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1949年—1950年,國民黨在大陸可謂是兵敗如山倒,800萬大軍到50年年初成功撤退到臺灣的只有60萬不到,絕大部分都是殘兵敗將,成建制退回臺灣的極少。更別提什麼主力部隊了,像土木系的基幹18軍,在淮海戰役中被全殲,之後靠沈發藻在江西拉壯丁,才又補充了3萬人,實力大不如前。
當然,還是有幾支戰鬥力不錯又建制完好的部隊能成功撤出大陸,比如52軍劉玉章,先是在遼瀋戰役中帶軍直和25師僥倖從營口逃脫,運到上海後碰到上海戰役,該軍死守月浦,損失慘重,又趕上了最後幾艘軍艦,成功逃往舟山,然後從舟山轉到臺灣,全軍只剩下一萬多人。
憑此「戰功」,劉玉章後來在臺灣也是平步青雲,1953年擔任「北部防守區副司令」。同年4月調任「中部防守區司令」,併到美國參謀大學特別訓練班第3期受訓。1960年11月晉升為陸軍二級上將,並升任「陸軍副總司令」、臺灣「警備副總司令」,兼任「軍管區副司令」。1967年7月升任臺灣「警備總司令」。1970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另一支幾乎全軍轉往臺灣的部隊就是國軍第87軍。該軍由青年軍208師升級而成,青年軍則是蔣經國為了抓軍權而成立的精銳部隊,統一編為青年軍20x師,在大陸一共編了9個師。
由於是「太子」軍,因此青年軍也不像大部分國軍那樣靠拉壯丁補充兵源,而是靠招募城市中學生和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學生參軍,還從美械師手裡分走了大量美械裝備,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青年軍208師,別的青年軍都是三團制,只有208和209師是兩旅四制,其中209師到1946年被縮編為201師的下一個整旅,而能在內戰爆發後擴編的只有207和208師,其中208師被擴編為3旅9團,一躍成為青年軍中人數最多、裝備最好的部隊。
1948年,國軍統一番號,實力強大的青年軍208師被整編為第87軍,底下三個旅成為師,全軍共兩萬餘人。
87軍運氣也好,三年解放戰爭中負責鎮守天津塘沽,沒有碰到什麼大的戰事,到49年年初解放軍準備進攻天津,87軍立刻搭船逃離塘沽,損失一小部分人後成功撤到上海。
到了上海3月後,解放軍就發動了上海戰役,87軍又一次走了狗屎運,沒有像21、37、51、52軍等部隊一樣被安排到上海外圍和市區中心,而是負責守衛出海口,只是損失了一部分兵力,大部分人還是成功搭乘船隻撤到舟山。當時撤到舟山的有3個軍+1個師,共10個師6萬餘人,其中實力最強的就是87軍,幾乎沒受什麼損失,還有兩萬餘人,軍長段沄因此被委任為舟山防衛副司令(總司令是石覺),負責率部鎮守象山群島。
1949年7月3日至9日,解放軍發起了「寧象戰役」,以22軍和21軍7個步兵團兵力解放象山半島,共殲敵2000餘人,擁兵兩萬的段沄又一次開溜,率部逃往舟山本島,第三次逃過一劫。
這裡就要介紹一下軍長段沄了,段沄,字湘泉,湖南衡陽人,黃埔五期步兵科畢業。雖說是黃埔生,可段沄非常倒黴,畢業後十餘年一直得不到重用,因為他跟的是北伐軍第六軍軍長程潛,後來還成了程潛的女婿。但程潛時運不濟,1928年5月被李宗仁扣押,第六軍被迫由湖南開往江西,沿途屢遭軍閥部隊截擊,部隊傷亡甚重,途中潰散。
失業後,段沄投靠了湖南軍閥何鍵,結果也不被何鍵看重。抗戰爆發後,不甘寂寞的段沄託關係謀得師管區主任一職,抗戰8年一直埋頭苦幹,倒也落得輕鬆自在。
抗戰結束前,機遇來了,當時獨立95師參加桂柳會戰,損失慘重,只剩下1500人,急需一批補充兵,段沄奉命帶部補充,師長羅奇直接把他留了下來,保舉他當少將副師長。
獨立95師還有個響亮的大名,叫趙子龍師。
自打進了95師,段沄繼續埋頭苦幹,很得師長羅奇的賞識,羅奇升任國防部戰地視察組第四組組長後,把師長的位置段沄。
抗戰勝利後,95師先是去了臺灣補充裝備,隨後奉命到華北。段沄是帶著子龍師在華北到處奔波,打了幾個漂亮仗,自稱在華北沒有丟過一挺機關槍。
後來隨隊進攻塔山,趙子龍師也是參戰的11個師中最賣命的,直接人肉衝鋒,可惜海軍和地上友軍都在看戲,配合不力,獨立95師激戰兩天,損失差不多4000人,仍未能衝破解放軍陣地。
後來的事情前面說了,天津解放前夕,段沄順利帶隊去了上海,上海解放前夕又順利帶隊去了舟山,被派去鎮守象山群島,象山解放前夕順利帶隊去了舟山群島。50年5月底年四次帶隊順利撤往臺灣。
由於帶兵才能十分出色,到了臺灣後,蔣介石直接破格提拔其為臺灣防衛司令部副司令,成為守備臺灣的二號人物,如果沒有意外,段沄將像其他黨國精英一樣升任二級上將——一級上將。
然而,1952年8月,段沄突然被保密局逮捕,關押了一年半後,1954年2月3日,段沄與其胞兄段復、妹夫謝小球、堂兄段徽楷一同被槍決。
臺灣防衛司令部二號人物被槍決,此案震動了全臺,然而由於是秘密審判,沒有公開,許多人都為感到不解,不明白為什麼對黨國忠心耿耿的將領落到如此田地,不少人懷疑這是一起冤案,和蔣介石整肅軍隊有關。
一轉眼到了2008年,此案才真相大白。
原來,解放戰爭後期,段沄的堂弟段徽楷奉命潛伏到臺灣,和段沄搭上關係,策反段沄,一開始沒能成功。段徽楷又設法回到衡陽,請段沄的妹夫謝小球一同前往臺灣遊說段沄。
1949年6月,段沄終於同意加入地下黨,他身居高位,能接觸不少高層機密,國軍在臺灣和舟山島的所有部署都被段沄偷偷記錄下來,然後通過妹夫和堂弟發給大陸,因此解放舟山還沒打響,我方就得知了國軍在島上的兵力部署。
1952年8月,由於叛徒的出賣,段徽楷暴露,被國民黨保密局逮捕。隨後,謝小球、段復、段沄牽連入獄,段、謝四人在嚴刑拷打面前死守秘密,於1954年2月3日犧牲。
2008年,在國家相關部門支持下,段沄、段復、段徽楷、謝小球4人的骨灰從臺灣回到故鄉衡陽,進了烈士陵園,游離他鄉半個世紀的英魂終於落葉歸根。
本文作者: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