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想生孩子,不想結婚,不行嗎?

2021-01-13 界面新聞

文|橙雨傘公益

12月23日上午,徐棗棗(化名)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拒絕提供凍卵服務案在朝陽法院第一次開庭。

在此之前,棗棗曾經嘗試以醫療糾紛案由立案未果,最終她和律師選擇以一般人格權為案由才得以順利立案、開庭。

△棗棗 拍攝:桃子

這是我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權利的案件,它的法律推動意義與文化倡導意義遠在勝負本身之外,由它所產生的對於單身女性權益,和單身女性生命經驗可能性的討論,也將使全社會重新思考女性的未來。

以政治、經濟、科技等「硬話題」,闖入輿論場域的單身女性

以往我們關於單身女性的討論,大多將單身本身視為一個需要被解決的麻煩,單身是女性焦慮與不幸的來源。

成為一個「剩女」,意味著擁有無論多少成就都無法彌補的人生缺憾,意味著擁有無論多少簇擁都無法掩蓋的內心寂寥,人們熱衷於討論的是單身女性不在陽臺晾一條男性內褲就毫無安全感可言的居所,和她們不藉助紅酒就無法安然入睡的夜晚。

這些關於單身女性的飄渺想像,其實來自於父權制文化孱弱而狹隘的性別價值觀——女性的全部權力來自於對異性戀秩序的服從。

不難發現,圍繞著單身女性所開展的討論,經常聚焦於情感、欲望、婚姻這些「軟話題」上。

△棗棗(右)拍攝:孫百卉

棗棗凍卵案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郝景芳獲得雨果獎之後,女性再次以科技的「硬話題」闖入公眾的視野,並且不是以一個孤立的科技議題,而是連帶著政治、經濟等一系列硬性的嚴肅社會議題華麗登場。

這並不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討論上幾句、發表點看法的案件,即便是一個具有較高教育背景(研究生或博士)的人,也絕不可能在沒有資料掌握的前提下妄評。

選擇凍卵,意味著女性對科技手段的準確認知,意味著女性經濟地位的獨立,意為著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新的社會政治力量,單身女性在發出積極變革的聲音。

經由這個案件,很多圍繞「凍卵」的技術與法律細節浮出水面。

比如,作為明星和媒體口中的「女性最後的後悔藥」,實施凍卵後成功解凍復甦並孕育胚胎的比例並不算高,並且伴隨冷凍時間的變長,比例愈加低甚至失效,而且錯過子宮可以孕育的時期,即便卵子依然「活著」,也無法親自懷胎。

這裡面當然有一部分客觀的技術原因,但也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觀原因,大多數女性選擇凍卵更多是出於以防萬一的心態,而不是出於積極規劃單身生活的需要。

△徐靜蕾的「後悔藥」

我在棗棗身上看到了她對於單身女性身份主動的、帶有預見性的認同,以及她將凍卵視為有效延伸生育能力手段的理性的考量。

又比如,很多人發現在我國《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中,明確了男性出於「生殖保險」目的需保存精子以備將來生育者,可以無條件成為自精保存者。

精子庫每個省及直轄市允許建立1-2個,而我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卵子庫,雖然自精自卵在未來使用時都需要遵守相同的法律法規,但男性可以無條件凍、而女性卻不能凍,這就是妥妥的性別歧視。

除非關閉男性自精保存,否則女性自主凍卵也應當無條件向成年女性放開。

開放單身女性凍卵面臨哪些社會問題的挑戰?

