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0月懷胎,一朝分娩,看著手上肉嘟嘟的小糰子,相信每個母親的心都被滿滿的愛意填滿。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是那麼稚嫩可愛,所有的母親都恨不得把自己最好的給寶寶。可是有的新手媽媽,在寶寶出生以後奶水就不足,這是為什麼呢?
鄰居小萍就因為奶水不足犯了難,她剛生完孩子,身體還很虛弱。孩子總是哇哇大哭,但是怎麼吸吮,都不見奶水下來。小萍甚至請了專業的催乳師,無論怎麼按摩,藥也吃了不少,就是不見奶水下來。幾番折騰,婆婆也忍不住和小萍的老公犯起了嘀咕。
婆婆:"你看小萍,剛生完孩子,奶就不足,寶寶以後可讓他吃什麼呀?"
小萍老公:"媽,你別著急呀!她剛生完孩子,身子還弱著,你去集上給她買只老母雞燉燉湯,讓她補補。"
婆婆:"得,讓我來又伺候孩子,又伺候你媳婦是不?她自己沒奶,就得折騰我這個老婆子,是不?"
小萍老公:"媽,你聲小點,讓小萍聽見了多不好。"
婆婆:"得得,你就使喚我吧,有了媳婦忘了媽的敗家子。"
…… ……
小萍在屋裡隱隱約約的聽到了他們的談話,雖然嘴上不說,心裡也不是滋味。時間一長,就有些上火,甚至還出現了乳腺炎,奶水更少了。孩子整日哇哇大哭,一家人都有些焦頭爛額。
為什麼寶寶剛出生以後,就會出現奶水不足的問題呢?
一、母親信心不足,心理素質差
每個母親都是從少女的角色轉化過來的,在生孩子之前,她也沒有想過自己要面臨這麼複雜的育兒問題。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母親剛剛經歷完十月懷胎的辛苦,身體有了大幅度損耗。生孩子的過程,更是如同從鬼門關中走一遭,身體已經嚴重消耗,這時,奶水不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大多數母親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再加上孩子的哭鬧不安,更會加重母親心理負擔。心情的緊張焦慮,甚至產後抑鬱,只會更加導致奶水減少,甚至不再分泌。
二、母親餵養方法不當,過早食用配方奶
新手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後,通常在2~3天,奶水才會比較順暢。在這期間大多數的寶寶都需要餵養配方奶。但是有些母親沒有儘早餵母乳,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為了安撫其情緒,過度依配方奶,以停止嬰兒哭鬧,這種方式會降低母親乳T建立泌乳和排乳的反射刺激,影響母親體內泌乳激素的形成,導致乳汁分泌不足。
小琴就是剛剛生出寶寶的一位新手媽媽,她的孩子出生以後,她就奶水分泌不足。在醫院觀察的7天裡,孩子一哭鬧,她就餵配方奶,等配方奶餵完以後,再讓孩子吃母乳,這時候孩子基本上已經安撫成功,產生了睡意,不再吸吮乳頭。有時候她狠心把配方奶拿開,但是母乳一時半會兒也下不來,看著孩子哇哇大哭,又於心不忍,只好繼續餵配方奶。一來二去,她的奶水也漸漸越來越少,最後孩子還沒滿月,就停止了母乳餵養。
三、母親體質虛弱,母乳暫時供應不足
母親在生完孩子後,都會體質虛弱,需要靜養,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流行傳統的"坐月子"的原因。即便是母親出了月子,但是由於孩子自身增長快,在第3周、第8周和三個月的嬰兒體重增長尤其過快,對營養的需求大大增加。母親體質尚未恢復,暫時乳汁供應不足,就會產生缺奶水的現象。這種缺奶情況一般是暫時性的,在這期間,母親一定要注意營養跟進,可以補充可下奶水的:鯽魚湯、豬蹄湯、烏雞湯等催乳湯,也可以請專業的催乳師進行手法按摩,以及中藥調理等方式。新手媽媽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給自己造成心理負擔不說,對泌乳也沒有半點好處。
母乳餵養營養豐富,其中營養元素含量遠遠超過配方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親應母乳餵養,儘量將孩子餵養到一歲半至兩周歲,對寶寶和母親都有好處。
既然母乳餵養寶寶好處多,那麼有什麼催母乳的好辦法呢?
