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內地不同,香港高考的語文科目考試並不是兩個半小時,含口語考試的話基本要花三天時間(攻擊約7小時)才結束。
此外,香港官方承認繁體字和簡體字作答(但不接受繁簡結合or錯別字)。
試卷分為筆試和口語,筆試又分為三部分:閱讀,作文,聽力。分開考會測試你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題量相當大。
大部分人會以為分開考的時間更充足,還能寫簡體字,so easy啦,那你就錯了!時間充足了,但是題量和難度也是等比例增加的呀。
閱讀理解:大概在75分鐘內做完一篇長文章(三四千字左右),一篇中文章(兩千字左右)和一篇文言文閱讀。
聽力:前半部分聽力卷,不要以為母語是中文就很簡單,因為聽力考試不考口音和流暢度,而是考思辨能力;後半部分聽力+寫作,篩選聽到的東西,並且結合資料再一個多小時時間裡寫一篇2000—3000字的實用文。
作文(重頭戲來了):差不多是一個小時多一點的時間,然鵝香港高考作文需要寫1500+字以上才夠。(所以大多數人的字應該是巨醜無比的)
這樣看來,800字其實不算什麼。
1500+字數的高考作文是什麼概念?到底香港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風格?看完接下來的介紹你就會發現,香港高考作文遠比內地更「燒腦」……
2019年高考作文——全國卷III▲
香港高考的作文題一般是「三選一」進行寫作,而且通常題目非常「放飛自我」,下面來感受一下2015年-2018年高考作文題目:
● 2018年
① 舊地重遊,看到眼前景象,難免興起一番感受。試以「重遊舊地所見有感」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② 日常生活之中,有各種各樣的禁區。試就個人的想像或思考,以「禁區」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③ 試以「談知己」或「談敵人」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 2017年
① 試撰寫文章一篇,並以「自此以後,我終於解開了心結。」為末句收結全文。
② 「足印」雖是平常事物,卻可以引起聯想,或牽動思緒,又或啟發思考。 試以「足印」為題,就個人體會寫作文章一篇。
③ 有人說憤怒是壞事,有人說憤怒是好事,有人說處理憤怒的情緒需要智慧.試以「談憤怒」為題寫作文章一篇,談談你對憤怒的看法。
(內心:讀完這個題目就已經很憤怒了……)
● 2016年
① 試以「熱鬧過後,我卻感到失落。」為首句,續寫這篇文章。
(內心OS:沒有熱鬧過的人不配寫這個題目……)
② 有人在活動中找到快樂,有人在大自然之中找到快樂,有人在某個時刻、場景之中找到快樂.你在什麼之中找到快樂呢? 試為「我在___之中找到快樂」補上一詞,並以此為題,寫作一文章一篇。
③ 有人認為「傳統往往是創新的包袱」。試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
● 2015年
① 「今天我沒有帶手提電話,因而有不一樣的經歷和體會。」試從第二段開始,以「沒有手提電話的一天」為題,續寫這篇日記。
② 試在一、二兩句中任選一句為題,寫作一篇文章:「夢想看似不切實際,其實很有意義。」或 「夢想看似很有意義,其實不切實際。」
無論夢想能否實現,它都是給我們指明方向的燈塔,有夢想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③ 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是獨自學習,沒有朋友互相切磋解難,人便會淺陋而見識不廣。在現今的學習生活中,你是否認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試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