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多半自我價值感不足,這4招比時間管理訓練更有效

2020-12-17 蜀人未晰

很多寶媽經常購買一些可以安排孩子時間的東西,就像時間表更是十分常見的。寶媽在育兒的過程中,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汲取知識,更好地教育孩子,讓孩子可以不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寶媽們所學了方法往往效果不是那麼明顯,很多寶媽都感到十分失望,把這歸咎於天賦。

每個寶媽都有望子成龍的心思,每當事與願違時,便會有著極重的失落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寶媽在給孩子安排獎勵時都是盡力滿足孩子,但是往往孩子做到的事情卻比較少。有些孩子只要一哭,寶媽就覺得自己是在強迫孩子,從而改變自己的做法。

長期從事拖延現象心理研究的專家皮爾斯·斯蒂爾教授發現,孩子會有拖延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十分具有規律性,只要寶媽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些問題。

01為什麼孩子會做事拖延呢?

1.父母做事本身就拖延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也是他們小時候的標杆,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會被孩子學習。

如果父母本身做事就有拖延的習慣,那麼孩子也會跟著父母有這方面的行為習慣。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十分重要,而且在孩子們的心中,因為與父母之間的親近關係,會學習父母的為人處事。

2.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限制孩子

很多孩子在小時候沒有自我限制的能力,家長對孩子的言行舉止也不進行限制。

孩子就會漸漸養成驕縱的習慣,很多孩子在做自己不喜歡事情的時候都喜歡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如果家長不給孩子界定一個時間,他們就會無限制的拖延一直到最後一秒,實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們才會去做。

02孩子無法認識到自我的價值

自我價值感不足指的是我們在做一件事時,由於看不到事情本身的意義和價值,缺乏做事的動力,所以很容易出現拖延行為。

在父母給孩子界定目標時,由於目標太高在短時間內無法完成,孩子無法得到應有的獎勵,就會漸漸失去信心。很多孩子在年齡小時根本無法考慮長遠利益,他們只在乎眼前的。

所以在短時間內他們無法完成父母要求時,就會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漸漸的便開始不願意觸碰父母所給界定的目標。

而且在生活中有很多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做事情時孩子們很容易會分心,如果專注度不夠就會把完成一件事情的時間無限拖延,這會讓孩子十分的不耐煩。

03如何讓孩子做事不拖拉?

1.父母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好決定去做一件事情時,就要立刻去做,不要拖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與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目標和自己做事的進度,讓孩子也可以有相同的體驗。

從父母做事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只有讓孩子感同身受,才不會讓說教只停留在言語上的功夫。

2.父母要和孩子進行適當的溝通

兒科專家表示:

父母和孩子充分溝通,讓他認識到做某事的意義,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激發孩子的內驅動力。

孩子和父母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方法都不一樣,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與孩子進行適當的溝通,這樣可以更便捷的了解到孩子的具體想法,針對孩子情況制定目標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不要強迫他們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如果一件事情他們是非做不可,但是他們卻不情願,父母就要跟他們講道理進行勸說,而不是一味的打罵強迫。

3.給孩子設置的目標符合情況

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父母要根據自己的孩子來制定目標,這樣可以更好的方便孩子完成。孩子在完成目標之後,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進行獎勵,這樣的話可以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父母在給孩子制定獎項的時候,一定要確保獎品都是孩子們自己所喜歡的,這樣可以給孩子們足夠的誘惑力。為了自己喜歡的事物,往往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潛力,來自內心的驅動會讓他們更快完成一件事情。

給孩子安排計劃一定要鼓勵孩子,哪怕沒有完成也不要嚴厲的批評,以防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另外一就是在制定的時候一定要適合自己的孩子,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做事有效率而且不拖拉。

