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如何保持平和淡定,緩解焦慮情緒?

2020-09-05 忘了吧所有的廝守承諾



文丨楨卿


疫情期間很多人不淡定了,盡其所能的囤積糧食蔬菜,真的有必要如此焦慮恐慌嗎?

如果你懂得了辟穀和靜坐,根本無須多慮,不必囤積任何食物,依然可以做到逍遙自在。


外不著相,內心不動,

是謂禪定。

休糧去谷,虛靜如如,

是謂辟穀。

順時就術,康心養性,

是謂養生。


斷食辟穀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古往今來很多的聖賢都這麼做過。即便是今天的馬雲,孫儷,大S等等這些明星都多次斷食辟穀過。也在斷食辟穀中開發了一些奇思妙想的東西。馬云為什麼有今天的成就,跟他的斷食辟穀,修行,是有很大的關係的。 ​​​


辟穀的維度低可低到排毒養生治病,高可高到開發生命的潛能,打開你本自具足的高維智慧,連結人的神性和佛性,讓人明心見性。減肥,駐顏回春,返老還童,逆轉時光,延壽;專注力,覺察力,感應能力,記憶力,思考力,預見力的提升,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結果。生命品質的提升是因為意識維度的提升,看人事物更能看到表象背後的本質和真相,身心輕盈通透,吃與不吃之間可以自由出入,取捨之間更容易拎清,心會變得更加清淨,柔軟,慈憫。


你如果覺得累了,不妨給自己的心放放假,把所有事情都忘了,在一種沒有執著的狀態中靜坐一下。讓自己進入虛靜的狀態,永遠不要渴望什麼不變,也不要害怕什麼會變,因為你渴望也好,害怕也好,該變的時候,它都一定會變。你執著不了,不如讓自己安住在虛靜之中,享受生命最美好的禮物。





疫情面前,用清靜心,平等心,慈悲心抵禦內心的恐懼焦慮,用愛和光明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感染性疾病都具有自愈傾向,這主要是因為人體有著一個可以殺滅病毒與細菌的免疫系統。嚴格地來講,我們所用的抗菌素、抗病毒藥物,都是通過抑制細菌繁殖或病毒複製、破壞細菌或病毒結構的完整性的機制來起作用的,最終消滅細菌或病毒、清理它們的「屍體」的,靠的還是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


切記,不要畏懼,拿起自己的武器——你們心中的光與愛去戰勝它。

記住,任何時候不要恐懼,因為恐懼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與後果。

吃素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吃出一顆清靜心,一顆平和心,一顆慈愛心……

科學家揭示,愛的能量是光,能夠治癒一切。


王陽明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人們千萬別讓心中有賊進來。要做到善護念,傳遞正能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層級和振動頻率,它們決定和影響著我們一生的命運。

只要我們心裡充滿了慈悲、包容,從內心真正發出一個巨大的善念。時空的能量將會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們的身體,我們獲得的能量將遠遠超乎想像!


性空則心無染,空性乃心無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心心皆清淨,念念是菩提。


正如《華嚴經》的一段話:「心如蓮花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身在紅塵之中,事來則應,事過則無。」望心生蓮花,經了風雨,仍守護潔淨;經了喧擾,仍修得清靜;經了重創,仍未忘慈悲。以歲月為楫,用一生時間,去自渡彼岸。




作者簡介:


頭條號:忘了吧所有的廝守承諾,筆名楨卿。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對情感有獨到的見解。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辛苦原創,請勿抄襲。(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

