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待行區是否本質上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2021-01-11 老徐說交通

編者按:6月17日賽文平臺發布了一篇李瑞敏教授的《待行區是否本質上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文章,引發行業熱議。本文是對李教授在「待行區是否本質上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一文中留下的三個問題,作者談了一下個人的理解和感受。

1、是否一定需要全紅時間?

從信控角度看,設置全紅時間是為了清空交叉口。通常包括交叉口內部已經通過停止線而未通過最後衝突點的車輛和人行橫道內尚未完全通過的行人,嚴格講甚至包括由於禮讓行人而滯留在出口道人行橫道前的機動車。

從安全角度看,為確保行人安全,機動車信號燈全紅的時間就不是3秒而是更長時間了。設備方面還需要行人檢測器根據人行橫道清空情況和機動車禮讓情況與信號機聯動實時調整全紅時長。

2、到底是先直後左還是先左後直呢?

首先,當對向車輛相差較大,即出現潮汐現象時,放行相位適宜採用對向輪放,分別給予不同方向不同的綠燈時長,如先東後西。而直左對放和左直對放是對向直行與對向左轉每進口道流量分別相近的情況下,採用的相位。

眾所周知通常情況下,先直後左是左轉待行區發揮作用,先左後直是直行待行區發揮作用。何種待行區能縮短車輛通過衝突點的時長更長,就選擇施畫何種待行區。直觀上看,何種待行區可施畫的範圍更長,就施畫何種待行區,反推採用何种放行相位。

3、到底什麼樣的交叉口是需要設置待行區還是當做好其他方面的設計後可能也沒太大必要設置呢?

純粹為了施畫待行區而去大範圍改造路口現狀顯然不合適,依靠現有交叉口情況因地制宜進行待行區施畫,才是明智之舉。以下是我根據幾年來接觸到的交叉口交通組織實例總結的一些待行區施畫方法。如有不周,還請斧正。

一、什麼是待行區?待行區如何工作?

待行區是施畫在停止線和人行橫道前,向交叉口內部延伸的車道。通常情況下,車輛可在本車道通行相位的前一相位時進入待行區停車等待,待至下一相位時通行。常見的待行區有左轉待行區和直行待行區,部分城市還施畫有綜合待行區供左轉車輛和直行車輛共同使用。待行區標線的樣式在《GB 5768.3 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和《GB 50138 城市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設置規範》中有說明,但未給出詳細施畫說明。

二、待行區有何作用?為什麼要設置待行區?

設置待行區後,在通行相位前,車輛可提前越過停止線進入交叉口等待。縮短了部分車輛由起步位置到衝突點的距離。車輛啟動後,可更快的通過衝突點,縮短車輛通過交叉口的時間,間接減少了信號全紅時間。由於待轉區內停放了一部分車輛,亦可一定程度將排隊車輛整體提前,減小停止線後車輛排隊長度,避免溢出至上遊交叉口。「綠燈前可合理越過停止線」的行為,也可安慰駕駛員的心理。

三、駕駛員如何看待待行區?

懂得正確使用待行區的駕駛員會在正確的時間進入待行區(通常為對向車輛通行時,本側車輛可駛入待行區),充分發揮待行區在交通組織上的作用。一些不懂得如何使用待行區的駕駛員,在面對「紅燈卻可以越過停止線」的情況時,原地等待而不敢駛入待行區。此舉不僅造成了待行區功能的喪失,無法發揮其作用,還易造成後車駕駛員的「路怒症」。而錯誤的時間駛入待行區,更會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待行區功能的喪失和意外事故的發生不僅僅因為駕駛員不熟悉待行區的使用,也是因為交通語言布置的不夠豐富。

四、如何引導駕駛員正確使用待行區?

第一、基本的標線。待行區位置合理,線型準確、施畫清晰、箭頭文字符合規範,保證駕駛員辨識無誤。

第二、必要的設備。除增加待行區相應輔燈外,還應在信號燈懸臂增加LED文字屏,以最直觀的文字形式告知駕駛員相應待行區的狀態。避免駕駛員不入、誤入待行區。

不同待行區相位對應不同的提示文字

同一斷面不同待行區互不影響

五、如何設置待行區?