相關焦點

  • 孩子磨蹭拖拉,時間管理訓練不起作用?這4招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早飯後父母要讓孩子整理書包趕緊出門,可是在門口等了好久都沒看見孩子出來……為了讓孩子改正磨蹭拖拉的壞習慣,很多父母對孩子實行了時間管理訓練,比如當孩子按時完成了某件事情時,就能夠得到相應的獎勵。起初孩子確實會很有動力,但是時間久了之後孩子又會重蹈覆轍,他們拖延的毛病又會出現在生活之中,為什麼時間管理訓練沒有效果了呢?因為不管何種獎勵,都是利用外界的刺激讓孩子得以短暫的改變,卻無法讓孩子從內心真正懂得如何管理時間以及管理時間的重要性。
  • 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的原因,打罵並沒有用,用這五個妙招更有效
    導讀: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的原因,打罵並沒有用,用這五個妙招更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的原因,打罵並沒有用,用這五個妙招更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做事太拖延,「時間管理訓練」不起作用?是訓練搞錯了方向
    ,讓孩子更親近父母。但是很多父母都會忽略這一點,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要求孩子,從來不會考慮孩子的想法,甚至認為孩子根本不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客觀的看待孩子,儘量用溫柔的語言去描述孩子的內心活動,這樣孩子才會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在此基礎上,父母可以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和孩子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引導孩子一點點的進步。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孩子出現磨蹭現象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問題。孩子做事拖拉磨蹭,通常因為哪些原因?1、沒有時間管理意識孩子做事磨蹭拖拉,很可能是由於沒有時間管理的意識。很多小朋友缺乏對時間的基本認知,甚至不知道5分鐘和10分鐘有什麼區別。對時間只有一個籠統的概念,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磨蹭行為是在浪費時間。所以家長需要幫助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讓孩子懂得時間的意義和管理時間的方法,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做事磨蹭的現象。
  • 孩子做事磨蹭?智慧爸媽用這4招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說好看完這集動畫就吃飯,結果還要看?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到點不做作業、不吃飯、不睡覺,一點沒有時間觀念,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研究人員邀請了 89 名 4~6 歲的兒童,回答了一些與時間相關的問題 (Springer, 1952)。研究結果發現4歲左右的孩子幾乎對時間沒有概念,無論是時間點的理解,還是時間長短的預估,他們都非常陌生、並且無法理解。
  • 孩子做事磨蹭的根源是什麼?父母試試這4招讓孩子「勤快」起來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知道,孩子畢竟和成年人不同,孩子沒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所以並不會在意自己完成事情所要花費多久的時間,也不會在意那些沒完成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除了玩耍,孩子不會把其他未完成的事情想得太重要。所以因為他們這樣模糊的時間觀念,孩子才會做事變得比較磨蹭。
  • 孩子性子慢做事愛磨蹭怎麼辦?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習慣培養>正文孩子性子慢做事愛磨蹭怎麼辦?   (3)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我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在最多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   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
  • 孩子磨蹭拖拉,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帶給我們3種混亂的家庭狀態!
    我在養育孩子和輔導學生的實踐中總結出一個經驗,我覺得解決孩子的磨蹭拖拉,需要教會孩子時間管理能力。因為孩子磨蹭拖拉,被動叫不動,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從小缺乏時間管理能力會給我們的孩子和家庭狀態帶來很多的問題。
  • 怎麼改變做事磨蹭的孩子
    因為缺少了很多獨立做事的機會,孩子確實缺乏鍛鍊,時間一長,孩子就不具備獨立做事和思考的能力。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太小,做事情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有點焦慮或焦急的父母看到此情此景,肯定不好受,於是開始主動去幫孩子,並且抱怨和指責孩子。面對父母的指責,孩子可能繼續磨蹭以示對抗,如此循環,父母抱怨和指責的越久,孩子就容易對抗。孩子本身年齡很小,心理生理都還不成熟,家長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比較孩子做事的快慢,肯定會覺得孩子磨蹭,孩子做事情的速度怎麼可能與大人一樣?
