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的這句詩被後代文人雅士奉為座右銘,但全詩卻少有人知道

2020-12-19 讀讀書寫寫字

竹,超凡脫俗、清新雅致的代表,自古便與「梅、蘭、菊」一同被稱為「歲寒四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更是被無數後代文人雅士奉為座右銘,以象徵自己自己的高風亮節、與眾不同。這兩句寫竹子的詩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全詩卻很少有人知道,題目更是絕大多數人都說不出來,這首詩便是文學大家蘇軾所寫的《於潛僧綠筠軒》。

於潛僧綠筠軒

宋.蘇軾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蘇東坡其人與其詩用「雅俗共賞」這個詞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與他很多文雅的詩詞相比,這首《於潛僧綠筠軒》(古於潛縣寂照寺寺內小院種有翠竹數杆,環境幽靜淡雅,名曰「綠筠軒」)輕鬆詼諧,更像一首打油詩。詩中既不寫綠竹之美,也不寫遊軒之樂,而是凌空落筆,輥構碴句,通過寫「竹」和「肉」讚頌了於潛僧慧覺及其綠筠軒的高雅出塵和清新脫俗,批判了世間俗態媚骨之人。

詩中第一句「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流傳最廣,是借用王徽之生性喜竹的故事,來讚揚僧人慧覺。一「可」、一「不可」便將於潛僧超然不凡的高潔形象躍然於紙上。下句「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是對上句的進一步解釋和延伸,富有深刻的哲理和情韻。歷代文人雅士大都對竹子有著特殊的喜愛之情,蘇東坡也不例外,但同時他也個特別喜歡吃豬肉的人,「東坡肉」一菜便是證明。既愛竹又想滿足口舌之感,當不能同時兼得的時候,應該怎麼取捨呢?詩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回答了這個問題,人瘦了尚且可以再變胖,但人俗了就無可救藥了。以調侃的方式諷刺了那些隨波逐流、附炎趨勢之人。

寫詩作文最忌平鋪直敘,記流水帳。詩中上部分是詩人的議論與說教,下部分則改變手法,用兩句趣味十足的問答作為收尾:旁人(俗士)若果對此不解,笑問此言:反問他這是高傲還是痴呆?那麼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美事呢?吃肉與高潔不可兼得,就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樣,更不用說像腰纏萬貫駕鶴去揚州一樣把所有的好處全部佔完。

全詩用語簡單樸實,如行雲流水,韻味深蘊,在讚頌僧人慧覺虛心進取、高貴淡雅的同時諷刺了那些假裝清高的諂媚之人,全詩樸實直白,趣味十足,內涵豐富,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讀之讓人收穫良多。

