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海蠣煎,就在平常人家的餐桌上

2020-12-24 草草啖鹽說蜜

一、海蠣煎的分布

大閩南語系的地方,都喜歡海蠣煎,廣東潮汕、臺灣、廈漳泉。

海蠣煎,在口感上基本可以分為兩派:香酥派和軟糯派,以潮汕為代表的,包括臺灣、漳州,可以歸為香酥派煎法;泉州和廈門則是軟糯派。

香酥派,重要的原材料,除了海蠣,那就是雞蛋或鴨蛋了。潮汕人做得很好吃,他們叫做「蠔仔烙」,之所以是「烙」不是「煎」,就是用雞蛋把海蠣等材料烙成一張大圓餅,這個「等材料」,可以有五花肉、可以有包菜紅蘿蔔等等,還有一樣重要的配料就是蔥。

潮汕人對美食的追求,讓他們的「蠔仔烙」風靡全國,全中國人民幾乎忘了什麼是海蠣煎而就知道蠔仔烙。

臺灣的海蠣煎,基本看到的都是雞蛋,海蠣較大,一盤海蠣煎沒幾顆,(臺灣人別打我,不是說你們小氣,主要說你們的煎法特別)。臺灣美食衝擊大陸市場的時候,又讓內陸人民以為那就是純正的海蠣煎。

廈漳泉真正的閩南地區,卻因為海蠣的品種不同而出現煎的手法不同,漳州人民的煎法有點像炸,雞蛋也是很多,炸得外酥裡嫩,香飄百裡,那是真正的香酥派做法。

二、泉廈軟糯的海蠣煎

而泉州和廈門的做法,最相似了,滿滿的海蠣,加上地瓜粉,加上小蒜或韭菜,記住:一定是地瓜粉和小蒜韭菜哦!不是生粉也不是太白粉,不是蔥!

可以加蛋,也可以不加,煎散了煎軟了,顆顆海蠣裹著透明的地瓜粉,軟糯香鮮,起鍋,抓一把菜頭酸,澆上甜辣醬,好吃得不得了,那是真正的海蠣煎。

傳說,海蠣煎是由鄭成功打臺灣的時候,因物資困難而發明的一種糧草,那麼,鄭成功泉州南安人也,打臺灣在廈門,這兩個地區真正受鄭成功的影響最大,要真如傳說中那樣,泉州和廈門那是得到真傳了。

泉州和廈門人都喜歡用小粒的珍珠牡蠣去煎蚵仔,其實海蠣煎就叫「蚵仔煎」。

珍珠牡蠣是海蠣中的一個品種,個頭較小,泉州和廈門出產的海蠣都屬於珍珠牡蠣。

廈門有"七耳珍珠海蠣",個頭小,甘甜,非常非常味美,做出的蚵仔煎美得想成仙。

泉州有蟳埔海蠣、橋南海蠣和東石海蠣,晉江人以東石海蠣為榮,泉州老城區的百姓更喜歡蟳埔的海蠣,蟳埔的海蠣又小又黃,鮮甜甘美,沒有丁點的臭腥味,無論是煎還是炣或是煮湯,好吃得不知所云。

但蟳埔的海蠣產量少,物以稀為貴。外面餐館的基本上用的是橋南的海蠣,橋南的海蠣肚子較大,耳朵教黑,味道有點腥,價格較廉。蟳埔的海蠣煎由於小而貴,餐館基本都不用,所以要吃真正的蟳埔海蠣煎,那就得在泉州老城區人家中的餐桌上。

三、我來教大夥做泉州海蠣煎

今天就讓大夥看看什麼是真正的泉州蟳埔海蠣煎,也教教大夥如何簡易地來做一盤地道美味的泉州海蠣煎。

蟳埔的海蠣長這樣,如圖:

