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全球率先完成新生兒龐貝氏症篩檢模式
2008年10月28日 15: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28日電 臺灣大學對新生兒篩檢研究有重大突破。罹患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的嬰兒通常活不過一歲,臺大醫院27日表示,已成功打破這個疾病魔咒,領先全球完成新生兒篩檢,在未出現症狀前給予藥物治療,病患可擺脫肌肉退化、心肺衰竭的噩運,像一般孩子一樣正常長大。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龐貝氏症原本是無藥可醫的絕症,臺灣「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研發出龐貝氏症治療藥物,兩年前核准上市,為病患帶來一線生機。但藥物對嬰兒治療的效果始終不盡理想。
臺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胡務亮推測,可能是治療時間太晚,因此從2005年啟動全球第一個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計劃。臺大創新設計一套篩檢模式,從20萬例新生兒中,成功發現7個罹患此症的嬰兒,及早治療,成效顯著,7位嬰兒都活蹦亂跳,發育正常。
這項成果七月發表在小兒科研究排名第一的《小兒學》(Pediatrics)期刊中,引起全世界重視,預計將成為全球新生兒篩檢的新指標。
據了解,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疾病,體內先天缺少酸性麥芽糖酵素,導致肝醣堆積在心臟、肌肉及其它器官,大部分患嬰在兩、三個月大時,因肌肉退化而四肢活動力差。如果未及時治療,患病嬰兒約在一歲之前,就會死於心肺衰竭。
【編輯:官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