相關焦點

  • 如何緩解中考前的緊張、焦慮情緒?泉州老師給建議
    學生們通過有趣的活動來緩解考前的緊張情緒(泉州一中 供圖)  一年一度的中考將至,不少考生會感到壓力倍增,焦躁不安。那麼,如何緩解這些在考前產生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出現適度的緊張和焦慮是很正常的,有時還能幫助考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泉州豐澤刺桐中學心理老師孫雅森指出,如果考生過度焦慮,影響了作息和日常生活狀態,則會影響到在考試中的發揮,因此要及時做好緩解這些情緒的準備。  「緩解考生們的緊張和不安,需要找出癥結的源頭,才能夠『對症下藥』。」
  • 如何緩解疫情帶來的焦慮、抑鬱等情緒?試試這幾種方法
    抗疫情醫護人員對於疫情期間出現的不良心理反應,比如:恐懼焦慮、緊張不安、擔心、抑鬱等負面情緒,應該如何調整心態,應對這些不良情緒?1、正確的認識疫情我們知道,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也就是病毒在空氣中傳播,近距離接觸就可能會被傳染,只要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不聚集,勤洗手,就能有效防止疫情的傳播,從而預防新冠肺炎的感染風險。
  •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緩解心理壓力?專家支招
    組織開展各類線上文體娛樂活動、網上心理諮詢服務,引導居民舒緩情緒、理解配合防疫工作。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心理壓力大?專家:要努力保持內心的平和狀態新聞發布會上,新疆心理衛生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徐向東針對接受醫學觀察人員如何做好心理調查和情緒管理,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議。徐向東說,接受醫學觀察人員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壓力,是正常的反應。
  • 高考將至,如何緩解學生考前焦慮、健康備考?專家來支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備考和赴考都有點不同尋常,考生和家長備受考驗。高考將至,不少學生可能出現失眠煩躁、渾身乏力、腸胃不適、頭痛暈眩等焦慮症狀,這讓家長們焦心如焚卻束手無策。不要慌,就疫情下如何緩解學生考前焦慮、健康備考,分考生篇和家長篇,給大家一些建議。
  • ...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八)丨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
    為了在疫情期間幫助全區婦女及其家庭成員舒緩情緒,緩解壓力,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桂姐姐說」抗擊疫情心理調適特別專題,以實際行動支持防疫阻擊戰。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緩解焦慮情緒(1)遠離不良信息:從正規渠道、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 掌握必要的相關防疫措施和知識即可,避免接觸帶有各種強烈情緒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對心理造成的衝擊。
  • 怎樣緩解焦慮,做好情緒管理?
    如果你的焦慮情緒,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如:經常感到緊張、坐立不安,心悸、手抖,甚至出現尿頻、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時,那就要注意一下了,應該及時尋求積極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怎樣緩解焦慮情緒?首先就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情緒不是說要壓抑自己,而是要適當地疏導。多和家人朋友保持交流,如果問題比較嚴重的話也可以找專業的心理機構尋求幫助。
  • 疫情當前,出現焦慮情緒該如何調節?
    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最近,隨著疫情逐步得到一定控制,不少企業也陸續復工,不少上班族為此感到焦慮,一方面需要復工掙錢維持家庭開支,一方面又擔心自己在復工期間患上新冠肺炎。有了這種焦慮的情緒,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調節呢?一起來看看。緊張、擔憂、恐慌、不安、煩惱這些不愉快的複雜情緒,是我們在面對「危險」時會產生的心理反應,這種心理反應會提醒我們要提高警惕做好自我保護,遠離傷害。
  • 【天天健康】緩解焦慮情緒,要有科學的方法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心理健康 每個人都會有壓力增大的情況,有人選擇運動,有人 選擇傾訴,有人選擇發洩……怎樣掌握正確的緩解緊張、焦慮情緒的方式方法,是有必要的。
  • 【專家支招】面對疫情情緒焦慮時,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儘管疫情依然很嚴峻,存在很多未知的風險,但是通過積極關注周圍環境中能夠給你帶來安全感的信息,並重複告知自己已知的正向信息,幫助自己重建安全感,可以更有力量地面對與疾病的這場「戰役」,緩解疾病帶給自己的心理壓力。如果你想使自己保持平靜,請使用簡單的方式,例如:深呼吸,從1數到5,然後緩慢地呼出氣。正念冥想被證實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促進康復。
  • 疫情備考雙重壓力 中高考考生該如何緩解焦慮?
    疫情備考雙重壓力,中高考考生該如何緩解焦慮今年參加中高考的考生恐怕是最焦慮的一屆。先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停課,考生們猝不及防地被放了一個「長假」,只能靠自己在家裡「雲聽課」「雲自習」。很多人表示,自己在家裡複習備考,「缺少學習氣氛,難以集中精力,也害怕落下複習進度,心裡沒底」。
  • 疫情之下沒有局外人!你是如何在節假日放鬆自己的情緒呢?
