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王牌軍新6軍有多強,東野7個團圍攻其1個團,居然沒打過

2020-12-11 騰訊網

1944年5月,國民黨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合編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廖耀湘任軍長。這個軍被稱為國民黨的王牌軍,戰鬥力非常強悍,東北野戰軍曾經用7個團圍攻其1個團,居然都沒有打過。

國軍新編第6軍是由第54軍第14、50師和新編第1軍新編第22師合編組成。廖耀湘曾以新22師1個師的兵力與日軍5個主力聯隊周旋半個月之久,打得日軍暈頭轉向,該師獲得了「叢林之虎」的美譽。

新6軍由名將統領,再加上全部美式裝備。當時,新1軍與新6軍被國民黨稱為「雙子星座」。在印緬戰場,這兩個軍大敗日軍,一舉成為國民黨的王牌軍。抗戰勝利前夕,新6軍被蔣介石緊急空運回國。

1946年2月,廖耀湘率領新6軍在遼寧葫蘆島登陸,初到東北就大顯「叢林虎」的威風,一路徵戰,所向披靡,特別是在沙嶺之戰大出風頭。其新22師作為前鋒,連續打下盤山、臺安、遼中,一路北進。

2月10日,22師前鋒66團和教導營打到了東野4縱的「家門口」遼河以南的沙嶺村。得知國軍殺到,遼東軍區司令員蕭華來到4縱,指揮作戰。曾克林的3縱也派出2個旅打援。而4縱的5個團則負責主攻,總計7個團參戰。

2月17日,4縱司令員吳克華指揮4縱兵分三路,向著沙嶺村發起猛攻。31團在佔領河堤後,隨即便被蔣軍炮火所阻,無法繼續向村內進攻。28團在向敵突擊時,遭敵炮火反制,同樣傷亡慘重,難以維持攻勢。

29團在黃昏後包圍了馬家店,可敵人卻依託有利地形,節節頑抗。全團戰鬥一夜,毫無進展。唯有在九臺子擔任北面警戒的32團小有成就。該團發現蔣軍活動後,即刻派部圍殲,戰至拂曉,消滅蔣軍60餘人。鑑於傷亡太大,蕭華司令員決定,在拂曉時分撤回所有的攻擊部隊。

第二天,吳克華在重新調整兵力部署後,命3個團再次向沙嶺之敵發起強攻。吳克華親率警衛團上陣,該團3營在進攻後,意外地發現高地上不見一個敵人,沒遇任何抵抗便順利抵進至村北街。就在戰士們興奮地向前推進時,一排排密集的子彈突然從各座建築物射出。原來,敵人在玩「空城計」,先把我軍放入「無人」的村中,隨後集中所有炮火,對目標地帶實施猛烈炮擊,給我軍造成不小的傷亡。幾個團激戰一天,依舊沒有進展。沙嶺之戰,4縱激戰兩晝三夜,雖殲敵達674人,卻付出了傷亡2159人的重大損失。後來,敵人來了2個營的援兵,情報誤以為是2個團,就主動撤圍了。之後,在東北戰場上,林總提出將新6軍作為主要對手,一個團一個團地消滅它。

