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讀二本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2020-08-10 樂墨以兮

2020年高考錄取也快結束了,想必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得不說,平時我們總能聽見不少「上大學出來還不是打工」 、「比爾蓋茨輟學也能成首富」之類的言論,藉此來宣揚所謂的讀書無用論。很多人也經常會想讀大學究竟有什麼意義啊?

「鯉魚躍龍門」,「書中自有黃金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自古士農工商的階級等級只能通過科舉取士打開階級上升通道,但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一批批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也能乘著政策洪浪白手起家大富大貴,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小學輟學當老闆這種例子聽得多了,加之大多數數年寒窗苦讀的大學畢業生甚至很難找一個稱心如意的工作,這也讓人不得不思考所謂的高等教育意義究竟在哪?既然讀完都是打工那讀一本打工和二本打工區別又在哪呢?

賈瑞雪、李宏彬在2017年的《中國精英教育的價值》(The Value of Elite Education in China)一文中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嘗試性解答。在詢問了全國四萬多名在校畢業生的就學和就業情況,取出當年高考時在一本分數線上下20分的學生,並使用被調查學生的最好一份offer的工資與學校作為數據(當然他們有可能不會選相應的工作),通過比較他們畫出了一組圖。

首先我們要明白就算分數達到了一本線,只是有可能上一本,但不一定被錄取。因此,高於一本線,只是提升了你進入一本院校的概率。

圖中紅線代表一本線,縱軸代表能夠進入一本的概率。可以看到,虛線左邊進入一本的概率的在5%附近,到右邊就立刻躍升至20%左右。可以發現隨著分數超過一本線錄取概率有20%的提升,不是從0%到100%,而是隨著分數提升,概率逐漸增加。

緊接著是分數對於大學畢業工資的影響:

上圖的紅色虛線代表一本線,橫軸表示的高考成績與一本線的差。左右兩圖的縱軸分別為工資水平或者對數工資水平(去除了畢業年份與工作省份的的影響)。

很明顯,在一本線附近工資水平出現了躍升,大約為122元工資,提升比率大概為6%。因此,跨越一本線,畢業工資會提高122元!

很明顯,前面得出了分數提高帶來錄取概率的提高,這個提高又帶來了工資的提高。因此,122元,或者是6%,只是比較了一本院校錄取率為20%和錄取率不足5%的兩組學生的工資差異,弱化了一本院校帶來的工資影響(有些學生高於一本但就讀二本)。

因此論文通過:超過一本線帶來的工資差距/超過一本線帶來的一本院校錄取率差距 來計算一本院校帶來的收益。論文算出,這個差異大概是30%-40%。或者說,700-1000元。也就是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學生,在畢業時的工資差距會達到700元以上。

我們知道因為HR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首先會看個人的學歷進行簡歷篩選。往往一本院校的畢業生工資更高,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們能力更強。論文中作者檢驗了這批學生的四級考試成績、計算機等級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等,發現:四級考試成績,計算機等級考試這些,一本線上線下學生沒有太大差異。甚至註冊會計師(CPA)考試線上學生還要低於線下學生。

雖然個人的努力會影響我們的未來,但受文憑主義的影響,我們不可否認更好的學校會給我們在畢業時帶來更好的起點。更好的學校會給你帶來更好的平臺與機會,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得先機。一本與二本上下的差距尚如此之大,更不用說重點大學所帶來的先天優勢,我們是無法輕易否認的。