相關焦點

  • 劉淼:瀘州老窖以歷史文化和品質贏得文人雅士青睞
    圖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新華網 李江 攝  新華網成都8月28日電(馮孔)8月28日,首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成都草堂國際詩會在成都舉行。劉淼指出,詩酒文化在瀘州源遠流長,歷史上詠頌瀘州和瀘州老窖的詩詞不勝枚舉,瀘州老窖之所以受到文人雅士青睞,在於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以及卓越的品質。  詩酒文化源遠流長 詩詞美酒匯聚瀘州  劉淼表示,幾千年來,中國人被詩的情懷、酒的濃香包裹著長大,一代代累積、完善著我們的詩酒文化。
  • 言為心聲,通過蘇東坡的8句名言看其人生態度
    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另一方面,雖然他一生雖然仕途不順,但也官至三品,而對於做官,他認為「讀書人不必做官,也不必不做官」。
  • 新娘子路過湖邊看有人吟了兩句詩,隨口對出下句,對方送一箱嫁妝
    比如北宋曾有個小縣令,帶著下屬們一起爬山,看見泉水詩興大發念了句詩:泉泉泉泉泉泉泉,連說了7個泉卡住了。幸虧蘇東坡路過,給他接了下句:好似珍珠倒捲簾。他一看又說了句:此人莫非蘇東坡?東坡微微一笑,填上了最後一句:然然然然然然然。後來這首兩人合力寫的28字小詩,便在民間廣泛流傳。
  • 文人雅士把玩的心愛之物,拍賣場上競相追捧的收藏對象!
    古往今來,印章是權力、身份的象徵;是責任、信用的體現方式,更是文人雅士把玩的心愛之物。今天雖然不是人人有印章,但在一些重要文件上還是需要印章的印證。但在古代大臣幾乎是人人有一枚印章,這些印章不僅極具藝術美,同時若是使用一些名貴材質,還有材質美。
  • 端午節詩話:歷代文人雅士為紀念屈原投江,寫下頗多詩詞
    歷代文人雅士為紀念屈原投江,添節日氣氛,寫下頗多吟誦屈原和「端午「習俗的詩詞,被後人傳誦。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詩云:節分端午自言誰,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作者以此詩為愛國詩人屈原,抱石投江含憤而死鳴不平,對當時的昏君,奸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 《蘇東坡傳》第一章 文忠公
    我讀過他的札記,他的七百首詩,還有他的八百通私人書簡。所以知道一個人,或是不知道一個人,與他是否為同代人與否,沒有關係。主要的倒是是否對他有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我認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因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為我喜愛他。喜愛哪個詩人,完全是由於哪一種癖好。
  • 古代的文人雅士,為何偏鍾情於「梅蘭竹菊」?有何歷史淵源?
    這四種植物之所以會與君子有關係,主要是因為其自身的屬性:梅花不畏嚴寒傲冬綻放;蘭花清靜幽雅馥鬱芬芳;菊花悠然雅致醉人心田;而竹子則傲然挺立威武不屈。「梅、蘭、竹、菊」的天然屬性,正契合了古代君子精神,所以才會成為古代文人雅士的最愛。文人都有自命不凡、傲骨清高的本性,而「四君子」正好符合這一點。
  • 陶淵明歸隱田園,寫下這首詩,最後2句20個字,成不少人的座右銘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猛然讀起,這首詩的一二兩句,卻讓人耳目一新,「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多麼的自由奔放,又有些清雋灑脫的意味在其中。正如陶淵明在詩中所寫的這樣,人這一生有不像是植物那樣有根有頸,被束縛在原地無法動彈,人並沒有這些束縛住我們的東西,可是現在世界的人們有多少人在尋找著這些束縛呢?
  • 在沒有娛樂活動的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們都是怎麼「玩兒」的?
    我追求的精神世界和我的娛樂生活可不能間斷,於是這群愛「折騰」的古代文人們就開始了自己的創造娛樂的歷史。在魏晉時期,文人雅士們放蕩不羈的性格,時不時就三五成群的到竹林山間對酒當歌、吟詩作對,語言和筆鋒在這群擁有有趣的靈魂中的誕生,在這群作詩作曲的文人之間,為了互損損友和休閒娛樂,盡顯風流的「字謎」就在這群文人間萌發了。
  • 蘇軾最有名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人生失意的豁達,很多人奉為座右銘
    其實,作為生活家的蘇東坡更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因為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擁有發現快樂和製造快樂的能力。人生緣何少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在蘇軾寫的眾多詩詞中,有這樣一首離別詞,但卻寫的意外的豁達。蘇軾不愧為蘇軾,離別詞作也同其他曠達詞作一般,沒有限於抒發離愁別緒與對友人的依戀,而寫出了極其曠達之情,後兩句被不少人奉為座右銘。《臨江仙·送錢穆父》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
