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從不講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

2021-02-08 奧數天天見

一元三次方程


(一)歷史背景
在很多數學文獻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爾丹公式」。歷史事實並不是這樣,數學史上最早發現一元三次方程通式解的人,是十六世紀義大利的另一位數學家尼柯洛·馮塔納。


馮塔納出身貧寒,少年喪父,家中也沒有條件供他念書,但是他通過艱苦的努力,終於自學成才,成為十六世紀義大利最有成就的學者之一。由於馮塔納患有「口吃」症,所以當時的人們呢稱他為「塔塔裡亞」, 也就是義大利語中「結巴」的意思。後來的很多數學書中,都直接用「塔爾塔裡亞」來稱呼馮塔納。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研究,馮塔納利用十分巧妙的方法,找到了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的求根方法。這個成就,使他在幾次公開的數學較量中大獲全勝,從此名揚歐洲。但是馮塔納不願意將他的這個重要發現公之於世,因為那個年代義大利盛行打數學擂臺賽,馮塔納把他解三次方程的秘訣作為法寶,是他獲得比賽的勝利的寶劍。


當時的另一位義大利數學家兼醫生卡爾丹(有的資料也稱為卡丹,卡爾達諾),對馮塔納的發現非常感興趣。他幾次誠懇地登門請教,希望獲得馮塔納的求根公式。可是馮塔納始終守口如瓶,滴水不漏。雖然卡爾丹諾屢次受挫,但他極為執著,軟磨硬泡地向馮塔納「挖秘訣」。後來,馮塔納終於用一種隱晦得如同咒語般的語言,把三次方程的解法「透露」給了卡爾丹。馮塔納認為卡爾丹諾很難破解他的「咒語」,可是卡爾丹的悟性太棒了,他通過解三次方程的對比實踐,很快就徹底破譯了馮塔納的秘密。


卡爾丹把馮塔納的三次方程求根公式,寫進了自己的學術著作《大法》中,但並未提到馮塔納的名字。隨著《大法》在歐洲的出版發行,人們才了解到三次方程的一般求解方法。由於第一個發表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人確實是卡爾丹,因此後人就把這種求解方法稱為「卡爾丹公式」,有的資料也稱為「卡丹公式」。


卡爾丹剽竊他人的學術成果,並且據為已有,這一行為在人類數學史上留下了不甚光彩的一頁。這個結果,對於付出艱辛勞動的馮塔納當然是不公平的。但是,馮塔納堅持不公開他的研究成果,也不能算是正確的做法,起碼對於人類科學發展而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卡爾丹是第一個把負數寫在二次根號內的數學家,並由此引進了虛數的概念,後來經過許多數學家的努力,發展成了複數的理論。從這個意義上,卡爾丹公式對數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史稱"卡爾丹公式"是偉大的公式。


(二)求解過程


(1)回顧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

這裡我們先回顧一下,一元二次方程: 求解方法,其實就是通過配方將問題轉為一個簡單二次方程和一個一般一次方程:


即我們的:

這就是我們要湊出一個完全平方式的目的,因為這樣可以將未知的問題轉化為已知的問題。


(2)一元三次方程的簡化

對於一元三次方程的解答,也和一元二次方程一樣的思路,需要將其轉換為一個簡單的三次方程和一個一般一元二次方程:


首先,(實係數)三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


其中


方程兩邊同時除以首次項係數,便得到:


其中:


設:  ,便可消去二次項,得到:


其中:


(3)轉換三次方程為二次方程

我們通過多元來降低次數。令  代入上述方程:


展開上述左邊,化為如下:



觀察上述式子,如果:

 

那問題就簡單了。


因為此時我們將  看成兩個數的話,我們就有機會得到兩數之和、兩數之積了。這樣就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係數關係,很快就能得到答案。


於是可設:

  ,


並令:  ,則U、V是如下方程的兩個根:


於是得到二次方程的解:

  .

而v由  等式所確立,因此只要解出u即可。


令:  ,根據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別式知:∆≥0時,方程才有解。這也是為什麼在文藝復興時期,尼科洛·馮塔納只能解係數p大於0的情況。


但是當∆<0時,u沒有實數解,由於思維定勢,我們很容易誤判原三次方程沒有實數解。



(4)複數的引入


為了解釋清楚∆<0的情況,我們不得不採用複數的指數形式。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對於上述不管「∆<0」的所有情況,我們都能找到統一的答案。


對任何一個非0複數,我們都能找到唯一表達:三角形式或者說指數形式。(r、θ分別稱為複數z的模長和幅角)


其中


由於u、v的對稱性,於是我們將關於u的三次方的二次方程重新寫成如下形式:


於是u的三個根分別為:


由於,所以z的三個根分別為:



