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英語研學之旅走進瓜田

2020-12-11 中安旅遊網

長豐:英語研學之旅走進瓜田

時間:2019-06-19 09:03:00 來源:合肥晚報  編輯:見習編輯 陳茜

  六月是吃瓜的季節,伴隨著初夏的陣陣熱意,香瓜成了不少合肥人消熱解渴的「心頭好」。那麼,你想知道香瓜的英文怎麼說嗎?香瓜的根莖和葉子在英語中又是如何分辨的?6月15日,在美麗的「香瓜之鄉」長豐縣羅塘鄉,合肥晚報萌娃學堂和美國想像力英語的外教老師一起帶孩子們走進瓜田,在鄉土氣息中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英語研學之旅。在這裡,孩子們不僅可以學到實用的地道英語,親手採摘香甜脆爽的香瓜,還能欣賞夏日羅塘的鄉村美景。

  萌娃學堂把外語教學搬到「香瓜之鄉

  「寶貝們,能分辨出香瓜的根莖和葉子嗎,夏天你們還能吃到什麼瓜,請大聲說出來。」戶外豔陽高照,羅塘鄉的香瓜大棚裡笑聲陣陣,高大帥氣還有點萌的俄羅斯外教尼克來了個亞洲蹲,手裡拿著一個帶著泥土氣息的新鮮香瓜,和32位充滿好奇的孩子們歡快地用英語交流著。

  27歲的尼克金髮碧眼,擁有國際教師資格證,是通過人才交流來到中國的。目前,在美國想像力英語合肥分校已執教近四年時間,教學經驗豐富、課堂活潑有趣,深受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愛。他平易近人就像個時尚大男孩,愛自拍愛畫畫,說得一口熟練的中文,會上淘寶喜歡孩子。在前往羅塘的大巴車上,為了逗學生們開心,還專門擺出6的手勢樂呵呵地說「溜溜溜」。

  「我在俄羅斯學的就是英語專業,曾去過亞洲其他一些國家,來到中國合肥後很喜歡這裡。」尼克告訴記者,在歐洲很重視到戶外到自然中去學習一門語言,不僅創造語境還能夠開拓視野增長見識,而且對於孩子們來說絕對是難忘的經歷。如今,他也是第一次到羅塘來,一下車就覺得這裡的瓜棚規模挺大,香瓜吃起來是又脆又甜。

  羅塘鄉位於長豐縣的西北邊陲,南依千年水道莊墓河,北鄰能源城淮南市和縣城水家湖,東到淮南鐵路線,西連風光秀麗的瓦埠湖。近年來,羅塘鄉以市場為導向,走科研之路,大力發展塑料地膜,塑料大、中棚種植香瓜,引進翡翠、青香玉、荃香蜜15號等26個優質品種,帶動了周邊村6000畝的香瓜發展,同時在全鄉建立了3處香瓜批發市場,從而使得羅塘走出了安徽「香瓜之鄉」的美譽。

  摘瓜識瓜當品學兼優的「吃瓜學生」

  目前,羅塘鄉香瓜種植面積近6000畝,其中集中連片種植面積1000畝左右。所產香瓜主要供應合肥、淮南等周邊大城市,形成了成熟的產業化生產規模。

  據了解,為了做好這次英語研學,學校特意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比如,尼克外教就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英語基礎,專門帶了幾疊和香瓜有關的知識卡片,幫助孩子們分辨和認識香瓜;除了現場講解外,老師還會組織孩子們去瓜田裡動手摘瓜品瓜,在勞動中去熟悉香瓜,並繪成思維導圖。

  參加本次活動的孩子們,年齡段從4歲到12歲都有,報名參加者十分踴躍。「一聽說到長豐羅塘摘香瓜學英語,爸爸媽媽都很支持,我和同學們也都很高興,一邊玩一邊能學到不少新單詞!」捧著剛剛親手掰下來的大香瓜,已經上小學四年級的柏賢誠滿臉興奮。

  看著孩子們玩得愜意學得盡興,一位家長忍不住拍照發到朋友圈點了贊:合肥晚報萌娃學堂別出心裁把外語教學搬到長豐羅塘的香瓜地裡,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在英文交流中摘瓜識瓜品瓜,活動接地氣有創意,定要爭當一個品學兼優的「吃瓜學生」。

  特色休閒農業正成為羅塘「金字招牌」

  記者從活動現場獲悉,除了香瓜產業聲名遠揚外,羅塘鄉的農業結構正在不斷調整,特色農業的招牌正越擦越亮。現階段,緊緊圍繞現代農業「310」工程,羅塘鄉積極發展瓜果蝦產業。依託優勢產業,打造草莓示範園9個、田園綜合體1個,草莓種植4.2萬畝;新建標準化特色蔬菜瓜果標準園基地5個,小甜瓜種植6000畝;薄殼山核桃基地1個900畝。

  同時,搶抓行蓄洪區各項政策機遇,推進莊崗、樊祠、尹集等村適應性農業基地建設,發展各具特色、集中連片的稻蝦、毛蟹等4360畝,其中建100畝以上稻蝦共養標準化基地22家、千畝稻蝦共育基地1處。

