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對門徒的三個心意

2021-02-19 操練讀經

微信號:操練讀經

『點擊左上藍字,即可免費訂閱』

精華摘錄:「如果你只是看見別人的罪,那麼你會容易變得自義和自大。但是,如果你常常看見自己的罪,那麼你就會變得容易悔改和謙卑。」

在某次傳道人會議中,我們被要求回答一個問題:「在牧會中,你覺得最困難的是什麼?」
有人回答,最困難的是現在的會眾不夠渴慕神;有人回答,最困難的是現在的會眾太忙了;也有人回答,最困難的是現在的同工不夠給力。當然,我的回答也好不到哪裡去。我也覺得,牧會最大的困難是會眾不冷不熱,對神的話語無動於衷。可是,講完大概30秒後,我就意識到,在牧會中,最大的困難不是會眾不夠渴慕,不是同工不夠給力,而是我這個罪人,依然活在罪中。更準確地說,在牧會中,最大的困難是我常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卻總想著除掉別人眼中的刺。

「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路6:41~42)

根據這段經文,我們看到耶穌對門徒三個心意:第一,耶穌希望門徒看見自己眼中的梁木;第二,耶穌希望門徒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第三,耶穌希望門徒去掉弟兄眼中的刺。有時候,你看見什麼對你生命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是看見別人的罪,那麼你會容易變得自義和自大。但是,如果你常常看見自己的罪,那麼你就會變得容易悔改和謙卑。你沒有遇見這樣人?在他眼中,教會存在很大的問題,牧師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他弟兄姊妹也存在很大的問題。對於別人的問題,他總是滔滔不絕。但是,對於自己的罪,他卻隻字不提。我遇見過很多這樣的人,每次聽他們如此興奮地描述別人的問題,我總是感到莫名的悲哀和惋惜。一個人,如果只是看見別人眼中的刺,卻不能看見自己眼中的梁木,其實他的屬靈生命根本沒辦法長進。他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屬靈知識,但是他的屬靈生命一定停滯不前。當我們看見自己眼中的梁木,緊接著,耶穌要我們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有時候,我們知道自己對某些東西上癮,我們也知道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但是,我們就是不願意治死自己身上的罪。舉個例子,有位傳道人說,牧會最大的苦難是現在的弟兄姊妹太忙了,根本沒時間來教會多參加一次聚會。所以,所有的問題都在弟兄姊妹太忙了。他從來沒有想過,弟兄姊妹沒時間來教會,但是他卻有時間離開教會去弟兄姊妹那裡啊。我認識一位長老,他常常在早上約某個弟兄一起吃早餐,利用早餐時間牧養他。我也認識另一位牧師,他每周三中午都去某個弟兄的公司留下陪他吃午餐,利用午餐時間牧養他。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意味著當這位傳道人意識到自己可以更深入地牧養「太忙的弟兄姊妹」時,他就要離棄自己在家裡或在辦公室舒適的生活,進入到弟兄姊妹的生活中。如果這位牧者知道如何更好地愛弟兄姊妹,卻以弟兄姊妹太忙為理由拒絕進入他們的生活牧養他們,他就沒有活出上帝的心意,他也沒辦法真正改變弟兄姊妹的生命光景。牧會艱難,最大的問題不是會眾沒時間,而是牧者不懂得怎麼愛沒有時間的會眾。所以,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讓會眾變得有時間,而是牧者自己要先意識到自己愛的缺乏。當牧者學會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承認和離棄自己愛無能的狀態),更有創意更有愛心地去愛會眾,那麼牧會或許就變得不那麼艱難。耶穌希望門徒看見自己身上的梁木,去掉自己身上的梁木有一個最終目的,就是當我們成為合適的蒙神喜悅的人以後,他要我們幫助其他弟兄姊妹也成為合適的蒙神喜悅的人。這就是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很多時候,看見弟兄姊妹身上的問題,我總是習慣性的逃避。指出弟兄姊妹身上的問題,需要極大的愛心和勇氣,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致使雙方關係破裂。解決弟兄姊妹身上的問題,更加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智慧,因為你陪伴的時間不夠長,提供的方法不夠正確,人家也不願意治死自己身上的罪。哪怕你在一切事上都做得很好,也有可能因為人心的剛硬而感到沮喪和挫折。所以,拔刺從來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拔刺,需要我們除掉自己心中的冷漠,真正活出愛神和愛人的生命;拔刺,需要我們除掉自己心中的懼怕,真正活出彼此勸勉的誡命;拔刺,也需要我們除掉自己心中那種想要追求舒適生活的欲望,轉而花更多時間陪伴有需要的弟兄姊妹並且為他們代禱。冷漠、懼怕、追求舒適,這些都是我們大部分人眼中的梁木。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不斷看見和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帶著愛心和信心去幫助有問題的弟兄姊妹——即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寫作養家,如有幫助,歡迎支持

