側面:當粉絲價值越高,意味著普通粉絲轉化為忠誠粉絲的過程中,留存率較高;願意掏出錢包、購買商品的粉絲越多;粉絲的平均購買量越多。

凱文·凱利有一個備受國內網際網路人追捧的「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任何創作者,只要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就能餬口。

同樣的一千個粉絲,在不同主播手中可以顯現出不同的價值。一千個粉絲的變現能力,可以比一萬個粉絲更好。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其依據紅人點集數據,將粉絲價值按照單場GMV/粉絲數量計算。對比2020年11.1-11.11期間淘寶、抖音、蘑菇街三類平臺的粉絲價值後,發現以最高值計算,1個蘑菇街粉絲的價值=6.9個抖音粉絲=4個淘寶直播粉絲。

蘑菇街主播「小甜心_呢」單個粉絲單場的貢獻額能超過百元,而對比擁有3800萬粉絲的頭部主播薇婭,以一場帶貨8.5億的直播計算,單個粉絲的貢獻值在22元上下。

主播「小甜心_呢」

對商家來說,合作高粉絲價值的主播、選擇高粉絲價值的平臺是有效的「避坑指南」。

單個粉絲的貢獻值,意味著可以給商家帶來更高的客單價。同時粉絲價值帶來的高粘性、高轉化、高復購,又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銷量和銷售額。

尤其對於以銷售為導向的商家而言,粉絲價值是一個必備指標。在直播行業中,絕大多數主播試圖以品牌價值來換取不菲的坑位費,而品牌價值的衡量標準多數就是主播的粉絲量級,量級越大,坑位費的門檻越高。

但對於商家來說,花費天價坑位費選擇一個名人帶貨,風險較大而且成本高昂。對於商家而言,比起主播的名氣,最重要的是主播的帶貨能力,帶貨主播的粉絲價值越高,商家的營銷效果越好,還有可能讓粉絲多次購買商品。通俗地講,選擇粉絲價值較高的主播,商家承受更低的風險,更容易賺到錢。

圖源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除了選擇合適的主播,商家還需要選擇合適的平臺,以達到最終的良好效果。

部分直播電商平臺已經形成了較高的粉絲價值。蘑菇街財報顯示,2021財年Q1(即2020.04-2020.06),蘑菇街直播轉化率為24%,日均直播觀看時長達到71分鐘,30天復購率高達91%。

如今,商家們在發力2020年底的銷售旺季,這是衝銷量、提升產品知名度、獲取忠實用戶的關鍵時期。直播帶貨自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銷售方式,在魚龍混雜的市場裡,選擇蘑菇街等粉絲價值較高平臺,便是打好了一個基礎。

而對於剛邁入行業的新人主播、中腰部主播來說,想要在行業裡生存下去,追求粉絲價值已經成為首先要考慮的課題。

他們需要找到適合的平臺試水,而在類似蘑菇街這樣的平臺,新人主播獲取單個粉絲為其創造的收入更高,完成相同交易額所需要的粉絲量更低,難度更小,可以較快地完成變現的原始積累。這意味著,新人主播在蘑菇街的成長更為容易。

平臺們也都在追求粉絲價值的提升,因為這也在影響外界對企業價值的評估。

在企業的估值模型中,用戶價值的計算尤其重要,這裡面存在了幾項關鍵指標,包括用戶數量、用戶粘性和每位用戶產生的收入。

當粉絲價值越高,平臺還能夠吸引更多主播的入駐和商家的合作。在此土壤下,主播也能自我提升,帶來更多轉化,撬動更高的銷售額,幫助直播電商平臺不斷突破增長的天花板。

這一切形成了一種正向的循環,從而幫助主播和平臺在直播電商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取得更大的優勢。

一句話概括,粉絲價值高的平臺,讓商家、主播、平臺都更容易賺到錢。進一步拆解,在整個直播電商產業鏈中,粉絲價值的高低對商家的影響巨大。那麼,商家應該如何抓住一些平臺、主播的「粉絲價值」紅利呢?

商家如何通過「粉絲價值」賺錢?

