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科普|關於蘭花的原種、老種、變種、原生種、原生老種等概念的淺探
作者:花木君
蘭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有著兩千多年的萟蘭歷史,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有人工栽培的記錄,孔子稱之為「王者香」,被認為是具有君子節操的代表花卉,歷朝歷代受到廣大文人墨客的喜愛,並且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萟蘭技術和鑑賞標準,進一步上升為蘭文化,享有「國蘭」美譽。
如今萟蘭蒔蘭的蘭友非常眾多,蘭花已經走向千家萬戶,然而,在市場上,針對蘭花種類的叫法和說法,經常讓一些新「入坑」的蘭友感到迷惑不解。品名還好說,知道品種不同,可是同一種的蘭苗,就有多種說法,比如原種、原生種、老種、新種、組培種等等,讓人糊塗,於是經常有蘭友諮詢。
其實,以上情形源自於現代命名和古代萟蘭習俗相互交叉引起的,有的是植物學命名說法,有的是蘭界術語,有的則是自我杜撰等等。而關於這些叫法的解釋(比如很多自媒體的問答文章),不少缺乏對蘭花的了解,或者以偏概全,因為感覺到有必要進行系統梳理,從而使得蘭友能夠更清晰明了蘭花的一些術語。
為了說明,我們從兩方面談起,一個是從植物學命名法介紹,一個是傳統蘭界術語介紹,然後最後予以總結闡述,篇幅略長,需要有點耐心哦。
有植物學基礎的都知道,生物分為動物和植物,植物層級分類依次為:植物界(plant kingdom)、門(divisio)、綱(classis)、目(ordo)、科(familia)、屬(genus)、種(species)進行分類。而具體到某一種植物的命名,則是以瑞典博物學家卡爾·林奈(1753年)創立的"雙名命名法"為基礎,經多次國際植物學會議討論修訂而成為必須共同遵守的國際植物命名法規《國際植物命名法規》。
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規》,植物的學名(scientific name)都使用拉丁文的詞或拉丁化的詞來命名。在國際上,任何一個拉丁名,只對應一種植物,任何一種植物,只有一個拉丁名。這樣可以避免「同名異株」和「同株異名」現象,現在多採用「雙名法」或「三名法」。
雙名法也叫二名法,命名公式為:「屬名genus epithet(斜體,首字母大寫)+種加詞species epithet(斜體,全部字母小寫)+種命名人名字(正體,首字母大寫)」。三名法是以雙名法為基礎制定的,對種以下等級的植物進行命名,公式為:「屬名genus epithet(斜體,首字母大寫)+種加詞species epithet(斜體,全部字母小寫)+種命名人名字(正體,首字母大寫)+變種(亞種,變型,栽培變種)符號 var. (subsp. f. cv.)〔正體,所有符號小寫〕+變種(亞種,變型,栽培)加詞〔斜體,全部字母小寫〕+變種(亞種,變型,栽培變種)命名人名字〔正體,首字母大寫〕」。
上面公式雖然看起來複雜,其實了解了很簡單,非常有規律,我們舉一例子,如春蘭名品「宋梅」,拉丁文名:Cybidiun.goeringii cv. 'Song Mei',其中的「Cybidiun」指蘭屬,「goeringii」指春蘭(種加詞),「cv.」指栽培變種,「'Song Mei'」指宋梅(拼音)為變種加詞。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們介紹幾個術語:
1、種(Species,縮寫為sp.):簡單來說就是基本特徵一樣的單個生物體(植物)的群體。
2、亞種(subspecies,縮寫ssp.):是某個種的表型上相似種群的集群,在分類學上和該種的其他種群不同。屬於同種內的兩個亞種,不分布在同一地理分布區內。
3、變種(Variety,縮寫為var.):變種是一個物種植物的一個種群,具有明顯的特徵差別,並且可以通過種子穩定遺傳傳播。分布範圍(或地區)比亞種小得多,並與種內其他變種有共同的分布區。
