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玉米減數分裂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2-13 生物谷

減數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同源染色體是如何相互識別在植物的研究工作相對發表文章較少。雖然功能上是保守的,但不同物種的同源染色體配對起始及機制可能不同。

韓方普實驗室長期從事植物減數分裂及著絲粒的表觀遺傳學研究,該研究組以玉米減數分裂突變體及含有雙著絲粒染色體的植株為材料,發現著絲粒配對先於端粒的bouquet並在同源染色體配對其重要作用。同源染色體配對起重要作用的是著絲粒的活性而不是著絲粒的特異序列。

該研究結果於2013年10月18日在線發表於Plant Cell雜誌上(doi:10.1105/tpc.113.117846 )。韓方普實驗室博士生張晶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相關研究得到科技部的資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Plant Cell     doi:10.1105/tpc.113.117846

Centromere Pairing in Early Meiotic Prophase Requires Active Centromeres and Precedes Installation of the Synaptonemal Complex in Maize

Jing Zhang, Wojciech P.Pawlowskic and Fangpu Han

Pairing of homologous chromosomes in meiosis is critical for their segregation to daughter cells. In most eukaryotes, clustering of telomeres precedes and facilitates chromosome pairing. In several species, centromeres also form pairwise associations, known as coupling, before the onset of pairing. We found that, in maize (Zea mays), centromere association begins at the leptotene stage and occurs earlier than the formation of the telomere bouquet. We established that centromere pairing requires centromere activity and the sole presence of centromeric repeats is not sufficient for pairing. In several species, homologs of the ZIP1 protein, which forms the central element of the synaptonemal complex in budding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play essential roles in centromere coupling. However, we found that the maize ZIP1 homolog ZYP1 installs in the centromeric regions of chromosomes after centromeres form associations. Instead, we found that maize 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S6 homolog forms a central element of the synaptonemal complex, which is required for centromere associations. These data shed light on the poorly understood mechanism of centromere interactions and suggest that this mechanism may vary somewhat in different species.

