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孩子的心理特點,主動對抗內疚

2020-09-03 果媽閱讀

你好,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果媽李璇,很開心能夠與你在這裡相遇。

每天準時為你講述果媽閱讀【家庭教育100講】,希望這美麗的相遇能讓每個家庭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美好生活。

上一個階段我們講到,孩子幼兒園的一些準備事項,以及一些書籍的推薦,今天我們就正式進入到3~6歲這個階段。

在這個年齡段我也會設計孩子心理的特點,以及孩子在這個階段一些典型的行為表現,我們該如何應對?

另外這個階段是孩子的學齡前期,他們即將要面臨幼升小,在上小學之前我們應該怎樣做幼小銜接等,我會圍繞著這些方面來和你進行系統的分享。

今天我們還是先從心理特點這個角度,來了解3~6歲的孩子。

1、心理發展的特點,主動對抗內疚

在前面我們提到艾裡克森的人格發展8階段理論,在孩子成長的3~6歲這個階段,基本是幼兒園階段。

這個時候孩子們要開始學會與同齡人互動,參與各種遊戲活動,學會自主決策,相互溝通,可以很好地執行幼兒園老師的指令等。

如果小孩子做得好,他就會有優越感,甚至可以帶領他人,如果做得不好就會有自卑、內疚感,感覺自己拖累了別人。

如果在這個時候受到了家長的支持,他就會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會發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家長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一些新的嘗試而處罰他,他就會覺得內疚,會有犯罪感,從而停止他的主動性,或者他會偷偷的私下裡去做。

而這樣的孩子到了成年以後也可能會有心理障礙,他就是不能夠認識或者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害怕說出內心的事情,不斷去討好別人,一旦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有目標的勇氣。

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是發展孩子的主動性去對抗他的內疚感。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一生成長所起的作用。

2、在這個階段孩子們都在發展著什麼?

1、三歲的時候,開始從探索物質展向精神層面的探索。

孩子到了三歲以後,他經過了兩歲半智力發展的飛躍,給他們帶來的困難以後,孩子們似乎變得平靜起來,有人認為這個時候,孩子用生長身體的力量會暫時來到孩子精神的生長領域。

孩子通過三年時間跟物體和他人的互動,已經將活動的經驗沉澱為自己的東西,這個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存在於孩子的身體內,這些東西就成為孩子精神的內涵。

三歲的孩子開始注意到了,物品可以代表自己內在的想法和情感,他的工作也已經有簡單的目的性,孩子們在進入工作的時候,目的就變得明確和固定了。

比如:小朋友在玩耍的時候,兩歲多的時候,他們就會在那裡摸泥巴、抓泥巴、拍泥巴,感受泥土的本身。

到了三歲的時候,他就開始試圖把泥巴往樹上去抹、往牆上抹,看它抹到牆上,抹到樹上會怎麼樣?

他已經在開始研究了,研究泥巴到底可以怎麼用。

從3歲開始到5歲的期間,孩子一直是對物體的探索比較感興趣的階段,只不過3歲的孩子,一般他們所設計的東西要當天完成,每一天都重新開始。

而5歲的孩子能夠為一個設計持續工作一段時間,比如說一個星期完成一項作品。

2、4歲開始玩心智,進入精神層面

經歷了前面4年的心智構建以後,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他對周圍的人合適的一些基礎常識都有了了解,他們在跟別人的互動中也發現了別人的想法、意圖、目的。

對於4歲的孩子,對他人的探索已經離開了物質層面,進入到了精神層面。

比如說:對於一朵花,在某些孩子看來可能不再是用來裝飾蛋糕有香味的東西,而是花仙子的房子。對自己的內心有獨特意義的情感替代品,孩子會熱衷於通過自己的想像將這朵花的意義表達出來,這也是孩子喜歡聽童話故事的原因。

4歲的孩子也開始廣泛的跟人互動了,他們開始發現,原來別人內心想的東西跟自己想的是不一樣的,發現自己知道的東西,別人不知道。別人知道的東西,自己也不知道,孩子對此特別感興趣。

於是,他們就嘗試著去告訴別人一些可能並不存在的事情,還試驗其他人是否知道這件事有沒有真正的發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成人往往誤以為他這叫撒謊。

同時,孩子還會試著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把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走,看看別人是否能夠發現。

但孩子認為別人只要沒看到就不知道的時候,會感覺非常的新奇,於是還會再去拿別人的東西,我們成人有可能給這種行為定義為「偷」。

如果你的孩子4歲時,可能說著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或者說他會把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帶走,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是特別的可怕,不是說孩子就是一個撒謊偷東西的人,這個時候,他是不知道什麼叫做偷,什麼叫做撒謊,他只是在發展著他的心智。

如果孩子們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們其實是要告訴他: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而且我們也需要讓孩子們知道,他自己的心智、想法和別人的心智、想法之間的關係,這樣的話,他就會慢慢理解,沒有經過別人的允許,是不可以去拿別人的東西的。

