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之間說為橋

2020-12-14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語言表達上我逐漸找到了我要努力和超越的偶像,那就是當今很紅的相聲演員嶽雲鵬。外形上,我倆都稍微有一點胖;表演上,我的口才已經和他不相上下;風格上,我有望超越他,因為我不太喜歡他那種『賤賤』的感覺!我的目標是成為新一代的相聲領軍人物!」在日前舉辦的一場以「說寫創造未來」為主題的「童喜喜說寫課程」全國高端研討會上,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六年級學生何朝偉在北京清華附小的舞臺上侃侃而談。今年11歲的何朝偉幾年前可不是這個樣子。「那時的我,不太喜歡讀書,看到一大頁紙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漢字,頭皮就發麻。也不太愛說話,因為嘴巴沒把門的,沒注意就把自己僅存的一點點小隱私都說出去了。當然就更不喜歡寫了,因為我很懶!一二年級時,老師布置我們每天寫日記,每天我總是拖到最後才做這項作業,像擠牙膏一樣,拼命擠出幾句話,算是完成了老師的作業。」

三年級那一年,何朝偉的語文老師換成了王豔,她帶領學生開展口頭作文,也就是「童喜喜說寫課程」的訓練。「第一周,王老師就通過一些好玩好聽的繪本故事融化了我心裡的那座冰山,我發現書中的故事竟然如此生動有趣。」之後,王豔把原來班上的「每天寫日記」改成了「每天說一段話」,並鼓勵學生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漸漸地,小朝偉說得越來越大膽,從地上的紅綠燈說到天上的飛機、海上的艦艇,再到外太空的外星人……再後來,王老師開始教他們畫思維導圖、列簡單的提綱。在說之前,先確定一個題目:凡是有趣的事情、奇怪的事情、或者特別的心理感受等都可以作為題目,然後把題目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再想一想自己想說哪幾個方面,就畫幾條分支,再去細細分叉。漸漸地,學生們越來越敢說,越來越想說,也越來越會說。

在王老師的課堂上,語文不會有很多的書面作業,而讀書、看電影就是學生的作業。她組織學生每月到學校大禮堂看一部電影,周末作業中的一項也是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一部電影。看完電影後,學生們會把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瞬間說出來,說自己對故事主角想說的話,為影片配音,改編故事情節……「每次,玩過、看過後,就是我們即興表達的時間,那時的我們都不願意下課,而是在教室盡情表達。」何朝偉說,「今年7月,我還代表學校,參加了淮安市第三屆中小學體育藝術文化節展演。媽媽說我每次上臺,都自帶光芒。」自帶光芒的何朝偉看起來是那樣的開心而自信。

以「讀寫之間說為橋」為理念的「童喜喜說寫課程」,歷時8年精心研發,已在全國30多個城市的萬餘師生和父母中成功實踐。這個課程以自我教育為核心,通過共情生活、藝術觀察、智慧傾聽、邏輯閱讀、哲學思考、精準表達、優美書寫等七大原則,同時實現深化閱讀、精練口才、輕鬆寫作三大妙用,在塑造兒童人格、經營現代家庭、提升教師幸福感上,均顯示出非凡效果。8年來,童喜喜和夥伴們深耕教育第一線,所研發的「童喜喜說寫課程」以強化說寫技能為抓手,為兒童賦能,為家長分憂,為教師助力,受到廣泛好評。

