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旅行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098字,閱讀約3分鐘
提到石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四大石窟」。其實,陝西是中原石窟集中的地區。目前,全省已發現北魏至明清時期的石窟350餘處,是我國石窟寺和石刻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郟縣的雲巖寺,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陝西省郟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黃河中遊西岸。因地勢險要,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甲國」之稱。宋宣和四年(公元1112年),僧人在郟縣古城南門外虎頭山一塊突兀的巖石上開鑿了佔地5000多平方米,由八個石窟和古殿組成的雲巖寺。
雲巖寺東臨黃河天險,與呂梁山隔河相望,南臨白雲山。它腳下是黃河和嘉魯江的交匯處。海浪聲斷斷續續,山光水相映成趣。自古為嘉州八景之一。清光緒年間,嘉州知府李壽昌也曾在此賦詩一首:「古寺雲巖畔,登高看八龍頭。江聲動天地,氣撲臺。佳節清光處處。公試高歌,莫失菊花。」。
在中國,有很多寺廟叫「雲巖寺」,而郟縣雲巖寺則是因為寺內的一塊巖石被風化成「雲」字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雲巖寺的寺廟與山石緊密包裹。寺內外山勢崎嶇,巖石參差不齊。宋代的古剎,高低不平的石窟,摩崖碑刻隨處可見。
雲巖寺因唐宋時期寺內開鑿的石窟和絕妙的摩崖石刻,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這些石刻根據山石形狀加工而成,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此外,寺內的石欄,石階,石柱等建築與洞窟渾然一體,渾然天成,充分展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匠心獨運。
在高低錯落的8個石窟中,以主洞大殿的48處摩崖石刻最為傳神。這些雕像大小不一,神情各異,高25-149釐米。它們充分展示了從唐代的豐滿圓潤到宋代的細膩細膩的過渡特徵,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最引人注目的泥金妝觀音菩薩塑像,豐滿圓潤,俊朗典雅。她不是坐在蓮臺上,而是靠在青石上,姿態自然,自然,就像一個斜看的女人,笑容滿面,神採奕奕。極具藝術感染力,賞心悅目,堪稱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即使時隔近千年,這些雕像仍顯得栩栩如生,甚至連衣服和臉上的皺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它們被文物專家譽為「黃河古道上的小敦煌」。然而,這些精美的石窟造像並沒有祝福當時的北宋。據記載,郟縣在雲巖寺建成僅6年後,就被金兵攻陷。
請您指出,雲巖寺位於黃河岸邊,依黃河水而建。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因此,雖然只是宋代的一個民間小石窟,但千百年來香火綿延不絕。如今,雲巖寺因寺內文物的研究價值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它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如果有機會,不妨來這裡走走。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這裡是《莫三山》,點關注不迷路!下期再會!
許多人都憧憬有一段任性的旅行,最好在青春飛揚的時光裡,最好有個遙遠美麗的目的地,最好,迎著明媚陽光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