待行區的設置,時間上受限於相位相序,空間上受限於交叉口內部空間。

待行區相位可分為「待行區禁入相位」、「待行區等待相位」和「待行區通行相位」。

1、待行區禁入相位:車輛禁止越過停止線駛入待行區。

2、待行區等待相位:車輛可越過停止線駛入待行區,但不得越過待行區停止線、不得妨礙正常通行的行人、非機動車。

3、待行區通行相位:待行區車輛正常通行,即普通綠燈相位。

禁入相位通常在四相位周期中佔用兩個相位,此時車輛強行駛入待行區會干擾橫向直行與左轉交通流,甚至導致事故發生。待行相位通常在本車道正常通行相位的前一相位,佔用一相位時長或至少擁有使車輛填充滿待行區的時長(綠燈開始時間為待行區不停車)。等待相位時,進入待行區的車輛不能影響對本相位正常通行的車輛。這也就涉及到如何施畫待轉區標線。

直左對放,無待行相位

直左對放,左轉待行相位(對向直行時,即可駛入待行區)

直左對放,左轉待行相位(對向直行一段時間後,方可駛入待行區)

左轉待行區施畫:無中央隔離帶或中線偏移渠化致使本側左轉車道與對向直行車道橫向距離過近。此時不便於施畫左轉待行區,強行施畫將出現待行區面積過小或待行區線型與實際車輛軌跡偏移過大的情況。

無中央隔離帶或中線偏移渠化時,無法施畫大面積、貼合左轉軌跡的待行區

有中央隔離帶時,可施畫較大面積、貼合左轉軌跡的待行區

直行待行區施畫:與左轉待行區不同,即使是無中央隔離帶或中線偏移渠化,也不會對直行待行區的施畫有較大影響。但遇到狹長的交叉口,對較寬方向的直行待行區施畫很不友好。

無中央隔離帶或中線偏移渠化時,直行待行區的施畫幾乎不受影響

狹長交叉口內部各方向施畫直行待行區差別明顯

通常情況下待行區需要穿過人行橫道。當人行橫道距離交叉口中心的過大或人行橫道的寬度過大時,也會明顯縮短待行區施畫的長度。

在直圓點前與在直圓點後設置人行橫道,對待行區的長度影響極大

狹長交叉口與寬人行橫道

當交叉口設置有導流島,分離了右轉車流,同時也縮短了對向停止線間的距離,交叉口內部變小,待行區的施畫也受到了影響。

不足7米長、只能供一輛小汽車停放的待行區

六、理想待行區是怎樣的?

前文列舉了部分待行區施畫的限制條件,當我們儘可能規避了空間限制條件後,最大可能施畫的待行區是怎樣的呢?我的回答是「四向八區」。即四個方向的直行左轉,共八個待行區。

理想待行區——「四向八區」

「四向八區」的待行區形式,以外觀和功能可命名為「全向適應性待行區」。「全向」即四個方向、直行左轉共八個待行區。「適應性」即待行區可適應不同的相位而啟用。即交叉口採用「直左對放」相位時,啟用四個左轉待行區;採用「左直對放」相位時,啟用四個直行待行區。

左直對放,啟用四個直行待行區

直左對放,啟用四個左轉待行區

當交叉口出現潮汐現象而採用「輪放」相位時,則啟用潮汐方向大流量一側的直行、左轉兩個待行區。十字交叉口的潮汐現象按出現的方向數量又可分為單方向潮汐與雙方向潮汐情況。單潮汐的四種子類型、雙潮汐的四種子類型,都有各方向的待行區與之配合使用。

雙潮汐四種子情況,分別啟用相應待行區

單潮汐四種子情況,分別啟用相應待行區;非潮汐方向選擇適應的待行區

信號機配合交通流檢測設備可隨交通流的變化而選擇最優相位配配時,達到時間利用的最大化。「全向適應性待行區」又可適應相位的變化而選擇啟用不同的待行區,達到交叉口內部空間利用的最大化。

七、應用案例

天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黃海路與第二大街交叉口。南北雙向十車道,東西雙向八車道,早晚高峰伴隨有雙潮汐現象。周邊有住宅、醫院、商場等,是重要的交通節點。交叉口內部有直徑35米的中央景觀島,停止線距交叉口中央55米。交叉口內部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供實施交通組織,如機非分流導流島,非機動車左轉二次過街和全向適應性待時區等。

交叉口提升前航拍圖

交叉口內部交通組織標線示意圖

國內也有很多城市都有類似「全向待時區」的應用,比如成都的人民南路與新光華街交叉口。在國外尤其是日本,即使是很短的待行區也會選擇施畫,真是將空間利用發揮到極致 。

成都的人民南路與新光華街交叉口。(谷歌衛星截圖)

大阪西長堀(谷歌衛星截圖)

千葉縣蘇我町(谷歌衛星截圖)

