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瓜子炒遍全中國」到另闢蹊徑:徐州邳州走出炒貨「補鏈」致富路

2020-12-19 蘇州新聞網

◎文/圖 徐報融媒記者 張德鶴 顏子舒 通訊員 朱芷萱 王壯

江蘇徐州邳州炒貨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民間具有濃厚的文化基礎,尤以品種繁多、風味獨特和經濟實惠著稱,「一把鏟子一口鍋,瓜子炒遍全中國」就是對其最貼切的形容。鄒莊鎮韓家村人韓洪英曾經也是幹炒隊伍中的一員,但不一樣的思路卻讓她另闢蹊徑,從賣終端炒貨到種植瓜蔞,走出一條炒貨「補鏈」致富路。

徐州邳州八義集鎮順河村700畝瓜蔞迎來收穫季。

種植規模持續不斷擴大

近日,在徐州邳州八義集鎮順河村,700畝的瓜蔞迎來收穫季。韓洪英正帶著村民們進行採摘,看著眼前金燦燦的果實和粒粒飽滿的瓜蔞籽,韓洪英不禁喜上眉梢:「效益挺好的,一畝地連籽帶皮純收益在8000元左右,行情好的時候能達到上萬元一畝。」

瓜蔞又名藥瓜,成熟後,瓜籽可以加工製作成休閒食品,根、果、皮皆可作為中藥材售賣,具有可觀的市場效益,被稱為「寶葫蘆」。原本在福建從事幹炒生意的韓洪英,憑藉著自己20多年的行業經驗,發現了新的商機。「大家都光想著在外做炒貨生意,但是種得卻很少。在經營中,我發現市場上很缺這個瓜蔞籽,於是我就回家包了塊地,開始種植瓜蔞。」韓洪英說道。

然而,萬事開頭難,一直在外做炒貨生意順風順水的韓洪英,本就對種植領域不甚了解,當年乍一將雙腳插在了泥地裡,隔行如隔山的陌生感讓她一開始便走了麥城。

韓洪英回憶道:「最初的時候是平地種植,地下都沒有溝,澇天的時候,才發現水出不去,沒法放水,瓜蔞就被淹了,出現減產的情況,效益很不好,最開始一兩年也沒掙著錢。後來,把地全部用挖機挖成壟,然後再重新種植一些市場比較接受的新品種,情況慢慢地就好轉了很多。」

8年時間裡,韓洪英的種植經驗在摸索中得以積累,如今每隔幾年,她都會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更換苗木,種植適銷對路的瓜蔞品種,其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700畝。種植規模的持續擴大,也帶動了順河村100餘名勞動力實現了再就業。

順河村村民季紹娥便是其中之一,她高興地說:「我在這裡打工8年了,只要有空就到這來幹活,一天給50元,一年光在瓜蔞地就能掙一萬多塊錢,家裡的農活還不耽誤。」

讓徐州邳州炒貨越走越遠

因瓜蔞的大量採摘集中在10月下旬至年底,所以每當農閒過後,韓洪英這裡便成了順河村最熱鬧的地方。在經過清洗、晾曬、挑選等工序後,一畝瓜蔞地平均可以收穫300多斤生瓜蔞籽,每斤價格在20多元,瓜皮的價格也能達到每公斤10元。

韓洪英種植瓜蔞為在外幹炒貨的邳州人提供原料。她的兒子在福建,姐姐在四川,哥哥在濟南,還有許多邳州人都是從事炒貨生意,每年的收穫季,韓洪英的手機都會異常忙碌,基本上都是親戚、朋友、老鄉的「訂購熱線」。瓜蔞籽十分暢銷,即便零售價格在50元一斤,還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韓洪英說:「我主要供應各大城市的炒貨市場,算上我自己種植的還有收購的貨,大概一年能達到幾十萬斤。邳州炒貨的市場前景很好,牌子打出去也很響亮,對做炒貨生意和搞種植都有好處,大家在一塊兒形成規模和團體,發展就會越來越快,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韓洪英在發展中覓得了商機,如今雖不再奔赴異鄉從事幹炒生意,但紮根土地的她,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家鄉栽種出的幹炒原料發往全國各地,補充邳州炒貨的上遊供貨鏈,這不僅讓她自己走出了致富路,也讓地道的徐州邳州炒貨越走越遠、品牌越來越響。

