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1滴血超快速篩檢聽力損傷,帶你掌握黃金治療期

2021-01-19 AnasonHealth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指出,語言發展黃金期在3歲以前,尤其前6個月最重要,如果聽力有問題,不只影響語言發展,後續對學習能力、社會發展,認知能力以及心理層面都會有很大影響。


根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3至5個人罹患先天性聽損,以往多在聽力明顯異常,甚至到兒童語言發展與理解能力落後時,才到門診進行診斷與治療,往往已錯過黃金治療時機,造成兒童不可逆的發展障礙。


科技部配合五加二產業創新方案,自2017年起推動「建立以婦幼醫學為主軸的精準醫療專案計劃」,臺北榮總牛道明醫師團隊在科技部支持下,與衛生研究院共同合作,配合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新生兒聽力篩檢計劃。


牛道明醫師團隊利用一滴血的基因檢測方式,優化先天性聽損快速篩檢模式,可在7日內完成初步診斷,並及時給予適當治療,效率超越世界大多數一流醫學中心的水準。


牛道明說明,新生兒一般於出生24小時後進行聽力檢測初篩,若發現有疑慮,則於滿月後進行復篩,但目前聽力篩檢流程缺乏其他臨床輔助指標,導致新生兒初篩陽性個案其實是「假陽性」比率偏高,不只檢測容易塞車,也導致真正需要治療的聽損兒延誤治療時間。


牛道明醫師團隊配合國健署的新生兒聽力篩檢計劃,優化政府所執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檢診斷及確診流程,對出院前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未通過、極度早產兒、或急重症的新生兒個案,採一滴血及唾液,利用「唾液病毒核苷酸快速鑑定技術平臺」及「多功能核酸質譜分析平臺」,進行先天性聽損高風險因子「先天性感染(巨細胞病毒與弓漿蟲)」與「聽損基因變異」的快速篩檢。


這項研究成果平均可於出生後7天初步確認是否罹患先天性聽損,大幅超前國健署「3個月內確診,6個月治療」的建議期程。


牛道明也說,根據篩檢結果,可針對導致聽損的成因,如先天性感染即早提供適當的藥物治療,以避免不可逆的傷害,或依據聽損基因突變位點的特徵,加速評估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流程,把握兒童聽損治療與聽力發展的黃金時機。


牛道明補充,研究計劃至2021年4月結束,目前因有補助,可以免費檢測,計劃結束後,也會儘快對外開放,粗估自費費用約在新臺幣千元以下,但也會儘量爭取健保給付,造福社會大眾。