  根據規劃,羅塘鄉還將大力推進休閒農業示範點創建,加快發展鄉村旅遊。暢天果緣、誠信草莓採摘園、梅元境內瓦埠湖沿線、拐集甜瓜採摘在羅塘已逐漸成為休閒旅遊去處。未來,羅塘在旅遊開發方面將依託瓦埠湖原始生態環境,做好沿湖綠化,合理規劃旅遊路線,讓農業旅遊成為羅塘的一張名片,努力構建綠色、文化、生態、和諧羅塘。(吳奇/文 鄭成功/圖)

相關焦點

  • 2020青少兒語言藝術盛典研學之旅:最美的風景,精彩紛呈~
    在紅毯儀式、閉幕式暨頒獎盛典舉行之前,孩子們迎著朝陽,緊跟帶隊老師的腳步,懷著莊嚴崇敬的心情,走進了研學目的地——長沙·田漢文化園,開啟一場精彩紛呈的研學之旅。其建設和內容打造是圍繞著田漢一生偉大的藝術成就和不屈之精神風骨而展開,珍稀程度極高,在這裡舉辦2020全國青少兒語言藝術盛典,十分有意義。盛典將研學場地選在了田漢劇場和田漢博物館兩個地方。 田漢劇場,一座觀眾心靈的教堂,精神的聖殿, 位于田漢藝術學院一層,劇場在舞美、燈光、音響、道具等各個要素都堅持高標準,給選手提供專業的視覺聽覺感受。
  • 秦淮區發力研學旅遊,打造「雅趣之旅」
    來源:新華日報正值暑假,南京市秦淮區推出了「2020年秦淮區研學旅遊季」特色研學線路和品牌研學課程,邀請廣大學生群體遊學秦淮。7月24日上午,一隊佩戴著紅領巾的小朋友走進夫子廟大成殿,開啟了「雛鷹假日小隊」系列研學之旅。
  • 本報「齊魯未來星」暑期研學之旅開啟
    假期是開展社會實踐的大好機會,研學旅行自然成了不少學校和家長的選擇。7月,由齊魯晚報推出的「青島上合峰會絲路文化五日之旅」、「泉水文化研學營」、「北京五日科技研學營」將一一啟程。每條研學線路都經過了長時間的考察和研討,並根據學校和家長需求、學生年齡特點「量身定製」,為不同學校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成長機會。
  • 小記者走進唐山動物園 科普教育暑期研學之旅歡樂多
    超讚 小記者走進唐山動物園科普教育遊學體驗真棒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包田紅 白碩)7月6日下午,40名唐山勞動日報社小記者來到唐山動物園,與熊貓、河馬、犀牛、亞洲象等動物們面對面,了解動物生活小常識及生長習性,進行了一次動物園科普教育暑期研學之旅。
  • 「老鄉聯盟」美食研學之旅歡樂啟程
    初秋的微風,伴著青春跳動的音符,在這愜意的季節裡,奏響了美妙的樂章,來一場別樣的研學之旅,發現夢想學校的另一種可能。 老鄉聯盟研學活動邀請發出後期待已久的研學之旅終於歡樂啟程!今天,我們就迎來了一批青春洋溢的少年學子,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他們,一路風塵僕僕趕來,懷揣著對美食的嚮往,對未來的無限渴望,走進哈爾濱新東方烹飪學校的校園,開啟了一場甜蜜的美食研學之旅。
  • 親子研學共享豐收之樂
    割麥子,捉泥鰍,嘗小吃……5月23日,來自東陽市東方明珠幼教的100餘名師生和家長來到方前鎮,開展「走進麥穗營」幼兒親子藍蓮舫研學活動,開啟一場原汁原味的農耕文化體驗之旅。  「預備,開割!」隨著一聲令下,岙口村一片廣闊的麥田裡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割麥子大賽」。現場50多名孩子在家長和老師的指導下,一手捏緊麥杆,一手握著鐮刀,興致勃勃地學習收割小麥。
  • 春遊or研學之旅?
    在緊張的學習之餘,趁著大好春光,學校一般都會組織學生們外出春遊,接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氣息,同時也可以很好地放鬆身心。說是春遊,其實遠不是旅遊一趟那麼簡單,利用春遊,感受大自然,認識大自然。培養集體主義榮譽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等等。老師們一般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教育時機的。
  • 「北京尋夢之旅博物館研學教育活動」在京啟動
    中國網7月17日訊 今日上午,來自甘肅省漳縣和西和縣的33名孩子走進國家博物館參觀,這是他們北京「尋夢之旅」的第一天。2018年暑假,由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主辦的「貧困地區兒童關愛活動暨北京尋夢之旅博物館研學教育活動」承載著孩子的們的期待與夢想正式起航。據了解,活動為期一周,孩子們將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的組織和協調安排下,參觀包括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北京大學等10餘家在京文化場館和機構。
  • 蘇北中南專門打造特色活動南寶計劃,並精心策劃漢文化研學之旅。
    為增長孩子們的見識,讓他們感受不同的文化,蘇北中南專門打造特色活動——南寶計劃,並精心策劃漢文化研學之旅。對於這些孩子來說,他們在8月27日—8月29日度過了一個特別的夏令營。 三天兩晚的活動中,孩子們「探尋漢文化,研學促成長」,感受漢代技藝與現代科技。
  • 研學之旅,後會有期
    我和最好的朋友希兮相約,一起參加了恩施晚報小記者團組織的為期3天的暑期研學營,躲避酷暑炎熱、體驗獨立生活、感受傳統手工藝的魅力。更特殊的是,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夏令營。難忘的研學之旅有美景美食,有歡聲笑語,還有動手體驗,學習、操練和遊戲完美結合,讓我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期待。我想用「學、玩、練」來總結這次短暫的研學體驗。學:走近傳統工藝「學」是研學活動的「重頭戲」。
