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心理的學習在內事情學習,都是邏輯思維指導下的這三部曲: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也被稱為3個元問題。
具體到心理學習:
• 是什麼:心理基礎知識
• 為什麼:心理入門,三基訓練
• 怎麼學:聯想和想像
心理學習重要是體驗學習,不僅僅是知識佔有,為此可以體會《天上的街市》這首詩,從中體會聯想和想像技術的使用。
學習心理階段:
• 專業——知識弄懂——理論
• 執業——藝術會幹——實踐
• 職業——人文幹好——滿意
學習心理目的:
• 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解釋問題!
• 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
• 不是為了覺悟,而是為了覺察!
• 不是為了求同,而是為了求異!
聯想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 聯想——橫向比較,空間事物的比較,概念與事例比較。
• 如:詩經第一首「賦比興」
• 如:心理:打手疼在哪裡,吃飯餵肚子嗎,情緒來自刺激嗎(被人踩腳了,認為這個人人品糟糕,生氣,看到是盲人認為自己誤解了,消氣。)
利用聯想促進學習,三種模式對比:
• 聯想學習——經典條件反射。學校環境刺激學習
• 強化與懲罰——操作性條件反射。生活常見
• 模仿學習、觀察學習、替代學習——自覺學習,自律
自由聯想技術,可以認為是「胡思亂想,胡說八道」,作為自我訓練進行練習,手機錄音,想啥說啥,之後回聽整理,看看感受如何。
藉助自由聯想,會發現潛意識壓抑的事情。
想像與學習:
• 想像內涵:運用已有的表象,對其進行加工和改造,從而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屬於思維範疇。比如麒麟,木偶戲。
• 想像外延:是否有意識和目的,區分為無意想像、有意想像。
• 無意想像:夢、幻覺,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
• 有意想像:創造想像(設計)、再造想像(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幻想(指和一個人願望相聯繫並指向未來的想像,否則空想)
想像是從時間角度進行的縱向比較學習,實際運用包含:
• 想像放鬆技術(海灘,原野,溪流邊)——職場壓力問答案例,抑鬱症女士上班痛苦時候想像晚上親子時光
• 合理情緒想像技術——診斷領悟修通鞏固,舉例同學聚會認為無聊就消極,不得不去就失落,可打牌消遣就積極
學習心理重在保持意識:
• 先判斷再應對!
• 先診斷再諮詢!
• 先理性再感性!
• 先性質再程度!
• 先戰略再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