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俊:結構化思維,人生基石能力

2020-12-16 創業酵母

結構化思維是一個人非常底層的能力,擁有結構化思維的人能夠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鍛鍊這種思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結構化思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生活中的結構化思維,第二個部分是工作中的結構化思維,第三個是管理中的結構化思維。

生活中的結構化思維

首先我們來談談生活中的結構化,選兩個生活中和大家息息相關的場景來舉例。

第一個例子,什麼樣的人是一個好爸爸?一個好丈夫的結構是什麼?這個問題我想談談一位銀行的董事長,他是一位把生活活明白,在事業上也非常成功的人,同時他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個好爸爸和好丈夫的角色。這位董事長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最早從銷售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做到銀行的總行行長。在前年的時候他來找到我,因為他在混沌大學上聽了我的一堂課之後,覺得感觸特別深,寫了超過 1 萬字的學習筆記,筆記的認真程度要超過大多數人。

我當時就覺得挺震撼的,一個銀行的董事長學我的東西幹嘛呢?好像不是特別必須的。他說我是真的很愛學習,銀行雖然是國有單位,但是我把它當成企業來管理。

後來有一次他請我去吃飯,我發現他走到哪裡,太太就帶到哪裡,因為他覺得陪伴很重要,但是他更打動我的是在他女兒上了浙大以後,在女兒上學之前他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告訴她女兒應該怎麼去學習,未來該怎麼去工作,怎麼樣去挑自己的愛人。

對於這位董事長而言,在職業上成功,就是因為悟透了生活的道理。在生活中要做一個好爸爸、一個好丈夫,背後都是結構化知識,能夠把這個結構化的方法應用到工作中,職業上取得一定成就是必然的。而想要真成為一個好爸爸和好先生,要做到四個真:

第一個叫做真的奮鬥。如果你沒有奮鬥的精神,你是沒有向心力的;第二個是真的鍛鍊,好的身體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酵母說的三力模型也是這個道理。第三個是真學習,深度學習是未來每一位企業家都必須掌握的能力。第四個是真陪伴,他無論到哪裡都帶著他的太太或者帶著他的孩子。

你想要過上好的生活需要智慧,你想要有好的職業生涯更需要智慧,所以結構化思維是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一個底層能力。

第二個例子,我想跟大家講講我在生活當中帶孩子的體會。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是怎麼樣的一個結構呢?在很多年前我是非常慚愧的,因為我覺得自己帶不好孩子。

我的《創業史》其實就是我女兒的成長史,我的女兒三歲多就跟著我從杭州來到了北京,那時候我剛離開阿里到北京來創業。當時剛創業我天天都很忙,我們在開會的時候,女兒也在旁邊。她會說媽媽好好玩,我給你們唱個歌吧,所以留了一張在公司手舞足蹈的的照片。

我創業了這麼多年,女兒跟著換了五個幼兒園,小學也是換了好多個。在那段時間我每天在加班的時候,她有的時候會跟我講,工作好有趣啊。我問她作為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她認為的工作是什麼?她說她的工作就是去幼兒園上學。

在這個創業的過程中,因為老是出差我基本上一個月的時間能夠陪著女兒差不多四五天,我在很多年來都認為我可能是帶不好孩子的。事實也是如此,在八歲以前我女兒心目中排第一的是她外婆,因為外婆每天都陪著她吃飯,陪著她睡覺,那個時候對於她最重要的是陪伴和安全感。而外婆之後是她爸爸,第三個排的才是媽媽,那個時候我覺得是比較挫敗的,心想一個女人怎麼就是平衡不好工作和生活呢?

兩三年後,我又跟女兒聊天時說,你現在怎麼排序呢?我女兒跟我講,媽媽你現在排第一,從現在開始你就永遠是第一。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女兒從小的時候呢,只要每天吃飽睡著就可以了。那個時候呢,外婆天天陪著她,誰陪她的時間多在她心目中就誰排第一。到現在,她對情感的需求要求會比較多了,她覺得跟我在一起呢,第一個比較開心,我能夠當她的朋友能聽她講話。第二個我會帶她去玩,帶她去吃飯,帶她去沒去過的地方,帶她去看畫展,這個時候她覺得跟著我覺得很有趣,能夠見很多的世面。

