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2020-12-16 聖經尋寶

七、多馬

多馬,人稱"多疑的多馬",因為他曾經對主耶穌的復活持"非見不信"的態度。耶穌復活了,和他也見上面了,多馬這才信了,是真的信了,而且是堅定不移地信了。在耶穌的門徒們遭受迫害時,多馬去了帕提亞。

帕提亞在現在的伊朗的東北部,當時是一個疆域由裏海至波斯灣的獨立國家,多馬的行蹤不但到了帕提亞,還到了遙遠的印度,在現在的印度,至今還有不少以多馬為名的教會,而且在那裡還可找到不少有關多馬傳說的遺蹟。

無論到了什麼地方,多馬都不忘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到處傳揚福音,建立基督教會,多馬的足跡遍及阿富汗和印度,當年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被亞述國滅亡之後,這十個支派的以色列人就消失了,當時的阿富汗有不少的流散以色列人居住在那裡,多馬就四處尋找他們,引導他們信了主耶穌。

同樣,多馬的人生結局也是以殉道結束了,因為他在印度的傳教惹惱了婆羅門教,他被殺害了,而且是婆羅門的祭司親自動的手,那位婆羅門教的祭司用長矛刺死了耶穌的門徒多馬。

最後的晚餐

八、猶大

這個猶大,不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兩個名字叫猶大的。"猶大"這個名字在以色列是一個極為普通,而且又被廣泛使用的名字,《舊約聖經》中有八個猶大,《新約聖經》中有六個猶大。耶穌一共有四個弟弟,最小的那個弟弟,名字也叫猶大,他曾經極其反感耶穌在外面講道,認為哥哥是瘋子,後來耶穌復活後升天,與他相見,他才知道原來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大哥,其實不是凡人,而是道成肉身降臨到他們約瑟家的。

耶穌最小的弟弟猶大,在認識了自己大哥的真正身份之後,他也成了一名忠實的基督徒,針對當時教會中出現了一些假教師,在教會中傳播有悖於基督思想的言論,嚴重地危害著各地的基督教會,於是,猶大起來指責他們,並寫信勉勵信徒們為真道竭力爭辯,他寫的這封信就是《新約聖經》裡的<猶大書>,是一部非常有屬靈思想的基督教文獻。

耶穌的小弟弟猶大,最終也被猶太教的頑固勢力殺害。

十二門徒之一的這個猶大,在遭受猶太教頑固勢力追殺的時候,也是到了國外,而且是多次乘船遠行,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去傳道,他曾經在小亞細亞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境內,在猶太人當中傳播耶穌的福音,他做的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就是,他為那裡的國王押迦治好了他的重病,這位國王從而帶領著全體土耳其的人民信了主耶穌。

後來,猶大去了波斯,在那裡繼續著他的傳道,他把福音的思想廣泛傳播到了波斯,很多波斯人跟著猶大信了主,從而也就激起了當局的不滿,猶大被捕了,他被釘在了十字架上,為主耶穌殉道了。

九、西門

在跟隨耶穌之前,西門是一名奮銳黨的黨員,在當時的以色列,奮銳黨是一個激進的愛國組織,因為當時的以色列是受羅馬帝國統治的,奮銳黨就是一個反對羅馬統治的革命黨派,他們對羅馬統治的反抗活動,遭到了羅馬政府的嚴厲打擊,所以奮銳黨的傷亡也很慘重,西門就是這個黨派裡的一名狂熱的愛國分子。

西門是一個嚴格謹守摩西律法的人,他能夠跟隨耶穌,拋棄猶太教頑固派的那些理念,也實屬不易,但是他卻跟隨了耶穌。

耶穌遇害之後,他和其他門徒一樣也遭到了追殺,脫身逃跑後,西門逃到了外邦,他四處尋找有猶太人的地方,在猶太人當中傳播福音。後來,他去了埃及,還去了非洲的古利奈、茅利塔尼亞和利比亞等非洲國家,因為有很多的猶太人流散到了非洲。

西門走了很遠很遠,他還去過大不列顛群島和鄰近島嶼,後來他又去了波斯,在那裡的猶太人中間傳播天國的福音,他的行動引起了當地教派的不滿。

西門被捕了,被殺害了。有關西門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西門是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的;另一種說法是:西門是被人用鋸子給鋸成了兩段,慘遭殺害。