小小的,肚子不是很大,害怕海蠣肚子的美眉們儘管大口大口地吃,海蠣素有「海中牛奶」之稱,李時珍老李頭說了,多食海蠣能「細潔皮膚,補腎壯陽」,男女老少都很補的。

蟳埔海蠣400g,小蒜100g,地瓜粉80g,鹽3g,料酒少許。

海蠣用鹽清洗乾淨,鹽能去除海蠣中的細殼,將海蠣洗得乾乾淨淨。

蒜以泉州本地出產的小蒜最為香,清洗乾淨,切丁待用。

將地瓜粉和海蠣、蒜、鹽、料酒等一起攪勻。

烈油鍋,豬油最好。下海蠣等物,煎散了,不用凝結成片,翻面煎熟即可,將熟之時打入一個鴨蛋或雞蛋,不打也成,起鍋便是一道相當純粹的泉州海蠣煎。

滿滿的海蠣香,入口都是海蠣的鮮甜,我讓大夥看看成品是啥樣的。這是沒有加蛋的:

這是加入雞蛋的:

這便是泉州人家家戶戶餐桌上的海蠣煎,香鮮軟糯,美味之極。

草草啖鹽說蜜,今天告訴大夥海蠣煎的分布,有幾個做法,有香酥的,有軟糯的,海蠣的品種有大有小,泉州的海蠣煎用的是小品種的海蠣,煎的手法是軟糯的,你學會了嗎?