「『童喜喜說寫課程』讓孩子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當然,受益的還有我自己。最顯著的變化是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表達自我。」何朝偉的語文老師王豔說。以前的王豔在陌生人面前,基本是沉默、微笑、點頭或搖頭。上中學時,有一次走親戚,親戚直接問王豔爸爸:「這孩子是啞巴嗎?」現在的王豔,能在公眾場合自如地表達自己,也開始有意識地傾聽,有了有詳略、有重點的講述意識,而這一切的蛻變都得益於「童喜喜說寫課程」。王豔說:「我幾乎年年獲得江蘇省中小學生詩歌競賽『優秀指導獎』。更重要的是,我的教育生活,已經變了。」為了引導學生說得精彩,必須要先讓學生的學校生活更加精彩。因此,王豔的語文教學、作文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課堂也更加開放。她的課堂不再局限於一本語文教材,而是將廣闊的生活作為課程資源。學校的地下停車場、滿是白霜的大操場、出差帶回的地方特產、經典的童書、電影……都是學生們的說寫素材。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問題,作為語文老師,王豔也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年。當看到兒童文學作家童喜喜在文章中說自己的創作得益於童年時期的這項訓練,還分享了一些操作方法時,王豔感覺眼前一亮,並立刻決定嘗試。為了讓孩子們「想說話,有話說,敢張口」,王豔首先把語文課前的5分鐘改為「即興表達課」,王豔發現,一旦拋出的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後面根本不需要她做什麼特別指導,「我只要準備好聆聽的耳朵,準備好讚美的大拇指,孩子們就能讓我享受到一場特別的口頭表達盛宴」。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學會藝術地觀察生活,王豔帶著孩子們開始了「午間20分鐘觀察」訓練,隨後又採取「每天10分鐘頭腦風暴式」的說寫作文選題實驗,每天一篇不間斷的口頭練習,加上每周一篇學校規定的課堂作文的精寫訓練,無論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孩子們都進步飛速。「現在,我們班的很多孩子能在頭腦風暴式的作文選題後,在5分鐘之內快速構思,當堂進行口語作文的展示。」王豔驕傲地說。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來自教育、文學、播音主持三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提升孩子的說寫能力和說寫對兒童教育成長的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對中國、美國、芬蘭、德國、丹麥五個國家在口才與寫作方面的教育實踐經驗和方式,進行了交流分享。與會專家通過分析比較發現,童喜喜提出的「讀寫之間說為橋」的理念,是對解決讀寫轉化、從輸入到輸出的完美轉換這一世界性難題的一大研究貢獻。兩度獲得美國富布萊特高級學者獎、美國波士頓麻州大學教育領導學系嚴文蕃教授說:「聽說讀寫是學習語言的四個重要環節。如何有效提高寫的能力,歷來是美國教育,也是世界教育的難題。童喜喜說寫課程,梳理四大元素間的關係,把聽納入說中,以說架起讀和寫的橋梁,這是真正的整合。在攻克世界難題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談到「童喜喜說寫課程」的緣起,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專家童喜喜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介紹說:「我只上過一天的幼兒園,從小就被送到外婆家,是在鄉鎮讀的中小學。但我從小就不怕作文,覺得寫作文很有趣。這得益於童年時受過的『口頭作文』訓練。」童喜喜在2003年,僅用6天時間便完成了她的第一本10萬字的兒童文學作品《嘭嘭嘭》。該書獲大小獎項數十項,被評為「中國十大品牌童書」「冰心文學圖書獎」等,迄今暢銷不衰。之後,她又用很短時間完成了《我想做個新的孩子》《那些新教育的花兒》《新父母孕育新世界》等教育專著,作為一位圖書銷量500餘萬冊的作家,童喜喜在寫作上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自1999年起她資助失學女童而進入教育公益事業,2009年起開始擔任新教育實驗的義工,18年的教育經歷,讓她同時以教育專家的理性,研發如何打開寫作黑匣子,推出了「童喜喜說寫課程」。

本次會議上,推出了童喜喜帶領名師團隊研磨的首個面向兒童的說寫讀本《童喜喜說寫手帳》和《讀寫之間說為橋——童喜喜說寫課程實戰攻略》。作為這套書的第一讀者,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副主席、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張明舟評價說:「能說會寫,不應是少數人的特權。閱讀《童喜喜說寫手帳》,讓我發現,兒童與理想、自然、閱讀、親情、友情、協作、尊重、感恩、遊戲、規則、儀式感之間,原本沒有距離。」(本報記者 梁傑)