相關焦點

  • 耶穌的門徒-拿但業
    所以才會把耶穌和門徒通通邀請去婚禮?也有人說,拿但業就是婚禮的新郎,這些都是後人的猜想,沒有正確答案。那麼,拿但業是怎樣認識耶穌的?上次我們談到腓力,耶穌找到腓力,叫腓力跟從祂。腓力一跟從耶穌,就立刻去找拿但業,因為:「摩西在律法書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我們在前面說過,耶穌的十二個使徒,其中馬太和多達是公元前一百多年一個耶穌的原型「耶穌」ben Pandeira五個門徒中的兩個,那麼可想而知,也許還有其他一些門徒也是來自歷史上別的傳說故事。比如很多學者認為,馬太福音16:19寫耶穌讓彼得掌管天國的鑰匙,這個彼得的原型應該就是埃及神話中把守天堂大門的Petra。
  • 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
    最出名的是耶穌的表兄(或堂兄)施洗約翰;另一位便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弟弟約翰。在他所寫的〈約翰福音〉裡,他通常隱去自己的名字,而用「主所愛的那個門徒」代替。我覺得一個人若能明白主對自己的愛,而在墓碑上刻下:「主所愛的門徒」,那該是何等的美 事。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應該明白,自己就是「主所愛的門徒」。你有沒有這樣的自信?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路加福音6:12-16)耶穌為什麼挑選了十二門徒?「十二」這個數目在屬靈上有一連串的意義。舊約有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正預表新約的十二門徒,表示全以色列及新約教會的全體事奉。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最後的晚餐八、猶大這個猶大,不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兩個名字叫猶大的。"猶大"這個名字在以色列是一個極為普通,而且又被廣泛使用的名字,《舊約聖經》中有八個猶大,《新約聖經》中有六個猶大。耶穌一共有四個弟弟,最小的那個弟弟,名字也叫猶大,他曾經極其反感耶穌在外面講道,認為哥哥是瘋子,後來耶穌復活後升天,與他相見,他才知道原來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大哥,其實不是凡人,而是道成肉身降臨到他們約瑟家的。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聖經」在耶穌的眼中,基督徒應該是個怎樣的人呢貳 耶穌被捕,門徒絕望㈠ 闡述(參馬太福音27:1/10)但是,卻沒有選擇悔改,而是選擇了退回出賣耶穌所得來的銀子。正如聖經中記載的那樣:「罪的工價乃是死。」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會例外。3.彼得的抉擇——起初為耶穌抵擋祭司長與法利賽人的抓捕,後來卻三次不認主。起初耶穌被捕時,他試途使用武力來拯救耶穌。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名字三部對觀福音書都有提到,分別在馬可福音3:16-19,馬太福音10:2-4,路加福音6:14-16。三個地方寫的十個門徒,基本情況差不多,順序差別也不大,但是路加福音中把其它兩卷福音書寫的達太改成雅各的兒子猶大,所以他的十二門徒版本裡有兩個猶大,不知是他有意改之,還是無心寫錯,或者是後來抄錄的人抄錯。
  • 主耶穌十二門徒都有誰?主耶穌為何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主耶穌有十二個門徒這件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但能說出十二個門徒名字的,別說非基督徒,就是基督徒,多年在教會長大的,也有說不出來的。十二門徒的名錄在聖經裡記載了四次,次序如下:西門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的西門、及賣主的猶大。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因為這三個猶太人都叫艾利,我又時常和他們打交道,為了表示區分,所以我在寫日記的時候,第一個艾利就叫"倒爺艾利",第二個艾利就叫"小販艾利",第三個艾利就叫"露西亞艾利",露西亞是俄羅斯移民對他們自己的稱呼,希伯來語裡"俄羅斯"的發音就是"露西亞"。言歸正傳。
  • 愛的示範,耶穌為門徒洗腳,謙卑是侍奉上帝最重要的品質
    耶穌所做的事情讓門徒羞愧難當,但是耶穌示意他們安靜地坐著,讓他完成這項工作。而這將成為他對門徒最後的布道。為十二個門徒洗好腳,擦乾,最後,耶穌坐下來說:「你們明白了我曾經想告訴你們的嗎?你們明白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什麼嗎?你們稱我為主,你們是對的。我的確是你們的主,我願意為你們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為你們洗腳,我也是願意的。
