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哪幾種?怎麼規避好?

2020-12-18 騰訊網

基於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結果認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

飛沫通過一定的距離進入易感的黏膜表面,日常面對面說話、打噴嚏、咳嗽等都可能造成飛沫傳播,因而若周圍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應注意個人防護,並儘可能保持較遠距離;另外若感染者的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可通過直接接觸汙染人的手,汙染的手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如挖鼻孔、揉眼睛等,也可造成傳播。

部分確診患者糞便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提示該病可能還存在消化道等其他傳播途徑。所以,鑑於目前情況,還是建議普通民眾儘量避免或減少外出,注意個人防護。若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有條件且身體狀況允許,可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同時注意口罩更換時間和保存方法,並做到勤洗手、正確洗手,在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眼、鼻等。

如果懷疑身邊的人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首先應帶好口罩,與其保持一定距離,同時建議對方戴好口罩,到就近的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診治。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新型冠狀病毒有三種傳播途徑,若能規避,或不用擔心
    專家提醒:新型冠狀病毒有三種傳播途徑,若能規避,或不用擔心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已納入乙類傳染病。根據國家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組長鍾南山院士的介紹,新型冠狀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其傳播途徑有3種。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截至目前(二月4日),還沒有研製出針對性病毒疫苗的情況下,最好的防範措施就是早發現,早隔離。」何為人傳人現象?
  • 武漢出現新生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究竟有哪些?
    原創:黃志恆 我是一名小兒消化科醫生,秋冬季節門診經常有輪狀病毒腸炎的小朋友。輪狀病毒腸炎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是糞口傳播。近日,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的新聞,引起了公眾極大關注和討論。
  • 【防疫科普】新型冠狀病毒三大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三大傳播途徑?
  •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滾動直播(點擊)  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直播 最新感染人數通報  疑似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率是多少?無症狀感染者是傳染源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第十三場疫情防控例行發布會,通報防控工作新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出席並圍繞疫情防控與治療等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主要表現 新型肺炎致死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主要表現 新型肺炎致死嗎  截至20201月20日20時,我國境內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18例(武漢198例,北京5例,廣東14例,上海1例),死亡4例。(央視新聞)  在目前這樣的情況,市民群眾該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日前,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在新版的診療方案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接觸也可傳播。  通常病毒傳播主要有3種傳播方式。
  • 新型冠狀病毒 潛在人際傳播機制揭曉
    來源:第一財經新型冠狀病毒 潛在人際傳播機制揭曉童蘭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際中傳播的機制在1月21日發表的一篇科學文章當中被揭示出來,將為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制定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學理論依據。文章闡述了引起近期武漢地區肺炎疫情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來源,及與SARS冠狀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的遺傳進化關係,並通過對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spike-蛋白的結構模擬計算,揭示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spike-與人ACE2蛋白作用並介導傳染人的分子作用通路。
  • 氣溶膠傳播:新型肺炎的第三大傳播途徑!普通人怎麼防護?
    新冠肺炎的消息牽動了每個中國人的心,2月8日除了日常通報的確診病例人數,還有一個消息: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播途徑除了之前的直接傳播、接觸傳播,還有氣溶膠傳播!
  • 吃海鮮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
    吃海鮮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嗎?吃海鮮是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本次新型冠狀病毒雖然發生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但是經過調查取證,病毒的主要攜帶源頭為野生動物,例如果子狸、蝙蝠等。海產品並不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媒介。但是無論如何,建議吃各類食物時一定要高溫加熱,高溫環境可以破壞細菌及病毒的蛋白質,使其失去傳播能力,這是極為重要的。
  • 武漢新型肺炎原因 引發武漢冠狀病毒的原因是什麼
    之前消息:  截至21日21時,全國共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309例,其中,湖北270例,北京5例,廣東14例,上海6例,浙江5例,天津2例,河南1例,重慶5例,臺灣1例。  疫情發展至今,一些關鍵問題仍有待解答:新型冠狀病毒從哪裡來?如何傳播?會有疫苗、藥物嗎?
  • 消化系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為了分析ACE2表達細胞的組成和比例,探索2019新型冠狀病毒在消化系統感染中的可能途徑,對4組肺、食管、胃、迴腸和結腸的單細胞轉錄體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ACE2不僅在肺AT2細胞、食管上皮細胞和復層上皮細胞中有高表達,而且在迴腸和結腸吸收性腸上皮細胞中也有高表達。這些結果表明,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是2019型新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 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嗎會人傳人嗎
    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嗎會人傳人嗎  自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現至今,全國多個城市陸續發現確診病例。  首發症狀大多為發熱、咳嗽或胸悶、呼吸困難。多數患者為中輕症,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 新型冠狀病毒家裡消毒殺菌用什麼好 流感病毒是怎麼樣傳播的
    下面的介紹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家裡消毒殺菌用什麼好,其實針對不同的病毒類型有不同的殺菌方案,所有應該重視一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要了解一下流感病毒是怎麼樣傳播的,針對不同的途徑來去除。新型冠狀病毒家裡消毒殺菌用什麼好冠狀病毒暴露在75%的酒精、乙醚、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氯仿、甲醛、過氧乙酸和紫外線中均可失去活性,在56℃下30分鐘也可失去活性。根據以上冠狀病毒的特點,我們可以採取多種防護措施。
  • 病毒傳播途徑有變化嗎?口罩等物資怎麼保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無症狀感染者,相對病情偏輕,病毒量的多少和病情輕重還是有一定相關性的,就是說病毒量會比較少,因此在傳播能力上會比重病人的弱一點。輕症病例為何被列入指南?隨著檢測能力的提高,專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不僅有肺炎的表現,有一部分病人表現比較輕、病程史中沒有肺炎,但是仍然具有傳染性。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自愈嗎?
    人故不能百毒不侵、天下無敵,當一種新型病毒出現時,我們普遍易感,一時間也難以研製出特效藥。 但截止至2月16日21點,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治癒病例已達9715例。話說,他們到底是怎麼被治好的,難不成和感冒自愈一樣,全靠免疫力?
  • 專家提醒:注意消化系統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
    新華社武漢2月1日電(記者黎昌政、廖君)臨床發現,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首發症狀僅為腹瀉,專家在感染者大便和肛拭子中已發現病毒核酸。專家提醒,應注意消化系統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風險,做好相關防護。  最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基於臨床新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系列症候群,與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持續開展相關觀察研究。該院呼吸內科張旃副教授、消化內科安萍副教授等觀察到,部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首發症狀僅為腹瀉,懷疑消化系統也可能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後來,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研究員實驗室從這些患者的大便和肛拭子中發現病毒核酸。
  • 惡意逃離武漢,故意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構成犯罪,最高7年
    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這裡是胖乎律師普法專欄。1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2020年第1號)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 ...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李文亮...
    衛健委發布關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謂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為「NCP」。
  • 【丁香醫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百科:病毒進展、預防、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哪來的?傳染性有多強?在 1 月 22 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專家研判認為,目前病例主要與武漢相關,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
  •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健康傳播倫理共識發布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由未知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後被證實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此次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面對公眾急切獲取疫情相關信息的需求,健康傳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