十、雅各

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這個雅各,被人稱作"小雅各",因為他的年紀小一些,約翰的哥哥是"大雅各",因為他年齡大一些。在《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中,叫雅各這個名字的人還真不少,以色列人的老祖宗亞伯拉罕的孫子,也就是後來叫做以色列的那個,他的十二個兒子形成了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他的名字也是叫雅各。

另外,耶穌身下的弟弟,也就是約瑟他們家的老二,名字也是叫雅各。以色列人當中叫雅各這個名字的人,在現如今也很常見,我在以色列有個很不錯的猶太朋友,他的名字就叫雅各。

和耶穌其他的門徒一樣,在逃離開以色列之後,小雅各在外邦的猶太人當中傳播耶穌的福音,後來,他去了埃及,是他把耶穌的福音傳到了埃及的,所以說,以色列的鄰居埃及人,當初就是從小雅各那裡接受的福音。

後來,小雅各在埃及被捕了,很快,他就被殺害了。有人說:在埃及,小雅各被埃及人處以鋸刑,身首分離而死;有人說:在波斯,小雅各在傳道的時候被捕,不久,他被波斯人砍了頭。

小雅各為基督思想的傳播做了很多很多,他死得也很壯烈,儘管人們對他知道的很少很少,《聖經》上也沒有記載小雅各的下落,僅記載了他的名字,有關他的事跡也沒有任何的記載,因此,後人將小雅各稱為"未被歌頌的使徒",小雅各應該是千千萬萬寂寂無名的為耶穌基督而犧牲的殉道者之一。

十一、馬太

馬太又名利未,是一名羅馬政府的稅吏,馬太的身份在耶穌的眾門徒當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他不屬於貧窮的老百姓,因為作為"稅務局"的一名官員,他的生活還是蠻富裕的,但是這種職業的人裡外不討好,羅馬人不把他們當人看,猶太同胞對他們也是極其恨惡和鄙視,他們這種人就相當於中國抗戰時期的"敵偽人員",或者說是"漢奸"。

耶穌召喚馬太時,他正在迦百農的城門口收稅。儘管馬太的社會背景挺複雜,但是他對基督教的貢獻卻是巨大的,因為他是有學問的人,《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就是馬太寫的,<馬太福音>是四大福音書之一,被譽為基督教徒的最佳入門書,放在了《新約聖經》的第一位置,承上啟下地銜接了《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從而使得舊約時代和新約時代的歷史一脈相承。

作為耶穌的忠實門徒,在耶穌遇害之後,馬太和其他的門徒們一樣,也是流散到了外邦,繼續著他們的宣道生涯,他在中東各地遊走,他走遍了非洲,他還去了衣索比亞,在那裡建立了基督教會,後來,他去了波斯,在那裡馬太被捕了,不久他就遇害了。

十二、馬提亞

馬提亞原本不屬於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列,第十二個門徒應該是加略人猶大,也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叛徒,猶大出賣了主耶穌,而後又羞愧地自殺了,耶穌的十二個門徒就出現了一個空缺。為了延續"12"這個數字,於是,眾使徒們經過協商,決定用抽籤的方式,補上這個缺。

猶太人就是這樣,他們不習慣民主協商,遇事一般都是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就像當年摩西率領著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是否即刻進入迦南地的事情上,他們採取了抽籤的方式來決定,遺憾的是,那次的抽籤結果,導致了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直到成年人那一代全部死去,只剩下了約書亞率領著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地,連摩西都沒有進入他朝思暮想的迦南地。

當然了,這次的抽籤與那次的抽籤有著意義上的不同,搖籤結果出來後,兩個候選人之一的馬提亞被選中,於是,馬提亞就取代了加略人猶大,也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叛徒猶大的使徒職分。

馬提亞成為十二個門徒的一員之後,表現也是很出色,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使徒那樣,走出以色列,在萬邦中傳播天國的福音,他留在了耶路撒冷,在同胞當中傳播主耶穌的思想,在離開耶路撒冷之前,馬提亞被捕了。

耶穌在加利利地區很受歡迎,但是在耶路撒冷卻受到頑固勢力的抵制,連耶路撒冷的老百姓都被煽動起來,追捕殺害基督徒們,當年耶穌就是被那些頑固的舊勢力,也就是法利賽人把老百姓給煽動起來,全城的百姓呼喊著殺死耶穌,於是,耶穌就被釘上了十字架。