如上所述,粉絲價值是商家避坑的重要工具,但平均粉絲價值高並不代表所有品類賣得好。選擇合適的平臺,是一個最重要的環節。

不同平臺的粉絲屬性不同。直播電商生態中,平臺分為三類,以淘寶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以快手為代表的娛樂內容平臺,以蘑菇街為代表的導購社區平臺。

三者各有優勢,36氪研究院的《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認為,三類平臺差異性特徵決定了其優勢與短板。

傳統電商平臺與導購社區平臺SKU豐富,供應鏈相對穩定,用戶購買心智強,但主要以品牌標品為主,流量不敵娛樂內容平臺;而後者雖流量佔優,但粉絲心智多為娛樂導向,品牌傳播屬性強,轉化率較低。導購社區屬性的直播電商平臺,品類更為垂直,流量規模受限。

圖源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研究報告》

所以對於商家來講,如果品類為標準品牌,淘寶直播的普遍轉化率更強,適合品牌推新以及清尾貨。自帶網紅屬性的爆款,如之前火爆一時的噴氣拖把、網紅面膜,在娛樂平臺可能獲得更多的流量附加值,形成自傳播效應,推薦抖音的直播和短視頻種草。

對於垂類美妝以及服裝,尤其是時尚好看的高質價比款,推薦使用蘑菇街的直播,因為粉絲對於這些品類的信賴度較高,復購強,而且不收取高門檻的坑位費,更適合商家起步。

第二步,衡量主播在該品類該價格區段的粉絲價值。主播整體粉絲價值高,代表其粘性越好,但不是所有價格區間的所有品類都可以賣得好,商家必須參考主播歷史直播場次該品類該價格區間的粉絲價值。

一般的直播帶貨很難形成跨越式的突破,以歷史單場直播粉絲價值,乘以目前的粉絲數量,可以大致估算出整體成交額,方便商家判斷。

第三步,考慮粉絲價值的長尾效應。目前市場,直播電商多用作產品爆量的主要手段,而忽略其長尾效應。當直播的片段能為商家帶來長尾效應時,商家能夠獲得更為長期穩定的收入。

另外,直播的即時性,導致很多主播粉絲在商家直播的過程中,未必在線,即便有需求也無法購買,造成粉絲價值的浪費。

精細化運營的平臺會考慮長尾運營,比如蘑菇街推行的直播切片功能,主播整場直播中的精華片段,可以作為對應商品的內容介紹,出現在用戶首頁上,因此商家要爭取主播將自己的商品切片化,才會為自己帶來更為長久穩定的收益。

寫在最後

對於主播和平臺而言,2020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經歷了高速發展期,直播電商生態逐步完善,良幣驅逐劣幣時代將至。

新趨勢還在湧現:如低價模式不會再繼續,用戶對高價格商品的接受度在增加,品質將更加重要;對於行業亂象的監管,正在倒逼平臺們進行規範化管理,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偏遠地區的直播紅利正在顯現,有待挖掘……

可以預見的是,這兩年,直播行業會一直處於劇變之中。這對商家而言也是一種機遇。在這個過程中,平臺的選擇尤為重要,粉絲價值將成為粉絲數量、總GMV後,衡量主播銷售力的核心指標。