4、變型(form,縮寫為f.):是一個種內有細小變異,如花冠或果的顏色,毛被情況等,且無一定分布區。
5、栽培變種(Cultivar):中文也叫「品種」, 一個或者多個特徵明顯地加以區分栽培植物的一種集合,它們在繁殖(有性或者無性)中能夠保持它們獨特的特徵。分為栽培變種(栽培型)和原栽培變種(原栽培型)兩種。
6、栽培變種(栽培型):以栽培起源的栽培植物品種,簡單點說就是在人工栽培過程中發生部分特徵變化。在拉丁文上使用規則規定:栽培變種(栽培型)加詞必須放在英文單引號''中間,首字母大寫,如上面'SongMei'。
7、原栽培變種(原栽培型):從自然引種,並且長期栽培並沒有發生明顯變異,這就稱為栽培變種(栽培型)的原栽培變種(原栽培型)。注意:原栽培變種(原栽培型)的栽培加詞的首字母是小寫的,而栽培變種(栽培型)的栽培加詞首字母必須大寫。
8、亞綱、亞目、亞族、亞屬、亞組:隨著植物研究的進展,分類層次不斷增加,單元回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單元,如總綱(超綱)、亞綱、次綱、總目(超目)、亞目、次目、總科(超科)、亞科等等。此外,還可增設新的單元,如股、群、族、組等等,其中亞族是介於亞科和屬之間,亞屬介於屬和組之間,亞組介於亞屬和種之間。
了解了以上植物學命名和分類的一些簡單規律,那麼,針對蘭花來說,從植物學上很容易確定具體品種。諸如在植物學上,蘭科蘭屬下面有三個亞屬:蘭亞屬(Subgen. Cymbidium)、大花亞屬(Subgen. Cyperorchis)、建蘭亞屬(Subgen. Jensoa),亞屬下面有有很多組。而傳統國蘭指的是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春劍、蓮瓣蘭等,這些大多都是屬於建蘭亞屬下面的建蘭組,組下面不同的個體特徵組成了國蘭的龐大群體。
然而,由於我國蘭花文化太過深遠,古人們針對蘭花的命名並不是按照現代植物學分類的,而是根據具體葉和花的形態顏色進行命名的,並且現在國內蘭花市場上,全部使用的是中文命名,其中很多都是歷史上早就發現並命名的蘭花品種,延續至今的也有100多種。
並且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人工雜交技術的引進,使得國蘭品種也得以擴大,再加上自然新發現的蘭花品種,因而組成了如今龐大的蘭花群體,據統計,迄今為止,符合國蘭鑑賞文化的已經有1000餘種,因而,古代命名和現代植物學命名出現了交叉,甚至還有園藝學上的術語。於是,就出現了開頭那些不同的說法和叫法,我們就來一一分析解釋。
1、老種:蘭界術語。國蘭意義上的老種,指的是發現歷史悠久,延續至今的著名品種,如春蘭「四大天王」,「傳統老八種」,「蕙蘭老八種」。「蕙蘭新八種」等等,有的已經延續至今300年左右。因而,一般在蘭界,針對上世紀建國以前發現的品種,都稱為「老種」,目前約有100餘種老種。
2、新種:蘭界術語。由於歷史原因,蘭花文化在某個時期曾經中斷,因而新種大多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到現在為止發現的精品野生蘭花品種,如很多蘭花蝶花、蘭花藝草等品種,大多為新種。
3、原生老種:蘭界術語。即上面植物分類學上的原栽培變種(原栽培型)。
4、原原種:育種學上的術語。指由育種者提供的純度最高,最原始的優良種子,傳統國蘭意義上的蘭花,原原種基本上不存在,人工雜交品種(科技草)有。
5、原種:育種學上的術語。用原原種直接繁殖出來的,或由正在生產中推廣的品種經提純更新後達到國家規定的原種質量標準的種子。蘭花原種大多為人工雜交品種的選育品種。
6、組培苗:育種學上的術語。也叫組織培養苗,指從蘭花植株上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以獲得再生的完整蘭花植株。俗稱科技草、科技苗、組培苗。
7、原生種:植物資源學概念。是指在一個區域內,原來就存在而非以人為方式引入的物種。在這種意義上來說,蘭界的老種和新種,只要是從野生環境發現的蘭花品種,都是原生種。
8、原變種:植物分類學概念。原變種是針對於變種而言,是最初人們對植物調查不夠形成的,原以為僅僅有某種形態,後來發現變種,於是原來的那個種就稱為「變種」的「原變種」,其實就是「亞種」。