  • 孩子做事喜歡磨蹭,三招告別孩子拖拉磨蹭,就看父母會不會教育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存在一些硬性的問題,不過在這些問題當中,也有一些問題是讓很多父母表示比較困擾的。譬如孩子在做事的過程當中總會出現磨蹭的狀態,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沒有辦法。吳女士其實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是挺優秀的,但是孩子身上的確存在一個非常大的隱患,那就是做事磨蹭。
  • 孩子磨蹭不專心怎麼辦?試試這些比吼叫威脅恐嚇更有效的方式!
    孩子總是需要休息的……時間一長,孩子形成了習慣,就算不想上廁所也藉口要去,就算不渴也藉口要喝水,這嚴重導致孩子練琴不專心、三心二意,一首曲子很久也練不好。如果在孩子做事時,家長總是幹預,或者外界環境嘈雜,家裡開著電視,幹擾因素這麼多,難怪孩子養成了做事不專心、磨磨蹭蹭的毛病。
  • 書單推薦丨孩子磨蹭、做事沒條理,建議父母看看這些書
    這時候,我們就要審視下自己了,孩子磨蹭、做事沒條理、沒規劃,是不是我們幹涉的太多?我們越操心,孩子越容易產生依賴,凡事都要靠父母去提醒。停下來,適當做做懶父母,但凡孩子自己能做的,咱就別不插手,適當讓他承受後果,他才會做自己的小主人。下面這幾本,推薦父母們一定要讀一讀。01.
  • 孩子做事磨蹭?靠催不是辦法,這5個點改掉壞習慣
    ,使孩子的做事效率降低,也就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磨蹭」。4.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有研究表明,孩子對短時間的估計是不準確、多變且不穩定的,並且他們會常常利用磨蹭來表達對即將要做的事情的不滿或不感興趣。如何有效地緩解孩子的磨蹭1.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家長可以在家裡顯眼的位置安置一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隨身攜帶的手錶,時不時問問孩子當下的時間,讓孩子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 自我價值感高的孩子更有自尊,卻常常被父母的行為破壞
    這是一份很用心又溫暖的禮物,想必也不是一天做好的,費了很多心思和時間,足見多多對媽媽濃濃的愛意。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們更多的是羨慕郭晶晶和孫莉,可以得到這麼好的祝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也是受益者,他們會因此提升自我價值感。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孩子沒有形成時間觀念,是他們做事拖拉磨蹭的原因。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但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而父母又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孩子。所以,父母看著孩子慢慢做事情,就覺得他們很磨蹭。
  • 磨蹭被寫進學習計劃,聰明父母試試這5招,讓孩子變勤快
    導語: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愛拖延,聰明父母試試這5個方法,根治孩子磨蹭!孩子做事磨蹭幾乎是通病,剛在地鐵上聽到倆寶媽聊孩子,其中一個問:「你家孩子做作業怎麼樣?」歸結起來有以下原因一、小孩的控制和規劃能力都比成人弱,遇事多半不會想認不認真、努不努力的問題,做事關注點更多的是想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磨蹭、不認真實際上是孩子不願意做手頭這件事。二、父母急性子,做事風風火火,孩子做事稍有怠慢就催個不停。然而,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節奏,父母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規範孩子的做事節奏。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聰明父母不打不罵,3招讓孩子做事效率翻倍
    前幾天,我去學校接孩子,碰到了孩子同學萱萱的媽媽。萱萱媽媽跟我一陣吐槽:「可算是開學了,這段時間快被我家的「神獸」氣死了。」原來,萱萱是個做事拖拉、磨蹭的孩子。就比如寫作業,每次都會要拖到晚上10點以後,而且還邊寫邊玩,一會上廁所,一會喝水。這讓萱萱媽媽頭痛不已。「快點起床了!」「趕緊寫作業!」
  • 孩子做事磨蹭慢吞吞,你卻總是一直催,試試這3招事半功倍
    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做事或者寫作業急個半死,他卻不慌不忙,慢吞吞的。今天甜橙老媽帶你解決孩子磨蹭這個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因為你認同了他的抱怨,她就徹底的放飛自我了,這個作業就可以不寫了。不會的,請相信孩子懂得自己該做什麼。請把感受給孩子,您可以這樣說:「今天作業是多是難啊,我都感受到了,接下來咱們是休息一會呢,還是說一鼓作氣再把它解決了,您給孩子一個選擇的空間。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感受,同時也在積極為他著想,為他考慮。
  • 孩子做事磨蹭?試試這幾招
    6歲以下的孩子,還沒有什麼時間概念,做什麼都是慢慢的,家長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很多育兒雞湯都說,我們是牽著蝸牛在散步,孩子,你慢慢來……可那些真的能慢慢來的時候,誰還催孩子呢?就拿每天早晨來說,大人要上班孩子要上學,每一分鐘都很寶貴,這磨蹭的孩子真是愁壞了父母啊!
  • 孩子做事磨蹭的背後究竟隱藏這什麼?
    眼看就要到上學的時間了,你在這裡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可是兩寶卻不慌不忙的幹著自己的事情。對於我這個急性子的寶媽來說,恨不得衝過去踹他一腳,好好的治治寶貝們做事磨磨蹭蹭的壞習慣。其實,細細想來,孩子年齡還小,還沒有時間觀念,不會自我管理,我們這些做父母的潛意識裡給孩子灌輸了做事磨蹭的壞習慣,看看你中招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