《中國教育報》2017年11月13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工作站喜閱說寫全國巡講團來嘉興分站巡講
    活動基地學校圍繞親子「五共」(共讀、共講、共演、共繪、共創)開展各類親子共讀活動,取得初步成效。為了支持與進一步推廣螢火蟲親子共讀,提高教師的親子共讀輔導服務水平,營造更好的家庭教育閱讀氛圍,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書香校園的建設,嘉興教育學院特別邀請到新教育螢火蟲親子共讀工作站童喜喜喜閱說寫全國巡講團來嘉興進行巡迴演講。
  • 黃建芳 嶽陽讀橋
    那時,我和千千萬萬百姓一樣,內心渴望湖上有座橋。感恩黨和政府英明,關注民生。1995年8月嶽陽市政府決定改渡為橋,1996年12月I9日動工修建,歷經四年的艱苦奮鬥,天道酬勤,2000年12月26日洞庭湖大橋竣工運行。 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橋
  • 非常越讀丨董橋·讀胡適
    我讀胡先生讀了幾十年。一九六0年我到臺灣升學那年胡先生還在中央研究院長任上,一九六二年我在臺南讀大二胡先生在南港逝世,宿舍裡圍看報紙的同學說我們終歸曾經跟胡先生生活在一個島上。胡先生是老派人,有些說法有些做法很像我父親那個年紀的人,有點偏見,有點冥頑,有點迂闊,有點可笑,有點親切。
  • 廢名《橋》讀書筆記
    《橋》對我的感覺就是很難懂,特別是下篇,不知道它在寫些什麼。它不是像一般的故事情節型的小說,它更像一種散文式的連綴,整個文章充滿的一種詩意的感覺。它的文字沒有很大的張力,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就是通過平淡的敘述去描繪出一幅幅生動詩意的畫面。
  • 你在橋上看風景,卞之琳《斷章》被稱朦朧第一詩,適合一個人品讀
    有人說,《斷章》太短,人生漫長,這是自己一輩子都寫不出的詩。這首詩創作於1935年10月,據作者自己說,這四句詩本來在一首長詩中,但全詩只有四句讓他滿意,於是抽出來獨立成章,標題也由此而來。《斷章》的美,美在不可言說,美在蘊藉豐富又詩意濃長。《斷章》的美,美在畫面。
  • 讀寫整合,讀為寫奠基
    「老師,我讀了不少書,為什麼作文還寫不好呢?」每屆新生入學,我引導學生多讀書勤作文時,都會遇到類似疑問。經過內容測試,我發現這些學生閱讀質量並不高,僅僅滿足於知道「這本書講了什麼故事」,而忽略了整本書內在的有機聯繫,所讀內容呈碎片化狀態,個人有效思考基本上沒有啟動。
  • 神往青橋 ——讀林華《邂逅美麗青橋》有感
    青橋村由青橋、嶺頂、高山頂三個自然村組成,以青橋自然村為主,人口二千一百多人,土地一千五百多畝。青橋村坐落在董奉山北麓,彌勒峰下,三面臨山,一面向著盆地平原,龍溪穿村而過,溪上建有一座青石橋。史載,青石橋原為長樂南鄉人進城的必經之處,宋代(1248年)鄰村福州裡(今叫福州地,屬古槐鎮福坊村)人張鎮十六歲鄉試魁選,赴京會試路過青石橋時曰:此行為「取青紫如拾艾」。
  • 考考老溫州:第一橋因何而得名?第二橋又在哪裡?
    早在明弘治年間,《溫州府志》中就有記載稱:第一橋,在城內孝睦坊。 其實讀一讀這首竹枝詞,你大致上就能知道第一橋的由來。 城門第一橋 楊蟠將這裡定名為「孝睦坊」,表彰戴家兄弟二人孝順長輩、同胞和睦。
  • 繪本創意讀寫名師曹愛衛明天開課
    她是小語界繪本創意讀寫第一人,杭州長壽橋小學副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教壇新秀,全國小學語文優質課現場評比一等獎得主! 明天,曹愛衛老師將走進明珠實驗學校還孩子們玩一玩《小老鼠的魔法書》這本繪本。杭州市明珠實驗學校位於石祥路38號。是杭州最大的流動人口子女學校。這是繼KB99中國西湖少兒經典閱讀峰會名師閱讀課走育才教育集團總校後,第二次走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
  • 二十四橋明月夜,是橋名叫「二十四」還是揚州共有二十四座橋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寫過一首描寫揚州的詩,其中的千古名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讓世人對揚州充滿了嚮往。想要身臨其境看看揚州的橋,聽聽美人吹奏的音律。到底揚州有沒有這座「二十四橋」,還是揚州在唐代一共有24座橋沐浴在月光之下。這個問題還是需要研究分析一下,看看杜牧的詩中是寫實還是虛指。當代揚州有一座橋叫「廿四橋」,廿四就是二十四的意思。
  • 小學語文《橋》說課稿及教學教案設計模板
    在最打動你心靈的地方寫上自己的感受或感動的原因,並讀一讀,怎樣感受就怎樣讀。②、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以悟代講,以讀代講,更能讓學生直接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對話中觸動情感的脈搏。
  • 《橋》教學設計