因此∆<0時,由於共軛複數的關係,三次方程有三個實根





(三)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意義

由於一元三次方程本身的複雜性,其求解公式比較複雜、缺乏直觀性,而且某些情況下並沒有實數解,因此在初高中階段教學意義不是很明顯。


但是一元三次方程的解答思想卻是有著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它的解答導致了複數概念的誕生,其應用到現在看來已經是非常的廣泛了。


它的求解和二次方程一樣,採用了配方的方法,將未知問題轉換為已知問題。


解一元三次方程問題是世界數學史上較著名且較為複雜而又有趣味的問題,虛數概念的引進、複數理論的建立,就是起源於解三次方程問題。


一元三次方程應用廣泛,如電力工程、水利工程、建築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數學教學及其他領域等。


用根號解一元三次方程,雖然有著名的卡爾丹公式,並有相應的判別法,但是使用卡爾丹公式解題比較複雜,缺乏直觀性。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一名中學數學教師範盛金對解一元三次方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發明了比卡爾丹公式更實用的新求根公式——盛金公式,並建立了簡明的、直觀的、實用的新判別法——盛金判別法,同時提出了盛金定理,盛金定理清晰地回答了解三次方程的疑惑問題,且很有趣味。


關於盛金公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公眾號後續的推送。

相關焦點

  • 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史話
    節選自《數學之友》2011年第12期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肖雲霞人類很早就解決了一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問題,使其求解有固定的公式,但是對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卻進展緩慢。古於是對一元三次方程通解的尋求使眾多數學家陷入了困境,許多人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 帕西奧利(Luca Pacioli,1445-1517)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利對一元三次方程進行了艱辛的探索,然後作出及其悲觀的論斷,他認為在當時的數學中,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猶如畫圓為方的問題一樣,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的,這種失敗的悲嘆,卻成為16世紀義大利數學家迎接挑戰的號角。
  • 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大除法解一元三次方程!
    數學技巧||雙十字法巧解一元三次方程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無一次項如何解【十字交叉法】!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只有一個實根如何巧解!這些在我的知乎上都進行了匯總,如果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滑到最後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看到了。有興趣的可以簡單看下。
  • 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含分數解!
    這幾天工作之餘,又想到了一種處理方法去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根是分數解如何去求解(更高次也適合)的方法。當然整數解也是適合的,只不過算多餘的做法,這個其實算來只是化簡處理,這個就姑且算給前面的文章做個補充說明吧~~~~前面給大家分享了五篇關於解一元三次方程的一些特殊技巧,現在在知乎上有了越來越多的閱讀(40000+)和回答,問的人也很多,這裡再給大家寫一個另一類的解法吧,前面寫的文章如下 :數學技巧||個人高中偶然發現的一個數學技巧【十字交叉法】數學技巧||雙十字法巧解一元三次方程
  • 一元三次方程
    比如,從四則運算到微積分,從歐式幾何到微分幾何,從簡單代數到群論,無一不是真正的數學思想革命。跟自己其他的「naive」想法相比,對一元三次方程的推導求解不僅滿足了當時的自己對「複雜」公式的追求,同時也給自己揭開了數學大世界的一角。對數學的熱愛與敬畏也許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閒話少說,開始今天的問題。初中學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其公式和推導並不複雜。
  • 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求解,只有一個實根如何巧解!
    號主前面給大家分享了兩篇關於解一元三次方程的一些特殊技巧,現在在知乎上有了越來越多的閱讀和回答,問的人也很多,這裡再給大家寫一個另一類的解法吧,前面寫的文章如下 :數學技巧||個人高中偶然發現的一個數學技巧【十字交叉法】數學技巧||雙十字法巧解一元三次方程數學技巧||一元三次方程無一次項如何解【十字交叉法】!
  • 一道高考數學題:一元三次方程求解,x-3x+2=0
    高中方程主要是熟練掌握一元二次方程,包括是否有實數解,是否重根等。三次方程求解只涉及較淺的部分。三次方程也有韋達定理和求根公式,但是不要求掌握。對於高考中出現的三次方程求解,不要慌張,按部就班的通過試根、因式分解降次即可。例:求解一元三次方程,x-3x+2=0分析:一元三次方程首先進行試根,嘗試+1、0、-1這三個實數是否是方程的解。
  • 一元三次方程的故事
    然而對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卻使眾多的數學家們陷入了困境,許多人的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1494年,義大利數學家帕西奧利(Luca Pacioli ,1445–1517)對三次方程進行過艱辛的探索後作出極其悲觀的結論。他認為在當時的數學中,求解三次方程,猶如化圓為方問題一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種對以前失敗的悲嘆聲,卻成為16世紀義大利數學家迎接挑戰的號角。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的歷史
