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訓練結構化思維
明明對方說的每一個字你都懂,但是組合在一起,卻不知道對方想說什麼,就算他滔滔不絕講了30分鐘,依然如此。
上面這種情況,是不是似曾相識,在你的身邊,每天都在重複的上演。而想要改進的話,不能簡單的歸結於表達力的問題,因為就算換成精美的PPT輔助進行展示,也許同樣達不到目的。
這背後,或許最該改變的是思維方式。這時候就該結構化思維閃亮登場了,結構化思維,就是把繁雜的信息重新提煉,變得更有規律,從而更有條理。思維也就更加清晰,這樣表達自然能讓對方更容易理解。
而為什麼結構化的信息更能被人理解和接受呢,這和大腦的兩個特點密不可分:
一次不能給太多信息,太多會讓大腦覺得負荷過載;喜歡有規律的信息;
總結下來就是大腦喜歡有重點且有規律的信息。同樣的信息,需要通過結構化思維重新歸納整理後再輸出,會發現表達效果差異巨大。
怎樣訓練結構化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3步走。
1.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可以是很發散,自己天馬行空的思考,或者找人頭腦風暴均可,原始信息可以收集很多,也就是形成下圖中最上面的紅色部分的信息。
通過這個方法,發散性思維和結構化思維並不衝突,感性和理性在這裡得到統一。感性的東想西想就是用於收集信息的好方法,不怕你瞎想,就怕你不會想。在信息收集好後,理性的結構化思維開始對信息進行一層層的整理。
2.整理歸納
歸納也就是結構化的過程,對第一步提煉的信息進行加工。既然大腦喜歡簡潔有規律的信息,你就試著去尋找這些信息的共同點,找到規律,進行合理分類。
分類的過程中,可以用到一個方法,MECE法則,簡單來說,就是獨立窮盡法則,要求所分的類,相互獨立並且完全窮盡即可,這兩個要求缺一不可,缺了任何一個,你的分類就不合理,需要重新提煉。
通過這步,信息會變成一個倒金字塔結構,每向下一層展示的信息就更加精煉,提煉到最底層後,信息就會一目了然,秩序井然。
3.清晰表達
最後一步就是把歸類好的信息進行輸出了。
在表達的時候,建議不賣關子,直接從你提煉的結論開始,然後一層層結構化展開,最後再次強調結論收尾。
同時,按照金字塔結構從頂層開始一層層展開,這個方法也可以幫助你合理控制時間,時間少就少展開,先說每一層及的重點即可,時間長就可以不斷展開把最後一層信息都講透。
另外建議歸納總結儘量不超過三個,自己要控制好,否則遇到以下的事情尷尬了:「關於這件事我的結論是這樣的,理由有3個。這是開了個好頭,有王者範,後面如果只說到第2個就沒有了,或者說了3點後又說了N點,就秒回青銅了」。
結構化思維的呈現
思維導圖就是結構化思維最好的呈現方式,你表達的過程中,也可以對照著思維導圖進行展開,就不會犯上面說的失誤了,穩得很。
有關製作思維導圖的工具,冒著廣告的風險,良心推薦一個,就是墨刀,雲端保存、大綱模式、APP實時同步、方便分享,同樣免費,比之前用到的百度腦圖更好用。
看到這裡,大家可以動起手來,可以試著把自己最近遇到的信息量比較大的問題,試著用結構化的思維形成思維導圖呢,看看是否有奇效。
建議你不論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複雜的問題,都試著去畫下思維導圖,保證能讓你思維更加清晰,偶爾還能讓你茅塞頓開呢,也就是佛家所說的頓悟。
相信我,如果你經常這樣表達,周圍的人對你一定會刮目相看。
最後,這篇文章就是按照我之前分享的黃金圈法則成文的,而黃金圈法則也是一種典型的結構化思維。看,是不是很有用?
總之,學會結構化思維,讓你表達更有條理,幹活更加利索,從而起碼看起來很更像一個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