作者簡介:王一鳴,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智慧交通工程所方案副總監。

相關焦點

  • 滄州主路口初設「直行待行區」 進入待行區要看電子屏
    原標題:滄州主路口初設「直行待行區」 進入待行區要看電子屏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孔大龍 燕趙都市報記者李家偉)近日,在滄州市黃河路與浮陽大道交叉口的待轉區旁,新劃了「直行待行區」。據介紹,此交叉口是首個實行直行待行的路口,今後將推廣到滄州市區其他主要交叉路口。「直行待行區」是在十字路口直行車道與人行橫道的交界處,向前延伸進入十字路口中心的一段路線。據交警介紹,當機動車行駛到路口遇到紅燈,應在停車線前停車。
  • 直行待行區通行怎麼走 什麼時候進入直行待行區
    直行待行區是在路口直行車道前端,伸入路口內的區域施劃一條或多條直行待行車道作為直行機動車的等候區。但是當你開車在路口等紅燈,發現有「左轉待轉區」的話,要怎麼過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直行待行區通行圖解,希望能夠補助各位車主正確進行入「直行等待區」!
  • 「關注」直行待行區,您知道該怎麼走嗎?
    開車的朋友們都知道為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部分路口設置了左轉待轉區但您聽說過「直行待行區」嗎?沒錯!就是直行待行區▲直行車道前多出的一段虛線區域就是直行待行區為何要設置直行待行區提高通行能力類似於左轉彎待轉區,直行待行區的設置是為了提高交叉口直行車輛的通行能力,在不影響其他車道行車的情況下,有效利用道路空間
  • 直行待行區,多數司機不敢進
    □記者 李嵐     本報訊 昨天,記者在鄭州市區首個劃定「直行待行區」的嵩山路與建設路口看到,因不少司機不明白這一新劃定的標誌,雖然有交警指揮著讓往前走,但他們卻不敢貿然前行。  上午9時30分,嵩山路與建設路交叉口的車流量比較大,在路口等信號燈的車排了200多米長。
  • 車流量提高16.96% 成都年內在11個路口啟用直行待行區
    機動車進入「直行待行區」示意圖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李丹)今年1月12日,成都交警率先在八寶街、牛王廟路口正式施行「直行待行區」這一全新的通行模式。3月9日,記者從成都市交管局獲悉,鑑於該模式緩堵效果良好,今年內,成都交管部門將在人民東路口等11個路口啟用「直行待行區」。 「通過流量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路口實施在『直行待行區』後,每個信號周期內路口4個方向通過路口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都市交管局科規處優化科科長周偉潮說,其中牛王廟路口總流量較實施前提高約16.96%,八寶街路口總流量較實施前提高約16.32%。
  • 贛州路口有了「直行待行區」!怎麼走?速看!
    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提高車輛通行能力,路口設置「直行待行區」後,就可以利用左轉信號燈亮起的時間,引導直行車輛向前有序移動,從而提高了路口直行車輛的通行率。「直行待行區」到底怎麼走?首先,在設置了左轉待轉區或者直行待行區的路口,交警部門一般都會在信號燈的懸臂上或在該區域附近,增加彩色電子顯示屏,並在路面上施劃了直行待行區的交通標線,此後,交通標線、顯示屏的信息和信號燈將互相配合使用。
  • 「直行待行區」現身鶴壁路口,到底咋走?交警部門解答來了
    「直行待行區」現身鶴壁路口,到底咋走?記者在路口發現,不少駕駛員在路口面對直行待行區會不知所措,一般會等綠燈亮起才直行,直行等待區暫時沒有發揮作用。到底該怎麼走?12月5日,鶴報融媒體記者採訪到了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交通秩序大隊大隊長袁玉海,對網友提出的不少疑惑向記者進行了解答。「其實很簡單。
  • 成都啟用路口「直行待行區」 每小時多放行160輛車
    」路口通行模式,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直行車輛進入直行待行區等候,明(12)日起八寶街牛王廟兩個路口正式運行。同時,利用相交道路左轉信號燈的全部或部分綠燈時間,讓直行機動車提前進入路口等候,縮短機動車通過路口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交通高峰期通行效率的目的。
  • 合肥試點直行待行區 一個紅綠燈多過30輛車