經過這些年,1O歲的女兒突然有了一種安靜而溫暖的力量,原來我非常自責,覺得我最大的缺憾就是陪伴孩子的時間太短了。後來為什麼發現女兒沒有長歪呢?好像身體也不錯,長得也還行,功課也不錯,特別清楚她自己想要什麼,而且她的獨立思維很強。這個時候我就會在想我其實做對了什麼事兒呢?我記得我跟她交流的這個三個場景,在十歲的時候我就問她人生的排序是什麼?我記得很清楚,她跟我說,第一,身體最重要。第二,我要每天很開心。第三,學習成績不要太差,班裡前五名就可以了。我突然覺得女兒自己開始有了自己的邏輯,意識到她長大了。

上次我原來阿里的同事讓我去分享怎麼帶孩子,我原來是蠻慚愧的,但我覺得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覺得帶好孩子最重要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我覺得父母一定要做好自己。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中國式的教育最可悲的是什麼?就父母親自己做的蠻差的,事業也不得志,人生也不得志,生活也不如意。但是他偏偏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都要強加給孩子。這個時候你是很割裂和分裂的,因為小孩覺得你不行,你憑什麼要求我要做好呢?所以父母帶好孩子第一件事是要做好自己,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說你特別熱愛奮鬥,你的小孩就一定不會不上進,如果說你特別熱愛生活,你的小孩一定會有生活的樂趣。如果你特別勤勞,你的小孩就一定不會懶惰,如果你尊敬你的父母,你的小孩以後也會尊敬你。

接下來就是靜等花開,教育的本質就叫靜等花開。假如這個孩子是一朵牡丹,你就不要希望她長成芍藥,這個孩子是杜鵑花,她就不可能長成百合花。每個孩子有她自己成長的軌跡和獨特性,所以我們就是靜等花開就可以了。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三力的模型,一定要把她的腦力、心力、體力鍛鍊好。

我女兒才11歲就比我高很多,就是因為她晚上九點前保證睡覺,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腦子要好使就是不斷地訓練,我跟她的對話一直在訓練她自己的思考。心力的訓練是讓孩子遭受一些小的挫折的,不受挫折她怎麼能成長。人跟人之間最好的最持久的一種關係叫獨立和互賴,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最好的關係也是如此。

第三件事,樹立榜樣的力量。

我一個朋友的女兒,生長在一個特別好的背景,基本上想要什麼都不缺。但她完全靠著自己考上了牛津,是個正能量爆棚的女孩子,也是我心目中認為特別優秀的。於是我特地安排我女兒在上海跟她見了一次面,把這位姐姐邀請過來跟我女兒在一起做分享。回來以後我女兒就說這位姐姐是她的偶像。她覺得這位姐姐家裡條件很好,但是她完全沒有靠家裡就靠自己的奮鬥。第二個,她爸爸不讓她出國,不讓她考牛津,她就自己考上以後跟她爸爸說我一定要去,非常有個性。現在的小朋友特別喜歡很酷有個性的人,於是她們倆加了微信聯繫。

後來女兒突然有一天告訴我,長大也想上牛津大學。那我說我們要做個好好的規劃,你請姐姐來給你做一個學業的規劃。從那天開始,去英國讀學校包括選學校考試都是她自個的事。她考上英國的學校以後現在在準備初中的考試,她想考更好的學校,這一切都是她自己做主的。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一個人的幸福50%是你自己的職業發展,50%是你的家庭。如果你自己沒有事業,至少50%的幸福感是不夠強的。反過來也一樣,當你沒有任何生活就是像機器人一樣去工作的時候,那我覺得你的工作也很難做到一定的段位。

一個好的管理者一定是感性和理性結合的人,如果說你每天都很理性,沒有人會喜歡你的。

工作中的結構化思維

接下來來看看我們工作中的結構化,我們將它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做一個會結構化思考的人。

沒有結構化思考的能力,很難去做一個創新業務,因為給你一個沒幹過的業務你就不會幹。做創新業務的時候,第一要先做好行業研究,第二要做好競爭對手研究,第三要做好用戶的研究,最後才能得出差異化戰略,知道我們我要做什麼,要怎麼做,這些都是結構化思考的過程。

第二個部分,學會結構化的寫作。會寫作最核心的是你的思維邏輯。當你的思維邏輯對了,你再學習怎麼樣把它呈現出來,然後怎麼去系統地查閱資料,這些都是結構化協作的過程。

第三個部分,結構化表達。結構化表達是一個人會說話最初級的水平。比如說同樣的內容,我在直播的時候是比較容易聽清楚的,因為我的表達是結構化的,但這只是第一層。第二層是理性的表達,理性的表達講究邏輯縝密,比如說我在線下講《組織創新大課》的時候。我最開始會用邏輯推理的方式推斷出為什麼是這樣子,然後我再告訴你一個結構,最後再告訴你該怎麼做。理性的表達是真正能夠讓你印象深刻,能記得住這個結構的。

