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大蒜、生薑、土豆、紅薯均為地下生長食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存放了一段時間後就容易發芽。有的人只要見到它們發芽,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都丟棄,這樣很浪費;還有的人無論何種地下食材發芽都捨不得扔掉,將有芽坯的掰掉照樣吃,這樣很危險。因為這些食材有的發了芽依然能吃,而有些卻不能吃,所以我們一定要弄明白,不能一概而論。
造成花生、大蒜、生薑、土豆、紅薯這些食材發芽的原因,主要是由存放環境中的溫度、溼度、光線照射3個方面所決定,當溫度、溼度、光線照射達到一定條件時,喚醒了這些食材的休眠期,導致它們發芽。那麼這些發芽的食材到底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專家是怎樣說的。
花生
花生雖然生在地裡,但它既不屬於地下莖塊,也不屬於地下根須,而是它在地面開花後,果柄伸長「鑽」入地下後結的果實,關於花生的這個特性特別有意思,花生的果實只有在避光的環境下才能生長膨大。
湖南省腫瘤醫院營養胡小翠主任醫師等發聲發了芽的花生不要吃。發了芽的花生是可以吃,那是在沒有發生黴變的情況下,事實上,發了芽的花生,往往意味著部分花生可能已經開始了黴變,或者發芽與黴變同時產生。一旦花生產生了黴變,花生內便會含有有毒的黃麴黴和寄生麴黴,堅決不能吃。即使發了芽的花生沒有黴變,因我們肉眼無法作出準確判斷,所以安全的辦法就是捨棄。
大蒜頭
有不少人誤以為大蒜頭是植物的根部,然而並不是,而是大蒜的鱗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蒜頭,一般是由鱗芽短縮莖和葉鞘這兩個部分結合而成,是鱗芽的結合體。大蒜在烹飪中不僅有增香提味的作用,而且還有消毒殺菌的效果。
大蒜髮芽了是可以吃的。大蒜最容易發芽,所以大蒜買回家幾天就發芽了是經常的事,發芽的大蒜連同它的綠芽可以一同烹飪,也許很多人並不知道,發芽的大蒜與普通大蒜相比,抗氧化的效果更加明顯,不過大蒜髮芽時間長了,必定會導致裡面空癟,最後發黴。另外,發芽的大蒜會使部分營養成分流失,香氣減少。
生薑
生薑也不是植物的根,而是植物的地下莖,一般有多個大小不同的節,節由芽、鱗片組成,其形態為不規則掌狀,初生薑就稱作薑母。生薑本身水分含量比較高,只要環境、溫度溼度適宜以後,放置一段時間後就會發芽。
發芽的生薑完全可以吃,不過在發芽過程中消耗掉了部分營養物質,發芽後其碳水化合物含量減少,導致生薑水分揮發變得乾癟、纖維變粗,營養價值降低。
土豆
土豆又稱馬鈴薯,是植物的地下莖塊,為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土豆表面上長有明顯的芽眼,芽頭就是從芽眼中長出來的,如果芽眼突出來了,而且周圍泛著青綠色,則說明土豆正在發芽。土豆發芽除了與環境有關外,還與品種有關,不同品種的土豆休眠期不同,有的長達4~5個月,有的只有1個月左右,有的可能剛收穫不久就能發芽,這是由土豆品種的遺傳特徵所決定的。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生蘿莉等發聲:豆發芽了有毒不能吃。新鮮土豆中含有少量的龍葵鹼,對人體危害不大,但是土豆儲存時間越長,龍葵鹼含量聚集就越多,當土豆變成黑綠色或發芽時,其中的龍葵鹼含量急劇增加,即使少量的攝入這樣的土豆都有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有人認為,土豆生芽較少時,只要烹飪時,掰掉芽和挖掉芽眼就應該沒問題,其實不然,此時已有少部分龍葵鹼滲入到土豆深處,無法徹底清除。
紅薯
紅薯是植物的地下莖塊,因品種不同,或者受土壤環境的影響,其肉色有紫、紅、白、黃幾種,甜度也不一樣,如紫薯、紅蜜紅薯、板慄紅薯等。紅薯超過了20℃,而且環境較為潮溼或受到了陽光的照射就會發芽。另外,放在塑膠袋裡的紅薯,由於紅薯的呼吸作用,會使袋中的空氣變溼潤,也會導致發芽,甚至黴變。紅薯儲存在乾燥避光的地窖中,能儲存半年以上不壞。
紅薯發芽後仍然可以吃。將芽掰乾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只是發芽的紅薯因水分流失,生食失去清脆口感,煮熟也不及新鮮的粉糯甘甜,而且營養價值也大打折扣。
總結:
大蒜、生薑、紅薯發芽了還是可以吃,只是口感和營養變差了,其口感和營養的影響程度取決於芽頭大小或數量多少。花生發芽雖然無毒,但因發芽與長黴總是共生,所以儘量不要食用。土豆一旦發芽,就會產生不利於人體健康的毒素,堅決不要再食用。
大家好!我是筱雅美食,一個廚藝愛好者,傳遞一日三餐的美食溫暖,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歡迎關注、點讚、轉發、收藏、評論,謝謝閱讀!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