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槑 發布時間: 2016-01-15 07:00
作者:阿槑 發布時間: 2016-01-15 07:00
200萬師生用戶,每天產生2000萬條作業數據,截至目前總答題次數超過10億次,日活達到30%, 周活為70%,月留存超過50%--這是作業盒子今天公布的一組數據,數據量堪比題庫產品,而用戶活躍度則遠超過市面上的題庫產品。
單點切入,快速佔領學校「進公立校」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熱點,從中小學生作業場景切入的作業盒子是其中之一。2014年年底,主打初高中市場的作業盒子上線,3個月之後,小學版的「速算總動員」上線,截至目前,小學版有150萬用戶,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的14000多所學校,其中涉及核心用戶(20人以上的班級)的學校在5000所左右,而4個月前,用戶量還只有20萬。
「速算總動員」目前只針對小學數學口算提供作業和批改服務,跟中學版的作業盒子在功能上保持一致,同樣是老師布置口算作業,學生用手機完成作業並提交,系統自動批改,生成學生和班級的學習報告,反饋給老師,應用在教學過程中。特色之處在於增加了闖關、PK等遊戲化元素,吸引小學生用戶。
跟初高中版的發展路徑不同,「速算總動員」從數學口算這個單點切入,減輕老師批改日常口算作業的負擔,用簡單極致的產品快速佔領學校,接著在產品內做延伸,所謂網際網路式的打法。作業盒子的創始人劉夜對芥末堆表示,「速算總動員」90%的用戶都來自網際網路上的傳播,包括老師之間的口口相傳以及新媒體。
作業盒子團隊共同認可的理念是「靠產品取勝」,把工具做到簡單極致,圍繞老師的核心需求,提高老師的工作效率,同時又很快能上手。就像「微信之父」張小龍說的,產品一定要夠簡單,注重用戶體驗。
以老師為中心,從課後進入課堂目前作業盒子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放學後,回到家孩子用父母的手機做數學口算題,使用時長在15分鐘左右,系統給每個學生設定了體力值(一種遊戲道具),消耗掉之後就不能再刷題,限制學生手機做題的時間。
接下來作業盒子的兩個重點是用戶量和進入課堂教學環節,「2016年對作業盒子將是關鍵的一年,我們今年年底的目標是突破千萬用戶」,劉夜說道。
(圖為老師使用作業盒子課堂教學場景)
進入課堂則是基於現有的課後作業場景做延展,推出小學數學課堂同步練習,同時擴充科目,完全接管小學生的作業場景,與中學版作業盒子打通,逐步代替傳統教輔。
作為一款to T 的教學工具,作業盒子解決的是老師日常布置和批改作業的難題,本質上則是在線上建立老師跟學生之間的關係,基於作業這個高頻場景來完成連接。就像微信連接人與人,百度連接人與信息(先略過最近的百度貼吧事件),作業盒子則連接老師跟學生,劉夜將其稱為「社交化的題庫」。
作為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在變現的規劃上,作業盒子顯然選擇了「產品免費,增值服務收費」,比如,根據學生的學情推薦最合適的課程和機構,為線下或線上的培訓機構導流,或是自己開發在線直播平臺,根據知識點標籤對學生的分類,匹配相對應的老師,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講解特定的知識點。
此外,作業盒子正在跟自適應王牌Knewton談合作,接入其自適應平臺,更好地把作業盒子所累積的師生數據用起來。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