第一層結構化表達是能夠讓別人聽清楚你說的話,第二層理性化的表達是方便記憶的。但是結構化表達最高的層次是無招勝有招。你跟別人講話的時候,你能夠觸達別人的內心。

我記得我們在阿里巴巴特別沒有錢的時候,一個月拿800塊錢工資。我們的唯一的雞湯就是馬總(馬雲)講話,馬總講個話,我們可以激勵我們幹一年什麼都不要。所以CEO必須要學會公眾演講的能力,你需要對外做行業發布會,要去融資,要做企業的精神領袖,能夠善於表達你的夢想。

第四個部分,結構化地執行,俗稱會幹活。會幹活也分幾個層次,第一層,就是老闆說1做1,這叫責任心。第二層是老闆說1你幹到1.5,這個叫充分理解。第三層執行力更好的叫舉一反三,這叫思辨的執行。老闆說1你能幹到3,這就叫會幹活。

在我們工作中,處處都需要結構化思維。怎麼寫一份研究調研報告?怎麼寫一個月度的匯報?怎麼寫一份周報?怎麼寫一份日報?怎麼寫份晉升報告?怎麼寫年度總結?這些都是有結構的。

管理中的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改變了我所有的生活,也改變了我的工作,我成長到今天和結構化思維息息相關。如果今天你走上了管理的崗位啊,無論你是CEO、高管、中層、還是基層,我們都是需要結構化思維。

比如說一個CEO的能力結構化是什麼呢?對外三件事和對內三件事。對外第一件事整合資源,第二件事情叫融資,第三件事情叫做品牌推廣。在公司內部也是三件事,第一件事叫精神領袖,第二件事情叫定戰略,第三件事情叫培養團隊,這也是一個結構。

那管理者的工作習慣是不是一個結構化?我們講過每天做三件事,早會、晚會和日報。每周也是三件事,每月也是三件事,每個季度也是三件事,每半年是三件事,每年也是三件事,這就是管理者的工作習慣,也是結構化的。

你只要掌握這個結構,做任何事情就有跡可循。比如說我們做一個好的HR,結構也是三個。第一個叫做真善美的價值觀。第二個,你要懂業務。如果你是個基層HR,那麼你要懂你基層的幹部最重要的是拿結果。如果你的搭檔是總裁,那麼你就要懂戰略。第三個,HR 的專業素養

再比如說什麼是一個好的銷售文化呢?它也是結構化的,它是四個一的結構。第一個就是一個故事,第二個是一群兄弟,銷售的人最講兄弟情誼。第三個我們要創造一段奇蹟。第四個叫一輩子的朋友,這四個一就是一個好的銷售文化的詮釋,這也是一個結構。

大家會發現我們作為管理者也是一樣,無論你在哪個崗位上,其實都是核心能力的結構化,你們要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習結構化的知識。基層幹部要學的是管理的定位和角色,然後要學習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搭班子建團隊樹文化,這就是基層管理的一個結構。如果你到了中高層,那麼你的結構職業素養就變成眼光、胸懷、超越伯樂,業務方面就變成了五板斧:戰略拆解、戰略解碼、系統分析、流程與制度、平衡管理與協同。

想要做好管理,無論你在哪個層級,你要知道做好這個層級和做好這個崗位,都有它的結構化知識。我們一定要學會結構化思維,沒有結構化思維,每件事兒其實你未必都做得好。學會結構化思維,其實每件事情你都可以遊刃有餘,這就是我這麼多年工作,最大的一個收穫。

- 今日互動 -

你是一位有結構化思維的人麼?

你心目中的結構化思維是怎麼樣的呢?

