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翻看朋友圈,會發現很多家長都在樂此不疲的每天幫孩子打卡,不管是閱讀還是舞蹈,又或者是其他的學習愛好,似乎只要堅持21天,就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
雖然這看起來會有一定的道理,孩子有時確實也會堅持,但21天之後呢?這樣的習慣能夠保持多久,其實都是一個未知數。
浩浩剛上小學一年級,每天晚上的作業雖然不多,但是浩浩卻總是要磨蹭10點才睡。
放學回家不寫作業,先要玩一會,吃飯要吃一個多小時,寫作業的時候不是一會兒要喝水,就是一會兒要上廁所,總之很難安靜的寫作業……
於是父母會想盡辦法讓浩浩能夠專注於學習,除了21天養成好習慣之外,還會用一些獎勵的方法去激勵孩子。
比如孩子每次能夠完成一個小目標時,就會獎勵孩子一朵小紅花,集齊了十朵小紅花就能夠換一個他們喜歡的玩具等等。
然而好景不長,起初浩浩還能夠好好寫作業,期待著拿到小紅花。
可是漸漸的浩浩又恢復了原樣,這樣浩浩父母頭疼不已,為什麼孩子總是不願意配合自己,總是學不會如何管理時間呢?
1、目標設定不合理
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將直接決定孩子是否願意去完成,如果目標設定的太過簡單,那麼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夠很輕鬆的完成。
所以這時孩子並不會因為他的成功而有優越感,也就無法從根本上對孩子起到激勵作用。
但是如果目標設定的過高,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總是嘗受到失敗的滋味,那麼孩子的積極性就會一點一點的喪失。
甚至有的孩子會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認為自己做什麼都無法成功,逐漸的放棄自己,不願意再努力。
2、獎勵對孩子沒有誘惑力
有些父母會通過小紅花,小星星之類的方式激勵孩子,承諾孩子完成哪些目標時,就帶他們去遊樂場,或者是公園。
但是如果每次的獎勵都是這樣,孩子自然會產生厭煩感,他們不會為了想要獎勵而努力,因為這些獎勵根本對孩子就沒有誘惑力。
如果真的想要激發孩子的動力,那麼在制定獎勵時就應該考慮到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或者直接可以讓孩子參與其中。
這樣父母制定出來的學習計劃以及獎懲措施,才能夠對孩子起到真正的激勵作用,讓孩子願意更努力。
3、親子間溝通出現障礙
溝通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橋梁,只有有效的溝通才能讓父母更了解孩子,讓孩子更親近父母。
但是很多父母都會忽略這一點,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要求孩子,從來不會考慮孩子的想法,甚至認為孩子根本不會有自己的想法。
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客觀的看待孩子,儘量用溫柔的語言去描述孩子的內心活動,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
在此基礎上,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和孩子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孩子一點點的進步。
4、孩子有明顯的畏難情緒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一帆風順,誰也不想要遇到困難和挫折。
但在現實生活中,人生之路不可能沒有荊棘,很多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會本能的想要退縮,他們不願意去挑戰困難,因為害怕嘗試失敗。
這就會使孩子變得自私自利,他們習慣性的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不是想著如何投機取巧明哲保身,就是自己不斷的往後退。
把他人推到最前面去迎接困難,這種畏難情緒直接就會導致孩子做事磨蹭拖拉。
面對孩子的拖拉磨蹭,缺乏時間觀念,父母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如果時間管理訓練搞錯了方向,那麼自然而然就會讓導致時間管理計劃的流產。
1、對孩子的身體進行訓練
如今體育鍛鍊在孩子的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重要,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才能讓孩子能夠更專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
所以孩子的身體訓練非常重要,但很多父母卻只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孩子的身體。
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能讓他們進行鍛鍊的時間和場地,當然最好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們喜歡的運動種類,而不是強迫孩子去選擇父母認為適合他們的運動項目。
在體育鍛鍊中,孩子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提高,對他們的平衡力,體力,耐力,協調力等方面都會有幫助。
2、對孩子的心靈進行訓練
心靈美才是真的美,孩子應該有廣闊的心胸,這樣他們才能接受更多的知識,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歡迎,同時孩子也應該具有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應對任何事,才能讓自己一直保持樂觀的心態。
如今很多孩子都非常浮躁,他們總是很難安下心來好好的做一件事情,哪怕是玩都會三心二意,今天喜歡玩這個,明天喜歡玩那個,一點都不專一。
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站樁或者靜坐等方式,讓孩子的內心得到平靜,讓孩子能夠真正傾聽自己的聲音,從而讓他們有一個強大的內心。
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不要凡事都包辦孩子,而是讓他們有動手的機會。
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參與到家務事中,才能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從而對家庭更有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會一直伴隨著他們,讓孩子在進入社會之後也會很有擔當。
3、對孩子的大腦進行訓練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這除了和先天的遺傳基因有關,後天的訓練也是必不可少。
父母可以通過讓孩子閱讀寫作的方法,讓孩子的大腦思維更加活躍,讓孩子的理解力和記憶力都能夠得到提升。
當然孩子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也非常重要,這一點可以通過數學的方法去對孩子進行訓練,讓孩子講述數學題的解題思路,其實對孩子的大腦思考能力很有幫助,能夠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父母要學會肯定孩子,鼓勵孩子,通過對孩子的三大訓練,讓孩子更具時間管理能力,成為時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