相關焦點

  • Plant Cell︱植物根毛細胞命運轉換的分子基礎研究新進展
    本研究使用遺傳增強子篩選鑑定到了核糖體生物發生因子(RBF)基因PUMILIO 23 (APUM23)的突變體apum23-4,該突變體導致潛在的根毛細胞轉換為非根毛細胞的命運。研究發現,這種細胞命運的轉換依賴於MYB23。MYB23是一種MYB蛋白,由WER靶基因編碼,並且與WER存在功能冗餘。
  • 華南師範大學高彩吉課題組在Molecular Plant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
    綜上,本研究揭示了光信號和氮信號介導的植物細胞自噬的表觀遺傳學調控機制。研究成果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光信號調控植物細胞行為的功能和分子機制,也為將來深入探討植物自噬的表觀遺傳調控網絡提供基礎和借鑑。本研究論文以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為第一和通訊作者單位。
  • 減數分裂中MutLγ核酸內切酶調控機制
    減數分裂中MutLγ核酸內切酶調控機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4:48:46 瑞士大學(USI)Petr Cejka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研究發現卵細胞減數分裂新機制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和Ludwig癌症研究所的研究者發現了有性生殖生物細胞減數分裂生成生殖細胞的一種新的特殊機制。
  • 大規模測序揭示人精子基因組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情況
    大規模測序揭示人精子基因組在減數分裂過程的變異情況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8:53:08 美國哈佛醫學院Steven A.
  • Plant Cell:郭紅衛植物衰老研究獲重要進展
    因此,植物衰老的進程可以大幅度地影響農業生產的效益,比如糧食的產量及其品質,據在主要作物(玉米, 大豆、棉花、水稻、小麥)上的估算,後期功能葉片晚衰一天,產量可增加2-10%。葉片衰老受植物體內、外信號調節,氣體激素乙烯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一種植物衰老激素,可顯著加速葉片的衰老,但其具體的分子作用機制不清楚。
  • Nature子刊 | 浙江大學範衡宇組揭示組蛋白甲基化參與了減數分裂周期的調控
    在這方面,成長完全的哺乳動物卵母細胞是研究組蛋白修飾的轉錄非依賴性功能的理想模型,因為其轉錄既不是活性的,也不為兩個連續減數分裂必需。編碼組蛋白H3K4甲基轉移酶或去甲基化酶基因的卵母細胞特異性敲除導致減數分裂細胞周期進展受損,包括延遲的生發泡破裂(GVBD),扭曲的紡錘體組裝,易錯的染色體分離和受損的極體排出等。
  • Cell:揭示玉米破壞孟德爾定律之謎
    可能令人吃驚的是,許多「傳家寶」玉米品種就含有這樣的行騙者。一條被稱為異常染色體10(Abnormal chromosome 10, Ab10)的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欺騙花朵中的雌性器官,這就使得它在大約75%的時間裡而不是正常的50%的時間裡傳遞到下一代。圖片來自Native Seeds/SEARCH。
  • 多層機制確保減數分裂中的短染色體重組
    多層機制確保減數分裂中的短染色體重組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7 15:07:34 美國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Scott Keeney和Hajime Murakami課題組合作取得新進展。
  • 研究揭示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中的新機制
    蛋白質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之間的交互作用極大的豐富了兩種翻譯後修飾功能的複雜程度,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在基因調控、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胚胎發育、癌症等多種生理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蛋白質的泛素化與SUMO化修飾交互作用在減數分裂過程發揮何種功能,SUMO靶向泛素連接酶如何參與減數分裂調控目前還知之甚少。
  • 生物必修2知識點:減數分裂
    >減數分裂(meiosis)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複製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註:體細胞主要通過有絲分裂產生,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複製一次,細胞分裂一次,新產生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
  • 恢復觸覺研究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科學家誘導幹細胞形成感覺中間神經元,在研究如何幫助癱瘓病人恢復觸覺方面取得新進展。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生物學專家薩曼莎·巴特勒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誘導多能幹細胞中加入一種英文簡稱為BMP4的的骨形成蛋白和名為視黃酸的信號分子,得到混合在一起的兩種感覺中間神經元。  誘導多能幹細胞是以對成熟體細胞「重編程」方式培育的幹細胞,分化潛力與胚胎幹細胞相似。
  • 高中生物 | 減數分裂全攻略
    一、細胞的減數分裂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每個物種的染色體形態、數目和結構都能保持恆定,與細胞的減數分裂有關。1、概念:減數分裂(meiosis)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細胞(配子)的過程中所特有的細胞分裂方式。在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複製一次,而細胞連續分裂兩次,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體細胞減少一半。
  • 人才強校 | 宋任濤教授課題組在玉米籽粒發育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克隆和功能解析了一個編碼黏連蛋白loader亞基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Protein 4 (SCC4)的基因,揭示了SCC4參與染色體分離和玉米籽粒發育的分子機制。Cohesin負責DNA複製完成後的姐妹染色單體的黏連,是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保證遺傳物質穩定傳遞到子細胞的關鍵複合物。黏連蛋白還在基因表達調控、DNA凝縮和DNA修復等方面發揮作用。Cohesin loader複合物,由SCC2和SCC4組成,促進cohesin結合到染色體的特定位點上。SCC2主要負責與cohesin的結合,而SCC4主要負責識別cohesin在染色質上的結合位點。
  • 生殖細胞的形成——減數分裂
    (3)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 二、成熟生殖細胞的產生—減數分裂 (一)有關減數分裂的解釋 1、 減數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個體在形成生殖細胞過程中發生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不同於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減數分裂僅發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階段,它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細胞成熟、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分裂方式。
  • 高考生物: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的比較
    起始點:與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相等處上升點:DNA——DNA複製時期(有絲分裂間期,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間期);染色體——著絲點分裂時期(有絲分裂後期,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後期)下降點:細胞一分為二時(有絲分裂末期,減數分裂第一、第二次分裂末期) 複習本節時,要注意聯繫遺傳學知識,並進一步理解與基因之間的關係。
  • 重點 / 減數分裂及受精作用
    4.實驗: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小編】不知道大神發現沒有,其實最近幾年全國卷考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圖像題很少了,幾乎不會在大題出現,選擇題出現的圖像題的頻率也是很低的,更多的是考察染色體、DNA、配子形成、結合新情境考察相關知識。所以本文列舉了考綱要求對應的一些基礎知識,後面練習以選擇題為主,還有一道新情境題,祝你學習愉快。
  • 減數分裂過程的教—學—評如何開展?
    目的是悟出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區別。4.導研環節通過上述導悟,進行兩方面研究,一是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染色體和DNA變化規律。減數分裂過程這麼複雜有什麼意義呢?有時覺得自己的教學設計也是能達到教學效果,至少是整個過程應該一目了然。
  •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發現歷程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發現歷程19世紀的最後25年,許多生物學家對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875年赫特維奇(O.Hertwig, 1849—1922 )在觀察海膽卵的受精作用時,發現精核和卵核的融合,從而開創了實驗細胞學這一領域。弗萊明(W.
  • 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二、關於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異同 不同點在於:減數分裂時,連續進行 兩次核分裂,其中染色體DNA只復 制一次,結果染色體的數目減少一 半,染色體由2n減到n。在配子形 成過程中或在配子形成前減數分 裂,因此配子具有單倍染色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