相關焦點

  • 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提升表達能力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如何將結構化思維和表達進行有機的融合,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運用結構化思維來進行條理性表達。因為這可能是很多人平常習慣的一種表達方式,也就是線性思維。說出來的話是線性的,沒有形成立體的「結構」。但是親切歸親切,在職場上這樣表達可是對咱們很不利的,老闆可不跟咱講親切,在公司,講的是職業能力的素養,如果像以上這樣方式來表達,大體是會被老闆質疑我們的能力存在問題了,所以,必須得改。那要如何改呢?
  • 顯著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結構化思維」的訣竅和具體實踐方法
    這類問題並不是為了給求職者製造障礙,而是想考驗他們是否能進行結構化的思考,以及是否可以使用邏輯進行現實的推論。Four Minute Books的執行長兼Better Marketing的創始人Niklas Gke先生關於這種不依賴於過去獲得的知識,通過反覆提問和邏輯來尋找問題解決方案的「結構化思維」(Structured Thinking)的具體掌握方法進行了闡述。
  • 關於結構化思維
    直奔主題,這篇文章將會講清楚什麼是結構化思維,讓你解決問題更加高效,表達更加有力。本文將會通過3個小節去闡述:高手是如何思考與表達的;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案例。本次面試分為4個部分:第1請你做個簡短的自我介紹,順便讓我看完你的簡歷;第2我會根據你簡歷上的產品經歷詢問問題,考察你的產品能力,如需求管理、需求分析與設計等;第3我會隨機詢問幾個我事先準備好的問題,考察你與公司在理念上是否相互匹配;第4也是最後,我會簡單介紹公司的業務情況,讓你有個初步的了解。
  • 如何讓我們的思維更高效(5):結構化思維
    結構思維或結構化思維或結構性思維在近年的企業培訓中,其被關注度或影響力越來越高,這也反映出中國企業在人才培養時,開始日益關注企業全員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在TSC能力模型中提出:人的能力是由如下三個部分構成(見圖3-10):圖3-10注1:TSC能力方程式:能力=思維T×技能S×認知C;注2:T=Thinking;S=Skill;C=Cognition(認知,我理解的掌握知識的水平) 注3:圖3-10的內在邏輯是:思維調動我們掌握的知識(認知)結合技能產生有效的行為
  • 那些牛人的結構化思維是如何煉成的?
    3)網際網路時代,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沒有結構化思維,信息只是信息,可如果有了結構化思維,就能夠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每當接觸到碎片信息的時候,把它塞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就可以了。所以說,解決問題、溝通、學習,如果沒有結構化思維,效率都不高。
  • 「每月閱讀一本書計劃」什麼是結構化思維?思維可以結構化表達嗎
    這是一個解讀《請停止無效努力》的系列文集,此前幾篇已經寫了12345主題,本篇將對導圖裡的第6個主題【結構化思維】進行解讀和延展,以及自我的思考。這個主題在紙質書裡,屬於書中的目錄3【構建思維能力】,是第79頁到第91頁。
  • 知識之塔模型——結構化思維建立知識體系
    那麼換一種角度,我們可以理解為:這個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任何現象級層面事情的基石。那麼,「知識之塔」模型也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它的成立也必定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基石之上。那麼這個基石到底是什麼呢?同時,這也是知識之塔建立的理論基石。四、結構化思維什麼是結構化思維呢?其實很容易理解,先舉個例子:這就好像我們建造大廈一樣,一般情況是先把大廈的主體框架建設好,然後再往裡面砌磚頭、劃空間等等。
  • 公務員結構化面試主要考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公務員結構化面試主要考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相對面教育-宋國棟相對面教育宋國棟公務員結構化面試中主要考察的思維能力有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評價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三個方面。(一)語言表達能力。在結結構化面試中,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有四個層面:一是聲音洪亮、口齒清楚;二是語言流暢;三是層次清晰,邏輯性強;四是語言豐富出彩。語言表達能從思維層面看,主要側重語言思維的邏輯嚴密程度,要求表達流暢、有層次性和邏輯性。
  • 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
    今天我們來看一本12月新鮮出爐的書,《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這本書的作者:周國平,北京大學法律學士、美國艾奧瓦大學信息管理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模米諮詢創始人,曾任職於麥肯錫多年。02結構化戰略思維還是來看一個小故事,有個客戶想外包一個簡單的任務:將一根釘子敲入木板中。客戶找來了A公司和B公司。
  • 快速學會結構化思維
    這背後,或許最該改變的是思維方式。這時候就該結構化思維閃亮登場了,結構化思維,就是把繁雜的信息重新提煉,變得更有規律,從而更有條理。思維也就更加清晰,這樣表達自然能讓對方更容易理解。通過這個方法,發散性思維和結構化思維並不衝突,感性和理性在這裡得到統一。感性的東想西想就是用於收集信息的好方法,不怕你瞎想,就怕你不會想。在信息收集好後,理性的結構化思維開始對信息進行一層層的整理。2.整理歸納歸納也就是結構化的過程,對第一步提煉的信息進行加工。
