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陽光、樂觀、開朗、大方,但是,每個寶寶肯定不是完美無缺的,總是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並且,孩子的性格也會有先天的成分,所以,並不是媽媽想要培養出一個怎樣的寶寶,就一定能夠培養出。如果媽媽攤上了一個愛生悶氣的寶寶應該怎麼辦呢?
有些媽媽會認為愛生悶氣的寶寶相比那麼一生氣就極力表現出來的孩子好,不會打罵他人,也不會摔東西,總之很安靜,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但其實,真正有一個愛生悶氣寶寶的媽媽才知道,相比那些一生氣就表現出來的孩子,這些悶著的孩子,讓媽媽更無助。
首先,愛生悶氣的孩子,很多時候,媽媽都不能及時發現孩子生氣了。因為他們不吵不鬧,或者自己一個人呆在角落,或者自己一個人走在大人身前或者身後,父母會誤以為孩子在獨自玩耍。
其次,愛生悶氣的孩子相比其他孩子,通常比較小氣,會因為很細微的事情,因為很小的細節生氣很久,所以,愛生悶氣的孩子,通常總是在生氣的狀態。這會讓媽媽很惱怒。
再次,愛生悶氣的孩子會因為生氣的時間太長,耽誤和夥伴玩耍的時間,久而久之,沒有朋友,變得孤僻自閉。影響社交,也會影響學習成績。
那麼,家裡有一個愛生悶氣的寶寶,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媽媽要調整好心態。媽媽首先要情緒穩定,不要一看到孩子生氣就大吵大鬧,或打或罵。媽媽要明白,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天生更加敏感細緻,情緒內斂。媽媽首先要接受孩子現在的樣子,再想辦法慢慢引導孩子變好。
當孩子生氣時,媽媽不要一直追問,到底為什麼而生氣,也不要一味強調,要將生氣這件事表達出來,告訴他人。媽媽需要做的是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嘴裡可以說「來,讓媽媽抱抱這個生氣的寶寶」。
其次,媽媽可以告訴孩子,生氣時,可以通過嘴巴表達出來,告訴媽媽,也可以通過行為表現出來,例如大吼,跺腳,打沙包等。總之,要發洩出來,而不是悶在心裡。
再次,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不要總因為他人而生氣,當自己生氣時,多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太愛生氣了。
最後,媽媽可以用情緒轉移法,把孩子帶到快樂的環境中去,當孩子開心時,就告訴他,當我們生氣時,不應該一直沉浸在負面情緒中,而應該採取這樣的方法,讓自己儘快走出負面情緒。
文丨四川臍血庫
圖丨pexels、unsplash