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身教謙卑堅持為學生洗腳 盼培養僕人領袖

2020-12-15 搜狐網

  中新網11月10日電 《聖經》記載耶穌為門徒洗腳,象徵謙卑與服事,現實中亦有校長放下身段,為學生洗腳。香港屯門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副校長蘇振威認為,培育學生謙卑的心較成績更重要,「謙卑才懂反思,人生才會進步」。該校首屆學生畢業那年,他與同事想出由校長為兩名畢業生洗腳,至今「洗腳禮」已踏入第10個年頭。

  據香港明報報導,1997年,馬可賓紀念中學創校那年的簡介會只有6名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出席,負責介紹的蘇振威坦言「有點尷尬」,但未感氣餒,默默教導學生。雖然是屯門地區中學,但不少學生秉承訓誨,謙虛努力,不負所望升入大學,包括英國劍橋大學。校風亦贏得區內不少家長的口碑,學校簡介會近年平均每年有約700名家長出席。

  該校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收生準則,成績僅佔25%,遠低於其他中學一般佔逾半比重;品行佔30%,面試表現佔25%,其餘為課外活動等。蘇振威說,曾有學業成績排第一的學生因為操行不佳而不予取錄,強調學校視品行較「拎幾多個A」更重要。

  馬可賓中學創校以來,每年均會為畢業生舉辦畢業敘餐,校董、教師、家長和全體畢業生都會出席,席間學生分享校園生活點滴,校長更會跪下為2名學生代表洗腳。自從創校已於該校任教的蘇振威解釋,洗腳的傳統是效法耶穌為門徒洗腳的聖經故事,讓學生看見職位高高在上的校長都願意做別人眼中低微的事,期望學生學習做「僕人領袖」,「領袖不是對別人指指點點、受人服侍,而是要做僕人,要服侍人」。

  一校之首在眾人前跪下,為學生解鞋帶、除鞋、脫襪、洗腳、抹腳、穿襪、穿鞋。今年首次以署理校長身份為學生洗腳的蘇振威說,「無心理關口要過,亦不感到半點委屈」,「是好好的見證,很自然的事」。他透露,約5年前的復活節,因為看到工友籌備活動十分辛勞,決定於早會上為工友洗腳,讓學生知道學校重視校園內每個人,培育學生對身邊每一個人都心存尊重和敬愛,「希望學生明白不應該看輕任何人,不論他們的職務如何」。

  學生感動 建立為新生「刷鞋」文化

  校長和教師的苦心沒有白費,不少學生都受感動,更建立起「刷鞋」文化。蘇振威說,全校現時有13支制服團隊,近70%學生是成員,初中一年級學生完成首年訓練後「畢業」,高中的領袖生就會替他們刷鞋。

  除洗腳外,蘇振威亦從生活細節中向學生灌輸謙卑精神,例如與教師或學生開會,他會主動斟茶遞水,「無分上下,他們上了一整天課,一定很口乾、很累,當然要為他們準備茶水」。首創「洗腳」儀式的首任校長陳加恩已離開,剛到任2個月的新任校長葉志兆表示會承傳洗腳傳統。

  剛畢業、升讀香港中文大學的黃顯中曾獲選接受洗腳,他說體會到學校6年的教導「不是得個"講"字」。他初一已參加航空青年團,現時「官階」升至初級士官,他感謝母校教導做人處事要謙卑,「提醒自己不要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一味鬧人,才能幫學員解決問題,做好溝通橋梁的角色」。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ga/2013/11-10/5483364.shtml report 1773 中新網11月10日電《聖經》記載耶穌為門徒洗腳,象徵謙卑與服事,現實中亦有校長放下身段,為學生洗腳。香港屯門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副校長蘇振威認為,培育學

