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訓練結構化思維

2020-12-16 讀書作樂

最近學完了一門《有效訓練你的結構化思維》的課程,我覺得有些感觸,這裡把學習心得寫下來,分享給大家。

結構化思維,簡單說就是面對問題時通過某種結構,把問題拆解成一個能解決的部分,如同一看問題亂如麻,但是拆解開來分成一個個小部分,這樣就可以下手解決。如果說模型的話,就是一個金字塔模型,先總後分,由整體到局部的解決思路。

舉個簡單的例子,要想把200ml的水裝到100ml的杯子怎麼辦,乍一看無從下手,可能你容易想到一個答案,比如把水凍成冰就可以裝的下了,但是不完全,而且思考的質量很低,不全面。

怎麼拆解呢?

分析為什麼裝不下?1、杯子太小。2、水是液態,會流動。3、外部環境,有重力。

分別找對應的方法:

杯子太小,換成一個氣球的杯子;

水會流動,凍成冰柱,就放得下了;

有重力,放到太空,再打的水球都能裝下。

這樣不僅能分析的很全,而且清楚。

結構化思維就是這樣的金字塔結構,上面是要解決的問題,下一層是解決問題的不同方面,注意要排列窮盡。

反過來看,收集不同的信息,識別,篩選,最終得出結論,是金字塔模型的逆過程,這也是最常遇到的問題,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

這個步驟就是識別篩選信息,歸納整理信息,提煉信息,最後表達信息。

page1

如何識別篩選信息?

一種是有明確目標,這種是比較簡單,直接找關鍵詞就可以;另一種是被動接受大量複雜信息,生活中常見的也就是這樣,這時候就要學會篩選了,識別結論,理由,事實

找結論有三個線索,第一找結論,一般在因此、所以這樣的詞後。第二,開頭和結尾一般是重點信息,如果面談,問所以呢?

找理由,一般是原因是...,證據是...,第一,第二等等,

找事實,一般是數據和不帶感情色彩的事例。

下來重要的是判斷信息有效性的問題,有兩個要點:一是有沒有客觀事實來支撐結論和理由,二是事實和理由之間有沒有證明和被證明的關係。

page2

如何歸納整理信息?

這裡就涉及到信息分類,信息的分類就是為了讓相近的事物容易記一些,也就是橫向的拆解,比如各個子理由。

課程中用到的分類方法叫MECE法則。常見的5種分類法包括二分法,過程法,要素法,公式法,矩陣法。這裡就不展開說了,重要的是要閉環,不要有遺漏。

具體到生活中,比如有3C模型,4P模型,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工具。

page3

如何提煉信息?

這裡有兩個好的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

歸納法,一定要確保羅列的要點是窮盡的,否則結論就很可能不是正確的。如何窮盡在第二部分的MECE中講過,歸納法及時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個別事物到同類事物,簡單說就是找各個要素的共性。

如何找?

有兩種方法,一種叫描述性概括,就是找事物屬性上的共同點。另一種是行動性概括,就是找事件結果的共性。

日常工作中,好的結論往往是兩種方法的結合,才能找到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結論信息。

演繹法,就是三段式演繹法,你比較熟悉的可能是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

大前提,所有人都會死。

小前提,蘇格拉底是人。

結論,蘇格拉底一定會死。

這個核心就是講一個事實與對應的規律聯繫起來,得出結論。當你要說服別人的時候,這個往往會很管用。

這裡要注意的是大前提一定要無可爭議,不要是主管判斷,也不要是特別冗長的信息,不然就沒法達到效果。最好是公認的定律,公式,或者行業規律。

page4

怎樣清晰表達呢?

