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論、闢邪論、感官論 喝酒碰杯究竟為何

2020-12-16 秒聞視頻

「人在江湖走,不能離了酒;人在江湖漂,哪能不喝高。會喝一兩喝二兩,這樣朋友夠豪爽;會喝一桶喝一缸,酒廠廠長讓你當」。類似的勸酒詞數不勝數,但同事小王偏要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那就是逢人必碰杯:「一切盡在不言中,都在酒裡了」!剛說完,就把對方杯子碰碎了。那麼問題來了,喝酒為什麼要講究碰杯呢?這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喝酒為什麼要碰杯,第一種說法是「避免被下毒」,古時候,在酒裡下毒害死敵人是常有的事,而應付下毒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酒杯猛撞別人的酒杯,使杯子裡的部分液體濺入到另一個杯子中。

難怪「乾杯」的英文是「Cheers」,跟「去死」諧音啊!第二種說法是「驅除魔怪」,中世紀的人們在捧杯的時大喊「乾杯」,認為這樣能嚇跑惡靈。

而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有一個類似的說法是「祭拜神明」,他們會用碰杯這一行為來祭奠死去的人,這跟咱中國古時候「撒酒祭奠」有異曲同工之處。

而喝酒碰杯最有說服力的說法是「滿足感官體驗」,因為在碰杯還沒被發明之前,敬酒的儀式包含了視覺、味覺、嗅覺、觸覺這四種感官,唯獨少了聽覺,而碰杯的聲音剛好能將缺失的聽覺補上,使祝酒時的感官體驗變得更加完美,莎士比亞說過「葡萄酒是五官都可以享受的美好事物,眼睛可以欣賞她的迷人色澤,鼻子可以聞到她的芬芳,嘴可以享受她的醇美味道,碰杯時可以聽到高腳杯悅耳的聲音。」碰杯的學問就在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不少地區有規矩是「一碰杯就要幹了」,如果您沒這個酒量,還是別輕易碰杯咯。

短袖菌:喝酒並不是只有碰杯有說法,從拿起酒杯到喝下都是有說法的。拿酒杯要用蓮花指,因為酒比花香,所以持杯如捻花。酒杯要裝到就快溢出的地步,才叫禮貌。然後端起酒杯,先幹為敬,喝光為敬,舒展眉,酒氣奔騰如狂濤席捲,一掃千秋,一解千愁,這才叫喝酒。喝酒的說法很多,但唯獨沒有要求必須喝多少,所以說喝酒,量不在多,量力而行。