參考文章來源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030858

相關焦點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後來怎麼樣?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 985 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 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
  • 那些拼命考上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2.「後來怎麼樣?網友一: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歷史學考研網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後來怎麼樣?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 985 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 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普通二本生,後來怎麼樣了?
    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當年拼盡全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怎麼樣了?」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4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我們不禁思考,當年那些努力考上研的普通本科生,後來都怎麼樣了?@網友一本科省內二本,考研到上海Top2的985(筆試第一名)。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985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4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重點大學其實很難考,那些上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一、考公務員.我有一個高中女同學人長得挺漂亮的,家裡也有錢,不過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是不喜歡學習,還和學校裡面的那些混混談戀愛。上高一的時候班上有個女同學,那個女同學的身高特別的高,後來這位同學高考的時候考上的是省內的一所普通二本師範學院。大學畢業以後,她考上了我所在地級市郊區鄉鎮的小學老師。因為這位女同學的身高比較高,所以找對象比較難的,後來他也就降低了要求,找了一個在市內銀行上班的小夥子結婚,現在他的工作關係好像已經調到了市區周邊小學。
  • 那些讀了普通大學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漫長的暑假,對大部分人來說是解脫,於我而言卻是煎熬,我窩在家裡,不想面對任何人任何事。後來,無意中看到《一站到底》的世界名校爭霸賽,最令我動容的是劍橋大學的袁一榕,她本科出身一所雙非院校,但憑著大學與工作期間的努力,成為他們學校第一個錄取到劍橋的學子。我忽然明白他們之所以優秀,不是因為他們的名校光環,而是他們數年如一日的自律與勤奮。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二三本後來怎麼樣了?
    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 985 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 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 4 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很多人在高考的時候,就有這樣一種想法:熬過這段時間,等上了大學就輕鬆了。所以,有些同學上大學後,真以為自己是來享福的。學習不上心,時間都花在娛樂上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那些大學不上進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曾拼命考上研的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很現實!
    現在不少人認為本科院校是否有名非常緊要,如果本科只是一個普通院校的話,那麼找工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會被名牌學校畢業的學生給擠下來。所以很多本科學校不太出名的學生都做出了考研究生的決定,爭取考上985的研究生。那麼這些普通二本學校出生,後來拼命靠上研究生的人現狀是怎麼樣的呢?很現實!
  • 那些「初中畢業讀了衛校的女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那些初中畢業後就去衛校讀書的女生,後來怎麼樣了呢?有這樣一個女孩,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了我們答案。這個女生初中畢業後選擇了去衛校讀書,三年後取得了衛校的畢業文憑,開始了許多畢業生都面臨的尋找工作的問題。對於剛剛畢業的她來說,想謀求一個好出路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三甲醫院的本科招聘條件讓她望而卻步,於是便選擇了一家小醫院任職。
  • 那些拼命考上研的二三本生後來怎麼樣了?
    第一學歷是普通二本仿佛成為你身上的一個標籤,就算你脫一層皮也無法擺脫的烙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問:「當年拼盡全力努力考上碩士研究生的普通二本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我想說的是,直到現在,我仍然羨慕那些本科就是 985 甚至在國外名校讀書的人,4 年本科是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等最重要的時間。在學校做一些活動或者參加一些會議活動,可以感受到他們之前 4 年所接受的資源已經把我們甩了很遠。
  • 那些沒讀大學的後來怎麼樣了,不努力讀書是一輩子的底層
    ,以前一起同窗共讀的同學,在高考之後就會走向不同的道路。她之所以後來高考失利,是因為高中的時候談戀愛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後來再也沒有追上來了。她本身屬於那種學習成績好,長得也漂亮的女孩,就是因為漂亮,所以高中的時候追她的男生就很多。
  • 那些讀中專或者大專的人後來怎麼樣了?網友:被歧視的很嚴重
    網友一 說一說為什麼會選擇中專的,是因為初中時明明可以考高中,但是初中的班主任知道自己自卑,也沒有見過世面,思想包袱重,希望給父母減輕負擔,所以不斷的給我洗腦中專好,對於一個當時連什麼叫全日制的學歷都不清楚的初中生,就這樣被洗腦去讀了中專
  • 那些「專科畢業選擇了專升本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
    對於專科生來說,畢業之際擺在面前的就兩條路,一條是直接參加工作,一條是選擇專升本繼續深造,顯然選擇前者的學生要佔大多數,選擇後者的只佔很小一部分,那麼當時那些專科畢業選擇了專升本的學生,後來都怎麼樣了呢?我以我舅舅家表弟的事例來給大家講一講。
  • 高分報考北大考古專業,那些讀了冷門專業的同學,後來怎麼樣了
    那麼,那些堅持讀了冷門專業的同學,後來都怎麼樣了呢?同學A:高考結束後,想要填報比較冷門的跨境電商,結果遭到了全家人的極力反對。為了堅持自己的夢想,這位同學依然按照自己的心意填報了高考志願,同時,大學四年,自己去掙錢交學費,沒有問家裡人要一分錢,後來,兼職收入提升,他還把多出來的錢也孝敬給了家人,終於得到了家人們的諒解和理解。現在,在跨境電商行業,這位同學做得風生水起。
  • 努力考上研究生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有的人為了考研離家萬裡,有的人為了考研早出晚歸,可是考上了到底能不能有什麼實在的收穫?那些考上研的人後來究竟怎麼樣了?因為青奧會的工作認識了我現在的博導,並運氣極好的考上了博士(考研時期瘋狂複習給我的專業知識打下了及其深厚的基礎,因此考博並沒有怎麼複習)因為讀了博士,慢慢改變了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訓練了自己的思維、開拓了自己的眼界。
  • 那些學播音主持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來源 | 中國播音主持網早幾年提起播音主持很多人都一臉茫然在進入網絡時代後卻穿著短褲、人字拖和超短裙後來很多年過去了,才知道那些學播音主持的人都怎麼樣了?弱小、可憐、無助2後來的播音系學生 還在迎賓、畫畫、搞藝術 @背鍋俠
  • 我二本畢業成了別人口中的「下等人」
    我讀的高中是在湖南省某個縣城,一千多個學生能考上大學(包括二本三本的學生)不超過10%,還有原本可以讀三本的學生因為學費貴最後讀了大專。我昨天看到了另外一篇文章,東南大學畢業生寫的《畢業兩年,我不敢說自己是985,211出來的》。
  • 後來那些讀書無用論的人怎麼樣了
    有人高考失利,有人荒廢高考,後來有人去了清北,有人去了本科,有人去了專科,原來的我們還可以平等坐在一起學習,後來我們變成了漸行漸遠的平行線。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終於你們都畢業了,人家有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事業,年薪百萬,而你無處可尋,無處可落,曾經在一起胡吃海喝的也散了,你們最後的還是被現實分在了不同的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