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外孫教育的事我就慪氣!」三招教你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2020-09-03 小新在合肥

「說起外孫教育的事我就慪氣!」來接外孫放學的小新奶奶一臉氣憤地對記者說:「我女兒什麼事都要孩子自己做,一次,小孩要喝水,我剛到柜子上去拿熱水瓶替他倒,女兒一聲吼過來:『他自己沒有手啊!』氣得我把自己關到房間裡抹了半天眼淚。不過,氣歸氣,我還得偷偷從門縫裡看孩子怎麼倒水的,萬一燙著了怎麼辦?」

和小新奶奶一樣「慪氣」的不是個別現象。「我們也一個樣,力沒少出,卻往往不落好。」說到隔代教育,幾位等著接孫子、孫女放學的爺爺、奶奶一起圍了過來。

(圖片來源網絡)

看來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現在,隔代教育的普遍性已經慢慢超過親子教育,然而,隔代教育卻往往費力不討好,這是什麼原因呢?

專家觀點:傳統「育兒經」未必管用,觀念滯後事與願違

從疼愛到溺愛,從處處遷就到包辦代替,這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容易助長孩子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恪守老經驗,缺乏新知識,育兒觀念相對滯後,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與當前社會生活或多或少會有差別。

他們總是希望孩子乖巧、聽話,穩穩噹噹不出格,不善於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於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性的探究行為,總是急著加以阻止。比如,當孩子捉來幾隻螞蟻要餵養時,當孩子拔起花盆裡的蘭花要看根是什麼樣子時,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拆一輛玩具汽車時,祖輩總會加以阻止和批評。試想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能形成開拓創新的個性呢?

權威建議:加強溝通更新觀念揚長避短科學育兒

 一、確立「以我為主」的原則,孩子教育中的重要問題由我決定,只要我在家、有時間帶孩子,老人就不必「全時在線」,更不輕易出手幹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二、祖輩和父母要多進行協調溝通,統一認識。隔代教育與父母的親子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儘可能地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溝通教育要在孩子不在場時進行,如果當著孩子的面你爭我論,孩子會覺得無所適從,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三、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學習教育孩子的技巧。

①不要包辦代替。要放手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②不要有求必應。教育孩子要有一定的原則性。孩子稍微一哭,老人就忙不迭地答應他無理的要求,這樣就容易給孩子造成只要哭鬧就能如願的印象,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老人們要銘記,不能答應的堅決不答應。