    合肥晚報訊 對絕大多數司機來說,左轉待轉區並不陌生,可是卻很少有人聽說過直行待行區。近日,合肥交警部門在金寨路與芙蓉路、繁華大道兩個路口試點直行待行區,根據測算,試點後每個紅綠燈將比以往多通行約30輛車。
  • 直行待行區 左轉車莫「跟風」(圖)
    在路口的4個信號燈懸臂上分別掛了一個LED顯示屏,當顯示「直行機動車進入待行區」字樣時,許多車輛在交警的引導下,駛入直行待行區。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司機沒適應這個「新玩意」。上午8點50分左右,一輛香檳色小轎車就不小心「犯規」了。這輛小轎車行至牛王廟路口時,欲左轉至一環路東五段。
  • 【記者調查】直行待行區不方便?市民有話說→
    ▿自市區部分交通路口施劃機動車待行區以來,備受市民關注。有市民點讚,稱直行待行區緩解了交通壓力,通行狀況較之前有所改善;也有市民反映,直行待行區幹擾非機動車的通行,左轉時通行面積窄小,容易與對向車輛「打架」。民警在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路口值守。
  • LED屏提示「直行待行區」 司機可大膽往前走
    《成都八寶街牛王廟今起啟用路口「直行待行區」》追蹤本報訊 (記者 李丹)走到路口紅燈亮起,LED屏上顯示「直行車輛進入直行待行區」,然而很多司機不敢跨越停車線往前走。
  • 直行待行區沒有聽說過?美女警花帶你了解
    直行待行區沒有聽說過? 今年大同市在全市部分崗區,特別在政府崗、迎賓崗施劃了新交通標線~直行待行區
  • 成都二環新增3個直行待行區路口 提前進入罰款200元記6分
    昨日,二環路萬年場路口、二環路科華北路路口和二環路光華村路口正式開始實施直行待行區交通模式,時間是工作日的上午7:30-9:00、下午5:00-7:00。截至目前,成都市實施直行待行區路口已有11個。
  • 淮南路上通行效率提高!背後秘密是……
    對比顯示,改造後,同一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0%以上。路口整體收縮,交通流更緊湊暢通洞山路與淮河大道作為城區主幹道,過去兩路的交叉路口「攤子」鋪得特別大,行人過馬路、車輛轉彎要兜個大圈子。「小手術」後顯示,該路段以交叉路口中心為基點,整體進行了縮進,需要轉彎的行人和車輛繞行的路段縮短,通行效率進一步提高。
  • 津城首設直行待行區 緩解高峰壓車
    記者從天津市交管部門得知,僅在外環線等道路上,就已安裝完畢200餘面高3.6米、寬6米,標有準確距離的大型懸空引導標誌,讓通向比賽場館和住地的道路交通指向一目了然。「直行待行區」「人行過街精細化控制」等一批綜合考慮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通行安全,更加人性化的交通設施也同步亮相於中心城區。
  • 成都兩路口昨啟用"直行待行區" 交警:早晚高峰後勿進入
    八寶街路口、牛王廟路口昨起啟用「直行待行區」,交警提醒:早晚高峰結束後勿進入昨日,成都市八寶街路口、一環路牛王廟路口 「直行待行區」交通模式正式運行。在八寶街方向紅燈亮起後,前方LED屏上顯示「直行機動車進入待行區」,可許多駕駛員還是習慣性地把車停在停車線內,不敢越線。路口交警不斷打手勢提醒大家往前開,排在第一排的駕駛員把頭伸出窗外觀看了許久,確定交警確實在指揮他「闖紅燈」,他才帶頭往前走,後面的車輛也隨即開進了「直行待行區」。
  • 太原:新晉祠路長興北街口直行也有待行區 交警詳解咋通行
    為增加路口的通行量,交警在這個路口的南北向設置了「直行待行區」,但因不少駕駛人對「直行待行區」不了解,常常「裹足不前」。為此,9月6日,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直行待行區」的通行方法。新晉祠路長興北街口,其東西兩個進口錯位交叉約50米。道路通車之初,這一路口的交通流量不大,但隨著附近行政單位、商業區和居民小區的增多,南北通行的車輛經常出現排長隊的現象。
  • 機動車道待行區,你能看懂幾個?
    現在市區交通幹道很多地方為了節省交通時間,減少行車等待時間在車流量比較大的路口都設置了機動車道待行區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一起看一下~在煙臺駕駛員需要根據紅綠燈下方的LED顯示屏的提示選擇合理的時間進入待行區安全有效通過路口什麼是待行區待行區一般是指
  • 通行能力提高近1倍!深圳針對高新園片區推出治堵舉措
    海天一路、海天二路沿線開口共 12 個(高新南九道西段出入口平均間距僅 67 米),且車輛進出基本為全轉向組織,車流交織嚴重(衝突點達 48 個),影響路段通行效率。海學路 - 海天一路交叉口、騰訊濱海大廈 B 出入口車流之間以及車輛與過街行人交織嚴重,車輛駛入效率極低。原因二:路邊違停、上下客頻繁,擠佔路段通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