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這座寺廟,被譽為「黃河古道上的小敦煌」,卻鮮有遊人!

2020-12-19 莫三山

一個人在旅行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098字,閱讀約3分鐘

提到石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四大石窟」。其實,陝西是中原石窟集中的地區。目前,全省已發現北魏至明清時期的石窟350餘處,是我國石窟寺和石刻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郟縣的雲巖寺,雖然知名度不高,但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陝西省郟縣位於陝西省東北部,黃河中遊西岸。因地勢險要,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素有「鐵甲國」之稱。宋宣和四年(公元1112年),僧人在郟縣古城南門外虎頭山一塊突兀的巖石上開鑿了佔地5000多平方米,由八個石窟和古殿組成的雲巖寺。

雲巖寺東臨黃河天險,與呂梁山隔河相望,南臨白雲山。它腳下是黃河和嘉魯江的交匯處。海浪聲斷斷續續,山光水相映成趣。自古為嘉州八景之一。清光緒年間,嘉州知府李壽昌也曾在此賦詩一首:「古寺雲巖畔,登高看八龍頭。江聲動天地,氣撲臺。佳節清光處處。公試高歌,莫失菊花。」。

在中國,有很多寺廟叫「雲巖寺」,而郟縣雲巖寺則是因為寺內的一塊巖石被風化成「雲」字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雲巖寺的寺廟與山石緊密包裹。寺內外山勢崎嶇,巖石參差不齊。宋代的古剎,高低不平的石窟,摩崖碑刻隨處可見。

雲巖寺因唐宋時期寺內開鑿的石窟和絕妙的摩崖石刻,在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這些石刻根據山石形狀加工而成,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此外,寺內的石欄,石階,石柱等建築與洞窟渾然一體,渾然天成,充分展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匠心獨運

在高低錯落的8個石窟中,以主洞大殿的48處摩崖石刻最為傳神。這些雕像大小不一,神情各異,高25-149釐米。它們充分展示了從唐代的豐滿圓潤到宋代的細膩細膩的過渡特徵,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研究價值

最引人注目的泥金妝觀音菩薩塑像,豐滿圓潤,俊朗典雅。她不是坐在蓮臺上,而是靠在青石上,姿態自然,自然,就像一個斜看的女人,笑容滿面,神採奕奕。極具藝術感染力,賞心悅目,堪稱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即使時隔近千年,這些雕像仍顯得栩栩如生,甚至連衣服和臉上的皺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它們被文物專家譽為「黃河古道上的小敦煌」。然而,這些精美的石窟造像並沒有祝福當時的北宋。據記載,郟縣在雲巖寺建成僅6年後,就被金兵攻陷。

請您指出,雲巖寺位於黃河岸邊,依黃河水而建。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因此,雖然只是宋代的一個民間小石窟,但千百年來香火綿延不絕。如今,雲巖寺因寺內文物的研究價值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它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如果有機會,不妨來這裡走走。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這裡是《莫三山》,點關注不迷路!下期再會!