    《橋》教學設計一、 創設情境,新課導入有一個村莊有座窄窄的木橋,他和村裡的一百多號人一起經歷了一場可怕的災難,究竟發生了什麼了,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黎明。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老師指導「肆、奠」字的書寫。2、思考:課文寫了怎麼樣一件事?
  • 憶昔午橋橋上飲(河洛拾珠)
    連日來,秋雨連綿,草木如洗,黃、綠、紅……各色相間,深深淺淺,使人想起「洛陽八小景」中以草聞名的「午橋碧草」。  午橋,即定鼎門前的通仙橋,唐代宰相裴度和宋代宰相張齊賢都在午橋附近建有別墅。他在東都洛陽集賢裡置了一所宅第,又於午橋附近建別墅,起名「綠野堂」。每有閒暇,他便與白居易、劉禹錫等詩人酣宴終日,好不快意,一時間東都名士皆從之遊。  北宋時,張齊賢罷相歸洛,得裴度午橋莊,每日與人觴詠其間,頗為自得。宋人鄭文寶寫了一副對聯:「水暖鳧鷖(yī)行哺子,溪深桃李臥開花。」時人評價此聯不減唐人高處。此後,因這些名人、名聯,午橋勝景更加聞名。
  • 五年級下冊《橋》公開課怎麼上?僅供參考!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等一會兒說出來。(多媒體出示: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2.指幾名學生說主要內容。3.我們一起來說說這個感人的故事。請再讀課文,找出讓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說一說。3、擁戴 清瘦 沙啞 豹子 生齊讀詞語,這些詞語在課文中都是描寫誰的嗎?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非常悽美,讀來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有另於其他的詩人,寫更為刻骨銘心,讀起來也更加的令人傷感。讀他的詩作,總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人的那一份真誠,以及詩人骨子裡的堅強,同時他也是非常的自信,例如他有這樣的詩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便是他有自信的代表。所以說這也是一種品格,要知道當時的詩人被貶到嶺南十幾年的時間,可是他依舊保持了骨子裡的那一份自信,以及高貴。
  • 全國第一所「童喜喜說寫課程」基地學校授牌
    9月15日,全國第一所「童喜喜說寫課程」基地學校授牌儀式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第七實驗小學舉行。說寫課程創始人、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專家童喜喜為第一所基地學校親自授牌。內黃縣教研室主任杜書峰、縣小學語文教研員高利琴、校長連金義和全校師生全程參與此次活動。連金義校長代表學校接受了授牌。
  • 語文同步學 小學生寫作段落之間過渡的方法
    從上學開始,學語文就有一部分是不可分撥的,那就是寫作,在1-2年級時初級鍛鍊看圖寫話,從3年級開始就正式接觸作文了,寫作文鍛鍊的不只是一個人的思想,其中還有邏輯,想法等等,而在寫作中同時有很多技巧,語文同步學給大家整理了小學生寫作段落的過渡方法,快來看看哦~(家長給娃收藏了!)
  • 二十四橋,從來就不是一座橋
    詩中的四百八十寺、七十五長亭、三十六宮,和二十四橋一樣,都是泛指數量眾多。小杜當初不寫「二十四橋」,也可寫「二十二橋」或「二十六橋」。其實,杜牧還算靠譜。李白最愛說大話,滿嘴跑火車,什麼「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卻沒人與他較真。
  • 宋詞賞讀:愁什麼愁,恨什麼恨,畫橋深處水邊亭,都忘卻
    記畫橋深處水邊亭,曾偷約。多少恨,今猶昨;愁和悶,都忘卻。拚從前爛醉,被花迷著。晴鴿試鈴風力軟,雛鶯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錦繡鬧妝時,東風惡。什麼樣的人能什麼都忘卻?古來詩詞人眾多愁,大多壯志未酬,理想付之東流,杜甫、李白、李商隱、李清照、蘇軾他們哪個不愁?
  • 如果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是「橋」,這個作文應該如何寫?
    高考加油·網絡供圖其實在預測全國卷一的作文題目,除了「橋」,還猜到了一個「星辰」。本文主要講解「橋」如何寫。若是20120年高考作文涉及到「橋」的素材題目,首先我們要明白,這個題目想要我們寫的什麼內容。此這個名詞事物來分析,無外乎「作用——連接」和「情懷——故鄉」。在此強調一下,凡是名詞事物為題目,都要想一下它作用和情懷。說白了就是實寫(作用)和虛寫(情懷);而實寫作用,一定要以此為基礎延伸一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