    疫情當前沒有局外人的「不扎堆、不聚集依然是我省防控疫情的主要措施,也是阻止病毒擴散的重要手段。 」 楊秀賢說,在新冠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唯有合力攻敵、同心協力才能爬過山、跨過坎。在現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尤其要堅守底線、繃緊神經,充分認識到不聚集的重要性,養成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良好的習慣,積極配合我省防疫工作,全力打贏這場加時賽。如何處理自身的負面情緒楊秀賢建議:面對難以預測的疫情,需要放鬆心情,緊張、焦慮、害怕是健康的大敵。
  • 焦慮與焦慮症有什麼不同,我是得了焦慮症嗎,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其實,我的學習還可以,在我們學校高二保持在前30名,根本不需要擔心學習。可是,為啥會有老是擔心和害怕的心情呢? 我想問問,我這是焦慮嗎,還是得了焦慮症?焦慮與焦慮症有哪些不同,如何緩解焦慮情緒呢? 如果一個人對焦慮認識不良、持續處於應對心理壓力的應激狀態、自我調節方法不當,沒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焦慮情緒持續時間超過兩個月,學習和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不能上學或與同學保持交往,就會轉化為焦慮性神經症。所以,焦慮情緒可以通過自我調節和社會支持來緩解,讓焦慮情緒降到最低。但是,焦慮症需要治療,這不是我們現在要關注的話題,暫且放下不表。
  •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不少孩子表現出了焦慮、沮喪、恐慌,甚至抑鬱等負面情緒;同時,他們還要面臨考試、升學等壓力。面對孩子的各種焦慮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與壓力和焦慮「化敵為友」?
  • 保持樂觀 十種方法緩解焦慮
    焦慮症是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它通常表現在胸悶,性慾冷淡甚至出現抽搐等現象。那麼如何來緩解焦慮呢?  一、精神煎熬:許多患上焦慮症的人在病前常有易緊張、焦慮、對困難過分估計、不安全感、自信心不足等特點,在患病以後,更會出現擔憂、焦慮不安、害怕等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而失眠則是焦慮症患者常有的現象,一般為入睡困難、徹夜不眠、突然驚醒等。
  • 焦慮:焦慮情緒過度了,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
    文/阿秋如何識別自己的焦慮情緒過度了?過度之後,如何自我緩解?對於重度焦慮症如何治療?焦慮情緒是每個人都存在的,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緒異常、心理問題。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焦慮過度了呢?在如何察覺自己的焦慮情緒是否過度的時候,我們首先還是要知道焦慮的性質,所謂的焦慮的性質指的是:「總是莫名其妙的擔憂害怕、焦慮、甚至是一些無中生有的恐懼但又說不清的一些事件;或者一些可以說的清的具體事件,比如:害怕自己得癌,擔心家中親人有不測等等,這些你所害怕擔憂的事情,在旁人看來,你的這種擔心、害怕往往都是過度了、誇大了,才會使得自己惶恐不安,焦灼如麻。
  • 高考心理輔導:如何有效緩解考前焦慮?
    2020高考進行備考階段,整理了高考心理輔導:如何有效緩解考前焦慮?  高考越來越近了。眾多學生的考前焦慮情緒可能越來越多,緊張、擔憂、害怕,注意力不集中……怎樣緩解這種焦慮情緒,讓大家放鬆心情在考試中發揮正常水平呢?  1、考前進行深呼吸。
  • 心理學家:疫情期的情緒管理,如何應對無聊、焦慮和恐慌?
    等上班了有焦慮的話,再去用後面介紹的方法來應對焦慮。3)如何應對擔心經濟形勢變化影響自己收入所帶來的焦慮?案例:擔心疫情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然後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和收入,期望祖國越來越好。我們需要學會一個不焦慮的思維方式: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自己不能控制的,然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面。比如:疫情的發展是不能控制的,但是我們能控制的是做好自我隔離,保護好自己;別人的行為是我們不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怨恨和焦慮,讓自己心境平和;國家整體經濟環境是我們不能控制的,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好自己的規劃,然後一步一步向前走。
  • 高考臨近,家長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一、高三家長焦慮眾生相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下30多天了,家長的焦慮情緒不比孩子少,這種焦慮源自疫情前後深深的對比帶來的恐慌和失落:1、現代版「忍者神龜」:疫情期間,在家裡家長精心伺候著寶貝們,但是大多數高三寶貝是拒絕讓家長進他們臥室的,美其名曰
  • 焦慮的本質是對潛在失控的恐懼|如何緩解你的焦慮?
    在工作或學習,生活中,我們會面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有的人由於面對的繁重的任務自己勝任不了,或對未發生,不確定的事感到的焦慮,害怕結果的出現等。因此我們保持中等水平的焦慮是好的,提高做事的積極性,而過度焦慮則會影響心理健康。要善於觀察好自己的情緒,穩定情緒。
  • 六步法,教你如何緩解焦慮情緒
    文|林舒心圖|網絡焦慮是人本能的情緒,適當的焦慮能夠使我們的意識清晰,提高做事效率,過度的焦慮會干擾我們的記憶,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降低工作或學習效率。因此,我們要保持適當的焦慮,下面介紹五種親測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