  • 耶穌的門徒—奮銳黨西門
    但是主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主對他們的呼召也是一樣的,除了有時帶著三個門徒去禱告或做事,在主耶穌的行蹤裡,他們都一樣地領受著主精心的教導。當聖靈澆灌時,一個也沒有落掉,除了己經尋短見的猶大,每一個人都領受到主豐富的恩典。不管是衝動派,溫柔派,多言型,靜默型,主都一樣眷愛。所以不管我們有怎樣的性情,都可以放心到主面前,祂對你的愛不會少過對彼得的愛,也不會多過對約翰的愛。
  • 恩典時代丨主耶穌為什麼用比喻向門徒啟示天國的奧秘
    主耶穌基督打了七個比喻,分別是撒種、稗子、芥菜種、面酵、藏寶、尋珠和撒網。並且在馬太福音十三章裡,出現了一個詞語「天國的奧秘」,主耶穌為什麼要用比喻來講天國的奧秘呢?門徒進前來問主耶穌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
  • 耶穌臨別贈言-溫州話證道音頻
    在這句話原文的文法結構上,句子的主動詞(祈使語)是:「使…作…門徒」,然後是三個從屬的分詞:「要去」、「施洗」、「教訓」。這就表達出大使命的內容。包括一個核心的目標:「使萬民作我的門徒」,以及完成這個核心目標的三個步驟:第一步是要去(傳福音);第二步是施洗(讓人歸信得救);第三步是教訓(門徒訓練)。
  • 梵蒂岡羅馬聖保羅大教堂附近發現古老耶穌門徒畫像
    佛教在線海外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梵蒂岡官員2010年6月22日在記者會上宣布,他們在羅馬聖保羅大教堂附近一個地下墓穴發現了耶穌門徒已知最古老的畫像。這一正面畫像可追溯至4世紀末,刻畫了耶穌12位門徒中3位門徒——聖·彼得、聖·安德魯和聖·約翰以及他去世後成為他的門徒的聖·保羅。 2009年6月,在聖保羅誕辰紀念活動結束時,梵蒂岡宣布發現聖·保羅的肖像。
  • 門徒彼此之間的態度,對上帝的態度、耶穌倫理觀之總括
    眼中有刺(karphos,指一小片木屑或一莖草,在世俗希臘語裡用來比喻微小的東西)和有梁木(直譯為梁或椽)的說法還發現在兩個拉比文獻裡(Arakhin 16b; BB 15b),可能都是來自耶穌的例子。這裡的假冒為善的人(見六2的注釋)是唯一一處指門徒,而不是指敵視耶穌的猶太人。AB 把它譯作「詭辯家!」
  • 從耶穌憐憫眾人反思:基督徒如何活出愛的生命
    耶穌叫門徒來,說: 「我憐憫這眾人,因為他們同我在這裡已經三天,也沒有吃的了。我若打發他們餓著回家,就必在路上睏乏,因為其中有從遠處來的。」門徒回答說:「在這野地,從哪裡能得餅,叫這些人吃飽呢?」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他吩咐眾人坐在地上,就拿著這七個餅祝謝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開,門徒就擺在眾人面前。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了福,就吩咐也擺在眾人面前。
  • 基督徒一定要看:耶穌十二門徒之死
    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他親自向跟隨他的門徒們顯現,門徒們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
  • 耶穌基督丨門徒透過主的奇妙作為而認識祂是神的兒子
    門徒來叫醒了他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他了」?耶穌卻睡著了」,門徒當中一部分跟隨主耶穌前,是在加利利海打漁為生的漁夫,風浪對他們可謂司空見慣,可這一次卻是驚慌失措,可見這次是邪靈在興風作浪。因為主耶穌要過到加利利海的那邊去趕逐群鬼,撒但想把主耶穌和門徒的乘船掀翻,撒但這些自以為聰明的雕蟲小技,在主面前根本就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主耶穌睡著了,正表明他有人性的一面,和我們一樣需要吃飯睡覺,身體同樣會睏倦疲勞。
  • 基督教丨耶穌在榮耀中降臨的時候,假門徒必被趕到外邊的黑暗裡去
    愛神愛人耶穌基督將審判那些沒有接待奉主名來的門徒,指的是在末七大災難期間,沒有好見證的門徒!當古羅馬帝國巡撫彼拉多審問主耶穌時,他回答彼拉多「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 18:36]「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這乃是指主耶穌基督差遣門徒「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的大使命,主耶穌基督差遣門徒去傳福音,救靈魂,結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