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多馬
多馬,人稱"多疑的多馬",因為他曾經對主耶穌的復活持"非見不信"的態度。耶穌復活了,和他也見上面了,多馬這才信了,是真的信了,而且是堅定不移地信了。在耶穌的門徒們遭受迫害時,多馬去了帕提亞。
帕提亞在現在的伊朗的東北部,當時是一個疆域由裏海至波斯灣的獨立國家,多馬的行蹤不但到了帕提亞,還到了遙遠的印度,在現在的印度,至今還有不少以多馬為名的教會,而且在那裡還可找到不少有關多馬傳說的遺蹟。
無論到了什麼地方,多馬都不忘自己的神聖使命,他到處傳揚福音,建立基督教會,多馬的足跡遍及阿富汗和印度,當年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被亞述國滅亡之後,這十個支派的以色列人就消失了,當時的阿富汗有不少的流散以色列人居住在那裡,多馬就四處尋找他們,引導他們信了主耶穌。
同樣,多馬的人生結局也是以殉道結束了,因為他在印度的傳教惹惱了婆羅門教,他被殺害了,而且是婆羅門的祭司親自動的手,那位婆羅門教的祭司用長矛刺死了耶穌的門徒多馬。
八、猶大
這個猶大,不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兩個名字叫猶大的。"猶大"這個名字在以色列是一個極為普通,而且又被廣泛使用的名字,《舊約聖經》中有八個猶大,《新約聖經》中有六個猶大。耶穌一共有四個弟弟,最小的那個弟弟,名字也叫猶大,他曾經極其反感耶穌在外面講道,認為哥哥是瘋子,後來耶穌復活後升天,與他相見,他才知道原來生活在自己身邊的大哥,其實不是凡人,而是道成肉身降臨到他們約瑟家的。
耶穌最小的弟弟猶大,在認識了自己大哥的真正身份之後,他也成了一名忠實的基督徒,針對當時教會中出現了一些假教師,在教會中傳播有悖於基督思想的言論,嚴重地危害著各地的基督教會,於是,猶大起來指責他們,並寫信勉勵信徒們為真道竭力爭辯,他寫的這封信就是《新約聖經》裡的<猶大書>,是一部非常有屬靈思想的基督教文獻。
耶穌的小弟弟猶大,最終也被猶太教的頑固勢力殺害。
十二門徒之一的這個猶大,在遭受猶太教頑固勢力追殺的時候,也是到了國外,而且是多次乘船遠行,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去傳道,他曾經在小亞細亞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境內,在猶太人當中傳播耶穌的福音,他做的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就是,他為那裡的國王押迦治好了他的重病,這位國王從而帶領著全體土耳其的人民信了主耶穌。
後來,猶大去了波斯,在那裡繼續著他的傳道,他把福音的思想廣泛傳播到了波斯,很多波斯人跟著猶大信了主,從而也就激起了當局的不滿,猶大被捕了,他被釘在了十字架上,為主耶穌殉道了。
九、西門
在跟隨耶穌之前,西門是一名奮銳黨的黨員,在當時的以色列,奮銳黨是一個激進的愛國組織,因為當時的以色列是受羅馬帝國統治的,奮銳黨就是一個反對羅馬統治的革命黨派,他們對羅馬統治的反抗活動,遭到了羅馬政府的嚴厲打擊,所以奮銳黨的傷亡也很慘重,西門就是這個黨派裡的一名狂熱的愛國分子。
西門是一個嚴格謹守摩西律法的人,他能夠跟隨耶穌,拋棄猶太教頑固派的那些理念,也實屬不易,但是他卻跟隨了耶穌。
耶穌遇害之後,他和其他門徒一樣也遭到了追殺,脫身逃跑後,西門逃到了外邦,他四處尋找有猶太人的地方,在猶太人當中傳播福音。後來,他去了埃及,還去了非洲的古利奈、茅利塔尼亞和利比亞等非洲國家,因為有很多的猶太人流散到了非洲。
西門走了很遠很遠,他還去過大不列顛群島和鄰近島嶼,後來他又去了波斯,在那裡的猶太人中間傳播天國的福音,他的行動引起了當地教派的不滿。
西門被捕了,被殺害了。有關西門的死,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西門是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的;另一種說法是:西門是被人用鋸子給鋸成了兩段,慘遭殺害。
十、雅各
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這個雅各,被人稱作"小雅各",因為他的年紀小一些,約翰的哥哥是"大雅各",因為他年齡大一些。在《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中,叫雅各這個名字的人還真不少,以色列人的老祖宗亞伯拉罕的孫子,也就是後來叫做以色列的那個,他的十二個兒子形成了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派,他的名字也是叫雅各。