「接下來,我打算再擴展幾千畝地,帶動這四周的老百姓都一起種植,我來教大家技術,我來統一銷售,大家跟著我一起幹,咱們共同致富。」談起未來打算,韓洪英信心滿滿。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江蘇邳州鄒莊更見硬
    改革開放政策好,出門想法門路找,寧波又登舟山島,進點瓜子試試炒。一炒瓜子不得了,生意買賣相當好,白天夜裡不停炒,真像天賜大元寶。有了錢財精神帥,身穿名牌洋錶帶,頓頓肉魚無青菜,一年肚皮鼓出外。閨女大了更顯富,穿上進口流行褲,大小窟窿十多處,沒有褲腰露著肚。孫灘池墩和鮑莊,在外文明來經商,不管賣麼都吃香,一家三店還開張。
  • 52歲男子1天炒1000多斤瓜子,只炒不「賣」,看看咋回事
    圖為夢師傅在炒瓜子。夢師傅將炒貨裝袋,忙得不可開交。夢師傅現年52歲,老家位於江蘇徐州農村。由於十分繁忙,很多顧客沒有問其只炒而不賣炒貨的原因,帶著疑問就走了,不過,不少人邊走邊說,「自己炒瓜子卻不賣,反而推給其他攤點,這個人真怪……」圖為夢師傅在將炒熟的瓜子裝進袋子裡。
  • 樓下飄來瓜子的焦香 快把失去的「炒」回來
    「瓜子西施」王存蓮雙眼含笑,一邊不停把炒好的瓜子抓勻、放涼,一邊招呼著來往的客人。剛出爐的瓜子飽滿、透亮,散發出淡淡的焦香味,吸引不少路過的人停下腳步。炒貨店老闆史書銘幾乎一刻不停地稱重、算帳、填寫交給社區的每日健康報表,連水也來不及喝一口。日前,渝中區民生路的一家炒貨店在停業一個多月後重新開門,每天烘炒出上百斤香噴噴的果仁。
  • 洽洽瓜子百吃不厭,創造徽派炒貨之精品
    洽洽瓜子突破傳統炒貨之工藝,創造徽派炒貨之精品。改炒為煮,將葵花子與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中草藥,通過特殊調配後,經"煮"這一特別的工藝,就有了現在百吃不厭的"洽洽香瓜子 "。" 煮 "瓜子是洽洽瓜子獨特生產工藝的突出代表。在洽洽瓜子創始人陳先保看來,創新就是要幹別人沒幹過的事;如果別人幹過,那洽洽就一定要做到最大、最好。
  • 瓜子市場需求量直線上升 炒貨機為品質護航
    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94億元,同比增長15.46%;其中瓜子相關收入佔比超七成,約為16.85億元,同比增長23.07%。瓜子是我國一種傳統的零嘴兒,到現在,仍在我國的堅果炒貨市場上佔據著很大份額。同時,經過多年的發展,瓜子的生產工藝也在逐漸轉型中。  中國人磕瓜子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現如今,休閒食品已經成為了大眾消費方式的新潮流,說起國民的休閒零食,那就少不了瓜子。
  • 慎買散裝瓜子 過年買炒貨時需要掌握的技能
    資料圖 慎買散裝瓜子 過年買炒貨時需要掌握的技能 近年來,瓜子的也身陷各種負面的消息的困擾。據廣州日報報導,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2013年曾檢測廣州市場上多款瓜子產品,發現添加了明礬導致含鋁。同年,蘇州質監對從市場隨機抽樣的7種炒瓜子檢測,均檢出鋁含量。還有媒體暗訪發現不少工人在加工瓜子等炒貨時,隨手抓取使用食品添加劑,「全憑感覺」。2015年,《江淮晨報》報導在市場上購買4份核桃味瓜子,經食品檢測研究中心檢驗後,發現其中兩份含明礬。
  • 春節臨近,堅果炒貨怎能少!怎麼挑?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周日下午,記者來到安徽合肥長江路批發市場,近段時間以來市場上經營炒貨的兩條街異常忙碌。在一家經營全品類堅果炒貨的商鋪,門口和店內堆滿了瓜子等各類堅果。根據京東的數據,堅果炒貨下單金額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混合乾果、夏威夷果和開心果。
  • 邳州「銀杏古道」入選江蘇省「最美農路」十大自駕遊線路
    邳州「銀杏古道」入選江蘇省「最美農路」十大自駕遊線路 2020-05-09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瓜子供貨安徽"大炒鍋" 炒貨十大品牌合肥佔三
    日前,來自我國第二大葵花籽原料生產地新疆的「天山」葵花籽被大漠炒貨成功引來合肥「深造」。自此,徽派瓜子原料採購地已覆蓋全國,開始「鍋」炒全國。  據了解,去年全國炒貨總銷售額為200億元,合肥地區就達到50億元。目前全國炒貨行業10大品牌中合肥就有3大品牌,即洽洽、真心及小劉。
  • 報導稱炒瓜子被添加滑石粉明礬 質監正在調查