相關焦點

  • 遼瀋戰役敵我部隊「撞號」,大虎山一戰,哪個22師65團是王者?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爆發後,我東野主力開始圍攻錦州。為解錦州之圍,國民黨軍以廖耀湘兵團出瀋陽由陸路增援錦州,以東進兵團在錦西葫蘆島登陸企圖與瀋陽之敵夾擊我軍,一舉扭轉戰局。▲此時我軍已非當年的「小米加步槍」,裝備有了很大的改善會上團首長通報了情況,上級命令8縱22師65團迅速進至趙家窩鋪、羊圈子、王家屯一線,阻擊國民黨軍22師65團,並爭取將其殲滅。團尖刀連由1營1連擔任,今夜必須要急行軍50公裡,先敵搶佔趙家窩鋪,阻擊敵軍。
  • 遼瀋戰役最慘烈的惡戰,東野命令:讓敵在我陣地前屍橫遍野
    東野迅速擴充為12個步兵縱隊、36個野戰師、15個獨立師、3個騎兵師、1個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及1個坦克團,兵力達70餘萬,另有多達33萬人的地方二線補充兵團。在進行了長達5個月之久的大練兵之後,東野的技戰術素養空前提高。也就是說,在國共戰略大決戰前,東北是我軍唯一取得了絕對優勢的戰略區。
  • 國軍戰鬥力最強的二十個軍
    雖然最早被解放軍殲滅,可解放軍上了五個第一流的主力縱隊(1縱、2縱、4縱、8縱、9縱)圍攻,而且牙齒也蹦鬆了,雙方損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個被殲滅時的表現強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 即使後面重建的74軍,也還是堪稱國軍精銳。(48年淮海戰役前空投了74軍7個連防守商埠,力拒華野6個縱隊的進攻)這是近代史中非常少見的。
  • 國共黑土地較量時,有新1軍、新6軍,怎還有新3軍、新5軍、新7軍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抗戰結束後,國軍把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1軍、新6軍、第5軍、第74軍,第18軍。不過,一般人都認為,新1軍是裝備出來的,第74軍是打出來,第6軍是練出來的,第18軍是寵出來的,新6軍是孿生出來的。1946年,蔣介石把陸軍作戰部隊進行整編,集團軍機構改為綏靖區和整編軍,軍縮編為整編師,師縮編為整編旅。原計劃第一期先整編黃河以南、以西的部隊,第二期整編華北、東北部隊。
  • 陳誠的嫡系部隊,被我軍用十個團圍攻,他們堅守5天並全身而退
    陳誠的嫡系部隊,被我軍用十個團圍攻,他們堅守5天並全身而退文/歷史大講廊大家都知道,在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的共產黨先帶領人民打贏了抗日戰爭,後又打贏了國民黨。這樣之後,才成立了新中國。日軍不好打,國民黨同樣不好打,而且,當時國民黨的頭頭蔣介石與美國有合作,他們的裝備大都十分精良。但是,想要成立新中國,還是要先把國民黨打敗了。那麼,打敗陳誠的嫡系部隊三十二團就是迫在眉睫了。不過可惜的是,我們出動了十個團,也沒能打敗這個裝備精良的三十二團。三十二團是國民黨手中的一把利器,曾為國民黨立下過汗馬功勞,打贏過許多場戰役。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 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率先突破天津城防,殲滅國民黨軍2.7萬,活捉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是東北野戰軍的三個猛虎軍之一,是四野的頭等主力,以善打大仗、硬仗著名。從祖國最北的松花江畔,一路打到滇越邊境。
  • 國軍悍將胡璉,章逢集大戰,中野三個縱隊沒打過整編11師一個團
    整編11師是國軍傳統王牌部隊,背後所依靠的陳誠系,是國民黨軍中名將最多,威望最大的派系。這支部隊的前身就是國民革命軍18軍,在淞滬會戰,鄂西會戰等戰役,18軍多次給予日軍重創,讓日軍都聞風喪膽。從18軍走出的歷任軍長,如陳誠,羅卓英,黃維,胡璉等人都是蔣介石頗為器重的將領,在國軍中都有很高的地位。
  • 華野戰鬥力最強的「四大天王」,是指哪4個縱隊?司令員分別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是我軍綜合實力及戰績最為突出的兩支戰區級部隊,東野的1縱、2縱、3縱和6縱都是其王牌縱隊;而華野雖然野戰軍總兵力不及東野,但主力部隊中同樣有「四大天王」之說,包含了4支戰鬥力最強的縱隊,分別是哪些隊伍呢?縱隊司令員都是誰?我們來了解一下。
  • 遼瀋戰役中,四野第四縱隊八個團沒能打過敵軍一個團,怎麼回事?
    在解放戰爭中,四野的一個縱隊八個團的兵力,竟然沒有打過敵軍的一個團。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件事情還要追溯到1946年時,那時抗日戰爭剛剛結束,林老總被派到了東北進行工作,他手下的吳克華和胡奇才的部隊被改編成4縱。而此時從戰場歸來的廖耀湘,率領他的部隊也駐紮在了東北。
  • 我軍團長冒充敵旅長,扮瞎子還得裝啞巴,一個團全殲國民黨一個旅
    ▲我軍部隊向敵軍發起攻擊「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在敵軍多路圍攻的情況下,我軍決心集中主力先殲滅李仙洲手下的常振山指揮的保安第7旅。常振山是土匪出身,後來被國民黨收編,因為只有一隻眼,有個外號叫常瞎子。這個地頭蛇熟悉本地的風土人情,又得到了當地反動地主和封建會道門的支持,對我地方政權和部隊威脅極大。他經常襲擊我地方武裝,搗毀我基層組織。該部與我軍交戰多次,很是總結了一套對付我軍的方法,我軍多次集中主力都未能將其全殲。其裝備雖然較差,但卻是敵軍中最亡命的部隊。
