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embering to be present:復歸臨在,回歸臨在。
我寧願用「復歸臨在」(remembering to be present)這個詞,而不用「練習去臨在」(practicing to be present)。通常,當我們記住(remember)什麼的時候,我們記住的是過去的某件事,但是,我用這個詞的方式,頗為與眾不同。要真正明白「復歸」(remember)這個詞在我的用法裡的含義,你必須要考慮一下「割裂」(dismember )這個詞的含義。當你割裂某個東西時,你是將其整體切割,分成許多部分。而「復歸」(remember),是這個過程的逆轉。藉由與當下和你在一起的某樣東西「復歸」,那些被割裂的部分就重新組合回到了整體。比如,如果在這一刻,你和一朵花臨在,那麼,這朵花是一部分,而你就是另外一部分。與花復歸,你和花都重新進入了整體或者合一。你和花真正臨在的那一刻,你就出離了頭腦,你臨在了。你在合一的狀態裡保持著覺醒。
有時候,人們會問我,究竟是誰在復歸?是頭腦?還是Ego?在覺醒的初級階段,「記起」(remembering)是由頭腦啟動的。也許,你曾讀過有關臨在的書籍,或者你拜訪過某位覺醒的導師,並曾有過臨在的體驗。Ego記住了這一切,所以,你的Ego就會試著去臨在,它會去練習臨在。但是,記起(remembering)是從頭腦升起的,這只是個基於過去,向未來投射的念頭而已。然而,Ego永遠不可能臨在。它的世界是屬於過去和未來的頭腦的世界,你不可能在頭腦裡臨在。所以,儘管頭腦中會有「要臨在」的念頭升起,但是,你要超越這個念頭才能夠臨在。
這需要一個輕柔的復歸。首先,你注意到你迷失在思緒裡了,然後,你單純地復歸。不需要練習。這是個靜靜地覺察。在復歸的瞬間,你立刻就臨在了,而且,在你再一次被吸納到頭腦裡之前,你會保持臨在。
那麼,覺察和復歸是從哪裡升起的呢?
這裡,有兩個層面在參與。
第一個層面,是靈魂本身。在靈魂內部,基於靈魂旅程的起源,有一個微妙的,通常也是無覺知的「知」(knowing)存在。靈魂在合一裡出來,離開神,離開本體。在很微細的層面上,靈魂知道這一點。而且,靈魂內在有一個回歸合一的深切渴望。這是靈魂之旅的終極目標。因此,在一個超越了頭腦和思維世界的層面,當你準備好要覺醒時,一種渴望和「知」就會升起。對你的不臨在,就會有一種本能的識別,而這會立即導向復歸。
此外,還有一個更深的層面,在呼喚著你來到本體,這就是本體本身。對你沒有臨在的覺察,會從你一直臨在的維度裡冒出來。那個覺察會即刻翻騰上來,你馬上就復歸了。你就不再迷失在頭腦裡了。
從本體或者靈魂升起的覺察可以是自動發生的,就像有些人會有自發覺醒一樣。不過,大多數人要在覺醒者的臨在場域裡,才能體驗到覺醒狀態。
但是,一旦你真正體驗了臨在,即使才只有幾秒,你也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你怎麼知道?嗯,你怎麼知道這是熱?你怎麼知道夜晚在降臨?你就是知道。你不需要去思考。這與你辨別出你迷失在想法裡了,是一樣的道理。你就是辨別出來了,然後立即復歸臨在。一開始,你不得不需要關注此刻與你同在的東西以便臨在。但是,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就都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