相關焦點

  • 陰謀論比以往流傳得更廣,究竟誰在網絡上傳播陰謀論?
    (NASA/Wikimedia Commons)由於網絡的傳播和社交媒體的煽動,陰謀論比以往流傳得更廣。不過,它們究竟是如何傳播開來的?新研究表明,答案比你想像的更複雜。事實上,那些陰謀論觀點並不僅僅靠一小撮陰謀論者進行傳播。它們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為不同群體、不同信仰的人全都買帳。這回,澳洲國立大學的Colin Klein等人分析了Reddit在2007年10月至2015年5月期間的17億條評論及連結元數據。數據包括r/conspiracy頁面的近225萬條評論,作者約有13萬人。
  • 陰謀論 · 彭凱平專訪:陰謀論為什麼這麼紅?
    在彭凱平看來,這種心理機制就是陰謀論得以流行的心理原因:「只要真相的複雜性超出了一些人的理解能力,陰謀論就永遠有市場存在。」「陰謀論產生的一個原因:人類有一種急需對外在事物了解的傾向性。」研究態度要理性客觀,但對於研究方向,研究者會有自己的bias。「科學並非與社會生活無關。我們的傾向性來自何方?
  • 搞笑:喝酒碰杯原來是怕死?看完終於明白為何要碰杯
    搞笑:喝酒碰杯原來是怕死?看完終於明白為何要碰杯。無論是喝紅酒,還是純糧酒,葡萄酒,飲酒前人們都是下意識的做1個動作,那便是碰杯,這類禮儀知識到底是如何來的呢?大家在乾杯時候望著對方的雙眼,嘗試從雙眼和表情中看得出對方是不是膽虛,之後就轉變成了碰杯時大家文明禮貌或含情脈脈地凝視對方雙眼的習慣。而此刻的乾杯,就很象皇上在陪寵妃、兒子、弟兄等等演戲一模一樣,內心盤算著「總有刁民想害朕,朕乃真命天子,來看看誰命大」,此刻就看主角光環在誰頭頂了。
  • 西方陰謀論之:《錫安長老議定書》堪稱百年奇書,猶太陰謀論核心
    只因為這本被稱為「百年奇書」的《議定書》構建了「猶太陰謀」論的核心。由美國國務院主辦的「美國參考」網站在總結當代世界各種陰謀論的時候,將這本《議定書》稱為「世界上最為著名、流傳最廣、時間跨度超過100多年的文件,它的內容詳細地敘述了所謂猶太人陰謀奪取對世界的統治的秘密計劃」。只要人們認為猶太陰謀論對世界現代史的影響有多大、有多深,那麼《議定書》同猶太陰謀論的關係就有多大有多深。
  • 為何很多人相信陰謀論?
    圖源:維基共享資源儘管有些陰謀論相對無害——比如NASA登月造假,披頭四的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早就死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面容極像他的一個替身——其他一些陰謀論卻會產生具有破壞性的連鎖效應。現在,研究人員對此有了新見解,距釐清其中涉及的因素又近了一步。他們希望,這能夠緩解有害陰謀論帶來的切實危險與社會分歧。
  • 你知道喝酒為什麼要碰杯嗎?碰杯的真實目的你了解多少!
    你知道喝酒為什麼要碰杯嗎?碰杯的真實目的你了解多少!我們喝酒的時候都喜歡跟別人碰杯,可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喝酒就要碰杯呢!首先人們在喝酒的時候比較高興,碰杯之後大家都會一起喝酒,這樣表達出感情深厚,是雙方關係的表現,也就是敬酒!其次是在舉杯飲酒時,酒香更容易散發出來。鼻子能嗅到酒的香味,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舌頭能夠辨別酒味。而耳朵卻沒有感覺。怎麼辦呢?
  • 中國人喝酒喜歡「先幹為敬」,各個國家喝酒碰杯是什麼意思?
    喝酒這回事,朋友越多越熱鬧。酒席上中國人喜歡敬酒、老外偏愛碰杯、歐洲人祝酒時愛說「親親」、咱們則習慣講「先幹為敬」,這些習慣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喝酒之前為什麼要碰杯?實際上,如今宴會上頻頻的碰杯應該是一種舶來文化。比起中國古代貴族儀式化的彼此敬酒,乾杯的誕生要晚的多,恐怕要到十七至十八世紀。在那個年代,義大利的部分豪門有時候在打擊政敵或者謀求財產時會採用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通過宴會毒殺客人以起到打擊敵人,霸佔財產的目的。
  • 川普支持者為何執迷陰謀論?心理學家:尋求不平等的精神特權
    導讀:美國大選亂象中,為何存在大量執迷於陰謀論的川普支持者?美國現任總統川普在缺乏事實根據的情況下一直否認敗選事實,並持續散播美國大選舞弊的謠言,其支持者中不乏執迷於陰謀論的狂熱粉,匿名者Q(QAnon)首當其衝。
  • 人類陰謀論簡史
    (各國科學家在《柳葉刀》上發表聯合聲明,駁斥陰謀論,並對中國的科研和醫務工作者予以支持)其實,邏輯清晰、具備常識的人都會對這種陰謀論不屑一顧,但從數據來看,類似的陰謀論在人群中無論是傳播性還是接受度都非常之高。
  • 陰謀論的歷史和心理「土壤」
