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醫學生的時間稍微一長,對生命的敬畏感就開始不再像平常人一樣敏銳了。
這學期英語課的老師Alice是個有點tough的女生,但是很健談很有趣。上第二節課的時候就果斷地指著我說:我們叫個看起來愛學習的人來回答問題,來吧就你了。
我有點遲疑,帶著一臉疑惑。因為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總是莫名其妙給人這種印象,好像所有的寸勁兒都寫在臉上。但我不能否認的是自己一直蠻喜歡這位Alice。
每節課都有小組做pre,這天的小組講墮胎。三個女生在上面很認真地講,從藥流講到墮胎手術,也提到了胚胎的發育。屏幕上的照片裡,未成熟的胚胎人形已經初現,老師和女生們都一陣唏噓。Alice 好奇地問 :「我又有個問題,這個問題你們比較專業:一個女人在選擇墮胎時會受法律限制嗎?」
答案其實很唯一:「不,中國的法律認為一個未成熟的胚胎不能被稱之為自然人,但其母親絕對可以稱為一個自然人,胚胎的生命權利是不能凌駕於其母親之上的。」我拽起衛生法學課的知識一套一套,實際上這門選修我最多認真聽了三節。
出乎意料的是,Alice很痛心地認為這不合理,她表情嚴肅地說了一段話,大致意思是:她不能理解胚胎不能稱之為生命這個邏輯;醫學生是關注和探索生命的年輕人,不能因為一些現實的因素,就失去了對生命基本的尊重和感性的認知。
這理論太新鮮了。感性?感性和這個專業無關。從微觀開始學起,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解剖、生理、病理、診斷.直到內外婦兒,甚至到宏觀的衛生統計,都是客觀理性的。在此之前,有人告訴我們要尊重醫學、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甚至也有向我們提其他建議的:藥理學系那位酷愛期末考掛人的系主任曾經語重心長地告訴一屋子荷爾蒙分泌已經足夠旺盛的醫學生:「青春多麼短暫啊,少女快快戀愛吧」。
連戀愛都被認真地提上了日程!
有人告訴我們要關注生命嗎?仔細想想,也有過一些吧:機能實驗時的結尾往往要處死實驗動物,年輕的男老師給我們分析了二十分鐘「實驗動物倫理學」。但對我們來說,對實驗本身的樂趣超過了對倫理學的好奇。一個學期下來,基本沒人再對殺生抱有任何恐懼。
解剖實習也是一樣,老師人很好,第一次課上他安慰我們說:別怕,活著時候都是和我們一樣一樣的人,來那個男生你看起來力氣蠻大的跟我一起搬一下這個男屍吧。兩人合作,製冷箱一打開,一股福馬林的味道從屍體身上飄出來,嗆得人眼淚直流,什麼感性都來不及有了。
老師們都是好心的,一直重複著告訴我們:不要怕,要鎮定,要熟練,要享受這個過程,要掌握這些知識。你不能看著躺在小手術臺上的實驗動物淚水漣漣手遲腳慢,那樣它們的犧牲毫無意義;你更不能對著製冷箱裡的「大體老師」們鞠躬鞠個沒完,那樣顯得你自己精神有問題。
沒人告訴我們應該同情,知識永遠莊嚴而理性,在理性的知識面前,同情是軟弱而陰性的,沒有老師鼓勵這個。
在醫學生這個屬於年輕人的圈子裡,理性和冷靜是一種「政治正確」。
但生與死的震撼始終在我們身邊,「應該去堅強」的責任感和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死亡的無力感始終是一個大矛盾。
這學期開始走入病房,對我來說每一次看病人時的感覺都很複雜。一開始是會同情的:剛做完膽道手術的女病人在床上哀哀地喊疼,聲音不大,但每個人聽來都有點揪心;一個老人得了胃癌,醫生在病人面前善意地說成胃潰瘍,我們站在床旁,心裡有憐憫,臉上卻一直努力繃著;八歲的小男孩先心病很嚴重,幾個同學在上完見習之後還一直保持著探望,聽他講故事、陪他玩遊戲,最後一次去的時候聽說他家人付不起手術費離開了,我室友還難過了好多天。
但我們都不知道這種共情能力是否還能維持下去。如果能,又能維持多久?後來我們再走進病房時,看到一個燒傷的病人,最先想到的事不是害怕也不是可憐,而是燒傷面積和燒傷分級。看著實習病歷,由於學藝不精,腦海中浮現出的知識都纏成了一個大疙瘩,怎麼解開都毫無頭緒,誰有功夫去想這單薄的幾行字背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一個不幸的人,是他或她,一個普通如你我的生命凋落的過程。甚至是一個家庭,一個曾經幸福,現在卻被幾頁紙、幾行字下了判決的家庭。
在通向專業者的路上,磨練像是荊棘叢林,它割傷你的手心和腳底,一開始你有些痛,流了血,甚至也流了淚,但重複的次數多了,會變得冷靜甚至木然。
在這種磨練中被磨鈍了感覺是不是正確?我不知道,但這磨練卻是必然的,理性使人沉靜、專注。許多出色的外科醫生關注的都是技術本身,許多醫學統計學者也不會去花很多時間同情每份數據後的病人。即使我們深知,醫學來源於自然科學,但其本身卻是特殊的,它以人為載體,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就有淚水,就有悲劇。而我們本身也不是知識實現的手段,而是普通人,與那些躺在床上哀哀嚎哭的病人毫無二致的人。
理性與感性結合著,才能叫作人性。沒有人知道這個比例是多少,我們都在摸索。生與死的問題沒有降臨到自己頭上時,保持著熱淚盈眶的雙眼又實在太難。
持續著付出努力和心血,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個人,但在那之前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到那個總是被遺忘的「成熟冷靜」和「熱淚盈眶」之間的平衡感。
晚安❤️願你成為一個溫柔而堅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