清晰表達有四原則:論、證、類、比。

論,就是結論先行,先說結論,最好在開頭。

證,就是以上統下,任何一個層次的要點必須是下一層要點的概括。

類,就是歸類分組,每個要點必須是同一類的。

比,就是邏輯遞進。

如果只有一秒鐘時間,那就說結論。如果有一分鐘就把金字塔第二層論點一說,如果有三分鐘,就把三層結構說完整。

重要的事情說三點,當對方問你問題的時候,最好你就說三點,一太少,二不夠,三正好。

下來你會發現,別人看你會不一樣。

記得,學會就多實踐,我們不缺的就是進步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學習筆記
    你是不是認為不擅長溝通是表達能力不行,工作報告做不好是寫作能力不行,工作完不成是業務能力不行,然而未必,這種腳疼治腳頭痛止痛的方式是不明智的,這些問題是不懂得結構化思維造成的。結構化思維是一種層次分明,方向有序,把問題進行縱向拆分和橫向歸納推理的立體化思維模式,無結構化思維給人一種凌亂無條理,一團亂麻的感覺。
  • 產品經理的結構化思維該如何訓練?
    在那篇文章中,作者從三個方面概述了結構化思考,分別是什麼是結構化思維?產品經理必備結構化思維刻意培養結構化思考能力但我在整個的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還是重點講了產品經理必備結構化思維比較多一點,對於該怎樣刻意培養或者訓練這種思維並沒有具體的寫太多。
  • 《有效訓練你的結構化思維》—李忠秋老師入駐「得到」精品課
    我曾經做過4年的大學老師,2010年辭職後進入管理諮詢行業並開始專注於結構化思維的研究,並於2014年創辦了結構思考力學院,開發了《結構思考力》系列版權課。期間陸續出版了《結構思考力》《透過結構看世界》《結構化寫作》《結構思考力-用思維導圖規劃學習與生活》等多本專著,建立了非常系統的適合國人的結構化思維理論體系。
  • 如何讓我們的思維更高效(5):結構化思維
    在這裡,如何實現對知識的有效調用,用得最多的就是結構化思維。我在講思維相關的課程時,經常說:「結構化思維就象我們生活與工作中的幽靈,它無處不在,它與人類天生的發散型思維模式相反,所以需要強化訓練」。在所有的思維工具的訓練中,我個人一直認為結構化思維的訓練是我們能力開發與成長中最重要的一環。上述這些問題,我在平時的授課中,經常有人提及。
  • 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2個模型 3個步驟 4個要點,附PPT,建議收藏
    歡迎來到《100個思維框架模型》此節導讀此節,將從以下幾個部分,分享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一、為什麼要訓練結構化思維二、什麼是結構化思維?(2個模型)三、如何訓練結構化思維?(3個步驟)四、如何高效表達?(4個要點)為什麼要訓練結構化思維?
  • 那些牛人的結構化思維是如何煉成的?
    其實,結構化思維不僅價值度高、而且可培養度也很高,值得我們刻意訓練。如果你按照本文的方法,沒能提高,放馬來找我。一、結構化思維比你想像得重要一萬倍下圖有15個數字,我需要你在3秒鐘內看完並記住它們,試試?
  • 結構化思維:如何寫好工作總結
    什麼是結構化思維?運用一定的邏輯、架構或者流程,以結構化的方式來思考、分析、表達。結構化思維能幫我們做什麼?梳理思路,有機組織材料或者想法理清邏輯,查漏補缺更好呈現,讓其他人更容易理解、明白如何通過結構化思維想清楚、說明白?
  • 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提升表達能力
    我們經常聽說做事要有條理,講話要有結構,但是聽了很多結構的概念,有時候卻還是糊裡糊塗,需要表達時還是有些不知道如何著手,那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如何將結構化思維和表達進行有機的融合,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運用結構化思維來進行條理性表達。
  • 結構化思維在產品經理中應用
    結構化思維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重要的應用,在產品經理的崗位中,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處理問題,如何需求分析,如何機構化思維的組織、表達工作都成為一種很重要的習慣。結構化思維本身就是一種思維方法,處理問題,處理事情的一種手段。結構化思維概念:結構化思維是以事物的結構為思維對象,對事物結構的積極構建為思維過程,力求得出事物客觀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同時也是工作中面對問題和工作任務進行思考,深刻分析問題原因,系統制定行動方案,高效解決工作目標的一種思維方法。
  • 快速學會結構化思維
    為什麼需要訓練結構化思維明明對方說的每一個字你都懂,但是組合在一起,卻不知道對方想說什麼,就算他滔滔不絕講了30分鐘,依然如此。上面這種情況,是不是似曾相識,在你的身邊,每天都在重複的上演。這背後,或許最該改變的是思維方式。這時候就該結構化思維閃亮登場了,結構化思維,就是把繁雜的信息重新提煉,變得更有規律,從而更有條理。思維也就更加清晰,這樣表達自然能讓對方更容易理解。