女性生育年齡推遲

就目前來看,女性生育年齡推遲是單身女性渴望凍卵的原因而不是結果。

越來越多的女性在進入社會工作的十年之內,更多關注事業上的進步而不是急於走入家庭為人妻、人母,這是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自我價值認可提高、健康意識增強,LGBT多元家庭觀念的萌芽帶來的結果,大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婚姻法司法解釋第23條帶來的婚內財產歸屬權的變化、職場與就業歧視、不友好的社會性別文化等等也是重要原因。

這些或是積極或是消極的原因合力導致女性生育年齡的推遲,女性育齡推遲,又導致女性渴望在卵子健康的年紀保留更高質量的卵子,因此凍卵是女性生育年齡推遲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單親家庭增多

首先,開放單身女性凍卵不直接導致單親家庭增多,在目前的法律法規體系中,卵子的復活並進行體外受精需要提供結婚證,除非衛健委發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未來亦徹底剔除針對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限制,否則類似的技術只能為已婚女性服務,完全不會導致單親家庭增多,此其一。

其二,單親家庭之所成為一個問題,很大程度上與社會對於單親家庭的保障不到位有關。

衛健委之前曾對暫不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問題做出回應,考慮到單親媽媽不能給孩子好的保障,這樣的決定也是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對此,棗棗的看法是:

女性是否有能力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考量,很多夫妻是否有能力養育孩子也是需要考量的,許多人只是為了符合社會期待而成為父母,他們的條件也不見得很成熟、完善。目前我國單身母親的權益保障不到位,開放單身女性生育權以後會產生更多單身母親,可以倒逼社會配套政策的跟進,比如開放二胎就是這樣。

圖/《母親》

第三,父權制異性戀文化對於單親家庭和單親媽媽的想像是否太過刻板,對多元家庭的正向認知離我們究竟還有多遠,這是棗棗在此次經歷中感受極為深刻的一件事。

我們的社會對於單身母親抱持嚴重的刻板印象,大眾影視作品中充斥著對於單親媽媽的汙名化的再現,她們要麼以曾經受過很深的傷害,比如《我的前半生》中被出軌的子君;要麼觸犯法律或性道德有虧,比如《月光男孩》中男主的母親;要麼以不負責任的形象出現,比如《過春天》《少年的你》《嘉年華》《無人知曉》中塑造過的單親媽媽們。

圖/《無人知曉》

這些影視形象,固然可以引發人們對單親媽媽境遇的人道關注,但對於單親媽媽正面形象刻畫的缺失則限制了人們對於單親媽媽的想像,人們基於刻板印象產生假想,在基於這種假想產生同情,最後這些同情反而成為單親家庭孩子壓力的來源。

事實上,對於單親家庭而言,社會的區分與歧視所產生的壓力往往比經濟壓力更大。

卵子買賣及代孕等違法行為

在法庭辯論過程中,被告方提出,開放單身女性凍卵有可能加劇卵子買賣和代孕等非法行為,這又是一種明顯的邏輯錯誤,在兩個完全沒有直接關係的事件中間進行錯誤歸因。

非法卵子買賣與非法代孕所使用的卵子顯然不可能來自於正規的卵子庫,而單身女性凍卵必須有配套的卵子庫,所以這完全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之所以會給人們造成它們之間有關聯,恰恰是因為單身女性在國內沒有合法的凍卵渠道,於是有意願、有條件的女性會選擇去國外凍卵,而這些國家和地區有的是合法代孕的,單身女性凍卵的問題從一開始就沒辦法以一個合法的身份進入公眾的視野。

女星徐靜蕾就曾經在節目中大談凍卵及代孕,她還特別強調了「這很正常」「身邊這樣做的人很多,不是少數」。

撕開一個口子,還是鑿塌一堵牆

我會特別關注棗棗凍卵案,是因為在我看來,這個案件所產生的對於單身女性權益和單身女性生命經驗可能性的討論,其實在回應著女權運動的未來。

棗棗作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具有女權意識的、經濟獨立的現代女性,她的身後是一百年來中國女性解放的成果,她的面前是同她有著相同背景的女性,她們將何去何從?

正如《冰雪奇緣1》宣告讓父權制「Let it go(任它去)」,《冰雪奇緣2》就必須要回答,然後呢?

拋棄了父權制,女性要去哪裡?