  • 1984年,兩萬越軍圍攻我軍一個團,800多輛民用車幫解放軍運炮彈
    越軍第二方面軍司令武立開始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反撲,想要奪老山地區,他進行了兩次小規模的試探性進攻,都被我軍擊潰。之後武立從後方的不斷調集重兵,到七月份,河江地區越軍總兵力增至2個師,計10個步兵團、1個坦克營、4個特工營、14個炮兵營,總兵力超過了4萬人。武立從全越南搜集了10萬大口徑炮彈,這佔到了當時越南大口徑炮彈儲備量的一半以上。
  • 張靈甫74師共有三個旅六個團,旅長和團長都是誰?後來是啥結局?
    曾號稱國軍五大王牌軍之一的第74軍,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編為整編第74師的,擔任師長的就是後來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兵敗身死的黃埔四期將領張靈甫。 當時,張靈甫整編第74師一共有三個旅六個團的建制,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張靈甫整編第74師三個旅長和六個團長都是誰?在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都怎麼樣了?
  • 兩大海島之中,為何國民黨軍能拼命守住臺灣,卻根本守不住海南?
    臺灣島在1950年集中了國民黨剩餘部隊的精華,不算1950年從海南島乘船撤回臺灣的薛嶽6萬多部隊,臺灣島上就已經集中了50多萬大軍,包括在大陸時期就已經是王牌軍的中央軍第52軍這樣的主力部隊。而守海南的國民黨軍有多少人呢?第4、第32、第62、第63和第64軍建制完整,但兵員不足,加在一起共有9萬正規軍,外加地方部隊、獨立師、保安團,合計約10萬餘人。
  • 新四軍最初組建的八個團的8個「代號」連起來,它是一句什麼話?
    12月,第一支隊第1團調回皖南,歸我黨軍部直接領導,第3支隊第6團則調至蘇南,歸第1支隊建制。9月,以第6團為首的「江抗」主力西移揚中,與丹陽遊擊縱隊合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北渡長江,進入揚州、泰州地區。1939年11月7日,第1支隊與第2支隊領導機關合併,成立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統歸江南指揮部指揮。
  • 東北戰場曾調整了3個縱隊司令,因何事調整,他們又分別是誰?
    東北野戰軍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之中最強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在東北三年多的作戰中,自身不斷發展壯大,事實上由於國民黨軍初期進入東北的多是精銳部隊,東北野戰軍在發展初期也曾一度捉襟見肘,1946年5月18日,經歷四平之戰的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前身)遭到了失敗,無奈只能退守松花江,
  • 塔山一戰28團硬扛敵「趙子龍師」,和另外一支部隊,共享榮譽稱號
    塔山阻擊戰是遼瀋戰役時期最關鍵的一戰,其中東野4縱、11縱要用兩個縱隊的兵力,擋住國民黨軍東進兵團的進攻,戰鬥持續了六天六夜,最終國民黨軍的東進兵團也未能突破我軍的陣地,我軍以付出3000多人傷亡的代價,斃傷國民黨軍近7000人,而戰後有4個團分別被授予了榮譽稱號:
  • 一個師4名負責人全被殺害,一名團勤務兵後來成開國中將
    其中第97團長蕭方,第98團團廖業祺,然而這四位領導人都被殺害。 師長周維炯,於1908年生,河南商城上樓房(今屬安徽金寨)人,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7 歲時就讀於舅父漆先濤塾館。他在一篇作文中寫道: 「我民族之大,國民之眾,舉世不二,而令倍受外侮,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為吾輩無旁貸之責……」舅父閱過批曰:「後生可畏!」
  • 排炮打不動,究竟是哪個縱?邱清泉的感慨,並無實證
    10縱在濟南戰役之前,基本沒參加過攻堅作戰,在歷次戰役中均擔負阻擊任務,其中最負盛名的有四次。三是在睢杞戰役中把老冤家邱清泉死死擋在桃林崗一線,任憑邱瘋子使出渾身解數,甚至不惜「豁上200師」,陣地7晝夜巋然不動,確保了1、4、6縱在龍王店殲滅區壽年兵團; 四是在淮海戰役中作為徐東阻擊戰的中堅力量,和11縱、12縱一起,擋住了邱清泉和李彌兩個兵團10天的猛攻,為全殲黃百韜兵團作出了突出貢獻。
  •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一個師,想起義都不給機會,只能乖乖受降
    該師是1948年6月,由熱河地區的地主還鄉團和交通警察部隊拼湊起來的雜牌軍。主要軍官由國民黨軍第6兵團調任,最初歸其指揮,9月,劃歸國民黨軍新編第8軍(軍長沈向奎)建制。少將師長安守仁、上校副師長梁炳芳、上校參謀長梁爾昌,下轄3個步兵團和輜重營、炮兵營、特務營等分隊,全師共3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