圖文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與「草草啖鹽說蜜」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廈門特色小吃海蠣煎家常做法,泉州人蚵仔煎經典做法
    海蠣煎,也叫蚵仔煎,閩南語是「oa煎」。是閩南地區的特色小吃。廈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海蠣煎。生活在廈門的我們海蠣煎也是常出現在我們家的餐桌上,可以當作主食,也能當菜。海蠣煎的吃法很多,在家裡吃,一般選擇更健康的海蠣煎餅模式,泉州小夥伴更喜歡做成餅狀。海蠣煎主要是牡蠣,牡蠣算是一種比較便宜的海鮮,外形像是生蠔,但一般沒有生蠔那麼大。海蠣營養價值豐富,被人比喻為「深海牛奶」。
  • 海蠣煎這樣做,料足味鮮,兩種煎法,吃著都十分過癮
    海蠣煎,閩南沿海最最最家常的桌上菜,泉州老阿姨已經做了上百回,回回都得到家人的誇讚,而家人最看不起的就是網紅路邊攤。看不起路邊攤煎的花樣有點多,什麼地瓜粉蒜苗和海蠣要分開下鍋,完了澆上蛋液,還有一大撮的菜頭酸。這不是唬人嗎?
  • 炸海蠣,泉州最具特色的美味,比海蠣煎更香酥更入味
    農曆正月、二月,正是海蠣肥美之時,海蠣那可得使勁吃,變著花樣吃,《海蠣煎這樣做,料足味鮮,兩種煎法,吃著都十分過癮》、《福建人特別鍾愛的紫菜海蠣煲,這波騷操作,海蠣鮮甜,紫菜嫩滑,吃也吃不停》,如果你也喜歡海蠣,那麼最近的這兩篇文章可不能錯過哦。
  • 舌尖上的美食 海蠣煎
    蚵仔煎(海蠣煎)是福建沿海城市,臺灣和潮汕地區的特色小吃,在閩語系地區(閩南-泉州廈門漳州)、福州、莆田、潮汕)自古有之,蚵仔煎據傳是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一種創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
  •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
  • 海蠣煎就是蚵仔煎嗎?
    海蠣煎,閩南沿海最最最家常的菜、小吃。純粹的泉州海蠣煎,簡單得就是把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不用雞蛋或鴨蛋,海蠣永遠是多多的,地瓜粉蒜苗一定是綠葉襯紅花,把它們調成糊,用豬油一鍋煎了,吃的就是海蠣的原汁原味,一點也不複雜。
  • 「海蠣煎」泉州街頭網紅小吃,在家自己做,料足味鮮,吃得才過癮
    「海蠣煎」泉州街頭網紅小吃,在家自己做,料足味鮮,吃得才過癮。說到海蠣,就不得不提泉州街頭小吃「海蠣煎」了,在泉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特別是泉州美食街,一個小小的檔口,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再等著吃一碗熱騰騰、現場製作的海蠣煎。
  • 泉州蟳埔村的小館,專做海蠣煎鹹飯牛肉湯,店家手忙腳亂
    小店櫃檯前,醒目地寫著「海蠣煎」,看來是這裡的第一大特色,最受歡迎的吧。蚵仔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沿海、臺灣省和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曾入選福建省十大名菜。我們開始點菜,除了店裡特色海蠣煎以外,再來一碗牛肉湯,兩碗鹹飯。
  • 泉州市資訊|泉州最好吃的海蠣煎小店,看到老闆單手操作,顧客們有點...
    泉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泉州最好吃的海蠣煎小店,看到老闆單手操作,顧客們有點慌了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的美食大國,在食物的造詣上可以說是非常高的泉州作為東南沿海的小城,近幾年隨著亮相春晚,海上絲綢之路等一系列活動漸漸開始嶄露頭角,吸引了不少人前往這座古城旅遊。而對於吃貨們來說,旅遊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吃一下當地的小吃,否則就像是白來了一樣。而說到泉州街頭小吃的「霸主」,那必定是海蠣煎無疑了。泉州是沿海城市,海鮮物產豐富,海蠣也是個大肥美,做法也多種多樣,不過最後還是海蠣煎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泉州做海蠣煎的小店很多,到底哪一家最好吃呢?
  • 海蠣煎,那種大海的味道嘗了就知道
    說到家鄉的美食那海蠣煎那可是我作為閩南人的驕傲,作為閩菜當中的特色菜之一的海蠣煎還曾出現在節目《舌尖上的中國》呦海蠣煎在大家眼裡,都會往臺灣的蚵仔煎或是潮汕的蠔仔烙去追溯,但是實際上做法大相逕庭,無非就是是否加雞蛋或加多少雞蛋,其實臺灣、廈門
  • 聽到「圍爐」和「海蠣煎」,你流口水了嗎?
    除了圍爐,也經常吃海蠣煎。蔥香,海蠣香,滿街飄香,海蠣煎大概是泉州人最喜歡的海鮮,又春節恰逢海蠣最肥美的時候,所以逢年過節,很多人家會在家自己做海蠣煎,犒勞犒勞自己的胃。海蠣煎的主材料是海蠣,韭菜和地瓜粉,外邊略酥香,裡面卻Q彈鮮嫩,吃完齒有餘香。