另外,耶穌身下的弟弟,也就是約瑟他們家的老二,名字也是叫雅各。以色列人當中叫雅各這個名字的人,在現如今也很常見,我在以色列有個很不錯的猶太朋友,他的名字就叫雅各。
和耶穌其他的門徒一樣,在逃離開以色列之後,小雅各在外邦的猶太人當中傳播耶穌的福音,後來,他去了埃及,是他把耶穌的福音傳到了埃及的,所以說,以色列的鄰居埃及人,當初就是從小雅各那裡接受的福音。
後來,小雅各在埃及被捕了,很快,他就被殺害了。有人說:在埃及,小雅各被埃及人處以鋸刑,身首分離而死;有人說:在波斯,小雅各在傳道的時候被捕,不久,他被波斯人砍了頭。
小雅各為基督思想的傳播做了很多很多,他死得也很壯烈,儘管人們對他知道的很少很少,《聖經》上也沒有記載小雅各的下落,僅記載了他的名字,有關他的事跡也沒有任何的記載,因此,後人將小雅各稱為"未被歌頌的使徒",小雅各應該是千千萬萬寂寂無名的為耶穌基督而犧牲的殉道者之一。
十一、馬太
馬太又名利未,是一名羅馬政府的稅吏,馬太的身份在耶穌的眾門徒當中算是比較特殊的,他不屬於貧窮的老百姓,因為作為"稅務局"的一名官員,他的生活還是蠻富裕的,但是這種職業的人裡外不討好,羅馬人不把他們當人看,猶太同胞對他們也是極其恨惡和鄙視,他們這種人就相當於中國抗戰時期的"敵偽人員",或者說是"漢奸"。
耶穌召喚馬太時,他正在迦百農的城門口收稅。儘管馬太的社會背景挺複雜,但是他對基督教的貢獻卻是巨大的,因為他是有學問的人,《新約聖經》中的<馬太福音>就是馬太寫的,<馬太福音>是四大福音書之一,被譽為基督教徒的最佳入門書,放在了《新約聖經》的第一位置,承上啟下地銜接了《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從而使得舊約時代和新約時代的歷史一脈相承。
作為耶穌的忠實門徒,在耶穌遇害之後,馬太和其他的門徒們一樣,也是流散到了外邦,繼續著他們的宣道生涯,他在中東各地遊走,他走遍了非洲,他還去了衣索比亞,在那裡建立了基督教會,後來,他去了波斯,在那裡馬太被捕了,不久他就遇害了。
十二、馬提亞
馬提亞原本不屬於耶穌的十二門徒之列,第十二個門徒應該是加略人猶大,也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叛徒,猶大出賣了主耶穌,而後又羞愧地自殺了,耶穌的十二個門徒就出現了一個空缺。為了延續"12"這個數字,於是,眾使徒們經過協商,決定用抽籤的方式,補上這個缺。
猶太人就是這樣,他們不習慣民主協商,遇事一般都是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就像當年摩西率領著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是否即刻進入迦南地的事情上,他們採取了抽籤的方式來決定,遺憾的是,那次的抽籤結果,導致了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直到成年人那一代全部死去,只剩下了約書亞率領著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地,連摩西都沒有進入他朝思暮想的迦南地。
當然了,這次的抽籤與那次的抽籤有著意義上的不同,搖籤結果出來後,兩個候選人之一的馬提亞被選中,於是,馬提亞就取代了加略人猶大,也就是出賣耶穌的那個叛徒猶大的使徒職分。
馬提亞成為十二個門徒的一員之後,表現也是很出色,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使徒那樣,走出以色列,在萬邦中傳播天國的福音,他留在了耶路撒冷,在同胞當中傳播主耶穌的思想,在離開耶路撒冷之前,馬提亞被捕了。
耶穌在加利利地區很受歡迎,但是在耶路撒冷卻受到頑固勢力的抵制,連耶路撒冷的老百姓都被煽動起來,追捕殺害基督徒們,當年耶穌就是被那些頑固的舊勢力,也就是法利賽人把老百姓給煽動起來,全城的百姓呼喊著殺死耶穌,於是,耶穌就被釘上了十字架。
馬提亞也是在耶路撒冷被捕的,他也被耶路撒冷的老百姓給殺害的,其實是被猶太教的頑固舊勢力,也就是法利賽人給抓住的,馬提亞被抓住後,老百姓用石頭砸他,然後又活活地把他給砍了頭,馬提亞屬於最早為主殉道的基督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