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給新生兒做個聽力篩檢

2020-12-24 科學網

 

聽說讀寫是人類很重要的生活必備技能,聽力是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環境事物之間,溝通認知的基礎。聽力更是語言發展的根本,聽力障礙會嚴重阻礙語言的學習,當然也對其他的學習能力有嚴重的影響。聽力的障礙或聾啞等於將人與人和與環境事物都作了隔絕。但是大家都輕忽了,聽力障礙其實是很普遍且無法預測的。

 

根據文獻統計,有高達1/500的新生兒具有兩側永久性重度聽障,輕中度或單耳的聽障更高達3-4/1000,而且95%的聽障兒都是由聽力完全正常的父母所生,而且半數的聽障兒本身根本完全沒有可能造成聽障的危險因子。如果沒有正視這個問題或心存僥倖,聽力障礙常常在孩子已經一歲半到三歲半才發現,這時早已錯過治療的黃金期。

 

如果聽障兒能在6個月大之前予以診斷及開始矯治,將來可以達到較正常的語言和身心發展;假若在6個月之後才診斷聽力障礙並開始療育,其語言及社會技巧發展還是會明顯遲緩。也就是說沒有做過聽力篩檢,通常最快要到一歲半才發現有聽力問題,即使積極療育,在未來的語言及學習發展還是會有某種程度的障礙;若是三歲以後才發現,已錯過三歲以前的聽語發展黃金時期,腦部可塑性差,積極療育也已經難以彌補挽回聽力與語言發展。

 

對於健康及生活如此重要的聽力障礙,竟然是這樣的普遍而且不能預測,發現與治療時機又如此關鍵。有鑑於此,美國各州均已立法通過施行全面性新生兒聽力篩檢,建議新生兒在出院前或出生一個月內完成聽力篩檢。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並建議,所有聽障兒宜於3個月大之前被診斷,並準備於6個月大時開始予以治療及復健計畫。

 

新生兒的聽力篩檢是一個簡單、易操作、無害、舒適又無痛的重要檢查,只要在嬰兒安靜入睡,或餵完無哭鬧的情況下,於耳朵塞入適當的小耳塞,給予刺激音並記錄結果,儀器操作的時間約只有5分鐘左右,小寶寶完全沒有不適,甚至連睡眠都沒有影響就已經完成檢查。而且透過嬰幼兒聽力篩檢的完整檢查流程,對於聽力障礙有相當高的敏感度及特異度,一旦未通過再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檢查,對聽力功能有很好的把關。

 

新生兒超音波篩檢——百聞不如一見

 

寶寶的健康是所有父母親的期待,然而一個外觀正常的寶寶,不代表隔著肚皮裡的各種器官也是正常,即使再仔細的聽診或觸診,也很難發現器官的先天性異常。在科技發達的現代,已經可以透過各式檢查了解新生兒全身內部器官是否健全,其中超音波是最近幾年發展最快速的檢查,因為這是一種無痛、安全無害、無痛、無輻射線又方便的檢查,最適合在嬰幼兒來使用。

 

根據醫學文獻報告,大約有千分之一的寶寶患有膽道囊腫,另有千分之二左右可能有腹部腫瘤的問題,其他還有血管瘤或畸胎瘤也是在剛出生就會發現的問題。腎臟對於身體的健康也相當重要,約有千分之五的寶寶有著不同程度的腎臟異常,例如腎水腫、多囊腎、腎上腺出血增生等等,而腎水腫佔腹部腫瘤的四分之一,是泌尿系統的一項潛在危險。而腎臟的各種腫瘤或先天性囊腫,也都應該早日診斷,儘早治療。

 

這麼多由腹部來的潛藏問題,大部分無法在出生時由外觀發現,也沒有特別徵象,常常都是已經產生併發症時才被診斷出來,已經造成進一步的損傷。隨著超音波的應用,可以藉由超音波穿過肚皮,對內部的肝膽脾胰腎臟還有數公尺長的腸胃道進行掃描,即時的看到各器官結構是否有異常狀況,可以早日治療及追蹤。超音波檢查可以清楚看到內部器官的構造,是許多其他身體檢查所無法取代,對於診斷有決定性影響,這也算是另一種的」百聞不如一見」。

 

結語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維護健康的不變法則,也是各國政府全力推行的運動。在人出生時的最早期進行篩檢,更是把握了這個原則的精髓,也有最大的效果。新生兒聽力篩檢與新生兒超音波檢查也已推動多年,也早已收到卓著的成效。

 