9、正種:植物分類學概念。蘭界沒有此術語。指命名首次發表的植物特徵,種內保持該種最初發表時的特徵,沒有發生明顯變異的植株群體。
從上面可以了解到,在蘭界,術語非常混雜,經常混用,有的並無嚴謹的科學根據,大多都是為了達到銷售目的,或者囤貨居奇、標榜賣弄的心態。
我們就拿宋梅為例,蘭花宋梅,在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由紹興宋錦旋氏選出,距今已近三百年,最初記載「五瓣緊邊,極闊厚;翠嫩,頭帶尖鋒。劉海舌,肩平,梗白,殼下稍紫,上三苞衣全綠色,貴種也。」,關於舌瓣紅點有沒有並無記載,經過兩百多年栽培,出現了一些開品不同的即栽培變種(栽培型),於是,有的人認為舌瓣有紅點的是原生老種(原栽培變種),而素舌則是栽培變種。
可是也有蘭友反應,宋梅在栽培過程中,舌瓣是否有紅點,和環境有很大關係,同一盆宋梅,有時候開品為素舌,有時候舌瓣有一個紅點,有時候則幾個紅點,並不能穩定遺傳。這就是為什麼蘭花名品「宋梅」,其拉丁文名:Cybidiun.goeringii cv. 'Song Mei'中的'Song Mei',首寫字母大寫,而不是全部小寫「song mei」( 因為如果是原栽培變種必須全部小寫),因而只能是栽培變種(栽培型)。所以,並不存在原生老種,所謂原生老種就是一種銷售噱頭。
以筆者經驗而言,所謂的老種蘭花,或者原生老種,都是傳承有序,從最初發現,經過分株傳承,一直流傳到現在,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中期以前的,也許還稱得上原生老種(原栽培變種)。可是大家都知道,上世紀某個年代,許多蘭花品種遭到毀滅性打擊,部分保留下來了,可是從繁衍速度來說,完全無法滿足蘭友需求。於是以前被賣到國外,在國外得到很好的養殖繁衍,因而又從國外返銷回來,其實這些只要不是通過組培產生的苗體,也稱得上原生老種。
筆者看到,關於「原種、老種」這個問題,有不少自媒體回答蘭友諮詢,竟然說「沒有出過國的蘭花品種就叫原種」,這是對植物分類學以及蘭花一知半解的結果,應該是錯誤的。也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上世紀中葉以前銷往日本韓國的一些名品,由於得到很好保存和延續,才稱得上老種,比如1962年作為國禮送給日本的蘭花「環球荷鼎」,就是國內全部絕種,後來從日本引進回來的,你不能說因為出過國就不是原生老種(蘭界意義上的)。
其實,從如今蘭花市場來看,針對原來的蘭花名貴品種(老種),其實只有兩類,一類就是通過科技產生的組培苗以及經過硬化的組培苗後代;一類就是通過自然萌櫱分株繁衍而來,只不過有的是陽臺自然養殖,有的是通過溫室大棚恆溫養護,和是否出過國完全沒關係。至於老種、原生種的說法,筆者建議,最好購買自然養護的蘭花,並且向最好傳承有序的蘭友購買(不過有的品種需求太大,很多蘭家都是批量進貨,然後說是老種銷售,藉機牟利,這種情形比較多見)。
以上兩類裡面,組培苗由於是通過科技獲得,栽培條件比較苛刻,因而相對不好養護,苗情比較弱,但是批量生產,數量多,速度最快,價格低廉。而分株繁殖的速度慢,其中陽臺或戶外自然養護的蘭花具有較好的抗性,很容易適應環境,但是葉片略有斑點之類的小瑕疵;而大棚繁殖的蘭苗,速度較快,也比較嬌嫩,一般全封尖,看起來比較健碩,可是抗逆性較差,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價格適中。因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適當選購。
以上就是關於蘭花老種、原種、原生種、原生老種、組培種等概念的一些闡述和科普,大多都是有嚴謹的科學依據,有的則是蘭界的一些常用術語,希望諸位蘭友能夠明白其中的含義。當然,筆者魯鈍,難免有不到之處,如有失誤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2020-6-2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