馬提亞也是在耶路撒冷被捕的,他也被耶路撒冷的老百姓給殺害的,其實是被猶太教的頑固舊勢力,也就是法利賽人給抓住的,馬提亞被抓住後,老百姓用石頭砸他,然後又活活地把他給砍了頭,馬提亞屬於最早為主殉道的基督徒之一。

相關焦點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祈禱 神。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祈禱 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人,稱他們為使徒。
  • 耶穌十二門徒是哪些人?他們的使命和結局如何?
    耶穌深知,要想使拿撒勒派發展成猶太教派的主流派,通過天國教派來振興猶太民族,必須有一個堅強的領導集團幫助他發動、組織、教育和領導群眾。於是他開始在眾多的追隨者中間物色人才。經過仔細的觀察和慎重的考慮,耶穌挑選了十二個門徒,以象徵古以色列人十二支派來代表整個猶太民族。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第3章第三段,耶穌揀選十二門徒。作者說,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第一段,耶穌揀選十二使徒。作者說,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使他們能驅趕汙鬼、醫治各樣的病症和虛弱。
  • 十二門徒的下落(基督徒一定要看要知道)
    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那些從前跟隨祂的門徒,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根據古老的教會傳統,使徒們後來分成三組:彼得、安德烈、馬太和巴多羅買到黑海一帶傳道,多馬、西面、德丟(Thaddeus)到了帕提亞,約翰和腓利前去小亞細亞。
  • 耶穌的門徒-拿但業
    所以才會把耶穌和門徒通通邀請去婚禮?也有人說,拿但業就是婚禮的新郎,這些都是後人的猜想,沒有正確答案。那麼,拿但業是怎樣認識耶穌的?上次我們談到腓力,耶穌找到腓力,叫腓力跟從祂。腓力一跟從耶穌,就立刻去找拿但業,因為:「摩西在律法書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
  • 基督徒一定要看:耶穌十二門徒之死
    在主耶穌釘死復活以後,他親自向跟隨他的門徒們顯現,門徒們領受了主的託咐,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境、撒瑪利亞、傳遍地極,作主復活的見證人。其中猶大因出賣耶穌,其使徒職分由馬提亞接替(徒一26)。
  • 耶穌的十二位宗徒的下落
    雅各伯是第一位殉道的宗徒,宗徒大事錄記載了他的殉道:「在那個時期,黑落德王已下手磨難教會中的一些人,用劍殺了若望的哥哥雅各伯。」。 根據歐瑟伯的教會史,克萊孟曾記載,雅各伯在殉道之前,喜樂盈溢,毫無畏懼。引他到審判臺的人看到此景,深受感動而公開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兩人一同被帶去赴死的路上,那人要求雅各伯赦免他,雅各伯回答說,「平安歸於您。」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十二使徒巖是大洋路的精華點,站在巖石峭壁上,由南極圈吹來的季候風,圈起海浪打在懸崖底下的沙灘,回音重重,聲音從一百多公尺下的崖壁傳送上來,那種聲音如天籟一般,像是有人在不斷細語。它們的數量及形態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裡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大洋路最著名的風景,由來及觀景點的細節經驗很多,不多評價。
  • 主耶穌十二門徒都有誰?主耶穌為何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6:13 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馬太幅音十章一至七節10:1 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主耶穌有十二個門徒這件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但能說出十二個門徒名字的,別說非基督徒,就是基督徒,多年在教會長大的,也有說不出來的。十二門徒的名錄在聖經裡記載了四次,次序如下:西門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的西門、及賣主的猶大。
  • 「最後的晚餐」 耶穌十二門徒聚餐點——南非~開普敦~富人區
    (版權申明:挖旅的柬埔寨之旅)▼十二門徒山,就在桌山後面,是十二座雄偉的山峰。桌山有「上帝的餐桌」之稱,那麼這十二座山峰當然就是耶穌的十二個門徒了。十二門徒在「上帝的餐桌」旁共進「最後的晚餐」?下圖:十二門徒山下的少女灣。