儘早開奶,增強寶寶與母親的聯繫。寶寶剛出生時,正是極度需要母親的時候。儘早開奶,有助於寶寶與母親建立親密的母子關係。接生的護士將分娩出來的寶寶清洗乾淨後,就會放到母親胸前,讓母親摟抱自己的寶寶,並將乳T塞入寶寶口中。母親在看到寶寶之後,下丘腦會分泌泌乳激素,奶水也就自然而然下來。寶寶哭泣不止時,應儘量使用母親自己的乳T安撫寶寶,不要使用安撫奶嘴。假如觀察寶寶的尿液發黃髮濃,就說明寶寶沒有吃夠母乳,這時可適當添加配方奶,以保證寶寶的奶水需求。
關注寶寶身體變化,按需餵養。有些新手媽媽會參照一些所謂的科學育兒書餵母乳,兩個小時哺餵一次。這種方法雖然有它一定的科學性,但是最主要的一定是:關注寶寶身體變化。如果寶寶體重增長快,尤其到了三個月以後,奶水需求迅速增加。由於母乳易吸收、易消化,所以,寶寶可能不到兩個小時就會產生飢餓,就會小手亂揮、哭鬧、蹬腿等要母親抱,並且尋找奶頭。這時候,母親就不要按照書中所說,一定等到兩個小時再喂,要根據寶寶的需要餵養,這樣才能夠順應寶寶的生長發育需求。
閨蜜是一個非常細心的母親,早在孩子沒出生時,她就購買了大量的育兒書,將寶寶每個月的身體變化表擺在床前,實時查看。孩子三個月了,她看到書上說要兩個小時餵母乳一次,就嚴格執行。結果孩子哇哇大哭,她就把孩子抱起來哄,可是收效甚微,又不肯餵孩子配方奶,擔心配方奶會影響自己母乳分泌,結果孩子的體重明顯比同齡孩子偏輕,而且白天總是昏昏欲睡,精神狀態比較萎靡。
閨蜜的婆婆有些看不下去了,偷偷地跟閨蜜的媽媽提建議,說多餵孩子一些奶。閨蜜的媽媽就去勸說閨蜜,閨蜜總算聽進了一些,才答應孩子哭鬧起來就餵奶。慢慢的孩子體重逐漸上升起來,人也精神活潑多了,大家也都放下心來。
母親心態要放鬆,保證充足的睡眠。媽媽有個好身體,各個器官才能協調運作,母乳也才能足夠供應。建議新手媽媽一定要放鬆心態,保護好自己。不論孩子有怎樣的表現,一定要從容鎮定,並且堅信能夠跟孩子一起渡過難關。出生不久的寶寶,由於沒有形成自己的生物鐘,白天夜晚都有可能睡眠,而且月齡越小的寶寶,睡眠的間隔越短,甦醒的次數也就越多,這就造成了母親睡眠時間不足。
新手媽媽在呵護寶寶的基礎上,一定保重自己的身體,多食用新鮮蔬菜,適當補充肉類、魚類。這樣無論是為了有更充足的奶水供應,還是對自己將來恢復身材,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枕邊育兒寄語:
母乳餵養是一門比較複雜的學問,它需要新手媽媽有耐心、有毅力,才能逐漸掌握。要想成功地實現母乳餵養,離不開新手爸爸和周圍長輩們的呵護。新手媽媽從一開始的開奶成功,到後來的母乳充分供應,有一段漫長而艱辛的路要走。建議家人們也要打起精神,多多關心新手媽媽。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面對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