相關焦點

  • 香港一中學校長堅持為學生洗腳 盼培養僕人領袖
    來源:中新網、騰訊網 2013/11/10中新網11月10日電 《聖經》記載耶穌為門徒洗腳,象徵謙卑與服事,現實中亦有校長放下身段,為學生洗腳。馬可賓中學創校以來,每年均會為畢業生舉辦畢業敘餐,校董、教師、家長和全體畢業生都會出席,席間學生分享校園生活點滴,校長更會跪下為2名學生代表洗腳。
  • 愛的示範,耶穌為門徒洗腳,謙卑是侍奉上帝最重要的品質
    可是這裡的僕人也隨著主人離開了,即使清洗的水和毛巾都準備好了,但門徒誰都不願意去做這些最卑微的工作。門徒四周張望著,肚子早已餓了,卻沒有僕人來給自己洗腳,而門徒之間也沒有人願意做這受人輕視的活兒。一時歡樂的氣氛消失了,寂靜的尷尬揮之不去。直到耶穌站起來,自然而然地往盆裡倒水,拿起了毛巾,把水端到門徒的腳邊,輪流為他們洗腳。
  • 湖南株洲高校布置洗腳作業 校長為學生洗腳做示範
    湖南株洲高校布置洗腳作業 校長為學生洗腳做示範 老師以身示教給學生洗腳。譚清雲 攝  校長曾益漢蹲下身子,為學生李鑫脫下鞋襪,把他的腳放進熱水中細細揉捏,然後,用乾淨的白毛巾仔細擦乾淨,轉身走到他的身後,慈愛地為他捶背、揉肩……11月22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舉行「教育從愛起航,視生如子,以身示教,感恩父母」洗腳活動。  該校每個假期都要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感恩父母,為父母洗一次腳,做一次飯,每天做一次家務。為什麼要這樣做?
  • 校長當眾下跪為母洗腳 稱學生感恩之心太薄(圖)
    讀者 張建華 攝近來,豐都縣城的人們紛紛議論著這樣一件事:位於豐都縣城丁莊碼頭的星火學校校長,在全校的家長會上,當著1200名教師、學生和家長的面,給母親下跪洗腳。有人認為,該校長純屬作秀;有人覺得,校長為人師表,以身示範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學會感恩,值得稱道。事情原委到底如何?校長為何有此舉?昨日,本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 掃羅王式的教會領袖——妄自尊大
    他以為自己愛神將上好的牛羊留下,神不但沒有接納他這份出自肉體的愛,更是厭惡他這種舉動,因為他所做的不是在屬靈層面,不是在順服的層面,不是在謙卑的裡面。而是在自義和驕傲裡面。因此我們說,教會的領袖不是為神作了什麼,而是是否順服神,是否謙卑自己,是否把自己看得卑微渺小,是神興起的器皿理應謙卑順服而不是頑梗悖逆。
  • 僕人的領導心態
    ······我想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答案說,教會的復興也離不開一個合神心意的領袖。因此,在教堂還沒有完全復堂之前,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教會的領袖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領袖。今天我就以《僕人的領導心態》為題,和大家共同警戒與勉勵。
  • 韓國大學校長教授集體為學生洗腳 表達關愛 (1/4)
    韓國大學校長教授集體為學生洗腳) "← →"翻頁 當地時間2014年2月25日,韓國釜山,一所大學在入學典禮上舉行「洗足儀式」,校長和教授們親自為學生洗腳
  • 美國這些白人,竟然給黑人洗腳!忘了洗腳的意義?
    美國一場「洗腳」活動,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在紀念完被害黑人「喬治」之後,幾個白人開始為幾個黑人洗腳。據介紹,這幾個白人是當地的居民和警察,而黑人是這裡的牧師。我們對「洗腳」文化並不完全陌生,不也有學生給老師洗腳、孩子給父母洗腳的新聞嗎?其實,這些都是「照貓畫虎」,不得要領。
  • 華裔女市長被迫下跪,白人警察為黑人領袖洗腳!讀不懂的美國
    02堅持「不跪」的女市長迫於壓力,無奈下跪,「下跪」成為道德綁架如果以「單膝下跪」這種方式自願表達反種族主義的立場,當然是值得尊敬的。紐約抗議者要求警察「下跪」,但警察拒絕了:03白人警察為黑人領袖洗腳周六,北卡羅來納州一教堂的牧師Faith Wokoma及其丈夫Soboma Wokoma組織了一場紀念Floyd的祈禱步行活動
  • 「謙卑」是屬靈的美德,就是虛己,放下自己,倒空自己,沒有自己
    主耶穌的一生就是謙卑最好的解釋。他是神(聖子),反倒虛己,成為人的樣式,生在馬槽,為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完成上帝(聖父)救贖的計劃,謙卑到極點,但他死後卻復活、升天被上帝高抬。主耶穌說:「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太11:29上)基督徒必須領受、具備這種屬靈生命的特質,否則與主的生命不相合就非真正的基督徒。
