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知教育網訊:教師的心理健康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教師的身心健康不光關係著個人生活,還關係著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社會和諧,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關愛教師心理健康,讓教師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去開展工作、擁抱生活,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兒童心理教育方法去讀懂兒童、影響兒童、幫助兒童、引領兒童,讓每一位兒童都健康快樂、自信陽光地成長是每一位老師的責任和使命。
2020年秋期開學伊始,棠湖小學隆重舉行全體教師心理專題培訓,特邀嘉賓——「小圓桌成長諮詢聯合創始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碩士曾蘇堯老師及其團隊,培訓主題為《教育,從讀懂孩子行為開始》。
問題即課題。專業引領,是提升教師能力和素養最快速的路徑。本次培訓圍繞三個方面的問題展開:
一.學生激烈情緒的背後是?面對學生的激烈情緒,老師能夠做什麼?
二.怎麼避免學生抑鬱焦慮?面對抑鬱和焦慮,老師能夠做什麼?
三.教師自我照顧,怎麼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情緒能量?
01 、學生激烈情緒的背後是?面對學生的激烈情緒,老師能夠做什麼?
◎學生激烈情緒表現
面對學生突然爆發的激烈情緒,老師要努力嘗試著找出情緒表象背後的「觸發點」 ,建議老師們可以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學生激烈情緒應對
*ta是因為不安全感,所以在保護自己。
*ta不是針對我。
*冷靜,不要陷入和學生的鬥爭中去。
*學生情緒爆發不是針對你,很可能是ta的觸發點被你不小心踩中了。
*ta爆發不是針對你,其他人踩到,ta也會情緒爆發。
*觀察觸發點是什麼?避開它!換個方式,下次儘量避免踩到「觸發點」。
*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專業幫助!......
02 、怎麼避免學生抑鬱焦慮?面對抑鬱和焦慮,老師能夠做什麼?
老師要高度關注的兩種心理困擾——抑鬱症(可能引發自殺)焦慮症
◎兩種心理困擾
教師要高度留意學生容易出現抑鬱、焦慮的三種狀態——
狀態1.沒有尊嚴和價值
狀態2.絕望無助
狀態3.孤獨
◎出現抑鬱、焦慮的三種狀態
◎滿足學生的四種心理需要
教師一定要避免讓學生長期感受到這三個狀態中的任意一個,尤其要避免讓不當語言或行為成為「觸發點」。因此——
*老師要避免對學生使用羞辱、攻擊性的語言或懲罰。
*老師要避免給學生下定論,永遠貼上負面標籤。
*教師要留意孩子的特定情況(如:家人離世、家庭離異、家庭暴力等)。
*老師要避免營造排擠孤立的氛圍,不接納學生。
*老師還要特別留意班級特殊孩子,(如:身材不同的孩子、成績行為習慣較差的孩子、朋友不多的孩子、家庭特殊的孩子等情況特殊、易被排擠的孩子)
03 、教師自我照顧,怎麼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情緒能量?
要讓孩子享受幸福快樂的教育,擁有幸福快樂的童年,首先教師要努力成為擁有健康幸福的體魄和情緒、具備傳遞幸福和快樂能力的人。
教師怎樣做好自我照顧,怎麼覺察和調節自己的情緒能量、覺察自己的情緒?
一是要覺察自己的情緒。
情緒能夠引起身體的反應,可以通過身體反應來覺察情緒。
◎案例:情緒溫度計
情緒就像一個溫度計,藍綠黃紅各不同。實時覺察很重要,善於調節有妙招。
二是用積極的思維方式對待生活。
睡覺、聽音樂、吃好吃的、玩遊戲、找人傾訴、找人玩、閱讀等等。
◎自我調節推薦書、自測表
培訓精彩瞬間
|用心傾聽,會心感受
|交流討論,心靈碰撞
|真情感悟,詮釋教育
|用愛播種,共待花開
弗洛伊德的學生阿德勒說過這樣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棠湖小學非常重視師生的身心健康,通過專題講座、個體諮詢、定時團輔、個案降擋、家校面對面、雲端「心相約」等,著力構建系統的心育課程及預防體系。做「心中有愛,眼裡有人,手中有法」的心靈守護者,我們是認真的。
編輯:伊佳
責編:付藝薇
來源:成都市雙流區棠湖小學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儘快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