  • 走進長豐!推薦6種長豐特產名吃,請為家鄉點個讚
    合肥長豐,建縣不過50餘年,卻有2座高鐵站,又在規劃2條地鐵,已是全國百強縣,未來可期!#安徽特產#,走進長豐縣,推薦6種長豐特產,不了解的,也敢說是長豐人?長豐草莓長豐縣,素有「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長豐有著南北氣候的適宜性,悠久的種植歷史。
  • 行走的課堂,收穫的不止是眼界——我校赴澳大利亞聖馬可學校研學之旅圓滿結束
    近日,由校長助理馮秋生帶隊,教師代表王曉青,張永利,徐雪利和16名學生組成的我校海外研學團隊,圓滿完成赴澳大利亞聖馬可學校研學之旅。
  • 梅州有哪些研學基地?「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即將啟幕
    近日,記者從市文廣旅局獲悉,在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我省將以韶關市為主會場,梅州、清遠、雲浮三市為分會場,四市聯動共同舉辦「銘記烽火歷史、傳承紅色基因」——走進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系列活動。
  • 「博鰲國際研學主題日」走進太行古堡
    伴隨著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李承森、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教授級高工戴進業、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建成組成的太行古堡自然科學研學項目考察團落地山西陽城,走進太行古堡,「天貺節·博鰲國際研學主題日」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 @三亞,近2000名學生開啟「研學之旅」
    託管課堂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常規作業輔導,以及書法、繪畫、舞蹈、歌唱、手工、羽毛球、桌球等豐富多彩的「興趣課堂」;「科普課堂」邀請專家學者帶來南繁育種知識、海氏急救和防疫知識、海洋科普知識等課程;「周末研學旅行」中,將組織學生前往梅山革命史館、南繁育種基地和鹿回頭景區等地進行參觀體驗,讓學生們增長見識、開拓眼界、塑造品格
  • 南瓜研學課程:榨汁,煎餅,烤瓜,造型,溯源
    嫩果味甘適口,是夏秋季節的瓜菜之一。老南瓜可以用作飼料或雜糧,所以有很多地方又稱為「飯瓜」、「米瓜」。南瓜的優點非常明顯,它產量大、易成活、營養豐富,荒年可以代糧。南瓜名稱的由來:南瓜傳入中國有多條路徑,但以廣東、福建、浙江為最早。
  • 「走進農村 關注三農」大學生研學之旅在陳家坪村啟動
    1月19日,「走進農村、點亮青春、關注三農、不忘初心」陳家坪研學之旅在張家界青青果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桑植縣空殼樹鄉陳家坪村成功舉行。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駐村工作隊長周仲春,紀委書記王來順,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賀紅斌,黨委委員、組織人事處處長、駐村第一書記田敏,黨委委員、宣傳統戰部長熊湘玲,院長助理李愛平,吉首大學旅遊與管理工程學院副院長魯明勇,吉首大學林產業化工省級重點實驗室唐克華教授出席研學活動。「走進農村、點亮青春、關注三農、不忘初心」陳家坪研學之旅。
  • 中考與研學丨研學旅行,助力中考(北京卷)
    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組成部分,2020年的北京中考試題與研學旅行有哪些關聯和交集呢?讓我們一起解析中考真題,跟著試卷,開啟一次全新的研學旅行之旅吧!、山地、森林等研學基地時,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而走進現代天文館、天象臺、科普館等研學基地時,學生又能被人類改造大自然的巨大力量所震撼,科學重器的背後呈現出的不僅是科技的力量,更是大國的自信。
  • 千名學生同遊廈門「國風研學之旅」 探索華夏文明
    千名學生同遊廈門「國風研學之旅」 探索華夏文明 2018-04-19 20:06: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研學之旅:乘風破浪 邂逅遠古恐龍
    8月15日,參加「穿越白堊紀·奇幻恐龍鄉——2020年嘉蔭縣夏日研學營」第一期研學活動的孩子們,乘風破浪,隔岸觀賞界江風景;穿越到奇幻的恐龍世界,與恐龍來一場神秘的邂逅;了解嘉蔭抗聯精神,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 在江濱公園的恐龍樂園裡,生動的恐龍雕塑,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清澈的泉水小瀑布,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