相關焦點

  • 【關愛成長】貝格爾啟動嬰幼兒發展評估篩檢系統(免費測評)
    為關愛孩子成長,貝格爾國際託育中心旅遊路館啟動了「嬰幼兒發展評估篩檢系統」,定期為孩子進行發展篩檢,及時發現發育遲緩現象,給予適當的引導,並協助家長及早進行早期療育!國外專家研究顯示,6歲前是發育遲緩的黃金治療時期,而3歲前的一年療效更是3歲後的10倍!
  • 別忘給新生兒做個聽力篩檢
    根據文獻統計,有高達1/500的新生兒具有兩側永久性重度聽障,輕中度或單耳的聽障更高達3-4/1000,而且95%的聽障兒都是由聽力完全正常的父母所生,而且半數的聽障兒本身根本完全沒有可能造成聽障的危險因子。如果沒有正視這個問題或心存僥倖,聽力障礙常常在孩子已經一歲半到三歲半才發現,這時早已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 臺大醫院全球率先完成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模式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大學對新生兒篩檢研究有重大突破罹患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的嬰兒通常活不過一歲,臺大醫院27日表示,已成功打破這個疾病魔咒,領先全球完成新生兒篩檢,在未出現症狀前給予藥物治療,病患可擺脫肌肉退化、心肺衰竭的噩運,像一般孩子一樣正常長大。
  • 預防醫學基礎知識:篩檢的相關考點總結分析
    預防醫學基礎知識:篩檢的相關考點總結分析。 篩檢的相關考點主要有四個方面:考點1.概念:篩檢試驗是用於識別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可能患有某疾病的個體或未來發病危險性高的個體的方法。考點2.篩檢應具有的最基本的三個條件:適當的篩檢方法、確診方法和有效的治療手段。
  • 臺每天15人死於腸癌 醫師:篩檢可降5成死亡風險
    華夏經緯網6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大腸癌為臺灣民眾癌症發生率第1位、死亡率第醫師強調,大腸癌是最好預防的癌症,定期篩檢篩檢可以降低50%死亡風險。臺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邱瀚模表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中以大腸癌發生率最多,更是民眾癌症發生率第1位。
  • 「26W產檢」我在臺灣喝糖水,意外好喝!妊娠糖尿病篩檢經歷
    目前都會建議孕婦在懷孕24~28周做妊娠糖尿病篩檢,及早發現,可以配合營養師跟護理人員指導,在飲食、血糖控制上改善,嚴重才需要吃降血糖藥物or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當天9點去服務臺報到後,大概等了快1小時才輪到我去抽血室抽血,去的這家醫院人很多,每次產檢都要有心理準備要多等1~2個小時啊。
  • 臺灣人患癌速度創新高 平均每5分06秒就有1人患癌
    男性癌患是女性1.3倍  根據臺灣「國民健康署」最新推出的《2014年度10大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島內平均每10萬人中有303.8人患癌;新增患者中,男性癌症發生率是女性的1.3倍;男性癌症患者一年達5.6093萬人,較前一年增加5492人。
  • 彰化衛生局篩檢病例反被查 臺灣當局防疫惹爭議
    彰化衛生局篩檢病例反被查 臺灣當局防疫惹爭議 2020-08-21 22:01: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卞磊 責任編輯:卞磊
  • 臺中新媽媽哺乳發現乳癌 每3千人懷孕有1人罹癌
    中新網1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臺灣臺中一名30歲的新媽媽產後哺乳一個月,發現乳頭周圍有紅斑,以為只是漲奶現象。不料,經過診斷竟然罹患乳癌第三期,立即終止哺育,化療3個月後,全乳房切除。
  • 專家提醒:「新生兒篩檢」可及時發現嬰兒疾病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生兒篩檢是「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疾病篩檢」的簡稱。
  • 胎兒頸部透明帶可揪出唐氏症風險!篩檢一次了解
    而頸部透明帶篩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測量頸部透明帶厚度,能在第一孕期就評估出寶寶是否屬於高風險群,更多相關知識一起來了解吧。進入主題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唐氏症!正因如此,懷孕期間進行唐氏症篩檢就顯得相當重要,而頸部透明帶便是早期發現初唐機率的檢查方式。認識頸部透明帶頸部透明帶指的是超聲檢查中胎兒頸部後方的空隙厚度。從超聲畫面中可以看到,寶寶的脖子下方有一條透明的帶狀物,就是頸部透明帶。如果胎兒的染色體異常,頸部透明帶會明顯增厚。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最佳時間 聽力篩檢助孩子遠離聽障!
    治療先天聽損兒把握黃金療育期出生後24至60小時的新生兒應接受聽力初篩,透過篩檢提早發現新生兒是否有先天性聽力缺損問題,若初篩未通過,則安排復篩,若仍未通過,就需經一系列檢查確認聽力損失的類型及程度,及早接受助聽器選配及聽語療育課程治療。
  • 2021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預防醫學資料:篩檢相關知識點總結
    快來一起學習吧~ 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2021山東醫療招聘考試預防醫學資料:篩檢相關知識點總結【招考信息】【報考指導】【閱讀資料】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可以在某些疾病的臨床前期或早期,通過適當的檢測技術,將機體出現的一些異常特徵(如腫瘤的早期標誌物、血壓升高等)及早檢測出來,並採取適當治療,最終可以明顯提高疾病的治癒率和病人的生存質量,降低人群死亡風險。
  • 獨家丨馬來西亞羽毛球王李宗偉密赴臺灣治療鼻癌內幕
    李宗偉到臺灣治療鼻咽癌,當然是因為考慮到臺灣當地對鼻咽癌的防治與治療已經有相當好成績,對治療此症很有心得。罹患鼻咽癌初期僅需放射治療,治癒率可高達9成,位於世界領先前列,所以李宗偉才安心在臺短暫治療後返回馬來西亞。
  • 今年起臺灣大學新生將接受憂鬱症和精神病篩檢
    今年起臺灣大學新生將接受憂鬱症和精神病篩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2日 11:47 來源:   CCTV.com消息(中國新聞11點):近年來臺灣大學生自殺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為降低大學生自殺率,臺灣教育部門決定從今年起,對新入學的大學生全面檢查是否患有憂鬱症和精神病。
  • 北京市建設傳染病重點實驗室和篩檢體系
    原標題:本市建設傳染病重點實驗室和篩檢體系   本報訊(記者 賈曉宏)健康北京行動日前啟動傳染病防控行動宣傳,本市建設新冠肺炎等新發傳染病、鼠疫等輸入性傳染病重點實驗室和篩檢體系,提高早期識別和快速鑑定能力。   傳染病仍是威脅公眾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 抓住300度黃金治療期 康復近視很簡單
    黃金治療期很短暫錯過就會後悔一輩子經國家權威機構調查發現,86%的近視孩子吃虧就吃虧在父母的一個「等」字上,當孩子成為中高度近視後才著急四處求醫,白白讓孩子失去了最佳的治療時機。18歲以下的孩子在最初近視的一年左右,睫狀肌仍然擁有彈性功能,用較短的時間就能恢復健康的視力。
  • 胎兒異常的6種篩檢方法
    胎兒的健康是父母最重視的事,但懷孕期間產檢項目眾多,你對於每項產檢的目的都了解嗎?又有哪些產檢方法是可以檢查出胎兒異常呢?本文針對4種可以篩檢出胎兒異常的檢查方法,進行詳細解說。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進行時間:11~13周  進行方式  唐氏症的篩檢可分為第一孕期和第二孕期。第一孕期的唐氏症篩檢為頸部透明帶厚度及孕婦血清檢驗。  頸部透明帶是指胎兒頸部後方皮下積水的空隙,進行超音波掃描時,醫師會詳細測量介於皮膚和組織之間的空隙厚度,染色體異常的胎兒,其頸部透明帶會明顯增厚,特別是唐氏症兒。
  • 花蓮自由行4歲陸客發燒經篩檢呈陰性 疫情風險解除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大陸H7N9禽流感肆虐之際,一名來自浙江省的男童和父母赴臺旅遊,出現發燒等感冒症狀,緊急送往花蓮門諾醫院就醫,經快速流感篩檢為陰性,疫情風險暫告解除     據臺灣「中央社」引述花蓮縣衛生局秘書鍾美珠14日的說法,這一對來自浙江的夫妻帶著4歲的兒子,以自由行方式赴臺旅遊,因男童出現發燒等感冒症狀,夫妻兩人帶著男童於上午
  • 孩子高燒別大意 可能是黃金治療期只有幾天的這個病
    黃金治療期只有幾天!昨天,在私家車家長會的微信群中,有位福州車友分享了自家1周9的寶寶一次生病的經歷,寶爸寶媽看完後,不禁一身冷汗…..消炎藥吃了兩天,還是沒有任何好轉,我才開始不放心,果斷帶去了金山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