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全球發行量僅次於《聖經》的外文經典。這樣一本風靡西方世界的中文經典,至少應該讀一讀。每周一章「1分鐘」,全球華人共讀《道德經》。
附林語堂翻譯的《道德經》英文版,感受下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之Tao。」
- Tao and Teh · Chapter 5 -Nature is unkind: It treats the creation like sacrificial straw-dogs.The Sage is unkind: He treats the people like sacrificial straw-dogs.How the universe is like a bellows!【注釋】
① 文末海報掃碼,收聽金句詳解
【第五章白話直譯】:天地無所偏愛,任憑萬物自然生長;聖人無所偏愛,任憑百姓自己發展。 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嗎?空虛但不會窮竭,發動起來而生生不息。 政令煩苛反而加速敗亡,不如持守虛靜。
老子《道德經》流傳至今,「由淺入深」的註解很多。在這裡,我們會聊一些和現代人相關的,淺顯易懂的現代啟示。更多《道德經》「深度講解」,可以收聽文章底部相關音頻欄目。「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段一直是《道德經》中被人誤解較多的話。很多人說,你看!這就是統治階級魚肉百姓的依據啊!
當然,老子肯定不是這個意思……
這裡的「不仁」絕對不是殘暴的意思,只是沒有「好惡分別」。
春夏秋冬、四季循環,天地的運行有其特定的規律,並不會依據某人的喜好,或者某個人格化的主宰而改變。而且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自然界的規律,本來就各有各的功用。不能因為春天明媚、冬天寒冷,就省去冬季。四季「反常」反而會乾坤顛倒,亂了套。
- 順勢而為 -
所以,自然界有自然界的法則,人世間有人世間的規律。從我們的行為心理到健康養身,從經濟現象到社會發展,都有自己內在運作的規律。我們很多時候都強調要「人定勝天」,總覺得只要努力就會有好結果。老子在這裡要告訴我們的是,無論是天地的運作還是人世間的發展,我們首先還是要遵循其本來的發展軌跡與法則,「順勢而為」才是智慧的選擇。
- 天下為公 -
- 更多《道德經》深入講解 -
49條《道德經》金句,打破49個思維局限
沒有繁文縟節,只聊用得上的國學
/ 往期相關 /
主撰稿人:北川先生
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文化部特聘傳統文化講師
青島恆星國學院特聘教授
歐洲東方商學院學術總監
廣州菊坡國學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