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腦卒中 全科醫生提醒要注意這幾點!

2020-12-23 南京晨報網

「高壓200,低壓130」,每年冬季不少人血壓「爆表」,但問及病史,要麼擅自停藥,要不說「自己沒有感覺「,殊不知這種「無知」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傷害。全科醫生提醒,進入冬季,腦卒中進入高發季。醫生表示,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其治療方式不同。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目前認為預防是最好的措施。

腦卒中首先要預防高血壓。患有高血壓病的人腦卒中發病機會可高於正常人的6倍,如合併糖尿病,危險性升高至8倍。還有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瘤等均與腦卒中密切相關,有這類危險因素的人,應注意控制血壓在一個穩定、安全的範圍內。同時可考慮用手術或非手術方法治療血管病變。

心臟疾病是引起腦卒中的重要原因。許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人會突然中風。所以要積極治療心臟疾病,並請教醫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療。如阿斯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這樣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險性。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菸、減肥,養成從容的性格,適量運動,低脂飲食,這是預防腦卒中的關鍵。如果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史,如一次性黑朦、肢體麻木、頭痛、耳鳴、面部感覺異常、言語困難等,就是高度危險信號,這類患者最終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較正常人高5-8倍,應該及時去找神經科醫生,做系統的檢查及積極治療,以避免腦卒中的發生。

預防腦卒中不妨試試這幾個小運動

第一肩部運動:肩部放鬆,雙手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雙肩由後向前旋轉1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10次,之後雙肩上提放鬆各10次。可使肩部肌肉放鬆,緩解頸肩部神經血管壓力,促進大腦供血。

第二頸部和頭部按摩:五指併攏,雙手對指置於頸後,輪流按擦頸後部左右兩側,以皮膚輕微發紅髮熱為宜。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血脂沉積;五指分開屈曲,以指腹從前額緩慢旋轉按壓至頭頂,再繼續按壓至腦後部。雙手輪流交替按壓各五次。可有效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改善大腦供血。

第三轉頸運動:頸部放鬆,平和舒緩地前後左右轉動頸部,動作宜慢,轉動至最大幅度保持5秒再向反方向轉動。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和韌性,活血通絡。

此外,全科醫生提醒,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香蕉中富含的鉀元素對於腦中風疾病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因為鉀是神經傳遞的媒介物質,對於神經信號傳遞和細胞營養的吸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每天吃100克的香蕉,將大大減少患腦中風的危險。

土豆富含鉀元素和維生素C,所以,其作用和香蕉類似。中醫認為,土豆具有和中養胃、健脾利溼、降糖降脂、寬腸通便的作用,每天吃一次土豆約50克,可使中風機會下降32%。

牛奶除含有利於人體吸收的多種營養物質外,還含有一種名為「吡咯喹苯醌」的營養物質,這種物質對腦神經起著保護的重要作用。因此,每天喝牛奶對防治腦中風大有益處。

科學家研究發現,血液中維生素C水平含量較高的人,較維生素C含量較低的人患腦中風的機率要低很多。所以,建議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蔬菜。

容易引起腦卒中的幾種情況

1、患高血壓病人群:高血壓病不僅是腦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血壓升高還會造成心、腎等器官的損害,因此,高血壓病患者應提高重視、堅持服藥、監測血壓,不能因為沒有症狀或者今天血壓不高就不吃降壓藥,否則,長期放任血壓升高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2、患高脂血症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症的最主要因素,對於LDL增高的人群需注意減少攝入動物脂肪、蛋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嚴重者需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他汀類藥物治療。

3、長期吸菸不僅使肺癌的發生率增高,而且對全身血管的損害非常大,是動脈粥樣硬化症、腦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4、血液流變學紊亂:使血液黏度增加時(例如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等),腦血流量下降,容易發生缺血性卒中。

預防腦卒中,天冷要注意保暖,提前加衣服。控制好血壓的同時,還要戒菸酒、積極運動、合理飲食、穩定情緒、定期做神經系統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和化驗檢查。一旦發生腦卒中,必須進行早期積極正確的救治、後續給予全面、正規、系統的康復治療,改善功能障礙,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回歸社會和家庭。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孫蘇靜 整理報導