相關焦點

  • 電商會取代實體?一盒蛋黃酥網上賣9.9,網友:商家靠啥賺錢?
    導語:電商會取代實體?一盒蛋黃酥網上賣9.9,網友:商家靠啥賺錢? 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也出現了質地飛躍。
  • 一塊錢的產品還包郵,拼多多商家到底靠什麼賺錢?
    一份電腦鍵盤清潔泥差不多只需要1塊錢,三件套不到5塊錢,居然還都包郵,商家是過來做慈善的嗎?買完之後卻又覺得真香,放到其他平臺上,沒個十幾塊錢解決不了。不過,我仍然疑惑,那些一塊錢包郵的產品究竟靠什麼存活?商家又是如何靠著低價的產品活得風生水起。
  • 直播3.0時代:電商直播市場規模或達萬億級
    季度平均MAU過億,但真正的付費用戶僅730萬、510萬,此外,鬥魚季度付費用戶同比增長僅5.9%,對於靠用戶打賞的遊戲直播行業而言,如何提高付費用戶數量成為平臺一大難題。現如今,短視頻平臺快手也開始布局遊戲直播的賽道,B站也加碼了遊戲直播的力度,面對巨大的下沉市場流量池與圈層流量,鬥魚與虎牙競爭壓力變大,流量優勢消失。
  • 網友熱議:電商會替代實體?6個蛋黃酥網上賣9.9,商家還能賺錢?
    導語:電商會取代實體?一盒蛋黃酥網上賣9.9,網友:商家靠啥賺錢?大家好,很高興再次與大家做分享,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現代社會的信息技術也出現了質地飛躍。很多網友感嘆一盒蛋黃酥才賣9.9,那商家靠什麼賺錢啊?在此小編就得給大家鞏固一下當代網絡賺錢的模式了,電商行業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網絡銷售的成本是非常低的,一部手機、一個支架、一個主播,只需要吸引進來顧客促成交易,就不會損失成本。
  • 未來3年,最賺錢的不是「直播帶貨」,而是這4個新機會!
    1、短視頻背後的商機2、直播帶貨背的商機3、私域流量的商機4、社交電商的商機一在2010-2015年,每個人都有一個電商創業夢。想靠一臺電腦,一根網線改變命運。在2018-2020年,多少的年輕人都想通過,短視頻實現月入百萬。為什麼這些人會有如此的想法,又如此的自信呢?
  • 網紅經濟,直播電商和MCN到底是啥關係?
    國內MCN機構最早從做微博、小紅書、公眾號開始,慢慢的往視頻方向發展,這和整個中國營銷流量的入口有關。中國營銷流量入口最早是靠紙媒、廣播、電視,到BAT的門戶,再到以電商為平臺的新營銷的轉化,再到18年19年社媒的發展。國內MCN在不同角度下可劃分為不同種類:1、根據帳號主要投放平臺類型可分為:短視頻MCN、電商MCN、直播MCN等。代表有:美one、薇龍、熱度等等。
  • 二類電商|魯班商家轉型feed直播入門攻略篇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我們魯班商家如何轉型過渡直播電商。 提到直播電商,那麼feed流直播,這個當下最火也是最神奇的名詞(投放工具),就很有必要和大家聊一聊。 03 直播的模式 根據易牛會一些會員的實戰經驗,得出二類電商初期直播的模式可以採取單品直播的模式,二類電商多是單品打爆款,而feed前期也是跑帳戶模型,後期靠主播轉化,靠主播帶貨變現,目前抖音新號就能開播,一個新號只需要具備1000粉絲,10個作品就能開通小黃車
  • 電商營銷進入4.0時代 直播帶貨走紅背後企業願用虧損換流量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讓商家絞盡腦汁,如何在短時間內成為「銷量之王」,很多品牌寄望於「網紅直播帶貨」。數據顯示,2018年淘寶直播平臺帶貨超1000億元,同比增速近400%;81個直播間帶貨收入過億元,引無數企業「竟折腰」。
  • 直播帶貨,開闢電商通向新零售的新通路
    直播帶貨浪潮的來臨將電商行業的發展推進到了新的高峰,這是一場全新的獲取流量的方式。同傳統電商時代依靠渠道的廣泛來獲取流量不同,直播帶貨真正開始將獲取流量的方式從廣而散的狀態帶入到了少而精的狀態裡。對於極端依賴流量的電商行業來講,直播帶貨的出現極大地彌補了紅利退潮,新發展尚未開啟的短板,最終讓電商與新零售銜接了起來。
  • 電商系列報告:直播電商新趨勢從流量導購到品效合一
    機構:申萬宏源投資摘要直播帶貨是電商發展長期趨勢:1)直播、短視頻的興起使得用戶流量時長分配發生變化,同時也改變了廣告主品宣投放計劃;2)直播展示性、以KOL直播帶貨形式構建的強雙邊市場實現渠道最低價,營銷價值大於渠道價值:KOL的粉絲流量提高了供應鏈議價能力,同時滿足商家品宣需求,而高性價比的產品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KOL直播購物,本質是商家讓利MCN機構達到品牌宣傳效應,關鍵在於將KOL粉絲沉澱為品牌長期用戶。
  • 直播電商市場破萬億,快手抖音瞄準私域流量