    根據上海媒體報導,在深入安徽等瓜子生產地進行暗訪時,有炒貨廠老闆自曝,綠茶瓜子、紅茶瓜子都是用色素染的,並未使用茶粉。而對於自家產的瓜子,老闆竟坦承「儘量少吃,確實不好」。而為了使瓜子光滑且色澤明亮,不少炒貨廠商還違規添加工業滑石粉和明礬,對人體健康帶來潛在危害。  這一新聞在微博上被廣泛傳開,大家都以「你還敢吃炒瓜子嗎」為開頭進而轉發。
  • 炒瓜子問題多 專家建議去殼後入口
    用水浸泡可以測出瓜子中是否含有滑石粉  近日,有報導稱蘇州在對隨機抽樣的炒瓜子進行檢測時均檢出含鋁,這是因為商家在炒制瓜子時添加了明礬等含鋁物質。此外,商家在炒制瓜子時還會添加滑石粉。對此,記者走訪了南昌的炒貨市場,了解我市瓜子的情況。  市場:  炒貨店內客人很少  昨日,記者走訪了多家炒貨店發現,店內的客人都屈指可數。在右營街的一家山東炒貨店內,老闆告訴記者,店裡的瓜子都是自己炒出來的。而且店內的炒貨都是每日一換,不會過期。
  • 徽派炒貨之「洽洽」篇--給洽洽「百煮」瓜子幾個上市的理由!
    業內流行「世界炒貨看中國,中國炒貨看安徽」之說,徽派炒貨以其獨特的文化和口味,雄居炒貨業榜首。徽派炒貨「洽洽」以其獨特的包裝和精明的市場意識與膽略,已發展成為行業無可爭辯的領軍人物,成為首個瓜子類的「中國馳名商標」。
  • 工業鹽成炒瓜子配料 黑心炒貨店被查處
    眼下,正是各類炒貨飄香的時節。然而,一些不法商販利慾薰心,在加工炒貨時將工業鹽冒充食用鹽使用。   27號上午,淮安鹽政執法人員在巡邏至清浦區一家炒貨店時,一輛三輪車上堆放的大包食用鹽引起了執法人員的注意。經初步核查,執法人員確認這是一袋工業鹽。炒貨店老闆程某稱,他並不清楚這種鹽是工業用鹽。   隨後,執法人員又對該店鋪進行全面檢查,並最終在屋內發現了兩袋已經被拆封使用的工業鹽。
  • 小作坊炒制瓜子違規添加滑石粉
    近日,記者根據市民舉報線索發現,海口市部分炒貨小作坊正在違規添加滑石粉。據悉,添加了滑石粉的瓜子等炒貨長期食用將威脅市民身體健康,嚴重的可能導致癌症。  市民投訴  瓜子吃得嘴唇都蔫了  3·15到來之前,本報聯合海南在線做了一個和諧消費的調查問卷,列舉了10項日常食品,其中炒貨不滿意率佔到了首位。
  • 何為炒貨?如何選擇自己合適的炒貨設備?
    入冬後的炒貨店生意又雙叒叕的開始旺了起來,像炒瓜子、炒花生、糖炒慄子等炒貨成了許多消費者喜愛的休閒食品,炒貨市場格外紅火。炒貨雖然好吃,但是也要注意產品質量安全、衛生,防止不法商販使用的炒貨設備不合格,夾雜著外觀烤焦、黴變、生蟲等情況出現。
  • 吃瓜子,有沒有吃出「哈喇味」?
    與此同時,衛生部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堅果炒貨食品》(徵求意見稿),新標準將適用範圍擴大到生幹堅果與籽類,以及熟制堅果與籽類,這也是葵花原料第一次被列入國家標準。  鄭州瓜子市場情況如何?有沒有陳年原料問題存在?記者就此走訪了市場。
  • 從洽洽瓜子到上市公司,洽洽食品創始人究竟做了什麼?
    2020年03月16日 15: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從一粒瓜子到上市企業,從一家小工廠到炒貨行業的龍頭企業
  • 乾貨,炒貨機設備分析
    前兩天說到了炒貨機,炒貨機平常人能夠看到,接觸最多的就是炒慄子機了,很少有人沒有吃過糖炒慄子了。當然炒貨也不只是炒慄子這一種,例如常吃的瓜子、花生、核桃、松子、巴旦木等等,這些堅果類小零食都屬於炒貨,如果少量製作就不需要專用的炒貨機,自己在家裡就可以使用炒鍋製作,如果是批量製作就需要炒貨設備了。初春襲來,堅果類的零食也將要開始新一輪的更替,但糖炒慄子一年四季都不會吃厭。炒貨市場中也會隨著四季更替,迎來新的春天。
  • 湖南男子炒瓜子炒出5套房,網友:現在學還來得及嗎?
    今天刷到一則新聞:湖南一男子炒瓜子打拼20年,買了5套房,4套寫了妻子的名字。據他說,剛來的時候生意也不好,四五年的時間都沒賺什麼錢,一直到2002年左右,生意才慢慢轉好,2006年的時候,就用做生意賺的錢買了第一套房子。隨後的5年時間內,又陸續買了4套房。
  • 滑石粉炒瓜子 假冒品牌大肆賣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炒貨內違規加入滑石粉、甜味劑,冒充4種市場品牌,印上假的「QS」標誌後,直接擺到海口水產碼頭批發市場公然銷售,海口質監昨日接舉報後行動——  本報海口1月20日訊(記者 李灝 攝影報導)今日下午,根據知情者舉報,海口質監局執法人員在海口城西鄉蒼西村內查獲一個面積達千餘平方米的加工瓜子、花生、蠶豆等炒貨類年貨的地下黑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