  • 《離騷》這十句名言,意味深長(內附朗誦講解)
    屈原,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我們一般都稱他為屈原。屈原是楚國三閭大夫,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屈原一生主張聯齊抗秦,主張美政,但卻遭受了奸臣的陷害。《離騷》就是他的憂愁、憂思之作。全詩兩千多字,三百七十句,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一部分。屈原的《離騷》是一首充滿了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得非常完美的詩作。
  • 周潤發當年隨口一句話,被奉為經典!網友:成為我的座右銘!
    發哥其實很愛笑,並且氣質也非常棒,看這張圖片的發哥笑起來是不是顯得年輕了好幾歲呢?當年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隨口一句話,被奉為經典!網友們紛紛當成座右銘,就是這句「我發誓在也不允許有人用槍指著我的頭!」,是不是很霸氣呢?
  • 蘇軾流傳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
    蘇軾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前半句被人曲解,後半句無人知曉,真絕了在古裝劇中,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詩:春宵一刻值千金。一般都是這樣的場景,都是一對新婚夫婦,在交拜完天地後,司儀就會飽含深意地說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 李商隱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你讀過嗎?
    而《錦瑟》這首詩,就是他留給後人的「絕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是李商隱最經典一首詩,全篇被奉為名句,讀一次驚豔一次,美得心醉,雖然只有56個字,卻能讓人讀出千百種滋味。讀完會感到心中有塊大石頭堵在心口,感受到仕途的不順,愛妻的離世,世人的貶低這些在精神上折磨著李商隱。
  • 蘇東坡勸架被友妻趕出,憤然作詩吐槽朋友,沒想到讓一成語火了
    蘇東坡 的博學多才 是大家 都知道 的,而蘇軾的詩詞 著作 迄今為止 還 在我們之間 廣為流傳 ,不管 你走 到哪裡,常常 會聽到 蘇軾的詩 ,即便 在 大街 上隨性 拉個人 來問,那 這個人也肯定 能背下 一首 蘇軾的詩 。
  • 李白最狂的一句詩,五千年都無人能及,無數人爭相引用為座右銘!
    李白在詩詞歌賦上的成就非常高,被後世讚譽為詩仙,他酷愛喝酒與作詩,他所做的詩篇裡面,有一句最為狂妄,五千年來無人能及!李白自幼讀書,十五歲時,已經作了許多的詩篇,並被當時的社會名流推崇和嘉獎。李白受到道家的影響,喜愛劍術,喜歡當遊俠。
  • 聽說,這才是魏晉時期的詩詞和雅士
    在詩歌題材方面,出現了詠懷詩、詠史詩、遊仙詩、玄言詩、宮體詩,以及陶淵明創造的田園詩,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等。在詩體方面,五古更加豐富多採,七古也有明顯進步,還出現了作為律詩開端的「永明體」。中國古代詩歌的幾種基本形式如五律、五絕、七律、七絕等,在這一時期都有了雛形。雅士在辭藻方面,追求華美的風氣愈來愈甚,藻飾、駢偶、聲律、用典,成為普遍使用的手段。
  • 元稹最有趣的一首詩,你肯定沒見過,又稱為寶塔詩
    這是元稹的寶塔茶詩。寶塔詩,最早見於隋朝,釋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詩》為證。作為雜體詩的一種,因其風格獨特,在中國古代詩中較少見。以一言起,字數如遞增數列,由一個字到七字句成韻,兩句一韻,逐句成韻。因而寶塔詩又稱「一字至七字詩」,也叫「一七體詩」。
  • 清朝的很多文人雅士為什麼喜歡「小相公」?其實與這種制度有關
    到了魏晉時期很多的文人雅士也喜歡上了這樣的情況。後來的一些朝代,這些行為時而衰落,時而興起,到了清朝的時候,這種行為已經到了一種很興盛的時期。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與清朝開始流行的「私寓」制度有關。這種制度指的是在北京一些比較高端的場所,開設這個的一般都是那些唱戲的人,在裡面為別人服務的一般稱之為「小相公」,就是一些長相清秀的少年!
  • 曹操知名度極高的兩句詩,其一成酒鬼口頭禪,另一句成老人座右銘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被稱之為天子,而凡為天子,御臨天下,立萬世基業,必以文治武功彪炳史冊,才能稱作明主。其中文治當然指的就是政治,不過政治這玩意,除了高明的政治手段,還得有雄厚的文化基礎支撐,所以有些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確實文採斐然,就喜歡用寫詩來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