    人類很早就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對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則是進展緩慢。古代中國、希臘和印度等地的數學家,都曾努力研究過一元三次方程,但是他們所發明的幾種解法,都僅僅能夠解決特殊形式的三次方程,對一般形式的三次方程就不適用了。  在十六世紀的歐洲,隨著數學的發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數學文獻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爾丹諾公式」,這顯然是為了紀念世界上第一位發表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義大利數學家卡爾丹諾。
  • 跨越1000餘年的一元代數方程求解,2、3、4次均存在根式解
    接下來的介紹的是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的代數解,然而這三類方程的求解問題,卻跨越了1000多年,然而對於五次及更高次代數方程的求解,我們放棄了根式解的尋找一元二次方程古希臘時期,對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問題,主要是從幾何的角度考慮。
  • 一元代數方程都有求解公式嗎?
    那麼一次代數方程是否都有求解公式?本文主要從基本的一元1、2次方程入手,並藉助拉格朗日方法、韋達定理、楊輝三角等性質,對較為複雜的一元3、4次方程進行了研究學習,且進一步對一元n(n≥5)次方程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一元代數方程(準確地說是一元多項式方程)的求解是一個古老的問題, 是代數學起源的最主要源頭之一。
  •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史,情節算得上是一部宮廷劇
    雖然很早就學會和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但人類對解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其過程就顯得異常艱難,進展非常緩慢。如在古代中國、古希臘、古印度等地的數學家,在學會解一元二次方程之後,都努力嘗試去解一元三次方程,雖然這些數學家都發現了幾種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方法,但都僅僅只是能夠解一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並不適用於一般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
  • 利用Excel表格的單變量求解功能解一元多次方程
    有時候,我們需要對方程進行求解,一元二次、一元三次用公式求解還是比較方便的,但是一元四次及以上,一般只能是無限接近的近似求解。Excel表格的「數據」→「假設分析菜單」→「單變量求解」,可以對一元多次方程進行求解。
  • 一場數學競賽,業餘選手戰勝著名數學家,引出一元三次方程解法
    關於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倫人就已經掌握。而對於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古代數學家們幾千年來對它一籌莫展。直到1535年,一位義大利結巴業餘選手宣稱已經找到了三次方程求解的秘密,並與另一位數學家進行了一場比賽,才讓這一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 中考第一課堂,高次方程求解(中考必考題)
    當中考或者高考的題目之中出現三次方、四次方甚至更好次方的的時候,什麼感覺。不管是初中或者是高中,教材中沒有涉及到高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是幾乎所有的中高考的試題裡面都有高次方程。有很多中學生一談起高次方程,就好比見天書一樣。其實高次方程沒什麼難的,學會了二次方程,我們就應該學會舉一反三。高次方程: 整式方程未知數次數最高項次數高於2次的方程,稱為高次方程. 解高次方程一般要降次,即把它轉化成二次方程或一次方程.也有的通過因式分解來解.
  • 一元一次方程太貴,別人一元三次方程呢!
    一上網課,老師在群裡提醒大家要講一元一次方程,群裡的對話亮了。
  • 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
    從中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知道尋找二次方程的根方法無外乎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再或者跳去求解過程,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說的這些方法算不上不同方法,因為求根公式本就是通過配方法而推導得來的。對求解任意二次方程的探索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4000多年來,許多數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在這個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
  • 用二階導數的原理分析一元三次方程的根式解
    如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圖形,即拋物線我們學過了導數,就知道了極大值極小值的求法,由此可分析拋物線上極小值就是對原方程求一次導數其結果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項,對應圖中綠色點的部分我們由此分析一元三次方程,對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是非常困難的,但現在我們僅從導數的觀點出發任何一元三次方程與X軸相交時,都至少有一個實數解,且必定存在拐點,圖形存在拐點時,就會與坐標原點對稱,所以一元三次方程都是關於原點對稱的,如下圖
  • FEALPy 有限元求解 Poisson 方程示例
    下面我想用一系列文章,介紹幾類常見方程的算例,讓大家對 FEALPy 能做什麼有個大概的了解,同時也想得到一些反饋,明確 FEALPy 下一步的改進方向。關於有限元編程的技巧細節,我會在其它系列的文章中寫。
  • 牛頓法——二元二次方程求解可視化
    為什麼這個人有這麼多想法的時候其他人也有呢?這實際上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對於處於某一領域研究前沿的許多人來說,接下來的步驟通常不會太模糊。讓我們來看看牛頓-拉夫森法的原理。x是什麼?代數的本質是求解未知量的方程。
  • 數量關係:含有三個未知數的不定方程求解
    方程法是數量關係中運用最多的也是大部分考生最熟悉的一種方法,方程法包含兩種題型,一種是普通方程,一種是不定方程。所謂的不定方程就是未知數的個數比獨立方程個數多的方程,例如4x+7y=29,兩個未知數,但是只有一個方程。今天中公教育老師為大家介紹的是三個未知數兩個方程的不定方程問題,這類題目是近兩年命題人比較青睞的考點,接下來我們為大家講解這類題型有哪些不同的問法以及該怎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