而必須提醒的是,不管是聽力篩檢或超音波檢查結果正常,仍然要追蹤注意寶寶成長過程中,任何可能與聽力相關的發展遲緩或者是腹腔疾病所引發的徵兆,並由醫師檢查診斷。因為不論是聽障或腹部疾病,有一部份是後天的因素所引發或者是在早期並不明顯而無法檢查出來的。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擔心先天聽力障礙,一定要做的新生兒聽力篩檢,有多重要?
    聽力這種東西,在寶寶剛出生,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去肉眼觀察是好是壞,因為即便是健康的寶寶,他可能也會對外界聲音不敏感,往往就是這樣才錯過了最佳的治療和康復窗口。對於新生兒聽力篩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日常也可以多觀察寶寶對聲音的反應來了解,如果有聽力障礙家族史的更應該注意。
  • JAMA:新生兒聽力篩檢與聽力損害兒童發育後果的改善有關
    據10月20日刊《美國醫學會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披露,與那些接受行為測試聽力篩檢的嬰兒相比,那些接受過新生兒聽力篩檢的罹患永久性聽力損害的孩子在其3-5歲時期的總體及語言發育結果及生活品質會比較好。永久性的孩提時聽力損害是一種嚴重而且相對常見的疾病。
  • 新生兒聽力篩查最佳時間 聽力篩檢助孩子遠離聽障!
    一般來說在孩子出生後,為了檢查新生兒聽力是否正常,需要進行聽力篩查。那聽力篩查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治療先天聽損兒把握黃金療育期出生後24至60小時的新生兒應接受聽力初篩,透過篩檢提早發現新生兒是否有先天性聽力缺損問題,若初篩未通過,則安排復篩,若仍未通過,就需經一系列檢查確認聽力損失的類型及程度,及早接受助聽器選配及聽語療育課程治療。
  • 新生兒聽力篩查沒通過,家長莫驚慌
    相信許多新手爸媽一定對這次的標題十分陌生,新生兒聽力篩檢是什麼?為什麼要幫寶寶做這種檢查?做了對寶寶會有什麼幫助?如果不做又會如何?以下將說明新生兒聽力篩檢的重要性,也會告訴大家兩種檢測方式的流程及注意事項。
  • 【兒童保健】關於新生兒聽力篩查,準媽媽們快進來做筆記了!
    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家長們會讓寶寶做各種檢查。然而有一項檢查卻經常被人所遺忘,那就是——「新生兒聽力篩查」。 它並不像視覺、運動、智力等發展是採取「漸進式」的模式;聽力對寶寶的健康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因此,如果你太晚發現寶寶聽覺障礙的問題,那麼將會嚴重地影響到寶寶日後的語言、身心等發展。新生兒先天性雙側重度感音性聽障之發生率約為1/1000,如果加上中、輕度或單側性聽障,那麼發生率將高達3/1000左右,這樣的數字就醫學觀點來看,顯示「先天性聽障」則屬常見疾病。
  • 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意義
    1993年,美國國家衛生院建議,在出生3個月內,應對每個嬰兒或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我國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起,北京、山東、浙江、南京等省市相繼開展新生兒聽力普遍篩查項目。2000年,中國殘聯、衛生部等10個部委在聯合下發的《關於確定「愛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把新生兒聽力篩查納入婦幼保健的常規檢查項目。2004年,衛生部制訂「新生兒聽力篩查技術規範」。
  • 臺灣1滴血超快速篩檢聽力損傷,帶你掌握黃金治療期
    臺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指出,語言發展黃金期在3歲以前,尤其前6個月最重要,如果聽力有問題,不只影響語言發展,後續對學習能力、社會發展,認知能力以及心理層面都會有很大影響。根據統計,每1000個新生兒中,就有3至5個人罹患先天性聽損,以往多在聽力明顯異常,甚至到兒童語言發展與理解能力落後時,才到門診進行診斷與治療,往往已錯過黃金治療時機,造成兒童不可逆的發展障礙。
  • 臺大醫院全球率先完成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模式
    臺大醫院全球率先完成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模式 2008年10月28日 15: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大學對新生兒篩檢研究有重大突破
  • 專家提醒:「新生兒篩檢」可及時發現嬰兒疾病
    中新網5月11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生兒篩檢是「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疾病篩檢」的簡稱。  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種類非常多,在新生兒時期疾病的症狀幷不明顯,如不及時治療會急速惡化導致嚴重的後遺症。  據介紹,「新生兒篩檢」運用的是十分簡便的濾紙採血法,配合敏感度相當高的生化檢驗,在嬰兒出生後第3天或順利餵奶滿24小時之後採血檢查,約兩周左右便會有檢驗結果,對於一些極為嚴重的先天性代謝疾病在未發作之前即能加以診斷,立即給予有效治療及指導,協助寶寶度過難關。
  • 寶寶出生後需要做哪些基本的身體檢查?新生兒太難了