許多人都憧憬有一段任性的旅行,最好在青春飛揚的時光裡,最好有個遙遠美麗的目的地,最好,迎著明媚陽光上路

相關焦點

  • 陝西這座寺廟 三面凌空絕壁 被譽「黃河古道小敦煌」卻少有遊客!
    說到石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四大石窟」,其實,陝西才是中原石窟集中的地區。目前,全省已發現北魏至明清時期的石窟350餘處,是國內石窟寺、碑刻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佳縣的雲巖寺,雖知名度不高、卻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陝西有一座古寺三面懸空,建在黃河邊懸崖上,為何屹立不倒
    導語:陝西有一座古寺三面懸空,建在黃河邊懸崖上,為何屹立不倒中國古代建寺廟,都要尋一處特別的地方,在鍾靈毓秀的山頂,或者在危險萬分的懸崖上。今天,雪靈谷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陝西的一座懸崖古寺。它就是香爐寺,建在黃河西岸的懸崖上,三面懸空,遠看搖搖欲墜,但它卻一直在黃河邊屹立不倒,猶如仙境,被稱為小蓬萊。陡峭的懸崖峭壁,被黃河水日夜衝刷,而懸崖上的古寺,距黃河僅有3米落差,孤零零的堅固著,被稱為黃河第一奇景,也被稱為陝北「小蓬萊」。香爐寺位於陝西省榆林市佳縣,距離古長城僅200米。一塊巨石屹立於黃河古道上。
  • 「走進黃河旅遊帶」之黃河古道上的一幅天然太極八卦圖
    乾坤灣是一幅天然太極圖,是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一大天然景觀,也是山西永和最亮麗最壯觀的一個風景點。採風踩線團的所有成員無不被乾坤灣的壯觀景色所震撼。大家紛紛在此處合影留念。據悉,黃河這條流淌了160萬年的母親河,在流經山西省永和縣河會裡村、後山裡村和陝西延川縣土崗鄉大程、小程村和伏義河村一帶時,形成了一個「S」型大轉彎,形成了一個神秘的造型。
  • 這黃河古道,一走就是3000年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陽壺古道又稱春秋古道,因春秋時期途經黃河邊的咽喉險關—陽壺古城而得名。該道由山西境內發端,始自太原,經榆次、侯馬於橫嶺關入垣曲境內,經梨樹(今上官店一帶)、皋落、王茅、亳城至垣曲縣城,到達黃河陽壺渡口。
  • 定陶有個黃河古道,古道有種細沙可制「土褲」,據說效果還不錯
    而在山東省菏澤市的定陶區,就有一條黃河的古道,人們在這條古道中挖出了一種東西,在過去,這種東西經加工後,可製成沙土褲,這種沙土褲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東西呢?接下來讓小編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西安藍田的六朝名剎,彩色壁塑有目共賞,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
    說到敦煌,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畢竟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畫聞名天下,即使沒有去過敦煌,也一定略有聽聞。而在西安的周邊,也有一處「小敦煌」——水陸庵,它雖然沒有敦煌那麼精美的壁畫,卻有著可以媲美敦煌彩色泥塑群的彩色壁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素來就有「天下第一彩色連環壁塑」之稱。
  • 這座寺廟供養了幾條活蛇,遊人如果看到它們,就意味好運來臨
    對遊客來說,峇里島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印象,就是廟宇多,據悉,全島共建有一萬兩千多座廟宇,裡面主要供奉有梵天、毗溼奴、溼婆神三大天神,另外也有佛教的釋迦牟尼,以及本地居民喜愛的太陽神、水神、火神等等。有人曾做過一項統計:峇里島的居民平均每三百人就擁有一座廟宇,而且每座廟宇比居民的家庭住宅佔地面積要寬闊得多。這裡的人篤信神明之說,大部分人信教,其中以阿加瑪印度教的教義最為深入人心。
  • 從黃河母親旁出發,領略九曲黃河的別樣魅力
    之後沿河向西,大名鼎鼎的黃河母親雕塑就在南濱河西路,它是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全國首屆城市雕塑方案評比中曾獲優秀獎。當然,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的中山橋是要走走的,這是蘭州歷史最悠久的古橋,也是5464公裡黃河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梁,已成為如今百裡黃河風情線上最引人注目的金城一景。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一):隊伍集結,加急行軍1100公裡
    翻越安巴拉山口,走玉樹,走雜多,在西藏青海的邊緣,昂賽大峽谷探秘,懸崖寺廟宗國寺登高。 迭部明珠扎尕那古冰川遺蹟驚豔,翻越迭山,穿越洛克線洮迭古道,甘南最美麗五彩卓尼的洗禮,走岷縣,過天水,最後歸心似劍。
  • 奇書《黃河古道》面世 作家組建神秘事件調查組
    《黃河古道》。本書為國內唯一一部全方位講述黃河水怪、禁忌、民俗、鬼怪、詭異事件的網絡奇書,被廣大讀者譽為五年內唯一一部可以抗衡《鬼吹燈》、《盜墓筆記》的網絡奇書。  圖書策劃機構野馬圖書表示:「這本小說是作者根據他的真實經歷創作的,一直以來,這些事件作為黃河勘探隊的機密絕不對外洩露,從事發至今,已經有50多年了。」  在有記載的2500多年歷史中,黃河決堤1500多次,大改道26次,淹埋開封古城6次。