  • 結構化思維如何培養?我用4年的經歷做出了總結
    什麼是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的本質是框架,大腦喜歡有規律的信息,能更好的理解和存儲。結構化思維的優勢在於:①鍛鍊思維能力。 相比較傳統的線性思維,結構化思維是立體的,幫助我們從多維度,全面系統的思考。②構建知識體系。 將我們每天吸收的碎片化信息結構化,融入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
  • 「每月閱讀一本書計劃」什麼是結構化思維?思維可以結構化表達嗎
    本文會以四個方面展開01【結構化思維】思維導圖筆記02【結構化思維】筆記思考03我對結構化思維的思考一,當我第一次接受結構化思維時二,結構化思維二三例三,我對結構化思維的刻意練習與應用四,結構化思維不僅僅只是結構化的形式五,結構化思維的依然只是工具型思維04 總結01【 結構化思維 】思維導圖筆記————————————————02【 結構化思維
  • 關於結構化思維
    直奔主題,這篇文章將會講清楚什麼是結構化思維,讓你解決問題更加高效,表達更加有力。本文將會通過3個小節去闡述:高手是如何思考與表達的;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結構化思維案例。後來,我才了解到這就是結構化思維。02如何運用結構化思維那到底什麼是結構化思維呢?結構化思維是按照一定的框架與模型,去分類和整理的一種思維方式。來,老規矩,我慢慢說,你慢慢聽。
  • 構建結構化思維,讓你思路清晰
    02如何尋找結構,構建結構化思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結構化思維。例如,我們上學寫作文時經常採用的"總分總"或者"分總分"結構,解數學題時分步計算,先計算第一步,再計算第二步等都屬於結構化思維的範疇。
  • 結構化思維如何指導技術系統優化
    另一位同事用了大量筆墨編寫了技術方案,不僅有文字還有圖表,但是你看完也不知道這個方案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以及如何落地。上述情況的出現大概率是因為表述者沒有使用結構化方法進行闡釋,信息看似非常豐富但是雜亂無章,讓人很難抓住重點,所以我們需要引入結構化思維方法論。
  • 結構化思維:助力你「一眼看透一本書」!
    因此,小芮的自我介紹才算是「有效的自我表達」。 有效的自我表達要求結構化思維,這能幫助我們搞清楚自己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表達的程序是什麼? 什麼是結構化思維: 結構化思維是指針對某個事物,發展出認識這個事物的幾個維度,針對幾個維度再發展出若干要點。可以將非結構化的事物,最終處理為有結構的認知。是一種思維過程,和處理機制。
  • 思路清晰的秘訣:結構化思維(從下往上)
    面對海量信息時,我們該如何利用結構樹從下往上總結?上一篇文章《思路清晰的秘訣:結構化思維(自上而下)》闡述了以下幾點:結構化思維的原理;結構化思維是什麼;自上而下發散的慄子和應用;發散結構的技巧。接著上文,我們來看一下面對海量信息,如何利用結構樹從下往上總結。
  • 知識之塔模型——結構化思維建立知識體系
    那麼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如何才能將學習到的眾多甚至零散的知識點有效地整理,並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分辨相似甚至相悖的觀點,並整理為自己的知識呢?要破解這個困惑,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方法,也將是本內容的重點知識。
  • 萬物一理,結構化戰略思維給你答案
    哪怕你是個「門外漢」,只要學會了結構化戰略思維,就能夠快速把握住方向,抽絲剝繭,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終身學習者周國元,根據自己在麥肯錫工作的諸多經驗,全方位地從思考、交流到實施這一全流程角度入手,詳盡介紹了結構化戰略思維的方法論與實操方式,寫就了這本《麥肯錫結構化戰略思維》。
  • 張麗俊:結構化思維,人生基石能力
    結構化思維是一個人非常底層的能力,擁有結構化思維的人能夠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鍛鍊這種思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結構化思維包括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叫生活中的結構化思維,第二個部分是工作中的結構化思維,第三個是管理中的結構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