    我們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做了身體檢查,之後每天都有醫生來查看。新生兒出生後的身體檢查很重要,可以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況,及時地發現寶寶先天性及後天性的問題,比如身體畸形、黃疸。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和媽媽子宮裡的環境完全不同,他的身體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狀況。
  • 寶寶出生後需要做哪些基本的身體檢查?新生兒太難了!
    我們寶寶出生後,第一天就做了身體檢查,之後每天都有醫生來查看。新生兒出生後的身體檢查很重要,可以確認寶寶的健康狀況,及時地發現寶寶先天性及後天性的問題,比如身體畸形、黃疸。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和媽媽子宮裡的環境完全不同,他的身體正在進行翻天覆地的適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狀況。
  • 寶寶聽力檢查異常先別慌!有可能是這3種情況
    很多新手爸媽易忽略寶寶聽力檢查!想知道寶寶怎麼做聽力篩檢?聽力異常可能是什麼原因?聽力篩檢異常怎麼辦?醫:先排除這3點聽力篩檢通常會在出生24小時內進行,檢查方式是讓寶寶戴上連接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儀(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ABR)的耳機,將3個連接儀器的感應貼片貼在寶寶的皮膚上,藉由耳機的滴答聲及感應貼片接收寶寶對聲音聽覺波的反應,大約花2~10分鐘即可完成。
  • 新生兒聽力篩查不通過先別急,做好這四件事才能真正幫到寶寶
    有數據顯示,剛剛出生的新生兒中有聽力障礙的比例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而永久性聽力損傷的概率則佔其中的20%,咱們醫院的聽力篩檢就是因此而存在的,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這方面的事情,以免大家做檢查的時候手忙腳亂吧。聽力篩查什麼時間做?聽力篩查其實進行得特別早。
  • 什麼是新生兒聽力篩查?必須篩查!
    許多家長對新生兒聽力篩查都不以為意,認為孩子剛生下來這麼小就做檢查,對孩子不好,我們以前也沒查過聽力,不是也好好的嗎?    這種想法是不科學、錯誤的,我們不能僅通過觀察就去判斷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而是需要客觀的檢查來確保寶寶的聽力是正常的。因為只有聽力正常才能慢慢習得語言。
  • 為什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
    國內、外研究表明,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在0.1%-0.3%,其中,極重度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為0.1%。兒童聽力健康問題若未得到及時幹預,影響孩子的一生,「十聾九啞」的慘痛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給敲響警鐘。  那麼,新生兒一出生就要做聽力篩查嗎?有這個必要嗎?據悉,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對剛出生的寶寶,聽力如果出現問題,不像肢體殘疾、先天性心臟病等此類疾病這麼容易被發現。
  • 別迷信「貴人語遲」 所有新生兒需做聽力篩查
    今年3月3日是第12個全國愛耳日,主題為「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共有聽力殘疾2780萬人,其中零歲至6歲的聽障兒童約為13.7萬人。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目前有耳聾史的家庭已意識到這一問題。醫院產前診斷中心張兢兢醫師介紹,目前已有先進的基因檢測方法可以判斷孩子是否會有耳聾傾向,並提早進行預防。
  • 新生兒什麼時候做聽力篩查和再次複查?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高興壞了一家人,也疑惑了不少年輕父母,比如剛出生就要做各種篩查,像聽力,視力等等檢查。到底啥時候做聽力篩查?啥時候再次複查?新生兒為什麼要做聽力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檢測,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新生兒聽力損失如不能被及時發現,不但影響兒童(言語和認知發育、教育、就業、婚育)及家庭(溝通障礙、心理、經濟負擔),而且還會成為社會沉重的負擔,影響社會經濟發展。
  • 新生兒什麼時候做聽力篩查和複查,不通過怎麼辦?
    生完寶寶的家長都知道,寶寶出生後醫院會給寶寶做聽力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分為初篩和復篩,檢查結果為通過或未通過兩種,通過聽力篩查可以及早發現有聽力障礙的新生兒。對聽力損害的嬰幼兒,在出生6個月內進行幹預,可以達到較理想的治療效果。所以,只有早期確定寶寶有無聽力損傷,才能給予相應的早期處理,最大程度地降低聽力損傷所導致的不良後果。新生兒聽力篩查什麼時候做?複查什麼時候做?
  • 新生兒聽力篩查你做了嗎
    作者:寶寶知道 喬湘喬依我生女兒時已不像生兒子時的壯況,生兒子時那時醫學還沒有現在發達,在小診所生完不到8小時就回家了,也沒有做任何檢查,好在兒子出生後一切正常。生女兒時,因早早知道是雙胎,所以不敢馬虎,除了孕期做好產檢,生時也選擇大醫院。
  • 篩檢胎兒致新生兒性別失衡 臺當局嚴打非法墮胎
    篩檢胎兒致新生兒性別失衡 臺當局嚴打非法墮胎 2011年05月16日 09:37:00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