動畫片給出的答案是「Into the unknown(進入未知)」,這個看上去沒有答案的答案恰恰是唯一正確的答案,未來的世界如何,將由每一個女性自己去親手締造。

圖/Giphy

棗棗說,她希望社會能改變對單身女性的認知,我們並不總是受害的、被動的、無知的、無計劃的,我們也可以是主動地想為自己的重大決定負責的形象,我們也想主宰自己的身體和生育權,想掌控自己和孩子的人生。

對於遲早會擺脫父權制的人類社會而言,面對越來越獨立的新世代,持續降低的生育意願是完全可以預見的,與其讓他們為了不婚寧可放棄生育,還不如開放單親生育,將身體控制權歸還女性。

而這,也恰恰是父權制瓦解的關鍵。

父權制是依據一夫一妻的異性戀婚姻建立起來的,如果「人盯人」式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不再是家庭唯一的合法選項,那麼又何來父權制呢?

有人說棗棗是在現行制度上撕開了一個口子,但我卻認為她手中拿著一把錘子。如果每個人都拿著錘子持續不斷地鑿這堵牆,它遲早會坍塌的。

所以與其說單身女性生育權會使很多女性成為單親媽媽,不如說它將帶領女性去建立全新的母系家庭,這樣聽上去是不是更棒呢!

畢竟,還有什麼比幹自己喜歡的事、花自己賺的錢、養跟自己姓的娃更美滿的人生!

作者

孫百卉

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助理研究員,女權主義者,從事女權主義與影視藝術及媒介文化的交叉研究。