③不要一味地付出,給孩子提供關心你的機會。老人覺得,我付出多一些,孩子就少做一點。假如給孩子提供關心你的機會,比如捶捶背揉揉肩,他就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老人和家長可以故意示弱,有些事情不去做而讓孩子自己做。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孩子,隔代教育發生矛盾時,建議從三個方面化解
    隔代教育發生矛盾時,建議從三個方面化解兒媳一聽立即還擊:「榴槤營養價值高,我給寶寶吃怎麼啦?他是我兒子,難道我會害他不成?給他吃榴槤總比你天天給他餵垃圾食品好。」為了一點小事,婆婆和兒媳就這樣吵了起來。這樣的場面,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不說大家也能想像得出。所以,當隔代教育產生矛盾的時候,最好是好好說話,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相互指責和抱怨!
  • 老人帶娃好處多,3個方法,助你輕鬆化解隔代教育矛盾
    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方法但是只要你肯走出真誠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希望的曙光,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難。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
  • 隔代育兒矛盾多,三個有效解決辦法,教你和長輩共同教育好孩子
    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方法但是只要你肯走出真誠的第一步,你就會發現希望的曙光,其實改變並沒有那麼難。下面是化解隔代育兒矛盾的三個小方法,分享給大家:①首先,要能看到老人帶娃的優點 其實隔代育兒矛盾的產生,關鍵的一點還是只看到了對方的「差」,卻沒看到對方的「好」。無論是年輕父母帶娃也好,老人帶娃也好,都有其自身的優點與缺點。
  • 隔代教育矛盾多,看不慣又離不開,何不嘗試化解矛盾實現共贏呢
    隔代教育中國有一半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長大的,我們也把這種教育方式叫做隔代教育。把孩子給老一輩人幫忙帶,很大程度上確實減輕了年輕父母的壓力和負擔,讓他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投入到工作中來,但同時隔代教育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端。
  • 家庭教育視頻(三) | 隔代教育
    家庭教育視頻(三) | 隔代教育 2020-09-08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母管,奶奶護」,隔代教育真的不可行嗎?4招教你怎樣避免
    4招教你怎樣避免 有一個4歲多的孩子,他的媽媽說孩子被隔代教養,通常情況下溺愛比較嚴重,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一到奶奶家就「原形畢露」,甚至有時候還會有點任性,根本就管教不了。 01.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其實很多父母都是比較反對隔代教育的,有時候因為孩子的教育還會引起家庭矛盾,有人說「隔代教育就是在毀孩子」,但是隔代教育真的不可行嗎?
  • 如何巧妙化解隔代育兒的矛盾
    作為一位需要和老人共同撫養孩子的媽媽,我也曾踩過一些隔代育兒溝通問題中的坑。這篇文章分享幾個親測非常有效的處理隔代育兒矛盾的方法。雖然這是一篇主要給媽媽看的文章,但是爸爸們也可以轉發給自己的妻子看看。本文僅限於討論媽媽如何處理自身對於老人育兒方式的不滿情緒,而對於另一種情形,即老人對媽媽的育兒方式感到不滿的,我們下次再講。
  • 隔代教育是和諧家庭關係的「絆腳石」?試試這幾招輕鬆破解
    隔代教育使很多家庭在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老人犧牲了晚年時間用來幫忙撫養孫女孫子,而子女卻常常抱怨老人陳舊的教育方式。由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矛盾,已然成為如今中國家庭中主要的矛盾。很多人對隔代教育是又愛又恨,愛,是少了老人幫帶孩子不行,恨,是老人的教育觀念確實落後了。隔代教育的矛盾,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描寫了一個由隔代教育造就的巨嬰案例。賈寶玉自幼跟隨奶奶賈母生活,祖母對寶玉十分溺愛,不僅給予寶玉從小養尊處優的待遇,更處處插手寶玉父親賈政的管教。
  • 隔代教育矛盾太多?這四招教你輕鬆破解隔代育兒之痛
    「隔代教育」的出現是因為一些年輕的父母由於沒有經驗,或工作繁忙,或出於其他各種原因,需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家裡的長輩幫忙照顧。但在長輩帶娃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出現這些分歧,主要是教育觀念的不一致和溝通的不順暢。
  • 親子教育:隔代教育中需要注意哪些事?
    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輩教育;在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則佔總數的一半。且兒童年齡越小,與祖輩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佔比就越大。這些數據都無不在說明,隔代撫養,在中國的普遍性。因為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祖輩使用的教育方法和觀點放在放下大多已不再使用,孩子的父母和祖輩容易會為教育問題產生大量的矛盾。在疫情這段時間內,三代撫養的家庭,相信這種矛盾更加突出地展示在人們的面前。
  •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80、90這代父母對子女的成長要求不斷提高,祖父母這代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已經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本文轉自教育領域垂直媒體「芥末堆看教育」(ID:jiemoedu),作者:田園。
  • 讓人頭疼的「隔代育兒」矛盾,如何化解?
    讓人頭疼的「隔代育兒」矛盾,到底該如何化解? 如果總是想著指揮老人按我們的理念去教育孩子,不大可能。孩子不好教,老人不服氣聽我們的,都是因素。但是如果是我們從一點點小事自己去落實,強化對孩子的正面引導,使得孩子學會自己吃飯懂得是非對錯,老人也才有可能跟著我們改變。
  • 隔輩愛,是孩子的福氣,別讓隔代育兒矛盾,破壞了祖孫情
    但凡事都有他的兩面性,一方面父母可以從帶娃的忙碌中抽身出來,另一方面老人與年輕父母的新舊育兒觀念也會發生碰撞,矛盾也就隨之產生。 怎樣化解隔代育兒帶來的矛盾,成了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父母應該積極支持與成全,主動與老人取得共識,別讓隔代育兒矛盾,傷了祖孫情。
  • 於丹老師為你支招,到底怎麼做?能讓隔代教育實現雙贏
    現如今,年輕父母們往往在孩子和工作間難以兼顧,無奈只好將孩子交給祖父母們來照料,於是「隔代教育」成為當今社會非常普遍的現象。年輕的媽媽們不得不承認,自己在養育孩子的經驗上遠不如上一輩的家長,但是在媽媽和奶奶或姥姥共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又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分歧。 如何化解隔代教育中的矛盾分歧呢?
  • 隔代教育矛盾多?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
    一定有人跟你說過:「千萬別讓老人進行隔代教育,矛盾多不說,還會毀了孩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隔代教育真的不可以麼?在我看來,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建議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第二類:社交能力強型家中老人如果具備很強的社交能力,也建議把小孩教給老人帶。
  • 老人帶娃有很多矛盾?解鎖隔代教育,讓你輕鬆應對上有老,下有小
    ,所以基於國情,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會有隔代教育這種情況。那隔代教育的矛盾點在哪裡呢?對我們解決隔代教育的矛盾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擺正態度,擔當責任當我們能夠理解老人家的做法之後,我們需要意識到老人在家庭中的育兒角色都是輔助為主,真正負首要責任的人,還是父母。即使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帶養孩子,孩子也依然是會被父母深深影響的。重要他人的帶養對孩子的影響雖然很大,但真正教育孩子,根本上拼的還是父母的功底和修行。
  •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溺愛孩子、不科學的餵養、不適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是城市和農村隔代教育的普遍問題。此外,城市老人特有的漂泊異鄉的孤獨感、生活習慣的差異化,也正日漸突出。
  • 不喜歡爺爺奶奶那代人教育方式?教你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現代社會家庭大部分面臨的問題。什麼隔代教育能打100分?三代之間教育觀念的差異如何命名?更重要的是,根據本文討論的經驗,什麼隔代教育能幫助孩子,父母一定會有答案。「把隔代的孩子帶走」是當今社會常見的現象。子女教育的關鍵不在於誰有,而在於教育概念和教育方法。
  • 隔代教育,媽媽如何做到見招拆招
    「我婆婆負責接孩子放學,但是我很不滿她的教育方式。因為她總喜歡打擊孩子,孩子因為經常受挫而沒自信。記得上一次因為兒子成績分數不如堂兄妹,她就數落我兒子,當時我在樓上一聽,就氣不打一處來,急忙朝樓下急衝衝地跑去,一把把兒子拉到我身邊,衝婆婆大聲嚷了幾句,結果婆媳關係越來越差,這事讓我很苦惱。……」聽到這位家長的傾述,同為職場媽媽的我感同身受,一下子喚回了以前的記憶。
  •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
    隔代教育,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況。據統計,在我國有60%的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在二胎政策開放後,這一比例甚至達到80%。在這樣的家庭裡普遍存在一個困局:一面老人辛苦撫養孫輩,一面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甚至有人指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必須拒絕隔代教育。那麼,隔代教育真的就一無是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