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學者?敢於獨立思考,挺直脊梁骨,以史實為依據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膜拜洋人,不將西方學者的著作當宗教經典高高供著,敢於與quanwei尤其是洋quanwei爭鳴,並將洋quanwei打下擂臺的普通研究者才是真學者。
王東嶽先生在講課
王東嶽先生就是現代中國文化領域的普通研究者的真學者。
王東嶽先生,筆名「子非魚」,是醫學碩士。畢業後脫離醫學界,精心研究哲學,獨立於任何黨派和學術研究機構,無固定職業,無確定職稱,是自由學者。但卻做過西北大學哲學系客座jiaoshou,西安交大管理學院東方文化客座jiaoshou。
王東嶽先生著書《物演通論》,出版三卷合為一部。還有一冊隨筆集《知魚之樂》和一冊彙編本《人類的沒落》。他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物演通論》。
《物演通論》主旨是:「自然存在、精神存在與社會存在的統一哲學原理」。這是一部哲學論著,而且試圖將「三種存在」統一為「一系存在」。
該書與直觀表象和傳統哲學思想不同。他留給人們的既成信念,是有可能令傲慢的人類不得不另行審視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理性意識與社會行為對人類自身前途的真實影響。這是一種「遞弱代償」的理論。
「遞弱代償」理論是說:愈原始愈簡單的物類其存在度愈高,愈後衍愈複雜的物類其存在度愈低,並且存在度呈一個遞減趨勢。
這是一部邊緣綜合性著述,自然與傳統哲學有所不同,難免有些難讀難懂。為此王東嶽先生還特寫另一部導讀性的哲理散文集《知魚之樂》,約15萬字,共30篇散文隨筆。
人與自然
由於《知魚之樂》的基本思路源自《物演通論》,因此可視為該書的背景導讀,所談論的話題儘可能貼近人們的一般生活層面,科學與哲學並行,人生與自然同道,並為讀者引伸出一幅幅與常規理念迥然不同的人世全景畫,讀來意趣盎然,別有洞天,振聾發聵,思境悠遠。這也是為什麼他的講課受歡迎的原因吧?
現在哲學界認為王東嶽先生的著述是「民哲」,意思是說是從民間生活中觀察得出的哲學理論。這只能說到目前為止,現代中國文化領域還沒有與王東嶽先生相提並論的真學者。
作者簡介:
李敦景 又名沅臻 字厚儒 號非聲 筆名言者青青。
愛好文創。曾創作舞臺劇本、電視劇本、散文、詩歌若干。
現為中國劇作家協會和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