相關焦點

  • 直擊全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不想結婚,只想生個孩子可以嗎?
    12月23日上午10時,「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徐棗棗稱,2018年11月14日,她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她提出的凍卵需求,被醫生拒絕,醫生理由是醫院不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
  • 全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職場女性生孩子還是升職,兩難抉擇
    12月23日,我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在北京朝陽區進行公開開庭審理。案件緣由是這樣的:未婚的徐女士於2018年去北京某醫院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醫院以相關制度不允許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為由,拒絕了徐女士冷凍卵子的要求。為此,徐女士以侵害一般人格權將醫院告上法庭。
  • 單身女子狀告醫院不給「凍卵」,醫生:結婚生孩子不更好嗎?
    導讀:2019年12月23號,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全國首例凍卵案。31歲的東北女孩棗棗,以一般人格權為案由,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告上法庭,早前他在該院諮詢凍卵事宜,醫院以其是單身不符合現行規定為由將其拒絕。對此有記者專門採訪了棗棗。
  • 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近日在京開庭
    近日,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開庭。據相關媒體報導,徐某某2018年末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諮詢凍卵事宜,醫生經檢查確認她的身體狀況符合凍卵要求,但根據國家規定,醫院無法為她提供凍卵服務。之後,徐某某以侵害一般人格權將醫院告上法庭。
  • 全國首例未婚凍卵案開庭,單身女性為何不能想凍就凍?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所謂「凍卵」,就是冷凍卵子,從母體裡把卵子取出來冷凍保存,這樣可以阻止卵子隨著人體衰老,等到自己想生育的時再取出來使用。因此,有人也將其稱為女性的「後悔藥」。很多人以為,只要自己願意,就可以去醫院凍卵,其實不然。
  • 從「中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了解泰國試管嬰兒優勢
    上周有一則「中國首例單身女性凍卵案」登上百度搜索熱點,熱度有四百多萬,事情大致經過是這樣的:12月22日,當事人徐棗棗(化名)在接受採訪時介紹,2018年徐女士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醫生表示,按照相關制度,醫院無法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
  •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什麼年齡凍卵最好?凍卵怎麼收費?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什麼年齡凍卵最好?凍卵怎麼收費?圖源網絡【閱讀提示】全國首例「凍卵案」背後,有這樣需求的不只是單身女精英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12月23日10時,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而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上熱搜,女性不想未來後悔,難道錯了嗎?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引發廣泛關注,此案緣起於醫院拒絕為31歲單身的徐女士提供「凍卵」服務。原告徐女士表示,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和道德問題,但她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該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
  • 單身未婚女性婦產醫院尋求「凍卵」遭拒、引得眾網友們一片譁然!
    今天一則--未婚女事主求「凍卵」:正經還是胡鬧?的網文,引得網友們熱議!有人炒作這個話題,想要讓凍卵合法化,是某機構策劃的鬧劇?求科普!以上圖片與本文無關2019年12月23日,全國首例未婚凍卵案在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
  • 拒絕為單身女性凍卵:不成為妻子,就無權成為母親?
    」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將於2019年12月23日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什麼是凍卵?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冷凍卵子,是指在女性較佳生育年齡時,人工提取成熟的卵子加以冷凍保存,等到將來想生育的時候將卵子解凍,通過體外授精技術配成胚胎後再植入身體,以達到「在未來生孩子」的目的。
  • 我不想結婚,只想凍卵將來生個孩子,為什麼不行?
    去年2018年年底的時候,31歲的小徐(化名)前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及卵子健康,但當她提出凍卵需求時,醫生明確拒絕了她原因是無法提供結婚證。醫生表示根據相關規定,醫院是沒辦法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的。
  • 一場凍卵官司,一段爭奪單身女性生育權的故事
    婚姻不行,孩子也不行。棗棗認為將情感寄托在他人身上,沒辦法獲得真正的自由。 她選擇了卵子。 個人生活中的反抗 卵母細胞冷凍保存(oocyte cryopreservation),俗稱凍卵,是一種用深低溫保存技術來保存女性卵子的方法。
  • 首例未婚凍卵案 單身女凍卵被拒給63位人大代表寄信
    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將開庭:當事人要求醫院提供服務  文丨陳怡含 編輯丨陶若谷  「你有沒有想過,推動政策的改變可能比積攢去國外凍卵的資金還要慢一些?」北京朝陽法院附近的一家咖啡廳裡,有人拋出這個問題。
  • 「生不生,老娘說了算」,凍卵真的是後悔藥嗎?
    去年年底,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開庭,她覺得凍卵這件事「至少把煩惱延遲了5年」《凍卵被拒起訴醫院:31歲單身女人的B計劃》(點擊閱讀)。30歲的她,去醫院檢查顯示身體正常、卵子健康後,醫院卻說無法為她提供凍卵服務——原因是她沒有結婚。
  • 凍卵案的背後 是單身女性的生育權爭奪戰
    出於想保存自己最好狀態的卵子的想法,徐棗棗來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提出凍卵需求,因未婚身份被拒絕。隨後,她以「侵害一般人格權」將醫院告上法庭,這是中國第一例與女性凍卵相關的訴訟。徐棗棗發起了中國首例與女性凍卵權利相關的訴訟。2019年年底,該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兩會代表委員有不同聲音
    此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則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圖文無關。張濤攝首例「冷凍卵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權利彭靜提交的《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中,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
  • 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導讀】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福建人事考試網同步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更多關於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 凍卵服務尚未放開落地面臨難題 單身女性轉戰海外
    原標題:凍卵落地面臨諸多法律倫理難題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近日在京開庭近日,國內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開庭。25歲的馬歡(化名)今年去國外做了凍卵,對於這一話題她非常坦誠,之前還在社交媒體上與其他人分享過相關資料。馬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目前還是單身獨居女性,希望自己能夠從容生活、享受愛情,不想在未來某天為了確保卵子質量,而匆匆忙忙結婚生孩子。
  • 代表回應「禁止單身女性凍卵」:技術有待進一步科普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昨天(5月25日)關於「人大代表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凍卵」的報導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新京報記者採訪到該建議提出者,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她回應稱,凍卵問題有待進一步科普,希望通過提出該建議提醒公眾適齡結婚生育。
  • 全國首例「凍卵」案背後:政策法規滯後 不開口子特別審慎
    原標題:全國首例「凍卵」案背後:政策法規滯後,不開口子特別審慎   現在馬上趕緊生,還是以後將來有條件生?這是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才會面臨的複雜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