    究竟是什麼讓越來越多的民眾陷入陰謀論的陷阱呢?陰謀論跑得比病毒還快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類似陰謀論就沒停過。事實上,藉助網絡,陰謀論的傳播速度比病毒還快。  今年6月,聯合國網站刊文說,5G傳播新冠病毒是「荒唐的陰謀論」。究竟發生了什麼,讓聯合國機構專門出來闢謠?
  • 品酒禮儀:為什麼全世界都碰杯?碰杯和祝酒的意義!
    現代人事事求真,對酒有興趣就努力鑽研產區的風土特性與酒味,經常出入品酒活動場所,熟知品酒禮儀,大家用餐或喝酒前總會習慣跟人對望碰杯說句cheers,或「乾杯」、「飲勝」,到了觥籌交錯,大家酒至半酣又興奮碰杯,把酒幹掉。有些人跟老友們吃頓家常便飯,即使不喝酒只喝汽水都會慣於碰杯,到底碰杯是怎麼一回事?
  • 在這裡,你喝酒最好不要碰杯,否則就觸碰到別國禁忌
    無論一年四季什麼時候,中國人都離不開喝酒兩個字,大夥聚在一起,把酒滿上,相互碰杯,一口悶。仿佛都已經成為了習慣,就連印象中的外國人喝著啤酒也一樣大力的碰杯。仿佛沒有碰杯,喝酒就失去了靈魂一般。的確,世界各地喝酒幾乎都會進行碰杯。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去到了這個國家,我建議你還是收起這個習慣了。
  • 論「通順」為感官動詞翻譯的主導策略
    論「通順」為感官動詞翻譯的主導策略 2017年11月13日 16:46 來源:《外文研究》 作者:王建國 張虹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忠實與通順
  • 聊聊「陰謀論」流行的原因及其弊端
    也是以陰謀論為主題。說是從古至今,一直有個光明會(共濟會)的秘密團體,在操控世界。  比如&34;已經過去10年了,依然還有很多人認為,9-11是美國政府自導自演的苦肉計,以此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為何陰謀論很有市場?
  • YouTube推出爭議視頻連結維基百科,打擊謠言與陰謀論
    但最近,在對抗謠言與陰謀論的戰鬥中,視頻網站YouTube走出了關鍵性的一步。在今年2月份美國佛羅裡達州Parkland校園槍擊案後,YouTube上最熱門的視頻並非該慘案的視頻片段,而是一條猜測該慘案的倖存者是演員的陰謀論視頻。在YouTube將其刪除前,該視頻已經被觀看了200,000多次。之前,YouTube從未表達過關於怎樣處理這類謠言/陰謀論視頻的措施。
  • 100多年過去了,為何達爾文的進化論仍是假說?
    達爾文的進化論假說 提到進化論,人們都會想到達爾文,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達爾文的進化論事實上是「假說」 但事實上,在證明進化論的過程中,很多過渡期關鍵性的化石都是缺失的,比方說人類一直到今天,都證明不了鳥類的祖先究竟是不是恐龍,因為現有的過渡期化石,都缺乏一定的理論支持。 包括人類本身的演化過程也是一樣,所以,在所有的過渡期關鍵性化石全部被找到,地球生物演化史徹底被梳理清楚之前,達爾文的進化論都只能是假說。
  • 陰謀論何以野蠻生長
    陰謀論滲透美國政壇 歐洲:「匿名者Q」,陰謀論者的狂歡 澳大利亞:涉華「陰謀論」製造者 陰謀論的歷史和心理「土壤」(點擊閱讀>>) 警惕陰謀論促生新型恐怖主義 (點擊閱讀>>) 來源
  • 喝酒碰杯還發朋友圈 主副駕雙雙被拘14天
    原標題:喝酒碰杯還發朋友圈 主副駕雙雙被拘14天   為博取眼球,尋求刺激,兩名男子在駕車過程中邊開車邊喝酒碰杯,並把這一幕拍攝下來上傳至網絡,社會影響惡劣。9月29日,記者從成都市交警五分局了解到,在接到市民舉報後,該局立即展開了調查。
  • 淺議哲學的認識論轉向
    研究存在問題的是本體論,研究思維問題的是認識論。如果把世界歸結為水火氣或原子等本體,就與宗教把造物主設定為上帝類似,都是把理論教條建立在斷言上,即沒有實驗的證明,也缺乏現實的依據。早期哲學研究大都把精力集中在世界起源和萬物本性上,試圖搞清楚構成萬物元素、宇宙發展動力、世界因何存在,以及究竟有沒有至善等等,也就是說,存在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核心在於因何而存在,以及依何形式而存在。
  • 揚之萊茵日記:「陰謀論」喧囂塵上,誰是替罪羊?
    這次疫情再次告訴世人:過早下結論容易走入歧途,陷入被動,就像「歷史終結論」與「中國崩潰論」被屢屢「打臉」那樣。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許多現象其實一直在重複和循環出現,從未停息過,而人性也在周而復始地展示著善惡兩面,從未改變過。陰謀論的「生生不息」,就是這樣一種人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