相關焦點

  • 腦卒中不死即殘?做到這幾點輕鬆預防……
    預防腦卒中,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是關鍵。常見危險因素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飲酒、肥胖等。 怎樣預防腦卒中 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控制上述危險因素,就可降低發生腦卒中的風險。
  • 父親腦卒中突然離世後,她說:「你們一定要提醒爸媽注意血壓啊!
    醫生的診斷是急性腦溢血,送到醫院也未能救過來。「太突然了!我真後悔對他關心的不夠,沒有催著他吃藥……」友人無盡懊悔:「你們一定要提醒自己爸媽注意血壓啊!」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腦卒中(stroke)也稱為中風,是腦血管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腦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危險疾病,又分為出血性(腦溢血)和缺血性(腦梗死)卒中兩大類。
  • 這6樣食物可有效預防腦卒中
    腦卒中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中風,很多上了年紀的人就很容易患上腦卒中,其實腦卒中並不可怕,腦卒中預防很關鍵。除了生活習慣要更加健康外,飲食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選對有益於血管健康的食物會大大降低腦卒中的患病機率,所以一般來說,提前做好預防很重要。這6樣食物經常端上飯桌,可有效預防腦卒中,讓你越吃越健康!
  • 冬季腦卒中高發,「中風120」識別口訣要牢記
    該中心主任胡新平提醒,本身有卒中史、基礎疾病多、情緒不穩定的老年人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這類人請要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態,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此外,這類人的家人要牢記「中風120」識別口訣,快速識別腦卒中,及時送院治療,切勿錯過「黃金搶救期」。
  • 夏季是腦卒中高發期,切勿掉以輕心當成中暑
    原因一是夏季人體出汗多,身體內環境易缺水,血液黏稠度升高,這會增加患高血壓、高脂血症或心腦血管病等人形成血栓乃至卒中的概率。其二,夏季高溫時, 很多人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 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對老年人和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來說,忽冷忽熱會使腦血管反覆收縮、舒張,容易造成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導致腦梗塞。
  • 寒冬季節預防腦梗 更需要關注頸動脈|頸動脈|腦梗塞|腦卒中|糖尿病...
    ▲ 要正確認識頸動脈狹窄,及時治療,降低腦卒中風險  重視腦卒中高危人群  張琪博士建議,年齡在40歲以上,符合下列8項危險因素:1.高血壓病史(≥140/90mmHg  健康生活預防頸動脈狹窄  預防頸動脈狹窄主要就是推行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或推遲動脈血管硬化、老化。對大眾而言,要積極主動學習正規途徑的科普知識,積極進行自我的健康管理。  首先,要保持膳食平衡,注意「粗細搭配」,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嚴格控制脂肪和總熱量的攝入。其次,堅持運動。
  • 問診時多看了一眼,這位醫生救了病人一命!這病鼻子就能看出前兆
    今年年初的時候,劉阿姨常常感到腰部有些隱隱作痛,在醫院檢查出了腎結石,一直按照醫生的要求在藥物治療。前不久,她掛了浙大一院全科醫療科的門診,準備複查,卻沒想到,一次簡單的泌尿系統檢查竟還牽出了更大的健康隱患。「李醫生您好,我半年前查出來有腎結石,現在來複查B超,您幫我開一下檢查單吧。」因為知道自己的就診需求,劉阿姨直接跟醫生說道。
  • [首發]同濟醫學院《全科醫學》複習整理(下)
    (2)全科醫生的診療流程注意識別或排除可能會威脅到病人生命的關鍵問題;診斷鑑別分類和危險問題標識法。3、全科醫學中常見的法律問題有哪些,如何應對?(1)是做好全科醫療工作的基礎;(2)是提高醫療工作質量的前提;(3)是全科醫生可以調動的資源(4)是促進全科醫學發展的催化劑。
  • 讓腦卒中患者「動」起來——新疆第五人民醫院開展關愛腦卒中患者...
    當天,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自治區第二濟困醫院)舉行「健康與你相伴 關愛腦卒中患者」活動,百餘名腦卒中患者和家屬都來到活動現場,科主任侯敏致歡迎詞,並講解了本次學習班舉辦的目的和意義。她說,醫院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腦卒中患者「走」起來 , 「動」起來,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郭桂馨阿姨作為腦卒中患者中的一員,早日康復成了她最大的心願了。
  • 給寶寶打預防針時 寶媽要注意這幾點
    懷孕以後,每個孕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生以後能夠健健康康的,所以懷孕期間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處處小心,生怕影響到胎寶寶的健康,在飲食上更要特別的注意了,不能在像以前隨便亂吃東西了。寶寶出生以後,寶媽需要定期帶寶寶打預防針,打預防針可以保護寶寶抵抗各種疾病,減少寶寶生病的機率,很多人認為給寶寶打預防針,就是簡單的給寶寶打一針,沒什麼大不了的,其實給寶寶打預防針時,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要注意下面這幾點,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
