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5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微觀來賓 ,作者來賓日報
微觀來賓
《來賓日報》傾力打造,傳遞來賓最新新聞資訊。
待行區施劃後,
市民對此看法不一
之前小微也曾推送過相關新聞
↓↓↓
@來賓老司機 「待行區」來了!你走對了嗎?
(點擊可查看)
非機動車左轉應如何操作
已困擾來賓車主多時……
近日,記者特地前往施劃有待行區的多個路口
進行調查採訪
一起來看看大家都怎麼說?
▿
自市區部分交通路口施劃機動車待行區以來,備受市民關注。有市民點讚,稱直行待行區緩解了交通壓力,通行狀況較之前有所改善;也有市民反映,直行待行區幹擾非機動車的通行,左轉時通行面積窄小,容易與對向車輛「打架」。
民警在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路口值守。
01
記者走訪觀察
8月3日上午,正值上班高峰期,記者走訪市區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路口、桂中大道與迎賓路路口、盤古大道與紅水河大道路口、人民路與紅水河大道路口,發現只有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交叉路口設置有非機動車左轉標線,其他3個直行待行區路口均未施劃。
安全島內左轉標線。
在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交叉路口,非機動車左轉時與對向車輛交匯,通行緩慢,同方向多輛車並排通過,但中心圈面積較小,顯得十分侷促。尤其遇到大型客車左轉時,兩車間距接近,同向非機動車只能通行一輛或兩輛,非機動車緊跟其後。
在桂中大道與迎賓路交叉路口,不少市民直接穿過待行區左轉。為避免產生碰撞,後面的機動車往往會等待電動車通過後再進入待行區。
02
市民說法不一
「路口太小了,直行待行區佔了路口大部分面積,路中間的通行區域更窄了。」
在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路口安全島等候區,騎電動車的市民韋女士說,由於道路中間面積太小,每次騎車左轉與其他車輛交匯時,車距都很近,差點撞上對向車。
經常騎共享助力車的黃同學也表示,每次過斑馬線都湧出一堆電動車「搶道」,很危險。
非機動車與對向車輛交匯時易發生擁堵。
「現在從直行待行區前方左轉,不大安全,非機動車左轉的空間太小了,通行又慢。」
市民羅女士
黃同學
「每次過斑馬線,都會出現一堆電動車「搶道」現象。現在斑馬線全是電動車,有時候對向行駛還會對撞,不懂他要走哪邊。」
部分非機動車橫穿待行區通行 。
記者觀察到,在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交叉路口的安全島,僅1個紅燈的時間,等待左轉的非機動車就有10多輛,對向左轉等候區的非機動車也有10輛左右。另外,由於左轉方向非機動車較多,不少騎車的市民選擇從人行道通過,斑馬線顯得有些擁堵。
不過,也有不少市民為施劃待行區點讚,認為通行更安全、便捷。
市民黃女士
通過人行道二次左轉的方式通行,比其他左轉都更安全。
計程車司機黎先生
現在每次通過設有待行區的路口,通行時間相比以往有所縮短,通行更順暢了。
覃女士
「雖然設置了待行區,但還是有不少非機動車從待行區內穿過,很多時候機動車駕駛員都會選擇避讓,讓非機動車先行。」
大量非機動車正等待左轉。
03
交警現身解釋
「設置機動車待行區以及在安全島上施劃非機動車待行區域,是經過多方考慮後決定的。」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秩序科副科長羅沛告訴記者,桂中大道與紅水河大道交叉路口直行車流量很大,設置機動車直行待行區是緩解交通壓力的有力舉措。很多非機動車為抄近道,直接從安全島的左側開口橫穿,存在安全隱患。為確保路口安全、有序通行,交警部門在該路口的安全島施劃非機動車左轉和直行待行區,規範非機動車通行秩序。
對於市民反映左轉通行困難的問題,羅沛回應稱:「任何道路通行的新規則都需要一個相互磨合、適應的過程。」
交警部門提醒,非機動車左轉與對向左轉車輛交匯時,應減速慢行,注意觀察前後車輛,避免發生碰撞。另外,可採取「7」字型沿人行橫道二次左轉的方式左轉,既能緩解交通堵塞,又能做到安全通行。
非機動車通過人行道二次左轉通行。
看完後大家怎麼看?
不論怎樣,
交通千萬條,
安全第一條!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
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
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聯繫電話:0772-4278695
原標題:《【記者調查】直行待行區不方便?市民有話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