  • 1小時收費3000的諮詢師,教給我的(結構化思維課)
    當我們在看偵探類型的電視時,我們沉迷於裡面精彩絕倫的推理過程,我們非常羨慕,甚至是嫉妒裡面主角那種條理清晰、富有邏輯的思考能力。我要告訴你的是,這種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我們普通人通過刻意練習,也可以擁有那種調理清晰、富有邏輯的思考能力。
  • 麥肯錫員工必須掌握,普通人受用一生的思維方式:結構化思維
    《金字塔原理》整本書都是在講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也是最值得普通人刻意練習的思維,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時代,學好結構化思維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打造自己的知識結構,從底層提升自己的思維邏輯,然後讓這種邏輯表達、寫作、解決問題等方面都能發揮出作用。
  • 產品經理的結構化思維該如何訓練?
    之前看到過一篇非常火的文章,《結構化思考能力-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閱讀量非常高,達到了一百多萬。當然,我覺得除了產品必備這項技能之外,每個人都應該擁有這種思維方式。產品經理必備結構化思維刻意培養結構化思考能力但我在整個的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還是重點講了產品經理必備結構化思維比較多一點,對於該怎樣刻意培養或者訓練這種思維並沒有具體的寫太多。
  • 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學習筆記
    你是不是認為不擅長溝通是表達能力不行,工作報告做不好是寫作能力不行,工作完不成是業務能力不行,然而未必,這種腳疼治腳頭痛止痛的方式是不明智的,這些問題是不懂得結構化思維造成的。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層次分明,方向有序,把問題進行縱向拆分和橫向歸納推理的立體化思維模式,無結構化思維給人一種凌亂無條理,一團亂麻的感覺。
  • 結構化思維:助力你「一眼看透一本書」!
    有效的自我表達要求結構化思維,這能幫助我們搞清楚自己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表達的程序是什麼? 什麼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是指針對某個事物,發展出認識這個事物的幾個維度,針對幾個維度再發展出若干要點。可以將非結構化的事物,最終處理為有結構的認知。
  • 改變認知+升級大腦,結構化戰略思維是關鍵
    公司內常規做法,是任命一人為隊長,帶領3-5人為一組,共同對接戰略諮詢項目,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得到能力展示的機會,遇到問題,則需要快速解決。因此,在麥肯錫工作過的人,不論是成長速度還是能力邊界,都能得到快速發展。
  • 結構化思維在產品經理中應用
    結構化思維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在產品經理的崗位中,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處理問題,如何需求分析,如何機構化思維的組織、表達工作都成為一種很重要的習慣。結構化思維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方法,處理問題,處理事情的一種手段。結構化思維概念:結構化思維是以事物的結構為思維對象,對事物結構的積極構建為思維過程,力求得出事物客觀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同時也是工作中面對問題和工作任務進行思考,深刻分析問題原因,系統制定行動方案,高效解決工作目標的一種思維方法。
  • 什麼是成熟的思維方式?——結構化思維
    怎樣的思維方式才是成熟的呢?先來看一個例子:眾所周知,魯班發明了很多工具,改善了人類生產勞動的技能,在這些工具中,鋸子最為重要,他是怎樣發明鋸子的呢?我們可以看到魯班的思維方式是比較成熟的。在手被草劃破時思考"為什麼",之後還聯想到了"蝗蟲",找到共同的規律之後,再將其運用到實踐中。魯班的思考是根據:是什麼劃破了我的手——為什麼草能劃破我的手——怎樣才能運用小齒,一步一步的結構來思考問題的。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
  • 萬物一理,結構化戰略思維給你答案
    哪怕你是個「門外漢」,只要學會了結構化戰略思維,就能夠快速把握住方向,抽絲剝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終身學習者周國元,根據自己在麥肯錫工作的諸多經驗,全方位地從思考、交流到實施這一全流程角度入手,詳盡介紹了結構化戰略思維的方法論與實操方式,寫就了這本《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
  • 一起復盤:結構化思維+頭腦風暴
    結構化實際上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頭腦風暴的核心,是我們需要不斷刻意練習自己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網絡圖片對結構化思維的理解,我是受陳虎老師的影響。放到今晚來討論,我們先要限定主題內容。剛才潘奧和曲家辰,都從各自的角度做了一個分享。接下來,我也會把它做一個限定,然後和大家來分享我怎麼理解結構化思維。潘奧講到了文章寫作,曲家辰則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他講到的是他很看重如何把這種思維,能夠轉化成人的下意識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