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國民黨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合編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廖耀湘任軍長。這個軍被稱為國民黨的王牌軍,戰鬥力非常強悍,東北野戰軍曾經用7個團圍攻其1個團,居然都沒有打過。
國軍新編第6軍是由第54軍第14、50師和新編第1軍新編第22師合編組成。廖耀湘曾以新22師1個師的兵力與日軍5個主力聯隊周旋半個月之久,打得日軍暈頭轉向,該師獲得了「叢林之虎」的美譽。
新6軍由名將統領,再加上全部美式裝備。當時,新1軍與新6軍被國民黨稱為「雙子星座」。在印緬戰場,這兩個軍大敗日軍,一舉成為國民黨的王牌軍。抗戰勝利前夕,新6軍被蔣介石緊急空運回國。
1946年2月,廖耀湘率領新6軍在遼寧葫蘆島登陸,初到東北就大顯「叢林虎」的威風,一路徵戰,所向披靡,特別是在沙嶺之戰大出風頭。其新22師作為前鋒,連續打下盤山、臺安、遼中,一路北進。
2月10日,22師前鋒66團和教導營打到了東野4縱的「家門口」遼河以南的沙嶺村。得知國軍殺到,遼東軍區司令員蕭華來到4縱,指揮作戰。曾克林的3縱也派出2個旅打援。而4縱的5個團則負責主攻,總計7個團參戰。
2月17日,4縱司令員吳克華指揮4縱兵分三路,向著沙嶺村發起猛攻。31團在佔領河堤後,隨即便被蔣軍炮火所阻,無法繼續向村內進攻。28團在向敵突擊時,遭敵炮火反制,同樣傷亡慘重,難以維持攻勢。
29團在黃昏後包圍了馬家店,可敵人卻依託有利地形,節節頑抗。全團戰鬥一夜,毫無進展。唯有在九臺子擔任北面警戒的32團小有成就。該團發現蔣軍活動後,即刻派部圍殲,戰至拂曉,消滅蔣軍60餘人。鑑於傷亡太大,蕭華司令員決定,在拂曉時分撤回所有的攻擊部隊。
第二天,吳克華在重新調整兵力部署後,命3個團再次向沙嶺之敵發起強攻。吳克華親率警衛團上陣,該團3營在進攻後,意外地發現高地上不見一個敵人,沒遇任何抵抗便順利抵進至村北街。就在戰士們興奮地向前推進時,一排排密集的子彈突然從各座建築物射出。原來,敵人在玩「空城計」,先把我軍放入「無人」的村中,隨後集中所有炮火,對目標地帶實施猛烈炮擊,給我軍造成不小的傷亡。幾個團激戰一天,依舊沒有進展。沙嶺之戰,4縱激戰兩晝三夜,雖殲敵達674人,卻付出了傷亡2159人的重大損失。後來,敵人來了2個營的援兵,情報誤以為是2個團,就主動撤圍了。之後,在東北戰場上,林總提出將新6軍作為主要對手,一個團一個團地消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