  • 青城山絢麗美景,皆在後山泰安古鎮,遊人可欣賞溪水石上流的美景
    對於有著奇幽景色美譽的青城山,大多數遊人都會遊覽過前山。但如果你到過青城山的後山,才會知道什麼是遍看天下,奇幽美景的感覺。而提起青城山後山的景色,就繞不開那座泰安古鎮。古道依山傍水,沿途風光秀美多姿。而磨損的石階就見證著,曾經的馬幫商旅,行走此地時所留下的痕跡。遊人來此既可以去欣賞如今古道旁優美的風景,還可以用心去感受古道曾經的繁華。
  • 這座帶有女性崇拜的雲南石窟,歷時320年開鑿,被譽為西南敦煌!
    在劍川,有一個石窟被譽為西南的敦煌。哲學、宗教、雕刻、繪畫……南詔、大理國幾百年興衰沉浮,在這片滇西北崇山峻岭間留下了它文化藝術最輝煌的一抹顏色——石鐘山石窟。
  • 「古道人·九天上」輪轉千年 黃河入海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4日訊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 邁麥(山東)品牌運營有限公司承辦。該項活動由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作為指導單位,山東省體育總會、山東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作為支持單位,濟南市黃河河務局等部門給予熱情支持和關心。
  • 三門峽:古道春風黃河邊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澠池縣南村鄉黃河小浪底水庫南岸,有春秋時期建成的古道一條,被稱為「陽壺古道」。因為宋代宰相呂蒙正初入仕時曾主持修理過一次,所以又稱「呂蒙正道"。這條古道是春秋時期,山西晉候到東周首都洛陽朝拜周天子的主要通道。
  • 雲南的麗江有座古城遊人如織,但是旁邊的這座古鎮卻十分清淨
    雲南省麗江市風景如畫,典型的高原氣候,一年四季都可遊覽,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去麗江旅遊,一定要去麗江古城,就是大研古鎮,大研古鎮遊人如織,商業十分發達,古城裡有無數的客棧、飯店、商店,但如果你喜歡乾淨,離大研古鎮不遠有一個古鎮,大概更適合你,今天我們就聊一下雲南的麗江有座古城遊人如織
  • 黃河古道下古墓發掘
    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而著稱,向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據統計,在1946年以前的幾千年中,黃河決口泛濫達1593次,較大的改道有26次。改道最北的經海河,出大沽口;最南的經淮河,入長江。
  • 陝西延川,走進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感受黃土地的蒼茫險峻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九十九道彎上,九十九隻船,,,黃河有多少道灣?沒有人數過,陝西延川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裡,有兩個大彎很壯觀:乾坤灣和清水灣黃河出內蒙後,進入黃土高原,沿著晉陝大峽谷下行,在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間奔騰不息;流經山西永和和陝西延川一帶時,在峽谷中形成了像蛇一樣蜿蜒的地貌,稱為黃河蛇曲延川縣境內五道S形大轉彎,由北向南依次是: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和清水灣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四川興文這座寺廟繁華百年湮於塵埃……
    後來,掛單和尚在這裡修了幾間房子,鳳凰寺就被譽為「小天堂」。明末清初時,對鳳凰寺廟宇進行擴建,經過長期的維修和擴建,逐步構成具有大小72間房屋、廟宇佔地25000平方米、擁有2000多擔租子規模的大廟體系。山上每年都有兩個盛大的「朝山會」和「乘涼會」,每次要搞一個多月。廟內古蹟盛多。既有火爐、火缽、又有高大的字庫、字塔和銅、鐵神像。
  • 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一大天然景觀——乾坤灣!
    磧口古鎮,依呂梁山襟黃河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鎮內的西灣村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地處黃河晉陝峽谷中部,臨縣城南48公裡處,南臨著名的孟門古鎮,因黃河大同磧而得名。黃河由北而來,湫水從東而至,臥虎山橫亙鎮北,黑龍廟雄峙河東,山環水抱,陰陽交會,山的氣勢,河的雄渾,凝成了「虎嘯黃河,龍吟磧口」的壯麗圖景。老牛灣以黃河為界,南依山西的偏關縣,北岸是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西鄰鄂爾多斯高原的準格爾旗,是一個雞鳴三市的地方。坐落在山西省和內蒙古的交界處。黃河從這裡入晉,內外長城從這裡交匯,晉陝蒙大峽谷以這裡為開端,我國黃土高原滄桑的地貌特徵在這裡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