  • 泉州人引以為豪的一道美食海蠣煎,一上桌就被秒光的閩南味道
    海蠣煎泉州人吃海蠣煎有這麼一句流傳,「肥蚵肥韭菜」「正蔥二韭」。泉州海蠣煎的主要食材是肥蚵與韭菜,肥蚵與韭菜煎出來的口感鮮香細膩、美味可口、海蠣鮮嫩、蘸泉州本地特製辣醬、番薯粉Q彈軟糯、甜中帶鹹、鹹中帶辣,吃上一次就能讓人留戀不止。
  • 廈門的海蠣煎,一道有著地道閩南情懷的小吃!
    海蠣煎,又叫做蚵仔煎,用閩南語則是叫做e a jian ~對閩南語的叫法很是親切,因為好多年前喜歡看的一部臺灣偶像劇就有經常提到這個名字。海蠣煎最早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地區的鄭成功,由當時荷蘭軍隊佔領臺灣的臺南,鄭成功領軍攻入,而當時鄭軍缺乏糧食,則選取臺灣當地的特色蚵仔(也就是海蠣)加入了地瓜粉、水等煎成餅狀來吃。現在的蚵仔煎並不是臺灣的獨有小吃,在福建的閩南地區(特別是廈門、泉州等地),以及廣東的潮汕地區都很有特色。
  • 來廈門必吃的經典美食海蠣煎,一道見證臺灣和大陸關係的料理
    來到廈門一定要吃的超經典美食,海蠣煎,你吃過了嗎?hello,大家好我是小蘿蔔!說到海蠣煎,北方的朋友是不是覺得非常的陌生呢?可能在北方很少有人會在平常的時候吃海蠣,但是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生蠔。海蠣就是把小生蠔中最精華的部分提取出來,也就是閩南人餐桌上經常可以看到的美味料理了。廈門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沿海城市,因此這裡的海鮮種類也是非常的豐富。最具代表的就是美味的海蠣了。在這裡用非常廉價的價格就可以買到非常美味的海鮮料理了。
  • 宵夜與家宴最佳的選擇 地道美味海蠣煎
    蚵仔煎蚵仔煎(閩南語讀做 - ā -ji ā 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經典的漢族小吃。海蠣煎味道雖有點腥,但加入一些雞蛋,可去腥保鮮,香鮮細膩、嫩滑Q彈的口感真是讓人吃了就忘不了的美食。說到海蠣煎,「洗白白」覺得很多人初識它是通過經典臺灣偶像劇《轉角遇到愛》來的吧,裡面蚵仔煎這個小吃貫穿整部電視劇,《轉角遇到愛》不僅捧紅了羅志祥和楊丞琳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道超讚的美食。
  • 教你做:好吃到哭的海蠣煎和蚵仔煎
    蚵仔煎 (蚵仔為閩南語,指牡蠣(或稱海蠣)),(閩南語讀做ě-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區,是很經典的傳統小吃。海蠣煎可是有故事的喲。很多人知道臺灣的蚵仔煎,但是蚵仔煎不是臺灣獨有的,在閩南語系地區自古有之。
  • 海蠣怎麼吃才好吃?教你最正宗的閩南海蠣煎,保證吃到過癮!
    #百城百味#一說到閩菜,小夥伴肯定想到的就是最著名的佛跳牆了,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閩菜中也非常具有特色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那就海蠣煎啊,海蠣也叫牡蠣,最常吃的吃法就是蒸煮這樣,但是閩菜的中對海蠣可是有獨特的做法,其實海蠣煎也叫蚵仔煎 在閩南語讀做ǒu-ā-jiān,小夥伴會讀嗎,據說海蠣煎是一種在貧窮社會發明出來的創意料理
  • 海蠣煎,一道常見的家常菜,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今天小編帶大家做一道非常美味而且營養豐富的小吃,海蠣煎,這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海蠣煎的發源地主要是福建泉州,在閩南、臺灣、潮汕等這些地區非常受歡迎,是這些地區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做到這一步之後,這個海蠣看起來就知道肯定很美味,特別是加入了地瓜粉之後。對了,加入地瓜粉是為了做出來的海蠣更加具有勁道,軟糯Q彈。然後,在碗中打入兩個雞蛋,用筷子將雞蛋攪拌均勻。之後開火將鍋中燒熱,往鍋中倒入適量的油。等鍋中的油燒熱之後,我們放入混合好的海蠣,我們將海蠣一點一點的平鋪在鍋底,並且把將鍋底鋪滿,我們開小火煎一分鐘。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頭巷尾,不乏販賣石花膏和四果湯的攤點及店鋪。潤滑帶著彈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類及各種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湯依舊是泉州人喜歡的甜品。
  • 閩南美食「海蠣煎」,你嘗過嗎?
    海蠣煎又稱蠔仔煎,是閩南地區特有的小吃。香鮮細膩、美味可口。海蠣味道有點腥,如何去腥並保持鮮味,海蠣的新鮮程度至關重要。通常,為了去除腥味,有些廚師會在海蠣裡拌入雞蛋。在蓋掉海蠣腥味的同時,海蠣煎也喪失了靈魂。這道海蠣煎的做法是把蛋圍在海蠣煎的周圍,保持了海蠣的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