3、5歲使用物質來達到自己的精神目的

對於5歲的孩子來講,到了這個年齡,就慢慢地脫離了物質本身,他可以更加深入到使用物質來達到自己的精神目的。

他在這個過程中開始探索人們的一些內在的想法,感情、感受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孩子們也逐漸注意到用紙和筆創造了作品對於人的作用,於是他們非常痴迷於這樣的表達。

到這個時期,如果父母沒有逼孩子們從小學習,他們就會自然地流露出不可阻擋的對學習的興趣。

比如說:他們自己就是要畫畫、寫字這些,有可能他們寫字就跟畫畫一樣,是在描是在畫,我們也不用刻意糾正,當他們有表達衝動的時候,他們自己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喜歡的圖像去表達自己。

我們允許他們去塗鴉,允許他們去自由的展現自己的想像力。

慢慢地,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就又要準備上小學了。

在上小學之前,孩子們有許多事情要去完成,包括:身體發展要達到正常的水平,有一定的社會適應能力,有認知水平,一定的技能。

對於孩子們來說,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是非常珍貴的成長機會,各方面的發展也都會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同時在這個階段,孩子如果有各種成長不當產生的問題,都可能會顯現出來。

那麼,如果父母要為孩子負責,就不要急於滿足自己的願望,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跟別的孩子比較,孩子之間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我們要去尊重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成長規律,而且要從孩子一生的發展來考慮,讓孩子做好上學的準備,以後再幫助他步入小學。

關於3~6歲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我就講到這裡,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讓你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發展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如果你想加入到我們的社群當中來,可以去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微信號。

在社群當中,我們會和大家來推薦優質的好書,也會來分享更多關於孩子養育的知識點,讓我們一起抱團成長。

▲ 掃二維碼加好友入群


如果你喜歡果媽講的家庭教育100講,歡迎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周圍的朋友。

在我們的公眾號每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時間,我們會來更新欄目的文字版和音頻,如果你有意向的話,歡迎去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果媽閱讀裡面可以找到我,我每天也會在文章當中去寫日更文,在留言當中和你去互動。