  • 耶穌十二使徒的身世
    十二使徒——基督教最早的傳道人主耶穌開始傳道後,就從跟隨者中揀選了十二個門徒作為使徒,為自己的助手。這12個人被稱為「十二門徒」,後來也稱「十二使徒」。耶穌最喜愛的門徒。與哥哥雅各一起被耶穌成為「雷子」。耶穌受難時十二使徒只有他一個人守在十字架下,耶穌就把母親馬利亞託付給他照看。以後和彼得搭伴積極進行傳道活動,被保羅稱為「教會的柱石」。約翰曾因傳道被羅馬z /-府放逐到小亞細亞以西的拔摩海島在那裡見了異象,寫成《啟示錄》。
  • 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
    最出名的是耶穌的表兄(或堂兄)施洗約翰;另一位便是耶穌所愛的門徒,也就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的弟弟約翰。在他所寫的〈約翰福音〉裡,他通常隱去自己的名字,而用「主所愛的那個門徒」代替。我覺得一個人若能明白主對自己的愛,而在墓碑上刻下:「主所愛的門徒」,那該是何等的美 事。每一個相信耶穌的人都應該明白,自己就是「主所愛的門徒」。你有沒有這樣的自信?
  • 老外惡搞世界名畫《最後的晚餐》耶穌和十二門徒一起吃中餐
    在國外就有老外惡搞了一幅世界知名名畫《最後的晚餐》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一起吃中餐……在1495-1497年簡達文西費時三年為一所修道院的餐廳創作了這幅壁畫,上面反映了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最後一次就餐的場景。當然在桌子上的食物是當時流行的西方食物,有人認為是烤鰻魚,以及一些水果,可能是石榴。
  • 十二門徒的「首召者」——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
    聖經路加福音記載: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耶穌挑選十二門徒,象徵「以色列」的十二支派,是基督教會的十二根基。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十二門徒中一位最平凡的宗徒─安得烈,在被選召以前,安得烈居住在加利利一帶伯賽大城,以捕漁為業。從聖經中我們可以得知,安得烈追隨主耶穌前是先知若翰的門徒,次日,洗者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裡,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一個是西門彼得的弟弟安得烈」(約1:29—41)。
  • 做主的門徒會像十二門徒那樣的,你還願意嗎?
    也許很多人未曾了解耶穌的門徒,今天跟從耶穌做主的門徒就是像他們那樣的,你還願意嗎?除了猶大以外。有些解經家認為巴多羅買可能就是拿但業,因為在十二使徒的名單中他常與腓力排列一起,又是腓力領他信主的。雖然聖經並未記載他的言行,但耶穌復活後在加利利海濱向七個門徒顯現時,拿但業也在內(約廿一:2)。
  • 愛的示範,耶穌為門徒洗腳,謙卑是侍奉上帝最重要的品質
    耶穌所做的事情讓門徒羞愧難當,但是耶穌示意他們安靜地坐著,讓他完成這項工作。而這將成為他對門徒最後的布道。為十二個門徒洗好腳,擦乾,最後,耶穌坐下來說:「你們明白了我曾經想告訴你們的嗎?你們明白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什麼嗎?你們稱我為主,你們是對的。我的確是你們的主,我願意為你們做任何事情,即使是為你們洗腳,我也是願意的。
  • 「聖經」耶穌被捕,門徒絕望
    「聖經」彼此相扶,合一相愛㈡ 導言這一章主要記述了耶穌的被捕和門徒的抉擇貳 耶穌被捕,門徒絕望㈠ 闡述耶穌被捕,門徒信心軟弱耶穌的抉擇——不躲避因耶穌知道他被釘十字架的時候到了,讓神的百姓和子民得以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得蒙神的赦免,得以脫離罪惡的轄制,進入神的光明之中。因此,當加略人猶大帶著兵丁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來捉拿耶穌的時候,耶穌並沒有躲避。但是,暴躁的西門彼得,憤怒的用大刀砍去了,大祭司僕人的一隻耳朵。耶穌看見西門彼得的行為之後,卻讓西門彼得收刀如竅——不要動武。
  • 耶穌對門徒的三個心意
    (路6:41~42)根據這段經文,我們看到耶穌對門徒三個心意:第一,耶穌希望門徒看見自己眼中的梁木;第二,耶穌希望門徒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第三,耶穌希望門徒去掉弟兄眼中的刺。有時候,你看見什麼對你生命的成長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是看見別人的罪,那麼你會容易變得自義和自大。但是,如果你常常看見自己的罪,那麼你就會變得容易悔改和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