  • 【生命故事】當醫生成了腦卒中患者家屬
    父親自2002年春季第一次腦卒中發作至今整整十年,這十年磨一劍的治療經歷,親歷著角色的轉變——當醫者成為患者家屬,設身處地,我真切體會到了患者和家屬的需求,更深深地感悟到醫者的職責所在!
  •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發布:社區康復需熟悉中醫藥傳統康復療法
    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並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是當前加快壯大全科醫生隊伍的有效途徑,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將其作為深化醫改、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分解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到人,層層抓好落實。
  • 預防凍瘡生成 看全科醫生支招
    如何正確保護好雙手,預防凍瘡生成呢?看建鄴區興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支招。其實凍瘡的預防遠遠大於治療,如何預防?1、戒菸,容易凍瘡的人一定要戒菸,因為凍瘡根本原因是血管,恰恰吸菸損傷最大的就是血管,所以長凍瘡的人一定要戒菸;2、要提前加強體育鍛鍊,平日可經常在溫暖環境下按摩易發生凍瘡處,比如在溫暖室內搓手、耳朵,面部促進血液循環;經常用熱水、冷水交替洗手洗臉,改善毛細血管收縮功能;3、提早避寒,帶手套和耳套、頭套,避免出現飢餓、疲憊乏力、營養不良等情,每日睡前可用溫熱水泡腳
  • 懷孕了上海醫生教您如何預防胎兒患胎記?
    懷孕了上海醫生教您如何預防胎兒患胎記? 時間:2020-08-28 14:10 上海虹橋醫院皮膚科(胎記) 懷孕了上海醫生教您如何預防胎兒患胎記?近些年有越來越多的準媽媽了解胎記對腹中胎兒的影響,因此普及相關知識勢在必行。
  • 年輕人也要警惕腦卒中
    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腦卒中日。大家的印象中,腦卒中都是中老年人為主,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袁士翔強調,其實年輕人甚至青少年也可以出現腦卒中。  據袁士翔介紹,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而出血性腦卒中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其次腦動脈瘤破裂和腦動靜脈畸形。
  • 美國全科醫生年收入140萬!中美全科醫生差異在哪?
    但不可否認,長期以來,我國醫學教育的起點一直參差不齊,有中專生、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這麼多學歷中,無非是高學歷的人在大醫院裡工作,低學歷的在基層工作,這是我國醫學生分布的一個結構。薛翀繼續就全科醫生的培養模式進行闡述,「在美國要成為一名全科醫生,需要經過4年本科、4年醫學院教育、再接受3年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如果是一個專科型的住院醫師,規培時長更久,大概5、6年。」
  • 走進全科醫生的世界
    「全科醫生」是什麼?直覺是「什麼病都能看的醫生」。現代醫學發展數百年來,分類越來越精確,醫生的專業分工也越發細緻,但我們對「什麼病都能看」的全科醫生仍然陌生。《與病對話:全科醫生手記》胡冰霜 著 樂府文化|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最近讀了胡冰霜醫生的新書《與病對話:全科醫生手記》。這本書記錄了她三十年來在醫院各科室工作,為各類病人看病的全科醫生經歷,從內外科醫生到精神科醫生,從西醫到中西醫結合,在國外做全科醫生的感悟,讀來令人動容。
  • 寒冬來臨,這些高發疾病千萬當心 醫生教你這幾招預防冬季常見疾病
    寒冬來臨,這些高發疾病千萬當心醫生教你這幾招預防冬季常見疾病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田甜 實習生 莫鳳琴近幾天,長沙氣溫驟降,冬季常見疾病也悄悄地「找上了門」。孫女士因為年輕時是舞蹈老師,膝關節壓力比常人本來就大很多,加之冬季不注意保暖,這才會導致現在的老寒腿。」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李寶軍介紹,中國有1.5億人患有骨性關節炎,其中60歲以上人群佔一半以上,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老寒腿的發病趨勢越來越呈年輕化趨勢,成為危害國人健康的一大疾病。
  • 直播預告:神經介入和腦卒中預防及治療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東營報導2020年12月23日9:30大眾網直播間邀請到東營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神經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燕景鋒做客《健康面對面》欄目,在線解答關於腦卒中預防及治療的問題。
  • 注意這些腦卒中常見預兆
    導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有很多: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病、肥胖……中青年人由於吸菸、飲酒、熬夜、缺乏鍛鍊等原因,腦卒中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在張先生的案例中,要首先要點讚患者的自我救治意識,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當機立斷,選擇就醫,為自己爭取獲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