相關焦點

  • 孩子探索世界,家長忍住別插手,「主動對內疚」階段讓他自主發展
    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父母可能會發現,3歲以後的孩子經常會因為「做不到」某件事兒而生氣,如果此時我們出手幫他,性格溫和的孩子會像阿聞一樣跑開,脾氣急躁點的甚至會大發脾氣,是孩子性格原因,還是發展的規律呢?
  • 6-18歲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各年齡段認知心理特點精準掌握
    以下是整理的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孩子(6-18歲)的認知心理特徵及父母溝通重點,強烈建議收藏,留著以後慢慢看。而在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小學生處於勤奮對自卑階段(6歲到青春期),他們在努力學習各種文化技能的過程中,不得不面對一系列的無能感。
  • 埃裡克森人格心理八階段理論——孩子6歲前,要抓住這3個主要矛盾
    我們今天重點來說說前3個階段,也就是孩子0-6歲階段。一、0~1.5歲嬰兒期基本信任與不信任的心理衝突這個階段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度很高,於是造成了他對父母既信任又不信任的心理矛盾。二、1.5-3歲兒童期自主與害羞的衝突一歲半之後,孩子第一個反抗期會開始出現,他會有較強的自主性,同時,堅持自己的意見,其實需要克服一定的害羞或懷疑心理,於是矛盾出現。
  •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十一):11-12歲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二):2-3歲孩子關鍵月齡段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三):3-4歲間孩子關鍵月齡段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五):5-6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六):6-7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九):9-10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二):2-3歲孩子關鍵月齡段及培養要點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四):4-5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五):5-6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六):6-7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 3歲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與心理健康標準
    0-3歲的兒童心理發展特徵是怎麼樣的呢?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心理髮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我為你們準備的幼兒0-3歲的心理特點自己健康標準,希望對大家有幫助!0-3歲兒童心理發展特徵活潑好動:小孩子生來就是好動的。
  • 寶寶為什麼不高興、生悶氣,家長你了解孩子的情緒特點嗎?
    隨著嬰兒接觸到更多的環境和人際刺激,以及嬰兒生理和心理的不斷發展,嬰兒的情緒逐漸與他們的經驗聯繫起來,逐漸能夠區分自己與父母的情緒,覺察自己的情緒,在孩子3—6歲之間開始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評估,逐漸發展出自我意識情緒,即複合情緒,包括內疚、羞恥、尷尬、嫉妒、自豪、敵意等。這些情緒是孩子自控能力發展的基礎,具有激發動機和協調行為等功能。
  • 心理成長系列——學前期(3~6歲)
    通常情況下,人的一生心理發展要先後經歷幾個大致的年齡階段:出生前(從受孕到出生);嬰兒和學步期(出生到3歲);學前期(3~6歲);兒童中期(6~12歲);青春期(12~20歲);成年早期(20~40歲);成年中期(40~65歲);成年晚期(65歲到死亡)。
  •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十二):12-13歲間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五):5-6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六):6-7歲間孩子心理成長特點及培養要點 1-14歲兒童心理全解(十一):11-12歲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12歲的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
  • 0-3歲孩子的心理社會發展特點|家庭教育100講「19」
    上一節我們講到了關於兒童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那麼今天我會總體的從0~3歲孩子的情緒、社交、行為、發展這個角度來看一看,我們怎麼樣做一個更懂孩子的父母?一歲半的時候,又會隨著自我意識交往以及認知的逐漸發展,產生了羞愧、自豪、驕傲、內疚、同情等更高級複雜的情感。這個時候作為父母,我們要知道情緒它其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雖然說我們在市面上會用正面情緒、負面情緒來進行一個劃分。
  • 5歲孩子懂得6+3=9,卻算不出9-3=6,是不用心嗎?
    不瞞你說,我其實一上來問的是15-7……看到了他一臉懵逼的表情,我才降低難度問9-3的……因為我看他明明都會算8+7=15了,怎麼15-7=8就不會呢……所以是我錯了!不是他不用心!我聽你這麼一說,心裡好內疚啊……"我說:"是啊,不是孩子笨,也不是孩子不用心,而是兒童發展的自然規律就還沒到那一步呢。你聽我的,今天先別教了,明天從5以內的減法教起。"
  • 0-6歲兒童心理行為教育診斷
    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主動接觸和學習,比如自己嘗試吃飯,把垃圾放到垃圾桶裡,簡單的拼湊幾何積木等。2-3歲:以語言、動作發展為主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理解及聽覺記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3-4歲:不滿足於單調的家居生活提供豐富多彩的玩具和遊戲活動,讓孩子的感覺統合順利開展。
  • 心理成長系列——學前期(3~6歲)
    通常情況下,人的一生心理發展要先後經歷幾個大致的年齡階段:出生前(從受孕到出生);嬰兒和學步期(出生到3歲);學前期(3~6歲);兒童中期(6~12歲);青春期(12~18歲);成年早期(18~25歲);成年中期(25~65歲);成年晚期(65歲到死亡)。
  • 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三年級心理生理特點清單~
    語言發展特點:詞彙量增多,可達3000~4000個,以名詞為主,對新鮮事物和新名詞特別感興趣,還可以從電視卡通片中學到不少抽象名詞,如天堂、地獄、星星雨。理解並能應用方位詞,知道複雜的方位關係,能較準確地理解時間概念,如一天、一小時、午後、深夜等。3~4歲的兒童可能會用錯人稱代詞,6~7歲時即可正確運用人稱代詞。
  • 如何看待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
    因此,如果我們不仔細分析每個孩子所處年齡段的特點,就想要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在心理學上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兒童發展的不同階段在畢生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理論家愛利克·埃裡克森°。他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精神分析流派特別著名的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了畢生發展的八階段理論,他把自己的理論稱作社會心理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
  • 3-6歲孩子這項能力別阻止,父母阻礙越多,孩子長大會越懶
    3-6歲的孩子伴隨著成長,他們對自己的身體有著更多的掌控能力,孩子的大腦也在快速發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越來越強,任何事情都想要親自實踐,從孩子的發展來看,這是好事,但是從父母的角度來看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淘氣。孩子淘氣究竟要不要管?當然要管,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很多父母不知道管教的度如何來把握,很容易出現過度的管控。
  • 3~6歲幼兒的情緒特點與發展
    一般孩子到了3~6歲的時候,會開始有自己的獨特想法和見解,這時候對待很多的事情都是帶著自己的感情色彩的。那麼,這個時候的孩子情緒有什麼特點?老師和父母如何掌握這些特點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呢?3-6歲的孩子社會情感迅速發展,道德感、理智感和審美感都逐漸發展起來了,並且孩子調節情緒的認知策略開始出現,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強。
  • 5歲孩子懂得6+3=9,卻算不出9-3=6,是不用心嗎?
    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提出,2-6歲的孩子正處於前運算階段,其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思維的不可逆性。直到具體運算階段(6歲 – 11歲),他們才發展出可逆性的思維能力。在他1977年的一項研究中,他們找了一批孩子,年齡在6-10歲之間,讓他們自己先選定一個數字a,不要告訴實驗者。
  • 0~3歲嬰兒心理發展特點,重視兩點哦
    一、嬰兒心理發展的過程1、嬰兒心理發展既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又是一個劃分年齡段的過程。2、嬰兒心理發展既具有穩定性,又由於所處環境不同,表現出可塑性。3、嬰兒心理發展是兒童心理發展早期階段,對以後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嬰兒心理發展的特點1、感知覺能力的發展最早出現的感覺是皮膚的感覺(觸覺、痛覺、溫度感覺),之後出現嗅覺、味覺、視覺和聽覺。
  • 3-6歲是孩子心理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
    這樣的一個心理產生就會讓家長就會加緊孩子的步伐,在周末、寒暑假都會加緊孩子的學習的步伐。四五歲的孩子開始背單詞、背古詩,學數數貌似就已經不是學校該學習的。而是孩子在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開始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在這裡不僅要問一句,孩子難道這些在學校是不能學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