  • 中大校長沈祖堯贈畢業生《聖法蘭西斯禱文》促愛與和平重建社會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在11月20日第76屆畢業禮上致辭時,借天主教教宗方濟的信仰生活見證,譈譈告誡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要向社會播下仁愛、樂觀、仁愛、諒解、寬恕、希望與和平的種子。身為虔誠基督徒的沈校長每年畢業禮的致辭都語重深長、由衷而真誠,常常成為傳媒報導的目標。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校長:樂培養擔當領袖的青年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校長:樂培養擔當領袖的青年 戴維斯分校樂為世界和中國的明天培養擔當領袖的青年。  當地時間2月13日,卡塔希校長接受中新社、新華社、中國日報和人民網等中國媒體聯合訪問,分別就中美之間人文交流以及戴維斯分校與中國學術機構的廣泛合作闡述她的看法。  卡塔希表示,美國政府自2010年起實行「十萬強計劃」,派送10萬美國學生到中國學習漢語和文化,驗證了「增進兩國相互了解、增強兩國關係最好的途徑就是教育」。
  • 美國多名白人警察和社區成員跪著為黑人洗腳,以「表達謙卑和愛」
    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些白人警察和社區成員聚集在一起,為黑人牧師洗腳。據悉,這效仿了《聖經》中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做法。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7日報導,6日,數百名信徒聚集在北卡羅來納州凱瑞市,冒著酷暑舉行遊行,抗議白人警察殘忍殺害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並要求結束種族主義。
  • 給父母洗腳是不是愚孝?
    為父母洗腳其實和做飯、刷碗、掃地、收拾房間、倒垃圾等家務活是相同的,不必讓感恩成為一道單選題、讓「洗腳」成為培養孩子感恩之心的唯一選項。古詩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孩子學會盡孝、感恩父母是人之常理。
  • 一商界電子雜誌呼籲:做僕人式基督徒領袖
    中國人在領導位置上比較善於發號施令,而不容易謙卑侍奉員工。日前,新商道傳媒向基督徒商人領袖分享成為成功基督徒商人領袖的秘訣:做僕人式的領袖。基督徒商界電子雜誌日前在通過微博發布的《每日靈糧》中提醒基督徒商人做僕人式的領袖,在侍奉中建立別人。新商道是中國第一份關注商界、職場信仰的電子雜誌。
  • 蹣跚的領袖
    這種驕傲會傳染,一個驕傲的人在場,會令其他人渴求更多權力。有自誇的領袖,會引來虛浮的機會。野心的標記是熱切地想要更大、更好和更多,無論這個過程要人付出什麼代價。不情願的領袖好象參加過戰爭的將軍,知道幾乎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支持派男女上前線去受害。不情願的領袖知道或許一百場仗中有一場是為了公義的理由而打,因此他不會陷入更大和更好這些騙人的話。
  • 僕人領導的迷思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運用「僕人領導」文化,即便在運用僕人領導力的企業,大家莫衷一是,很多員工甚至管理者,還是一頭霧水。領導好像僕人,怎麼可能?!本來僕人和領導基本是兩個對立的概念,怎麼可能統一在一種領導力模式下呢?
  •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院士:一流大學重在培養一流的學生
    陳駿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致辭 8月30日,南京大學2016年開學典禮在仙林校區方肇周體育館舉行。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陳駿以《一流大學重在培養一流的學生》為題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新生提出希望。在一流大學的建設和形成過程中,學生是當然的主角與參與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意義。一流大學因學生而偉大,世界一流大學最根本的特徵就在於能夠培養出具有遠見卓識、開拓創新精神的一流人才。例如美國耶魯大學培養了5位美國總統、2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無數政界精英、商界和學術界領袖、文化藝術大師。
  • 牧者靈修丨詩篇:心存謙卑,認識自己
    我教的第一首詩歌,也是詩篇三十六篇。剛信主的時候,白天黑夜地學,白天黑夜地背。我對詩篇三十六篇非常有記憶,那是我剛信主的時候聽到的。後來回到家,就在小聚會點裡教。詩篇一一三篇是九一年,我們教會打發差傳聚會的時候唱的。那次教的是釋經學、實用讀經法、初信造就,全縣有一百二十位主要同工參加。那時,我只是一個小聚會點的弟兄,連帶禮拜的同工都不是。我去學習,學了《多少年悽風苦雨》和《主啊,願禰拉著我的手》。
  • 南方都市報:企業和社會都需要僕人精神
    在十幾年前的中國,我是那個部門的主管,那些為我泡茶、為我準備午飯的同事是我的下屬,而昨天為我送來早點的同事卻是我的上司,她不僅為我提供早點服務,還為我們團隊的所有人都買了早點。前天,她先收集每人的意向,昨天早上去"福來雞"買來,逐一送到每人桌上。  在十幾年前的中國,我能做到為自己的下屬去飯館訂早點,再逐一送到每一個下屬的桌子上嗎?別說做,就是想也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