    8月29日,新榜攜手中國廣告協會、廣州電子商務協會共同舉辦的2020新榜直播電商大會在廣州麗思卡爾頓酒店完美落幕。中國廣告協會會長張國華、快手電商營銷中心負責人張一鵬、抖音電商營銷高級總監許嘉、交個朋友科技副總裁童偉等30多位來自各大直播電商平臺、商家、MCN的嘉賓現場分享了內容乾貨。
  • 梅教主:到底怎麼搞流量,你得知道「賺錢」的核心心法是什麼?
    那麼,到底怎麼搞流量,你得知道「賺錢」的核心心法是什麼?很多人對搞流量很頭疼,梅教主告訴你一個沒有人告訴你的核心秘密。核心其實就一句話:要想想流量到底想要什麼,你就要給到他什麼?你要想流量要啥,你就拿什麼誘惑他。大道至簡,就這麼簡單!例如:流量希望有能夠安全加粉不封號,那我們就提供這樣的互粉平臺。但是很多人想的複雜,而不去行動,簡單才是最大的智慧!
  • 不做天使投資,All in直播電商,播商時代欲吃騰訊第一紅利
    1做騰訊直播風口上第一隻飛豬柯科想當直播電商領域踩中風口的那隻「飛豬」,他覺得這並不是自我膨脹,而是基於他作為投資人對直播電商領域的靈敏嗅覺與判斷,而做出的一個堅定的決定。在他看來,當前三大主流直播電商平臺的流量廝殺戰似乎沒有要停歇的意思,騰訊也必將加快入局的步伐。
  • 企業紛紛押寶直播帶貨,最終拼的是什麼? | 社交電商課
    他是億萬級微商公司的CEO,對電商行業的變化脈絡有著深入的研究。去年,他在890新商學平臺上推出了一門課程——《人人都要懂的社交電商課》。  點擊下圖▼了解社交電商機遇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王棟老師是怎麼剖析直播帶貨的發展邏輯的。
  • 直播時代,會員流量狂奔
    一場私域流量的較量開始了。直播帶貨時代:私域流量3月7日,蘭蔻在天虹商場做了一場直播,開播2個小時,銷售額達到232萬元,跨區域銷售佔40%,最遠的消費者來自黑龍江和新疆。據統計,天虹平臺上的品牌商家在疫情期間通過直播、群運營,全渠道單日銷售超200萬元。這得益於天虹自身龐大的私域流量。天虹百貨從2017年啟動數位化轉型,如今已擁有龐大的流量池。天虹一位負責人坦言,會員數據在四五年前就已經打通全渠道——無論是從線上還是線下進入商超並註冊成為會員的顧客,天虹就可以對他們進行統一管理,盤活成天虹數字資產。
  • 新直播電商平臺靠什麼吸引消費者
    一邊是秀場 一邊是電商 新主播吸粉有道4月23日,拼多多開始對外招募秀場直播公會。據郭建華透露,他經營的藍色引擎公司目前是拼多多合作規模比較大的直播公會。他說,與淘寶直播平臺不同,拼多多客戶端並沒有搜索直播間入口,進入直播間僅靠好友分享連結進入,這非常符合拼多多打造的社交電商平臺屬性。
  • 新形勢下的直播電商:直播帶貨被管控,直播電商的機遇將會如何轉變
    同時與快手合作打造「老鐵熱愛季」,通過「達人預熱+直播接力」的方式,挑戰超長直播200小時。 蘇寧用超級秀、超級買手直播、主題直播、品牌直播、店播、村播等不同種類的直播共5萬餘場,組成全場景直播金字塔。 另外還有剛剛去除淘寶外鏈走向閉環的抖音,用戶消費習慣尚未形成,在雙十一大促期間更要靠直播帶貨。
  • 電商直播時代,魯班電商新機遇!
    直播電商將成為未來的趨勢,因為它可以直接工廠對接消費者,去除中間的任何環節,而優惠的價格正好符合消費者心理。在5G時代的來臨,「電商直播」新產業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是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獨一無二的產物。而電商也經歷了幾個階段的發展,從傳統電商(某貓、某寶等)—內容電商(某紅書、某芽等)—社交電商(某多多、某店等)—電商直播(某手、某音等)在現階段所有的品牌推廣及營銷都在不斷的跟隨時代腳步去發展,而直播帶貨就是發展的趨勢,也是信息流廣告的未來。
  • 以「網紅」嫁接新零售:後流量時代的「微辣」模式
    三個「更」,是開放共享新時代「網紅」經濟的底色,不止各網絡平臺珠寶、衣飾類店鋪青睞性價比更高的「網紅」變現模式,國際一線大牌也開始向大牌「網紅」拋出橄欖枝,直播互動、時裝秀捧場等。  隨著電商平臺的不斷升級和科技進步,網絡零售營銷模式迭代速度加快,淺層的「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已不能夠激發消費者對商品的渴求,「沉浸式體驗」「紅人帶貨」日漸成為新零售的營銷砝碼,而能凝聚粉絲眼球的職業網紅,搭檔深諳新零售運營的專業團隊,就是「後流量時代」網店做大做強的重要推手。
  • 高德給大家免費使用,那它靠什麼來賺錢?
    看到這估計很多用戶都納悶了,既然高德免費給大家使用,那他靠什麼來賺錢呢?難道高德是一款公益的軟體嗎?當然不是。 在網際網路時代,流量就意味著現金,對高德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高德坐擁龐大用戶數量他根本就不愁沒錢賺。 首先目前高德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