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就緒,逾越節的晚餐終於到來,耶穌帶著門徒前往帶水罐的男人引進的房間,穿過了街市上的人山人海,大家又熱又累。
但是門徒的心情是輕鬆愉快的,看著彼此風塵僕僕的模樣,互相打趣取笑,只有耶穌百感交集,默默地望著他的門徒們。這些陪他走過這許多路的人,他親密的朋友,耶穌是那麼地了解他們,了解他們每個人的每一個缺點,可是耶穌依舊那麼熱愛他們,也熱愛著在尋覓機會向敵人告密的猶大。
餐食已經準備好了,房間的主人已經出去,留給耶穌和門徒一個輕鬆自在的環境。在他們的風俗裡,進食之前都要用水洗去灰塵和汗水,特別是需要清洗走過沙土的雙腳。可是這裡的僕人也隨著主人離開了,即使清洗的水和毛巾都準備好了,但門徒誰都不願意去做這些最卑微的工作。
門徒四周張望著,肚子早已餓了,卻沒有僕人來給自己洗腳,而門徒之間也沒有人願意做這受人輕視的活兒。一時歡樂的氣氛消失了,寂靜的尷尬揮之不去。直到耶穌站起來,自然而然地往盆裡倒水,拿起了毛巾,把水端到門徒的腳邊,輪流為他們洗腳。
耶穌所做的事情讓門徒羞愧難當,但是耶穌示意他們安靜地坐著,讓他完成這項工作。而這將成為他對門徒最後的布道。
為十二個門徒洗好腳,擦乾,最後,耶穌坐下來說:「你們明白了我曾經想告訴你們的嗎?你們明白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什麼嗎?你們稱我為主,你們是對的。我的確是你們的主,我願意為你們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為你們洗腳,我也是願意的。我之所以願意這樣做,是因為我愛你們。我也希望你們可以以我為榜樣,關心別人,愛別人,就如我關心你們,愛你們。」
「不要總是以自己為重,不要總是考慮自己的得失。」
耶穌為門徒洗腳,這是一種謙卑的表示。我們知道,上帝一直希望人類可以謙卑,不要盲目自大,因為驕傲自大的後果就是背離上帝。上帝發大洪水淹沒世界,阻止人類建造巴別塔,懲戒諸王和讓以色列人失去自己的國都是因為他們忘卻了謙卑這一很重要的品質。
信奉上帝,以僕人一般的心態為上帝服務,需要的就是始終的謙卑。耶穌在最後一課上要教導門徒的正是保持這樣的秉性,因為耶穌即將被捕,而前面剩下的路需要門徒繼續走下去,把耶穌的宗教理念傳遞下去。謙卑才可以讓他們始終不背離上帝的戒律,耶穌的教導,也能夠秉承耶穌的品質深入底層民眾的心裡。
當然,在他們看來,進食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因為所有的食物都是上帝恩賜的,所以在進餐前必須先潔淨自己。用清水洗手洗腳,就是清洗乾淨外面的骯髒,以潔淨的身體去接觸上帝的恩賜,餵飽自己。潔淨自己是時刻要保持的,不能因為沒有僕人洗腳就忽略了這一過程。耶穌以自己尊貴的身份去做這件事情,就是希望門徒明白,潔淨是最重要的。
耶穌也藉此寄託了門徒可以一直保持潔淨的希望。在他的大難來臨之後,門徒不要懼怕,不要恐慌,更不要放棄自己的信念,不要因為道路艱難而選擇骯髒的巷子。
耶穌為門徒洗腳也是讓門徒相信,他們對耶穌的愛,對上帝的愛都是可以得到回報的。所以在往後要去愛彼此,愛世人,而這些愛也總是會被回報的。就像門徒追隨耶穌,為耶穌準備餐食,為耶穌開道除障,這些愛都在耶穌眼裡,心裡。服侍過耶穌的人,最終耶穌也會為這些人服侍,回報他們,以最潔淨的血回報他們。
之前耶穌受邀到法利賽人家裡做客,是一個底層的苦難妓女為耶穌洗腳,耶穌赦免了她的罪,讓她的心靈得到欣慰,內心的病也就好了。所以洗腳也是通向心靈福祉的道路,耶穌當然不需要門徒來寬恕罪惡,但是通過替門徒洗腳,讓他們以後懂得彼此關愛對方,為對方洗腳,這也是讓自己通往福祉的途經。
當然耶穌讓他們不要總是考慮自己,是因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抱著跟隨耶穌會得到世間榮耀的虛榮心,而耶穌以身作則教導他們,做這些卑微的事情,比如向世人布道,不會得到世俗的榮耀,但它是你成為領袖的條件。作為領袖,不是別人為你做了多少,而是你能為別人做多少。
(本文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